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搜索文档
淄博银行业:以金融之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谱写老工业城市转型新篇章
齐鲁晚报· 2025-09-28 13:23
全周期金融护航,助力科技型企业崛起之路 齐风陶韵尽显人文温度,新旧动能转换激荡创新热潮。淄博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旧 动能转换,从"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到"中国新材料名都"打造,从"氢能示范城市"领跑到"鲁中数字产业高地"崛起,这座城市在传承齐文化底蕴 的同时,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800亿元,同比增长5.5%。淄博银行业以"扎根地方经济、赋能实体产业、服务百姓民生"为 使命,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为淄博擘画"强富美优"现代 化新都市的壮丽图景注入磅礴金融动能。 引擎驱动产业升级 金融赋能科创加速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为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有关工作要求,更好地展示山东银行业服务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山东省银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银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暨新闻媒体一线行"宣传活动走进淄博,对淄博银行业在落实金 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典型 ...
齐鲁银行:以金融创新为笔,绘就齐鲁绿色转型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9-24 02:16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作为首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区域战略 正通过绿色金融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其中齐鲁银行通过精准服务 本土创新和生态构建 深度参与山东绿色转型进程 成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金融典范 [1][2][5][8][9]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 山东省绿色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 同比增速超30%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齐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436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100亿元 增速超30% [9] 精准服务产业与民生 - 针对农业领域推出"临碳贷"产品 以企业碳评级定优惠 实现降碳即降息 为山东青果食品投放1000万元贷款 [2] - 为地热能开发示范工程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项目每采暖季可省标煤1.11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2.73万吨 [2] - 推出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 包括面向高耗能企业的"低碳益贷" 为新能源产业设计的"能效益贷" 以及绿色按揭 新能源汽车分期等个人消费端业务 [3][4]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将贷款利率与借款人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挂钩 通过设定碳排放强度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关键绩效指标激励企业 [5] - 针对滨州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设计"氢气回收量挂钩"授信方案 利率直接与企业年度氢气回收量绑定 [5] - 产品设计注重区域性传统行业转型 企业绩效达标可优化融资成本 银行可配套提供转型金融 碳资产管理咨询服务 [6][7] 生态体系建设 - 将绿色金融纳入重点发展方向 制定《2024-2026年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战略规划》 明确规模目标和支持领域 [8] - 建立多层级推进体系 确保绿色金融业务在各地市有序开展 [8] - 将ESG理念全面融入授信全流程 建立客户ESG风险评级体系 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 [8] 行业认可与荣誉 -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入围山东省"2025好品金融—绿色金融"产品 [7] - 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银行业协会ESG评价A类行 荣膺"最佳绿色金融中小银行" "2024年度绿色金融实践模范银行"等行业奖项 [9]
建行山东省分行金融之笔绘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2:51
交通基建领域金融支持 - 建行济南市中支行为济南三条穿黄隧道累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并投放36.42亿元 同时为2条跨黄河通道项目上线收费系统 [2] - 建行东平支行以2.35亿元低息固定资产贷款支持东平港建设 助力其成为具备二级航道标准和8个智能化泊位的千吨级港口 [2] - 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通车使济南主城区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车程缩短至10分钟 东平港作为京杭大运河断航120年后复航的最北端港口 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 [2] 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 - 建行滨州分行为山东万通金属科技投放2000万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利率与减排绩效动态绑定 若吨铝碳排放强度降至79.05千克以下可享受利率再下调10个基点 [4] - 该行为万通金属在2020年10月投放1.5亿元贷款助其应对水灾后资金链问题 使其逐步成为滨州铝加工行业领军企业 [3][4] - 截至7月末建行滨州分行绿色贷款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00亿元 较年初各增加近20亿元 [5]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 建行梁山支行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3600万元贷款审批 已向梁山蚯蚓养殖项目投放2000万元 [7] - 项目总投资超4900万元 建设160余亩标准化蚯蚓养殖大棚 解决百万吨牛粪污染问题并生产有机肥和蛋白饲料 [6][7] - 项目已完成洼里王村及馆里村养殖基地建设运营 形成"牛粪资源化利用+蚯蚓循环农业"模式 串联生态保护与农业提质 [7] 战略整体实施成效 - 建行山东省分行通过交通基建、产业转型、生态农业等领域精准发力 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1][8] - 金融支持覆盖穿黄隧道、运河港口复兴、铝业绿色蝶变及黄河滩涂生态农业革新等多维度项目 [1][8]
哈尔滨银行谱写绿色金融服务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02:40
绿色金融战略推进 - 公司积极贯彻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 以制度引领为根基、产品创新为引擎、项目落地为抓手 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经营发展全流程[1] - 构建覆盖战略规划、执行落地、考核激励的全链条绿色金融工作体系 出台《哈尔滨银行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工作推动方案》等指导文件[1] 绿色信贷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 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下绿色贷款余额近180亿元 较年初新增超60%[1] - 绿色贷款增量位列黑龙江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新发放额度排名第二 新发放户数及余额总量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1] 金融产品创新 - 创新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将贷款利率等关键要素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及关键绩效指标相挂钩[2] - 推出"ESG挂钩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黑龙江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项目 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2] - 落地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应用项目 首笔商业银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2] - 推出首笔"龙江绿碳质押贷款"项目 哈尔滨地区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2] 业务支持方向 - 集中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发展 为区域产业升级及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关键金融动能[1] - 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2]
