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储能+数据中心!公司已具备软包半固态电池样品小量交付能力
财联社· 2025-09-04 15:43
固态电池与储能技术 - 公司具备软包半固态电池样品小量交付能力 涉及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储能及数据中心领域 [1] - 液冷集装箱在电网侧储能场景取得技术突破 [1]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驾驶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1] - 业务覆盖人形机器人、英伟达、汽车芯片、智能驾驶及华为生态链 [1] AI芯片与半导体技术 - 公司电机驱动控制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1] - 技术布局涵盖AI芯片、量子科技、数字货币及先进封装领域 [1]
AI芯片公司跨界收购!中昊芯英三步夺天普股份控股权,9连板后停牌
新浪证券· 2025-09-04 10:45
交易结构 - AI芯片公司中昊芯英通过协议转让+全面要约收购+增资方式控股传统汽配企业天普股份 要约收购价格为23.98元/股 拟收购上市公司25%股份[1][5] - 中昊芯英 海南芯繁 方东晖对天普控股增资合计15.2亿元 其中中昊芯英增资6.19亿元 海南芯繁增资3.95亿元 方东晖增资5.07亿元[5] - 增资完成后三方合计持有天普控股75%股权 中昊芯英创始人杨龚轶凡通过中昊芯英和海南芯繁成为天普股份新实际控制人[1][5][6] 市场反应 - 天普股份复牌后录得9连板 股价从8月22日开盘价29.30元/股上涨至9月3日收盘价62.81元/股 涨幅超过100%[1][3] - 因连续交易异常波动 公司于9月4日起被交易所实施停牌核查[1] - 公司公告明确表示当前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股价走势已严重脱离基本面情况[2] 公司基本面 - 天普股份主营汽车产业链高分子材料零部件制造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下降3.44% 归母净利润1129.80万元同比下降16.08%[7][8] - 中昊芯英为AI芯片设计企业 2024年营业收入5.9亿元 净利润8891万元 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1.02亿元 净亏损1.44亿元[9][11][12] - 中昊芯英当前估值44.1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19.08%降至2025年6月末13.89%[11][12] 行业背景 - 在一级市场估值膨胀及IPO窗口趋紧背景下 AI公司通过跨界控股A股壳公司实现估值切换成为新趋势[1] - 双方主营业务存在显著差异 天普股份为传统汽配制造 中昊芯英专注AI芯片设计 后续业务协同及整合路径尚不明确[9][13]
寒武纪大跌14%险守1200元关口 市值两天“蒸发”超900亿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0:38
股价表现 - 9月4日公司股价大跌14.45%至1202元 近两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超过900亿元[2] - 股价从7月10日低点520.67元攀升至8月28日高点1587.91元 期间涨幅显著[3] - 8月29日至9月4日股价连续下跌 跌幅分别为6.01%、5.07%和14.45%[3] 市场传闻与澄清 - 市场传闻阿里云追加公司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3] - 阿里云官方于9月1日澄清采购15万片GPU消息不实[4] - 高盛上调公司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涨幅超40%[3] 指数权重调整影响 - 上交所宣布调整科创50指数样本 公司权重将从15%降至10%[4] - 权重调整将影响ETF基金等机构资金配置[4]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分列第四、第五大股东 合计持股超4.7%[4] 公司风险提示 - 公司发布公告称7月28日至8月28日股价涨幅脱离基本面[5]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5] - 澄清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网上传播信息均为不实[5] 供应链风险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 依赖IP授权厂商、晶圆制造厂等供应链环节[5]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 可能对供应链稳定造成风险[5] 业务前景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合同负债5.43亿元(一季度末仅0.01亿元)[6] - 存货26.90亿元保持较高水平 显示下游需求旺盛[6] - 已掌握7nm先进工艺物理设计技术 应用于多款核心芯片[6] 产品应用与行业部署 -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智能视觉等AI场景表现优异[6] - 实现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6] - 思元系列芯片包括思元100、220、270、290、370等多款产品[6] 行业环境 - 中国云服务巨头加速AI基础设施投资[4] - 支持性产业政策推动本土AI芯片需求[4] - 公司作为领先企业将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4]
