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搜索文档
蔚来:建立Circular Car Lab(循环汽车实验室)| 2025华夏ESG实践绿色机遇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09:5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 是全球首家在美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三地上市的汽车企业[1] - 公司建立了由12个领域技术栈构成的"蔚来技术全栈" 在10余个地区设立研发与生产机构[1] - 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超350个城市 旗下拥有NIO蔚来 ONVO乐道 firefly萤火虫三大品牌[1] - 累计交付新车超过80万台 其中蔚来品牌有九款车型在售 乐道品牌有两款车型在售 萤火虫品牌有一款车型在售[1] 循环经济战略 - 资源循环利用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八大战略之一 国家规划要求2025年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2] - 公司建立Circular Car Lab项目组 专注于"车到车"级别闭环回收 将整车设计制造报废全流程纳入可循环生态系统[2] - 2024年自主开发线上追溯系统 实现全流程追溯报废车 废料 成品 零件情况 保证数据追溯性真实性完整性[2] 循环利用成果 - 2024年完成"车到车"级别闭环回收报废车500台 通过精细化拆解分类提升报废车残值[3] - 拆解铝材用于自主研发铝合金牌号或智能硬件壳体制造 镁合金和铜合金作为铝合金辅料添加[3] - 整车循环拆解模式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开创整车至整车闭环回收先例[3] 行业合作与认可 - 公司参与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发起的"再生金属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 推动原材料端长期可持续发展[4] - 专家评价认为公司以绿色智造 循环回收和能源创新引领未来 树立中国新能源车企全球标杆[4]
追光逐能,路在何方
新华网· 2025-09-23 08:17
隆基、捷泰等光伏组件、电池生产企业加速布局BC电池(背接触电池)、晶硅—钙钛矿叠层等新 技术,并通过"智改数转""机器换人",实现降本增效; 天合等一批传统光伏企业正加速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通过储能业务打造新的增长点; 滁宁城际铁路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侧、电网侧储能电站,虚拟电厂、微电网、光储充一体、零碳 园区等新场景加速构建,为光伏(储能)产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今年9月18日至19日,"光伏储能产业创新成果对接会"在滁州市举办,以"光储融合应用 筑就零碳 未来"为主题,分析供需形势、寻求协同发展。 去年以来,作为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的"双极"之一,滁州市政企携手,通过技术 创新提质升级、光储一体寻找出路、创新场景积极消纳,助力光伏产业穿越行业第四次周期。 行业反内卷,技术创新如何赋能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是追光逐日、向绿而行的新兴产业,也是推进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 的重要战略支撑。近年来,我省聚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已经形成从硅片、光伏玻璃、电池片、 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系统集成等光储全产业链集群。2024年9月,赛迪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光储 产业高质量发展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检修工作顺利完成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07:34
9月22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青豫特高压工程)青海段2025年度集中检修工作顺利完成,这是该工程自投 运以来的第五次年检,为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提供可靠保障,进一步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此外,本次年检首次规模化应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接地线搭挂、盐灰密取样及仿线飞行等作业,切实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和作业效 率。同时,对青南换流站智能巡检系统、阀厅红外双视系统进行维护及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设备状态感知与缺陷识别精准率。 【责任编辑:王少晨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开展青南换流站极Ⅱ低端换流变压器引线拆除工作。张朋/摄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在青南换流站对换流变压器开展检修工作。张朋/摄 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大电网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国家电网公司每年安排对±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展年度集中检修。 此次工程青海段年检于9月15日启动,国网青海电力组织10个检修组、500余名检修人员对该工程送端站青南换流站及青海境内231公里直 流线路、433基铁塔进行全方位巡查检修,共涉及32个作业面,并同步对配套建设在青南换流站内的调相机工程1号、2号调相机组开展检 修,确 ...
废弃油脂“变废为宝” 成都简阳市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项目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7:04
从餐厨废油到航空燃料,成都简阳市以科技创新赋能资源循环利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加速 布局绿色发展新赛道,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简阳力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能源研发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简阳经济开发区举行,标 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实现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为简阳打造绿色低碳 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更填补了四川省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规模化生产领域的空白。 据悉,项目将分两期建设,目前启动的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将建成5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预处理 生产线、智能物联系统及配套办公设施,预计2026年3月底投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材料生产及生物质 能源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总用地规模70亩,由成都简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专注于通过国内领先技术,将废弃油脂等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为高品质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该项目不 仅从源头消除了"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安全隐患,更打通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全链条体系,为航空业绿 色转型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料支撑。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总产值4亿元。 ...