建行山东省分行:润泽黄河生态,精准破题高碳行业绿色转型
齐鲁晚报· 2025-09-10 08:29
核心观点 - 建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重点推动高碳行业绿色转型 并取得显著成效 [1][2][5]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构建政策引导 产品适配 流程优化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 针对符合绿色发展导向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2] - 创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模式 将贷款利率与减排绩效目标动态绑定 以吨铝碳排放强度为KPI 激发企业减排动力 [7] - 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 在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等领域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可复制金融路径 [7] 具体案例与成效 - 向山东万通金属提供1.5亿元授信支持 帮助企业渡过台风灾害后的经营危机 成为首家提供信贷支持的国有大行 [2] - 追加投放2000万元转型金融贷款 预计使企业铸轧带材碳排放强度降至79.05千克/吨 较去年下降约5% [5] - 截至7月末 建行滨州分行绿色贷款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00亿元 较年初各增加近20亿元 [4] - 截至2024年末 沿黄九市对公贷款余额3510.5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066.4亿元 占比18.68% 高于全省水平2.13个百分点 [8] 机制保障与战略部署 - 公司金融管理委员会下设"双碳"和绿色金融业务子委员会 负责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 [8] - 通过"1+1+N"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两个主方案和8个子方案)系统推进绿色金融工作 [8] - 建立"省行+市行+县行"三级联动机制 专业团队深入生产一线调研 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触达需求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金融支持推动山东万通金属成长为铝加工行业领军企业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 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4] - 将继续创新开发多元化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产品 探索更精准高效的服务模式 深化沿黄地区新金融行动 [9]
齐鲁银行交中期答卷:净利高增16%,业绩稳中有进,科创绿贷成为增长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2:22
核心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751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96% [1][3] - 存款总额4786亿元 贷款总额3714亿元 分别增长8.88%和10.16% [1][3] - 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 归母净利润超27亿元同比增幅16.48% [1] 资产负债结构 - 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781亿元增幅15.72% 成为贷款增长主要动力 [3] - 个人存款2413亿元 公司存款2373亿元 分别增长9.27%和8.49% 实现双轮驱动 [3] - 净息差1.53%较2024年回升2个基点 逆势企稳 [5] 盈利质量与股东回报 - 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7.39% 年化ROE达12.8%提高0.14个百分点 [4] - 成本收入比24.90%下降2.51个百分点 利息净收入/手续费/投资收益分别增长13.29%/13.64%/29.35%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27.68% 每股派现增长21% [4]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1.09%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占比0.96%下降0.11个百分点 [1][6] - 拨备覆盖率343.24%较上年末提高20.86个百分点 风险抵御能力远超监管要求 [1][6] - 全流程风控体系采用大数据和AI技术 资产质量指标连续七年改善 [6] 战略业务发展 - 科创贷款余额超4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60% [2][7] - 绿色贷款余额4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03% [2][8] - 服务济南市重点项目实现100%触达 发放贷款近90亿元 [8] 资本运作与规划 - 79.93亿元可转债完成转股 总股本增至61.54亿股 [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提升至11.62% [9] - 新三年规划聚焦产业专精/零售转型/数字化赋能等重点领域 [10]
齐鲁银行上半年业绩稳增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4 16:10
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与效益协同增长 资产总额达7513.05亿元(较上年末增8.96%) 净利润同比增长16.48%至27.34亿元 净息差企稳回升至1.53%(较2024年增2个基点)[1] - 资产质量显著优化 不良贷款率降至1.09%(较上年末降0.10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43.24%(增20.86个百分点)[3] - 科创金融与绿色贷款高速增长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08.12亿元(增17.60%) 绿色贷款余额436.92亿元(增30.03%)[4][5] - 零售与县域业务深化布局 个人存款余额2412.83亿元(增9.27%) 县域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01.01亿元(增11.67%)和1108.92亿元(增10.97%)[6][7] 财务表现 - 总资产7513.0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96% 贷款总额增长10.16% 存款总额增长8.88%[1] - 营业收入67.82亿元 同比增长5.76% 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 同比增长16.48%[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3.64% 环比提升5.02个百分点[2] - 净息差1.53% 较2024年回升2个基点[1]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09% 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占比0.96% 下降0.11个百分点[3] - 拨备覆盖率343.24% 较上年末大幅提升20.86个百分点[3] - 制造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75个百分点[3] - 通过大数据风控和AI中台优化反欺诈模型与审批策略[3] 业务发展 科创金融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08.1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60%[4] - 实施"五十百"计划 深耕100个科技园区 建立200家重点科创企业目标库[4] - 