iPhone 17难免迎来涨价风暴?库克送奖牌也难挡关税冲击
金十数据· 2025-09-04 09:59
新品发布会信息 - 苹果公司将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 [1] - 预计发布10大新品,包括iPhone 17系列、Apple Watch Ultra 3、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SE 3、新一代iPad Pro、Vision Pro、Apple TV 4K第四代、HomePod mini第二代、AirTag第二代、AirPods Pro 3和Studio Display 2 [1] - 新品涵盖性能升级、功能优化和设计改进 [1] iPhone 17系列价格预测 - 杰富瑞分析师预测iPhone 17平均售价将上涨50美元 [2] - 高盛分析师指出未来价格上涨潜力可能推高苹果设备平均售价,公司机型组合正逐渐向更高端价位倾斜 [2] - 去年iPhone 16系列起售价为基础款829美元、16 Plus 899美元、16 Pro 999美元、16 Pro Max 1199美元 [2] 产品线策略调整 - 供应链观察人士预测苹果将淘汰表现不佳的Plus机型,推出一款更纤薄的新设备,售价预计在899美元左右 [3] - 苹果对调整硬件价格持谨慎态度,自2017年以来小尺寸Pro机型售价维持在999美元,但进行过多次调整:2020年入门机型从699美元提至829美元,2022年取消699美元的iPhone Mini改为899美元的Plus,2023年Pro Max起价从1099美元提高到1199美元 [3] - 摩根大通预计苹果将维持入门款和Pro Max售价不变,但取消Pro的入门版,用户需支付1099美元购买更高存储版本,这与2023年Pro Max起价提升的做法类似 [4] 涨价背景与原因 - 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持续上升,相机模组、芯片等部件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 [3] - 部分电子产品如游戏机已受关税影响,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今年均在美国上调了售价 [1][2] - 苹果可能通过取消入门版机型这一“隐性涨价”方式,迫使用户选择存储容量更高、起步价更贵的版本,存储容量翻倍(如128GB升至256GB)通常会多收取100美元 [4] 关税影响与公司应对 - 苹果CEO库克通过向特朗普承诺增加10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成功避免了关税对苹果业务的最严重影响 [5] - 尽管公司成功应对关税威胁,但关税的真正成本可能最终仍会体现在消费者身上 [5] - 摩根大通分析师考虑到苹果近期在美国的投资承诺,普遍假设公司将大体免于关税影响,因此预计价格变动有限 [5]
北京利尔跌2.04%,成交额1.1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6.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下跌2.04%至8.17元/股 总市值97.26亿元 成交1.12亿元 换手率1.17%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6.10万元 特大单买入1476.75万元占比13.21% 大单买入2139.21万元占比19.14%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4.27% 近5日涨2.90% 近20日涨21.04% 近60日涨33.54% [1] - 5月13日龙虎榜净卖出1946.58万元 买入总额5978.88万元占比9.70% 卖出总额7925.46万元占比12.86%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用耐火材料生产销售及高温热工窑炉整体承包服务 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收入占比60.96%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材料-装修建材-耐火材料 概念板块包括小金属/固态电池/芯片概念/AI芯片/新材料 [2] - 股东户数4.22万户较上期减少9.34% 人均流通股27097股较上期增加51.04%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57亿元同比增长9.15%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2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4亿元 [3]
寒武纪大跌超8%,主力资金流出超9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02:27
股价表现 - 9月4日早盘寒武纪股价大幅调整 跌幅超过8% 报收1291.49元/股 [1] - 当日总成交额达90.47亿元 [1] 资金流向 - 超大单资金全天净流出9.4542亿元 [1] - 大单资金逆势净流入9.75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占比0.39% [1] - 中单与小单整体呈小幅净流出态势 [1] 市场观点 - 单日资金博弈加剧背景下 近一周主力资金流入或对股价形成支撑 [1] - 需关注资金动向与AI芯片行业基本面的联动效应 [1]