金书波: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6:35
"当前,关键原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成为国际产业争夺的重点领域,全球贸易和产业链 的竞合博弈更加激烈。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扩大产能和规模,更重要的是构建一条贯穿原 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供应链。" 9月19日,以"锂向新质 智胜未来"为主题的"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正式举办。活动现场,工 信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理事长金书波,就当前锂电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 战等发表主题演讲。 在金书波看来,当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浪潮澎湃,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绿色的现代能源体系已 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环节,锂电产业不仅承载着推动能源革命的 重要使命,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9月9日,我国印发《第一批产品碳足迹标志认证专用实施规则》,明确碳足迹核查、监督等认证模 式,锂电池等17类产品纳入首批试点,其中消费型、小动力型、大动力型及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均被覆 盖,为企业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标准。"这也证明了我国高度重视锂电产业发展。"金书波 说。 事实上,由于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特征,锂离子电池目前已经成为消费 ...
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23 03:52
论坛背景与定位 - 国家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竹子等非粮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体系[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质利用产业未来3-5年发展趋势、商业化路径及技术团队和企业分析[2] - DT新材料拥有5万多产业上下游数据,是行业重要资源和信息枢纽[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朱锦和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3] - 支持单位涵盖浙江大学多个院系、重点实验室及行业期刊编辑部[4] 论坛框架与议程 - 2025年11月27-29日在杭州举办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2] - 11月27日安排签到注册及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纤维素纤维产业闭门交流会[5] - 11月28日主题论坛一覆盖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和非粮生物基材料四大专场[5] - 11月29日主题论坛二聚焦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5] - 论坛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公开征集筛选50个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9] 技术议题与产业化方向 - 生物质绿色预处理专场涵盖蒸汽爆破技术与装备、组合型绿色高效预处理技术及工业发酵菌株和酶培育[6] - 非粮糖专场涉及纤维素葡萄糖开发、非粮工业用果糖开发及生物质功能糖产业化实践[10] - 生物基化学品专场包括木质素解聚、非粮大宗醇类、有机酸类、氨基酸及呋喃类/芳香族化学品[10] - 非粮生物基材料专场聚焦竹基开发、纤维素微纳米功能材料、木质素高值化利用及生物质基聚氨酯和碳材料[10] - 生物质能源专场覆盖生物质制甲醇技术、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实践及生物沼气项目案例[10]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专场讨论产业发展现状、秸秆变航油关键技术及生物废弃物生产新工艺[10] 参与群体与产业覆盖 - 论坛汇聚生产企业包括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开发企业、石化能源企业、乙醇/SAF企业及拥有非粮原料资源的转型企业[14] - 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方向涵盖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合成生物学及生物炼制[14] - 仪器设备与解决方案单位涉及生物质粉碎、蒸汽爆破预处理、分离纯化及发酵优化控制等领域[14] - 园区、政府及协会组织也是重要参与群体[14] 实验室背景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联合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组建,2023年完成验收[17] - 实验室聚焦纤维乙醇技术升级、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开发、CO2基聚碳酸酯技术及生物燃料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建设[17]
【英文】EMBER:中国能源转型评论2025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17
今天分享的是:【英文】EMBER:中国能源转型评论2025 报告共计:57页 此外,报告还提及中国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如部分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以及未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深化化石能源设施灵活性改造等方 向,强调中国能源转型是长期系统性工程,将持续影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中国能源转型关键数据对比表,清晰呈现2015-2025年核心指标的变化情况?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EMBER 《EMBER:中国能源转型评论2025》核心内容总结 《EMBER:中国能源转型评论2025》全面分析中国清洁能源转型进展、驱动因素及全球影响,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全经济电气化正重塑全球能源格 局,为全球化石燃料使用下降创造条件。 在国内能源转型成效上,中国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变革成果显著。2024年,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满足84%的电力需求增量,2025年上半年 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速超需求增速,使化石燃料发电量下降2%。2023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达32%,远超欧美24%的水平,且在工业领域取代煤炭成为 第一大能源,建筑领域也以电力为主要能源。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加速,2024 - 2 ...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修订发布,将为产业和市场带来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03:05
据介绍,伴随着我国城市客运行业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动完善城市客运国家标准体系。近年来,已发布公共汽电车场站分 类及等级划分、城市公共汽电车无障碍服务、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服务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运 行等标准研制力度,为提升城市客运服务水平、改善公众出行体验提供标准支撑。 安全运行,绿色出行,是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的使命和发展方向。 9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GB/T 22484-2025)(以下简称"《规范》")国家标准,将于11月1日实 施。该标准支撑落实《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在服务要求方面,增加了城市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定制化出行服务 等相关要求。在运营安全方面,增加了新能源车辆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相关要求,强化与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终端、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相关技术标准 的衔接。 标准体系逐渐健全 近年来,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变革,也为城市公共出行带来了新的面貌。 《规范》明确要求。新购置车辆需配备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一规定看似简单,实 ...
