Workflow
智驾平权
icon
搜索文档
“史上最强”年报里,藏着比亚迪的下一手
虎嗅· 2025-03-25 11:54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史上最强"财报 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包括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 归母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34% 境外营业额2219亿元 研发投入542亿元 现金储备1549亿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1335亿元 [6] - 公司通过规模化效应和技术创新实现成本控制 单车毛利率达35% 第四季度单车收入提升5000元幅度3.6% 新一代DM 5.0动力系统可削减5000元成本 [13][18] - 公司通过"智驾平权"策略将智驾系统成本控制在3000元/辆以内 凭借巨大订单量转移供应链成本压力 该成本对单车稳定净利1万元影响微弱 [23][24] - 电池业务成为关键利润支撑 2024年电池销量194.7GWh同比增29.02% 中性预估单Wh净利0.07元/Wh 全年贡献136亿净利润占剔除电子业务后净利润36% [33][34] - 海外布局加速 2024年完成泰国15万辆和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工厂投产 2025年自有滚装船将达5艘 年运输能力超30万辆 全年出口量预计增40-50%至60-65万辆 [41][42][48] 财务业绩 - 2024年全年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 归母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34% 研发投入542亿元创历史新高 [6] - 境外营业额达2219亿元 现金储备1549亿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1335亿元 [6] - 第四季度高端品牌组合(腾势+仰望+方程豹)占比提升0.3%至4.2% 单车收入提升5000元幅度3.6% [13] - 电池业务中性预估贡献136亿净利润 占第四季度净利润95% [34] 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 规模化效应使单车毛利率达35%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周期6-8年 规模效应可抵消折旧对毛利的影响 [13][14] - DM 5.0动力系统采用单档减速器+直驱离合器设计 削减成本5000元 同时实现更低能耗 混动产品月销突破20万辆 [18][19] - 智驾系统BOM成本最低4000元 通过传感器自产和供应链压力转移 最终成本控制在3000元/辆以内 [23] - 超级e平台整合快充电池、1000V三电等技术 计划逐步下放技术至主流车型 提升纯电产品竞争力 [27] 电池业务 - 2024年电池销量194.7GWh同比增29.02% 外供新势力15.6GWh 创造10亿净利润 [33][37] - 新一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与宁德时代神行Plus看齐 有望推动2025年外供业务增长 [36] -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处于第一梯队 外供业务中性预估单Wh净利0.07元/Wh [34][36] 海外扩张 - 海外工厂布局包括泰国15万辆(2024年7月投产)、乌兹别克斯坦5万辆(2024年6月投产)、印尼15万辆(2025年末)、柬埔寨2万辆(2025年末)、匈牙利15万辆(2025年末)、巴西15万辆(原定2025年)、墨西哥规划中 [41] - 自有滚装船达4艘(常州、合肥、深圳) 其中深圳号单次运输9200辆 2025年预计新增4艘 年自有运输能力超30万辆 [42][48] - 2025年出口量预计增40-50%至60-65万辆 海外工厂产能爬坡后年产能达15万辆 [48] 2025年展望 - 智驾平权策略预计带来15-20%销量增长 技术领先优势可持续6-7个月 [45][46] - 超级e平台推动纯电产品销量增长25-30% 弥补2024年第四季度纯电产品市占率落后混动117%的差距 [47][48] - 中性预估2025年总销量550-600万辆 营收增30%以上 净利润增幅超30% [48] - 产能布局接近500万辆 另有近200万辆产能在建 [48]
比亚迪股份:业绩符合预期,出口扩张+智驾平权双引擎驱动增长,维持买入-20250325
交银国际证券· 2025-03-25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收入7771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34%,扣非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29.9%;4Q24收入2748亿元,同/环比+52.7%/+36.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环比+73.1%/29.4%,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环比+51.3%/26.8% [7] - 新车+出口推动业绩持续向上,2024年销售427万辆,同比+41.2%,新能源市占率33.2%,同比+1.3ppt;全年汽车单价14.5万元,4Q24汽车单价上升,环比由3Q24的13.9万元提升至4Q24的14.4万元 [7] - 汽车毛利率同比-0.7ppt,销售/研发费用率提升,2024年毛利率19.4%,同比+0.9ppt,汽车业务毛利率22.3%,同比-0.7ppt;全年三费率合计12.3%,同比+1pp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5/+0.2/+0.3ppt [7] - “出口扩张+智驾平权”双引擎驱动增长,2025年出口量有望持续高增,巴西市场或爆发式增长,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渗透加速;智驾领域推出“天神之眼”系统,高阶智驾下放至低价车型,预计2025年销量达523万辆,同比+23% [7] - 维持买入,上调目标价至503港元,反映销量持续增长,比亚迪是板块最稳健和确定性较高的标的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一览 - 收入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6023.15亿、7771.02亿、9772.49亿、11426.81亿、13160.89亿元,同比增长42.0%、29.0%、25.8%、16.9%、15.2% [3] - 净利润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300.41亿、402.54亿、524.60亿、617.03亿、674.68亿元,同比增长80.7%、34.0%、30.3%、17.6%、9.3% [3] - 每股盈利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13.33、17.87、23.28、27.39、29.95元,同比增长80.7%、34.0%、30.3%、17.6%、9.3%;2025E - 2026E前EPS预测值调整幅度为0.1%、 - 4.3% [3] - 市盈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28.2、21.1、16.2、13.7、12.6倍 [3] - 每股账面净值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61.61、82.22、106.73、135.56、167.08元 [3] - 市账率方面,2023 - 2027E分别为6.11、4.58、3.53、2.78、2.25倍 [3] - 股息率方面,2023 - 2027E均为0.1% [3]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424.20港元,52周低位为197.50港元 [6] - 市值为16412.3614亿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624万股 [6] - 年初至今变化为+51.31%,200天平均价为294.22港元 [6] 财务数据(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方面,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6795.48亿、7833.56亿、8862.39亿、10139.01亿、11534.66亿元;总负债分别为5290.86亿、5846.68亿、6295.69亿、6890.33亿、7540.28亿元;股东权益分别为1388.10亿、1852.51亿、2404.72亿、3054.23亿、3764.41亿元 [12] - 现金流量方面,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697.25亿、1334.54亿、998.46亿、1194.41亿、1310.1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56.64亿、 - 1290.82亿、 - 537.55亿、 - 515.51亿、 - 494.51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28.17亿、 - 102.68亿、11.15亿、11.76亿、12.41亿元 [12] - 财务比率方面,2023 - 2027E核心每股收益分别为13.333、17.867、23.284、27.386、29.945元;毛利率分别为20.2%、19.4%、19.4%、19.2%、18.7%;ROA分别为5.1%、5.5%、6.3%、6.5%、6.2%;ROE分别为22.1%、23.1%、23.0%、21.2%、18.6%;流动比率分别为0.7、0.7、0.8、0.9、1.0 [12] 交银国际汽车行业覆盖公司 - 九号公司评级买入,收盘价62.60,目标价53.74,潜在涨幅 - 14.2%,发表日期2024年10月29日,子行业电动两轮车 [10] - 雅迪控股评级买入,收盘价15.46,目标价13.55,潜在涨幅 - 12.4%,发表日期2024年08月26日,子行业电动两轮车 [10] - 绿源集团评级中性,收盘价6.95,目标价6.24,潜在涨幅 - 10.3%,发表日期2024年07月02日,子行业电动两轮车 [10] - 中国重汽评级买入,收盘价21.90,目标价26.49,潜在涨幅20.9%,发表日期2024年03月26日,子行业重卡 [10] - 潍柴动力评级买入,收盘价16.56,目标价18.60,潜在涨幅12.3%,发表日期2024年03月14日,子行业重卡 [10] - 比亚迪股份评级买入,收盘价403.40,目标价503.25,潜在涨幅24.8%,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5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蔚来汽车评级买入,收盘价34.70,目标价48.96,潜在涨幅41.1%,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4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吉利汽车评级买入,收盘价17.66,目标价22.50,潜在涨幅27.4%,发表日期2025年03月21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小鹏汽车评级买入,收盘价86.25,目标价134.69,潜在涨幅56.2%,发表日期2025年03月12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长城汽车评级买入,收盘价15.74,目标价17.36,潜在涨幅10.3%,发表日期2024年10月28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理想汽车评级中性,收盘价105.20,目标价93.62,潜在涨幅 - 11.0%,发表日期2025年03月17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 广汽集团评级中性,收盘价3.21,目标价3.34,潜在涨幅4.0%,发表日期2024年04月01日,子行业整车厂 [10]