寒武纪大跌超8%,主力资金流出超9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02:21
股价表现 - 9月4日早盘寒武纪股价大幅调整 截至发稿跌超8% 最新股价报1291.49元/股 [1] - 总成交额达90.47亿元 [1] 资金流向 - 超大单层面全天净流出9.4542亿元 [1] - 大单层面逆势净流入9.75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占比0.39% [1] - 中单和小单整体呈小幅净流出 [1] 市场观点 - 近一周主力资金流入或为股价提供支撑 [1] - 需关注资金动向与AI芯片行业基本面的联动 [1]
寒武纪大跌超过8%,主力资金流出超9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0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寒武纪9月4日早盘股价大幅调整 截至发稿跌超8% 报1291.49元/股 [1] - 公司单日总成交额达90.47亿元 超大单资金净流出9.4542亿元 大单资金逆势净流入9.75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占比0.39% 中单和小单整体呈小幅净流出状态 [1] 资金博弈与行业联动 - 近一周主力资金流入为股价提供支撑 单日资金博弈加剧 [1] - 需关注资金动向与AI芯片行业基本面的联动效应 [1]
SiC中介层,成为新热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4 01:24
行业背景 - 台湾半导体产业碳化硅产业链因英伟达对GPU性能需求而快速升温 [3] - 全球碳化硅龙头Wolfspeed于今年5月宣布破产 但同期台湾企业如环球晶宣布加码碳化硅新产品开发 [3] 技术变革驱动因素 - 英伟达新一代Rubin处理器为提升效能 计划将硅中介层材料替换为碳化硅 [3] - 高阶芯片功耗计划达1000伏特 远超特斯拉快充的350伏特电压 [4] - 碳化硅导热系数优于铜 能有效缓解大电流产生的高热问题 [4] - NVLink技术特性要求GPU与记忆体距离更近 碳化硅中介层可实现更高传输速度与功率 [4] 技术挑战与机遇 - 碳化硅硬度与钻石相当 切割技术不佳会导致表面波浪状 影响先进封装应用 [4] - 需使用绝缘单晶碳化硅制造中介层 且尺寸需与现有硅晶圆一致 [4] - 中国碳化硅制造商多限于6吋和8吋晶圆 台湾厂商投资更大尺寸产线形成差异化优势 [4] 产业链动态 - 台积电邀集各国厂商共同研发碳化硅中介层制造技术 [5] - 日本DISCO等切割设备商正在研发新一代雷射切割机台 [5] - 英伟达Rubin GPU第一代仍采用硅中介层 待新设备到位后碳化硅中介层制造将更顺利 [5] - 碳化硅中介层技术预计最晚后年(2026年)进入先进封装领域 [5] 应用场景 - 该技术目前仅应用于最尖端AI芯片 [5] - 碳化硅中介层在CoWoS封装中承担"楼板"功能 承载GPU并连接高性能记忆体 [3]
大涨!暂停交易!特朗普家族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9-04 00:1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跌24.58点或0.05%报45271.23点 纳指涨218.10点或1.02%报21497.73点 标普500指数涨32.72点或0.51%报6448.26点 [1][2] - 科技股普涨推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反弹 能源和银行股表现疲软 [3] - 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七跌四涨 能源板块和材料板块分别下跌2.30%和0.53% 通信服务板块和科技板块分别上涨3.76%和0.82% [13] 个股表现 - 谷歌A类股上涨9.14%创历史新高 成交233.12亿美元 [13] - American Bitcoin首日上市交易代码ABTC 股价最高涨超100%至14.52美元 收盘涨16.5%报8.04美元 [6]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苹果涨超3% 阿斯麦/特斯拉/博通/台积电涨超1% 英伟达/超威半导体小幅下跌 [13] - 金融股多数上涨 旅行者保险涨超1% 美国运通/瑞穗金融跌超2% [13] - 能源股普跌 阿帕奇石油/康菲石油跌超4% 西方石油跌超3%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跌超2% [14] 行业与板块动态 - 美国银行客户上周购买15亿美元小盘股及ETF 创2008年以来第二大单周购买规模 [3] - 美国银行预计小盘股将受益于利率下调 短期内跑赢大盘 [4] - 谷歌获得法庭有利裁决 无需剥离Chrome浏览器 可继续向苹果支付数十亿美元作为默认搜索引擎 [13]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19% 虎牙涨超7% 蔚来跌超3% [14] 经济数据与货币政策 - 美联储官员Bostic重申今年降息一次是适宜之举 可能以25个基点幅度进行 [7][8] - 美国7月职位空缺减少17.6万个至718.1万个 低于预期的737.8万个 [10] - 7月招聘人数增加4.1万个至530.8万人 裁员人数增加1.2万个至180.8万人 [10] - 市场预计8月非农就业增加7.5万人 失业率从4.2%升至4.3%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