“全电社区”“全电酒店”要来了!27家单位倡议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2:39
建筑用能电气化倡议 - 27家单位联合发起建筑用能电气化倡议 建议新建建筑优先采用全电建设 推动既有建筑电气化改造 并打造全电社区、全电酒店、全电高校等示范项目[1] - 建筑运行阶段能耗与碳排放占全社会总量五分之一以上 是重要能耗与碳排放载体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1] - 政策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65% 目前虽取得进展但仍面临技术研发、产品供给、规划实施等多维度挑战[1] 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 - 倡议呼吁加速高效低碳建筑电气化产品研发与推广 增加高质量、高性能、高效率的家用及商用电气化设备产品供给[2] - 积极探索多元化技术路径和创新商业模式 加强电气化设备建筑场景化创新集成应用 创新综合系统解决方案[2] - 加强科技攻关并构建标准与政策支撑体系 建立支持建筑电气化转型的政策机制 推动能源价格、财政、金融等保障政策调整完善[2]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倡议主张积极参与全球建筑低碳治理 加强与国际机构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 推动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融入国际实践[2] - 通过跨国合作示范项目、知识共享平台与联合研究计划 助力全球建筑能源体系向清洁化、智能化加速演进[2] - 强调需凝聚全社会智慧与行动 加速构建清洁、高效、智慧的建筑能源体系 为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2]
研判2025!中国串焊机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多主栅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3 01:33
行业概述 - 串焊机是一种由工控机系统控制的自动化设备 利用机械传动机构进行电池片搬送 在加热底板上通过热风管高温气体或红外线等方式对电池片进行焊接 [2] - 按焊接方式分类 串焊机可分为红外焊接串焊机 激光焊接串焊机 电阻焊接串焊机等 [2] -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关键设备 串焊机在提升光伏组件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串焊机行业市场规模达52.58亿元 同比增长16.02% [1][8] - 行业具有显著工艺壁垒且技术迭代速度快 [1][8] - 多主栅技术(MBB)已成为业内主流 9主栅及以上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1][8] 技术发展 - 多主栅技术通过减少栅线对光线遮挡 提高电流收集能力 具备光学损耗优势 降低细栅电阻 减少电子传输距离 从而提升组件功率输出 [1][8] - 技术进步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从十年前的14%-15%提升至24%-25% 隆基绿能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3.9%的全球纪录 [5] - 单位电耗从1.2度降至0.4度 经济性大幅提升 [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钢材 铝材) 机械传动部件(电机 齿轮 皮带 导轨 丝杆) 电气控制系统(电子元件 传感器 控制器) 焊接头及加热元件等 [4] - 产业链中游为串焊机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光伏组件制造 终端场景包括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 地面电站 海上光伏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 [4] 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局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 明确非自然人户用项目备案权 解决投资主体与备案主体不一致问题 [5] - 2024年4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提出更新升级大尺寸多主栅组件串焊机等先进设备 [6] - 政策通过绿电交易 碳定价机制引导市场需求 [5]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特征 奥特维凭借70%以上全球市占率稳居龙头 [9] - 奥特维大尺寸超高速多主栅串焊机产能达7200片/小时 适配N型电池技术 [9] - 先导智能 宁夏小牛等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占据细分市场 如先导智能的叠瓦机 宁夏小牛的红外焊接技术形成独特优势 [9] 重点企业 - 奥特维2024年多主栅串焊机生产量934台 同比下降64.58% 销售量1975台 同比增长13.31% 库存量58台 同比增长480% [10] - 先导智能掌握XBC串焊机交叉指式背接触技术 发电效率提升5% LDHJ02 0BB无主栅焊接机集成叠瓦技术 银浆/胶水成本降低30% 产能达6800半片/小时 良率超99% [10]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10] 发展趋势 - 深度聚焦高精度 高效率技术突破 以0BB(无主栅)技术为核心 通过银包铜工艺 电镀铜技术降低银耗50%以上 [11] - 设备将集成AI视觉检测 自适应参数调整系统 实现碎片率<2‰ 良率>99%的智能生产 [11] - 大尺寸化(210mm+) 薄片化(<120μm)趋势推动串焊机向高速化(>12000片/小时)发展 [11] - 加速全球化布局 奥特维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 先导智能计划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 [12] - 向绿色低碳转型 设备制造环节采用无铅焊接 低能耗加热方案 单位能耗降低30%以上 [13] - 推广循环材料 如硅料/组件回收再利用 形成"生产-使用-回收"闭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