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能互补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7:07
24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场获 悉,"十四五"以来,云南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超6000万千瓦,总规模达1.5亿千瓦,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 元。绿色能源产业支柱作用凸显,正成为支撑该省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是绿色能源资源大省,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约占全国20%。近年来, 该省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已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作为"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云南依托清洁能源优势,持续强化区域能源协作。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二级巡视员宋予介绍,全省"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 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子杰表示,云南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绿色高质量发 展迈出新步伐。"十四五"以来,云南全省绿电装机与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比重达46%,均居全国前列。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累计 建成10个绿色低 ...
全国最大!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11:33
项目概况 - 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于9月18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1] - 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包含10万千瓦光热储能电站和90万千瓦光伏电站[3] - 采用2.6万块线性排列反射镜聚集太阳光 通过熔盐储热系统实现8小时储能能力[3] 技术特点 - 应用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提出的光反射折射原理进行太阳能转化发电[1] - 光热电站与光伏电站形成深度互补 白天光伏供电 夜晚光热储热系统无缝衔接[3] - 实现24小时稳定电力输出 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1][3] 运营效益 - 年清洁电能产量约20.67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63万吨[5] - 光热储能电站发挥基础调节电源调峰作用 构成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5] - 标志着"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新模式正式开启[1]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0:47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自1978年进入新疆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公司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新疆油田2002年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 2010年向"智能油田"升级 [2] - 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 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2024年自主研发两大核心数据产品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 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 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原煤产量达5.41亿吨 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 [2] 新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 [3] - 构建多能互补现代化能源枢纽 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高效外送 [3] - 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储能行业需破内卷 长时储能暂非当前刚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5:19
9月17日,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期间,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行业 需正视内卷、安全等多重挑战,走健康、稳健的发展道路。 李俊峰指出,储能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不可或缺。但当前储能 行业仍存在诸多短板,如安全事故风险、环境污染隐患不容忽视;全球供应链安全、原材料回收利用体 系尚不完善;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也亟待健全。 每经记者|黄鑫磊 每经编辑|张海妮 在区域能源发展层面,李俊峰表示,国内各地虽具备风、光、核能、化石能源等多元资源,具备功能互 补的基础,但目前尚无现成的能源转型模板。地方能源发展必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风、光、生物 质能、化石能源及核能的协同发展,实现多能互补与综合利用。 谈及媒体关切的"储能出海"问题,李俊峰表示应以"储能国际化"来替代,因为我国储能生产制造集中度 过高,占全球产量的70%~80%,他认为这种分布不够均衡,储能行业应该加快国际化步伐。 对于行业热议的长时储能,李俊峰称,当前电力系统仍可通过煤电、天然气发电、水电、核电等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传统能源产业的“机”与“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1:25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在新疆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中国石化在新疆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的数字化转型 - 新疆油田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新疆油田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以数字手段赋能油气开采 [2] - 新疆油田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数据产品成功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 乌东煤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全场景智能化 [2] -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能化变革 [2] - 新疆能源产业实现从单一资源开发到多能互补、绿色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2] 新疆能源产量和外送能力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新疆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构建多能互补的现代化能源枢纽 [3] 新疆能源国际合作 - 新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在油气、煤炭、输变电等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3] - 鼓励支持一批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中国燃气亮相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9-17 00:36
公司业务展示 - 公司携智慧燃气之城解决方案亮相 涵盖工程交付 管网运营 客户服务 安全监管 应急管理 政企协同六大核心板块 [1][2] - 展示电力及新能源 生物质能源 闭式能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 智能微管网等创新业务及技术 [1] - 推出壹品慧现代家居解决方案 包括旧房局改 管道直饮水 分户式五恒系统 厨房电器 燃气智能安防产品 [3] 技术能力 - 智慧燃气解决方案深度融合AI大模型 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燃气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与高效协同 [2] - 在国内投运储能项目超过100个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生态链 [2] - 通过生物质能源为工商业用户提供绿色蒸汽 绿色电力 零碳燃气等多元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 战略布局 - 以广西为桥头堡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 优先进入越南 柬埔寨 印尼等燃气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2] - 布局基础民生领域 工业配套服务 新能源融合业务 [2] - 试点燃气+分布式光伏 燃气+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项目 探索跨境能源合作新路径 [2] 商业合作 - 在大会开幕式当天与多方产业共签约6个项目 涵盖综合能源 居民管道直饮水等多个领域 [4]