新增科技支行1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1家 获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科技金融服务评估"优秀档"[5] 绿色金融 - 绿色贷款余额436.9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0.03%[4] - 印发ESG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发放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和排污权质押贷款[5] - 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5] 零售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2412.8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27% 个人金融资产余额3208.09亿元 增长8.64%[6] - 中高端客户15.74万户 增长12.75%[6] - 推进数字化客户经营 构建精准营销画像与策略工作台[6] 县域业务 - 县域支行87家(含73家一级支行和14家乡村振兴支行) 设立65家县域普惠金融中心[7] - 县域客户数236.08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5.15%[7] - 县域存款余额1501.01亿元(增11.67%) 贷款余额1108.92亿元(增10.97%)[7] 资本与战略 - 累计79.93亿元可转债转股 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8] - 新三年规划聚焦产业专精、零售转型、城乡联动、数字化赋能等领域[8] - 强化区域发展战略 做优"五篇大文章" 构建"强总行+活力分支行"体系[8]
甘肃酒泉: 施足金融“底肥” 助粮田成“良田”
金融时报· 2025-08-28 02:32
核心观点 - 甘肃酒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金融创新模式显著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土地租金从每亩200元增至700-1000元 机械化与节水技术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1][2][3][4][5][6][7][8] 农业经营现状与挑战 - 酒泉作为西北主要商品粮基地 面临耕地碎片化 土壤盐渍化和低租金问题 农地租金一度仅200元/亩制约土地流转意愿[2] - 传统小农作业效率低下 缺乏大中型农机作业条件 灌溉效率低制约规模经营效益提升[2] 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 采用"整市整县 打捆打包"建设理念 每亩投入资金约3000元 中央和地方财政最高支持2400元/亩[3] - 国开行甘肃省分行创新"市级统筹融资 县级组织实施 国企一体化运营"市场化融资模式 贷款期限30年[4][5][8] 金融支持与创新 - 国开行在玉门市投放2.95亿元支持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承贷主体为酒泉市兴农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6] - 创新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将农田节水率与贷款利率优惠挂钩 预计年节水量不少于690万吨[8] 经营效益提升 - 高标准农田实现集约化机械化作业 节省人工超50% 滴灌技术节水30%以上 肥料成本每亩节约20-30元[7] - 土地经营收益显著提升 何瑞合作社5300亩地预计收入超1000万元[7]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中粮集团 北大荒集团 敦煌种业等企业与玉门地方政府合作租用土地开展高效农业生产[8] - 土地流转稳定性增强 形成"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联动发展模式[5][8]
哈尔滨银行落地黑龙江省首笔 “龙江绿碳质押贷款”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8-26 05:54
公司业务进展 - 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成功落地黑龙江省首笔"龙江绿碳质押贷款"项目 授信金额1000万元 以龙江绿碳为质押标的 通过黑龙江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中心办理碳汇资产质押登记 [1] - 采用总分支三级联动和多部门协同模式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经营特点及碳汇资产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1] - 2024年7月完成"龙江绿碳"首单交易 并将2万吨"龙江绿碳"无偿捐赠给亚冬会助力实现碳中和 [2]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规模显著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人民银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近180亿元 较年初新增超60% [2] - 增量排名全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新发放额度排名第二位 新发放户数和余额总量等指标均排名靠前 [2] - 创新推出"新质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多款专项绿色金融产品 [2] 战略规划实施 - 发布《哈尔滨银行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工作推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2] - 未来将在碳汇金融及交易、林下经济、森林植被与草原修复、龙江特色旅游及康养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3] - 通过多领域合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创造多维度经济与社会效益 [3]
哈尔滨银行(06138)落地黑龙江省首笔 “龙江绿碳质押贷款”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5:13
核心观点 - 哈尔滨银行成功落地黑龙江省首笔龙江绿碳质押贷款项目 授信1000万元并实现首笔资金投放 标志着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公司通过多部门协同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以龙江绿碳为质押标的 在黑龙江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中心办理碳汇资产质押冻结及公示 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质押登记 [1] - 该笔贷款面向牡丹江市国有企业牡丹江响水农业有限公司 旨在以金融之力打通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生态资源价值转换的最后一公里 [1] 绿色金融战略部署 - 公司深入贯彻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 从制度引领产品体系建设创新项目落地等多个层级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2] - 先后发布《哈尔滨银行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哈尔滨银行绿色金融工作推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 [2] - 创新推出新质贷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多款专项绿色金融产品 [2] 绿色贷款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 人民银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近180亿元 较年初新增超60% [2] - 绿色贷款增量排名全省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新发放额度排名第二位 [2] - 新发放户数余额总量等指标均排名靠前 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获得各级监管及政府部门高度评价 [2] 龙江绿碳项目实践 - 2024年7月落地龙江绿碳首单交易 并于今年1月将所购的全部2万吨龙江绿碳无偿捐赠给亚冬会 助力亚冬会实现碳中和 [2] - 未来将以龙江绿碳项目开发交易实现等绿色金融业务为契机 在碳汇金融及交易林下经济森林植被与草原修复龙江特色旅游及康养等多领域与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6] - 计划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创造多维度经济与社会效益 积极拓展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重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