比亚迪股份(01211):业绩符合预期,出口扩张+智驾平权双引擎驱动增长,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3-25 11: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出口扩张与智驾平权双引擎驱动增长,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503港元 [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6023.15亿、7771.02亿、9772.49亿、11426.81亿、13160.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29.0%、25.8%、16.9%、15.2% [3]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300.41亿、402.54亿、524.60亿、617.03亿、674.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34.0%、30.3%、17.6%、9.3% [3] - 2023 - 2027E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3.33、17.87、23.28、27.39、29.9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7%、34.0%、30.3%、17.6%、9.3% [3] - 2025E、2026E前EPS预测值分别为23.26、28.63元人民币,调整幅度分别为0.1%、 - 4.3% [3] - 2023 - 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28.2、21.1、16.2、13.7、12.6倍 [3] - 2023 - 2027年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61.61、82.22、106.73、135.56、167.08元人民币,市账率分别为6.11、4.58、3.53、2.78、2.25倍 [3] - 2023 - 2027年股息率均为0.1% [3]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为424.20港元,52周低位为197.50港元 [6] - 市值为16412.3614亿港元,日均成交量为1624万股 [6] - 年初至今变化为51.31%,200天平均价为294.22港元 [6] 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7771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34%,扣非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29.9% [7] - 4Q24收入2748亿元,同/环比+52.7%/+36.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环比+73.1%/29.4%,扣非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环比+51.3%/26.8% [7] - 2024年销售427万辆,同比+41.2%,对应新能源市占率33.2%,同比+1.3ppt [7] - 全年汽车单价14.5万元,4Q24汽车单价环比由3Q24的13.9万元提升至14.4万元 [7]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19.4%,同比+0.9ppt,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22.3%,同比 - 0.7ppt,4Q24毛利率17% [7] - 全年三费率合计12.3%,同比+1pp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5/+0.2/+0.3ppt [7] - 4Q24销售/研发费用旧会计准则下分别达111亿/200亿元,环比增25亿/29亿元 [7] 增长驱动因素 - 出口方面,依托自建滚装船队及海外工厂,2025年出口量有望持续高增,巴西市场或爆发式增长,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渗透加速 [7] - 智驾领域,推出“天神之眼”系统,高阶智驾下放至低价车型,通过“智驾版加量不加价+非智驾版降价”策略加速新能源替代进程 [7] - 预计2025年销量达523万辆,同比+23% [7]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 交银国际覆盖的汽车行业公司中,九号公司、雅迪控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比亚迪股份、蔚来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评级为买入;绿源集团、理想汽车、广汽集团评级为中性 [10] - 比亚迪股份收盘价403.40港元,目标价503.25港元,潜在涨幅24.8% [1][10]
比亚迪:砸钱、赚钱两不误,除了“车王”还有谁?