中国燃气亮相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 :深耕广西、赋能东南亚能源转型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4:24
公司业务转型与创新技术展示 - 公司从传统燃气供应商向科技驱动型综合能源及美好生活服务商转型 [1] - 展示智慧燃气之城解决方案 涵盖工程交付、管网运营、客户服务、安全监管、应急管理、政企协同六大核心板块 [2] - 通过AI大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燃气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与高效协同 [2] - 全面布局工商业光伏、储能、售电及虚拟电厂业务 投运储能项目超100个 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2] - 发展生物质能源 提供绿色蒸汽、绿色电力和零碳燃气等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2] - 推出闭式能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智能微管网等创新技术 [2] 现代家居解决方案业务发展 - 旗下壹品慧推出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于一体的现代家居解决方案 [3] - 分户式五恒系统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 湿度稳定在40%-60% 净化效率超99.5% 噪声低于30分贝 [7] - 夏季比传统VRV系统节能20% 冬季比传统壁挂炉加地暖和新风系统节能50% [7] - 管道直饮水采用七重反渗透滤水技术 已在南宁、杭州、宝鸡等多城市落地示范项目 [8] - 管道直饮水业务未来有望服务2000万用户 [8] - 展示旧房局改、厨房电器和燃气智能安防产品等业务 [3] 区域市场拓展与战略合作 - 在广西建成管网近1.5万公里 点火通气户数超300万户 年销气量超10亿立方米 [12] - 与崇左市高新区、凭祥产业园签订零碳园区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9] - 与广西中桓能源、维尔利环保科技达成生物质天然气项目合作 [9] - 与碧桂园、广西大三元置业达成管道直饮水项目合作 [9] - 以广西为桥头堡 优先进入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新兴市场 [14] - 试点燃气+分布式光伏和燃气+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项目 [14] - 深化与东盟国家标准互认与技术交流 探索跨境能源合作新路径 [14]
贵州统调装机容量破8000万千瓦
中国电力报· 2025-09-05 08:52
能源装机容量 - 贵州统调装机容量达8170.7万千瓦 其中火电占比38.5% 水电占比21.6% 新能源占比39.9% [1]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199万千瓦 成为贵州电网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 [1] - 上半年完成905万千瓦新能源安全并网 [1] 能源结构转型 - 电源结构从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转变 [1]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助力地区经济绿色转型 [1] - 新增火电机组66万千瓦 统调火电装机容量达3144万千瓦 [2] 电煤供应保障 - 火电存煤达1341万吨 同比增长46.3% [2] - 电煤可用天数达82.6天 创历史新高 [2] - 深化以煤换水工作策略 保持火电机组高水平运行 [2] 电网建设与规划 - 持续加强电网电源项目并网服务 优化新能源项目并网流程 [1] - 依托坚强电网支撑和能源保障 为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贡献力量 [1] - 政企联合保障机制有效应对多轮强降水 为迎峰度冬做好充足准备 [2]
华自科技(300490) - 2025年8月28日华自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2:46
经营业绩与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未达预期,但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以上,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63亿元 [2] - 锂电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表现亮眼,海外市场加速突破,蒙古新增超4亿人民币订单 [2] - 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增加2.84亿元,增幅达80.9% [2] - 在手订单充足且处于历史新高水平,海外大项目预计年内交付 [2][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已向头部企业提供多条半固态电池自动产线,预计四季度交付全固态电池热压夹具样品 [4] - 后段设备通过参数调整可适配固态电池技术需求,目前国内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 [4] 锂电设备订单持续性 - 头部企业订单交付周期持续至2026年及以后,预计未来五年订单保持较快增长 [5]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线迭代效率提升及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预期 [5]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以多能互补微电网项目为主(如柬埔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项目),增长源于用电成本降低和供电时间提升 [6] - 海外项目建设周期长于国内,平均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6] 水利水电业务 - 全球中小型水电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份额领先,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7] - 参与三峡、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等重点工程,近年业务占比因新能源业务增长而降低 [7] - 雅下水电站建设周期超10年,配套工程预计带来更大市场规模机会 [7]
和展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获批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中证网· 2025-08-22 12:16
项目获批与投资细节 - 二级控股子公司和镁新能源的库伦旗3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获通辽市能源局批准 [1] - 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 分两期建设 每期建设风电15万千瓦及储能1.5万千瓦/3万千瓦时 [2] - 项目与40万吨电熔镁砂负荷项目同步推进 一期依托20万吨电熔镁砂项目 二期同样依托20万吨电熔镁砂项目 [2] 项目股权结构与收益预期 - 和镁新能源由北京和展能源(持股51%)与东和新材(持股49%)共同设立 [2] - 北京和展能源另参股49%负荷企业和镁绿材科技 若40万吨电熔镁砂项目投产 公司将按持股比例获得收益 [4] -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贡献收入2.3亿元 利润7000万元 [4] 技术特点与环保效益 - 项目新能源电量占比负荷端电量达69.78% 年均可替代标准煤3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万吨 [3] - 通过深度融合风电、智能电网、工业负荷及储能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协同与优化调度 [1] - 高比例新能源应用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支撑负荷企业高质量发展 [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重点围绕高载能行业拓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创新"新能源+X"业务模式 [4] - 业务聚焦清洁能源项目全周期开发 电源侧与负荷侧并举 风电与光伏并举 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 [3] - 通过提供绿电资源深度参与项目 提高收入和利润水平 [4] 行业意义与发展方向 -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及未来风电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2] - 有利于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促进能源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 [1] - 强化源网荷储协调互动 挖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 构建多元供能智慧保障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