海豚投研· 2025-03-24 15:49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四季度业绩表现尚可,总收入超市场预期,汽车业务单价环比上行但可持续性存疑,毛利率受固定资产折旧影响略有下滑但问题不大,研发费用高增可被市场理解,股息率不错;2025年公司仍具较高确定性,股价有向乐观估值方向演绎的可能 [1][4][5] 各部分总结 汽车业务毛利率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卖车单价端大超市场预期 - 汽车业务(含电池业务)毛利率本季度略有下行,实际汽车单价环比上升0.5万元至14.4万元,超市场预期;毛利率达25.4%,环比下滑0.2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幅度不大 [8] - 单车价格方面,四季度汽车单价上升可能因高端化占比提升,高端化车型占比达4.2%,环比升0.3个百分点,20万元以上混动车型占比环比上行1.4个百分点至11.1% [8][9] - 单车成本方面,四季度单车成本10.7万元,环比上行0.4万元,可能因高端化车型占比提高和固定资产折旧影响 [10] - 单车毛利方面,单车价格环比上行0.5万元,成本环比上行0.4万元,单车毛利3.7万元,环比上升0.1万元,毛利率略有下滑 [11] - 单车净利基本与上季度环比持平,超市场预期,得益于销量环比增长的杠杆效应和50亿左右其他收益 [12] - 研发费用接近200亿,大幅高于市场预期,达历史新高,用于高端车型技术投入、智能化投入和新一代纯电超级e平台研发 [13] - 销售费用125亿,超市场预期,达历史新高,因付给经销商扣点增加和高端化车型营销费用增加 [14] - 管理费用62亿,略超市场预期,达历史新高,可能因职工薪酬增加,四季度核心经营利润率5.5%,低于市场预期 [14] - 比亚迪四季度汽车销量152万辆,环比增长34%,插混乘用车市占率环比回升2个百分点,纯电市占率下滑;年初用新技术创造领先时间差,2025年具较强确定性 [15][16] - 出海进程四季度放缓,出海销量占比环比下滑0.4个百分点,可能因出口时间错配;海外工厂已投产,稳住市占率 [17] 能源业务增长开始放缓 - 四季度动力电池和储能装机量达67GWh,环比增长21%,增长放缓;动力电池装机量50.2GWh,环比增长46%,可能因外供电池比例提高;储能电池16.8GWh,环比下滑19%,可能受政策影响 [19] 比亚迪电子业务收入端超预期,但毛利率端不及预期 - 四季度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营收551.8亿元,超市场预期,但毛利率5.9%,环比下滑2.6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可能受消费电子业务拖累;2025年预计受益于汽车电子业务高增长 [20]
小鹏(09868):指引崩了?小鹏还能再打 “翻身仗” 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07:3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卖车收入不及预期但汽车毛利率超预期,2025年一季度指引平淡引发市场担忧,不过公司降本能力提升、产品定位精准、具备智驾优势且产品周期强劲,基本面较稳固,销量突破40万预期可能性大 [1][5][11] 分组1:四季度财报表现 卖车收入与毛利率 - 卖车单价环比下滑近3万元致收入不及预期,汽车毛利率达10%超市场预期,体现降本能力提升 [1][12] - 单车均价受车型结构和降价影响降至16万元,单车成本降至14.4万元,单车毛利与上季度持平,卖车毛利率提升 [14][16][18] 销量与收入指引 - 2025年一季度销量指引9.1 - 9.3万辆平淡,市场担心爆款车型销售势头,G6&G9或遇产能瓶颈 [19] - 收入指引隐含单价降至15万元,因车型结构和老款降价,公司仍预计毛利率双位数 [20][21][22] 整体收入与毛利率 - 总收入161亿略低于市场预期,总毛利率14.4%高于预期,汽车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均超预期 [24][25] 经营费用与利润 - 研发费用20亿略低于预期,投在智能化和新车型研发;销售和行政费用22.8亿超预期,因向经销模式转换 [31][34] - Non - GAAP下经营亏损略高于市场预期,因销售费用率超预期 [35] 分组2:公司优势与前景 降本能力 - 供应链管理改进使降本能力提升,P7+预售价低仍实现双位数毛利率,规模效应释放摊薄成本 [17] 产品定位 - 产品定位精准,聚焦用户需求,改款G6体现以用户为导向,G6+G9预计贡献月销 [9] 智驾能力 - 具备将高阶智驾技术打进15万元车型实现智驾平权能力,智驾实力处于第一梯队 [10] 产品周期 - 2025年产品周期强劲,各季度有新车型和改款上市,预计销量达45 - 50万辆 [10][11]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智驾平权”推动收入高速增长,关注公司出海和具身智能领域进展——24年业绩点评(付天姿)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3 12:4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超预期,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产品解决方案有望扩大市场份额,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高速增长,非车解决方案关注具身智能进展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全年公司实现收入23.84亿元,同比+53.6%,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2.57亿元,营收增长主要系产品交付量提升、算法软件等需求强劲 [3] - 2024全年毛利率77.3%,同比提升6.8pcts,毛利率提升主要系高毛利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3] - 2024全年经营亏损21.44亿元,经调整经营亏损14.95亿,相比2023年的16.87亿元有所收窄,净利润23.47亿元,主要系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77亿元 [3]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 - 2024全年公司产品解决方案实现收入6.64亿元,同比+31.2%;毛利率46.4%,同比+1.7pcts [4] - 2024年公司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达到290万,累计交付量达到770万件,预计至2025年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 [4] - 2024年公司在中国OEM ADAS市场份额超过40%,中国独立第三方AD解决方案供应商排名第二 [4] - J6系列SoC于2024年发布,2025年开启量产,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C”智驾解决方案,首批上市21款车型,除比亚迪外,已被吉利、长安等多家车企采用,公司已和全球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 - 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HSD基于J6P SoC,采用“端到端+VLA”架构,是首发国内融合倒车能力的城市NOA,已获得若干车型定点,有望于2025年量产,首款量产车型将于25Q3面世 [4] 授权及服务业务 - 2024全年公司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16.47亿元,同比+70.9%;毛利率92.0%,同比+3.0pcts [5] - 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系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OEM和Tier对公司算法、软件开发工具及客制化服务需求提升 [5] - 毛利率提升主要系高毛利授权业务收入贡献提升 [5] 非车解决方案业务 - 2024全年公司非车解决方案收入0.72亿元,相比2023年的0.81亿元有所下降;毛利率23.4%,同比+10.4pcts [6] - 子公司地瓜机器人于2024年发布“旭日5”系列机器人芯片,首发搭载于科沃斯割草机器人 [6] - 公司有望凭借“旭日”系列机器人芯片,进军具身智能领域,在远期为公司打造新成长曲线 [6]
比亚迪们为了这事儿杀红了眼
虎嗅APP· 2025-03-23 03:43
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智驾平权"风潮,自主品牌纷纷加入战局,超50%自主汽车销量将被卷入"智驾"竞争 [1] - 智能化窗口期收窄促使车企急促入场进行战略卡位,即使后续补票也要先上车 [2] - "智驾普及"浪潮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引发价格战升温并颠覆原有智驾价值体系 [3][7] 价格战影响 - 2025年1-2月新能源车新上市车型平均降价3万元,降幅达13%,纯电动车型平均直降3.9万元,降幅高达17% [4] - 比亚迪采用"智驾版+非智驾版"并线销售策略,对非智驾车型实施10%左右优惠,如宋Pro老款降价1万元 [5] - 极狐S5综合优惠近6万元,实际落地价低于12万元;五菱星光和吉利银河L6分别降价4万和1.4万 [6] 智驾价值体系变革 - 比亚迪"智驾平权"策略将解构原有智驾价值体系,主要体现在重新确立产品定位、设立淘汰门槛和挤压智驾核心品牌 [8] - 新智驾体系呈现"金字塔"结构,如比亚迪"天神之眼"分DiPilot 100/300/600,吉利"千里浩瀚"分H1-H9五个等级 [9][10] - 2024年初新能源车线控制动装配率超80%,全市场仅38%,合资燃油车因架构老旧难以快速部署智驾能力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智驾最低售价不断刷新:比亚迪海鸥智驾版7.88万元,奇瑞小蚂蚁降至6.59万元 [13] - 智驾功能与硬件参数逐渐脱离,如卓驭展示7V+30TOPS的城市NOA方案,比亚迪"天神之眼C"强调OTA升级潜力 [13] - 部分合资品牌转向"为中国打造定制产品",如广汽丰田铂智3X疑似广汽AION V换壳产品 [12] 技术发展挑战 - 传统车企面临构建技术正循环的挑战,需平衡初期功能可用性与持续迭代能力 [14] - 可采用整合供应商模式,如比亚迪基础层自研+高阶算法外包,奇瑞联合博世等构建"猎鹰智驾"生态 [15] - 关键挑战在于将海量行驶数据转化为算法进化燃料,需突破数据闭环建设并解决组织转型问题 [15][16]
地平线上市后首份年报:累计交付量将破千万,要做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IPO早知道· 2025-03-21 11:5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营收23.12亿元,同比增长57.2% [5] - 产品解决方案业务营收6.64亿元(+31.2%),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16.48亿元(+70.9%) [5] - 毛利18.41亿元(+68.3%),毛利率从70.5%提升至77.3% [5] - 现金及等价物154亿元,较2023年增长35.3% [5]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2024年交付290万套智驾产品(+38%),累计交付770万套,国内第一 [8] - 预计2025年累计交付量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个千万级交付企业 [10] - 中国OEM ADAS市场份额超40%排名第一,独立第三方AD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二 [10] - 2025年被视为智能驾驶行业关键转折点,技术突破与监管利好推动大众市场采用 [1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发布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覆盖6B至6P),已获20+车企合作,2025年起赋能100+中高阶智驾车型量产 [12] - 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方案2025年Q3实现首款量产交付,与多家顶级Tier1合作 [12] - 征程6系列2月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支撑百万台比亚迪汽车智驾底座 [14] - 研发投入31.56亿元(+33.4%),研发支出占比逐年收窄,技术变现能力增强 [14] 资本市场与战略合作 - 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成为唯一专注智驾科技的标的 [5] - 预计5月底进入港股通,高盛目标价上调至11.77港元,花旗上调至12.3港元 [6] - 与比亚迪、理想等深化合作,征程6M将于2025年5月搭载于理想AD Pro [14] - 生态伙伴超200家,覆盖全产业链,量产交付速度领先行业(10个月内) [14]
比亚迪 | 超级e平台及汉唐L发布 纯电旗舰再亮新剑【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3-18 03:04
事件概述 - 公司于3月17日召开"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汉L EV纯电版预售价27-35万元,唐L EV纯电版预售价28-36万元 [2] - 两款新车基于"超级e平台"研发,包含全球首个整车超级千伏架构、闪充电池、兆瓦闪充系统及量产30000rpm电驱系统 [2] 超级e平台技术升级 - 全域千伏高压架构实现"油电同速":量产最高充电参数达1000V/1000A/10C/1000kW,汉L实测5分钟充电407公里,峰值速度1秒2公里 [2] - 兆瓦闪充桩规划建设4000+座,双枪技术将充电功率从600kW提升至1000kW,公共快充桩通过升压从250kW提升至500kW [2] - 驱动电机技术突破:量产最高转速30511rpm,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 [2] - 二代刀片电池采用10C充电倍率,重构结构实现超高速电解液离子传输通道 [2] 汉唐L EV/混动版预售 - 汉L EV与唐L EV搭载"超级e平台"及"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支持高速/城市NOA功能 [3] - DM混动版同步开启盲订,全系车型计划4月上市,预计将提升公司ASP并加速高端化布局 [3] 智能化与战略规划 - 王朝海洋全系智驾版车型将高阶智驾下放至7万元级别,开启"智驾平权"时代 [4] - 2025年高端化产品大年:腾势N9定位六座大型SUV,标配易三方技术,预计Q1上市 [4] - 出海战略:2025年海外市场目标80万辆,重点布局欧洲、东南亚及澳新地区 [4] 财务预测 - 2024-2026年营收预计8,336亿元/10,170亿元/12,143亿元,归母净利润398.8亿元/554.4亿元/656.1亿元 [4]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13.71元/19.05元/22.55元,对应PE 28/20/17倍 [4]
比亚迪(002594):系列点评二十三:超级e平台及汉唐L发布,纯电旗舰再亮新剑
民生证券· 2025-03-18 02: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发布超级 e 平台,技术升级驱动 EV 销量提升,解决 EV 充电慢痛点,带动公司 EV 车型销量 [2] - 汉唐 L EV/混动版开启预售,高端化布局加速,有望提升车型竞争力、抬升公司 ASP [3] - 智驾版车型发布,2025 年开启智驾平权、出海加速,有望提振盈利 [3] - 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向上,加速出海,维持盈利预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3 月 17 日,公司召开发布会,汉 L、唐 L EV 纯电版预售价分别为 27 - 35 万元、28 - 36 万元,两款新车基于“超级 e 平台”研发 [1] 超级 e 平台技术亮点 - 快充技术实现“油电同速”,全球量产最高充电电压、电流、倍率、功率分别 1000V/1000A/10C/1000kW,汉 L 5 分钟充电实测达 407 公里,最高峰值充电速度达 1 秒 2 公里 [2] - 兆瓦闪充桩初步规划建设 4000 +,后续自建 + 合作,超充桩充电功率提升,公共快充桩升压,研发配套储能系统 [2] - 驱动电机为全球量产最高驱动电机转速 30511rpm,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 [2] - 二代刀片电池 10C 充电倍率,重新设计结构,实现超高速电解液离子传输通道 [2] 车型预售情况 - 汉 L EV 预售 27 - 35 万元,唐 L EV 预售 28 - 36 万元,纯电版搭载“超级 e 平台”技术和“天神之眼 B”高阶智驾激光版,支持智能驾驶功能 [3] - 两款新车的 DM 版即日起开启盲订,4 月上市 [3] 智能化、高端化、出海情况 - 2 月发布王朝海洋全系智驾版车型,将高阶智驾下放到 7 万元,开启智驾平权时代 [3] - 2025 年为高端化产品大年,腾势 N9 将于 2025Q1 上市,有望带动整体盈利向上 [3] - 2025 年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加速出口,出海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快速发展,全年出海展望 80 万辆,有望提振盈利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2,315|833,604|1,016,997|1,214,295| |增长率(%)|42.0|38.4|22.0|19.4|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0,041|39,884|55,435|65,610| |增长率(%)|80.7|32.8|39.0|18.4| |每股收益(元)|10.33|13.71|19.05|22.55| |PE|37|28|20|17| |PB|8.0|6.5|5.2|4.2|[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涵盖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项目及对应增长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