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芯微(603893)
icon
搜索文档
9月29日14家公司获基金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3:38
昨日基金共对14家公司进行调研,扎堆调研永臻股份、博瑞医药、瑞芯微等。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9月29日共21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4家公司的调研 活动,其中,10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5家。永臻股份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26家;博瑞医 药、瑞芯微等分别获23家、18家基金集体调研。 数据宝统计,基金参与调研股中,近5日资金净流入的有6只,方盛制药近5日净流入资金1.19亿元,主 力资金净流入最多;净流入资金较多的还有盛达资源、金石资源等,净流入资金分别为1.08亿元、 4127.94万元。(数据宝) 9月29日基金调研公司一览 | 代码 | 简称 | 基金家数 | 最新收盘价(元) | 近5日涨跌幅(%) | 行业 | | --- | --- | --- | --- | --- | --- | | 603381 | 永臻股份 | 26 | 23.82 | -6.55 | 电力设备 | | 688166 | 博瑞医药 | 23 | 59.44 | -27.33 | 医药生物 | | 603893 | 瑞芯微 | 18 | 214.90 | -6.52 | 电子 | | 68815 ...
研报掘金丨中信建投:维持瑞芯微“买入”评级,拥抱A Io T2.0快速发展的全新机遇
格隆汇· 2025-09-29 07:37
AIoT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AIoT市场延续增长态势[1] 瑞芯微产品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1] - 旗舰产品RK3588及次新产品RK3576带领AIoT发展[1] - 产品布局因应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1]
国投证券:光学与AI选代助力智能眼镜 下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2:03
智能眼镜行业发展阶段 - 智能眼镜发展历经四阶段:2012年前为技术验证期 2012-2016年商业试水期 2017-2022年产品多样化期 2023年进入蓬勃发展期 [1] - 分类依据为光学显示系统:AI拍摄眼镜不涉及光显技术 VR眼镜完全隔绝现实 AR眼镜通过光学透视叠加虚拟信息 [1] 产品技术路线 - AI拍摄眼镜通过舍弃光学显示模块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 2024年Meta的Ray-Ban Meta销量占全球AI眼镜总销量98.68% [2] - AR观影眼镜采用Birdbath+Micro OLED方案 重量多在120g以内 定位便携式观影设备 [3] - AR全域眼镜采用光波导+Micro LED/Lcos技术 应用于户外导航和工业等虚实交互场景 [3] - VR眼镜采用Pancake+Fast LCD/硅基OLED方案 2025Q2销量126万台 同比增长6.7% [4] 产业链市场前景 - Micro OLED显示屏2030年预计出货量39956.6万块 销售额达679.3亿元人民币 [5] - 25Q1雷鸟创新占据AI/AR眼镜线上市场50%销量 PICO在国内VR市场占绝对优势 [5] - 下游渠道方面博士眼镜已铺设100余家智能专柜 [5] 核心受益环节 - 代工环节关注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7] - 光学环节关注舜宇光学科技、蓝特光学和欧菲光 [7] - 存储芯片环节关注佰维存储 [7] - SoC芯片环节关注恒玄科技、瑞芯微、泰凌微和炬芯科技 [7] - SiP环节关注环旭电子 [7] - 显示环节关注视涯科技、奥来德、京东方A和清越科技 [7]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28 14:26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技术升级包括4K/8K分辨率、高帧率、HDR动态范围,提升新闻画面细节、现场感、时效性、真实性和沉浸感 [2] - 频道特色为全天覆盖、全品呈现、全维视听、全域体验,重点打造4条日播精品节目带:新闻新看点、国传新视野、海派新纪实、经典新看法 [3] - 看东方APP同步开启4K超高清投屏功能,支持大小屏联动模式,提供更细腻、更清晰的超高清画质体验 [3]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支撑 - 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等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为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提供从解码、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展示机顶盒芯片、电视机芯片、视频解码芯片等旗舰产品 [3][4] - 晶晨股份S系列SoC芯片包括全高清、4K超高清和8K超高清系列,应用于IPTV机顶盒、OTT机顶盒等终端产品,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设备 [4][5]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能力,8K芯片S928X已取得海外运营商订单,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环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环比增长63.90%) [5]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教育、家庭、医疗等场景,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5][6] 超高清产业发展与政策驱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 [2] - 超高清产业划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核心元器件与软件是产业的心脏和大脑,决定技术高度和发展自主性 [7] - 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传输网络承载能力、加大超高清终端产品供给等任务 [7][9] - 网络传输与运营环节主要由通信设备龙头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参与,内容制作与分发由中央广电总台与省级卫视自制 [8] 技术应用与行业赋能 - 超高清技术通过融合5G、AI、大数据等技术,在工业检测(缺陷识别)、医疗健康(远程诊断)、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领域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8]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对5G和千兆光网等网络传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部分终端设备技术性能需进一步提升 [8] - 国产芯片、软件、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同构建生态协同,打通超高清信号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 [9]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9-28 13:56
超高清产业发展现状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3] - 东方卫视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 实现"全天覆盖、全品呈现、全维视听、全域体验"特色[5] - 超高清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9] 国产芯片技术突破 - 晶晨股份S系列SoC芯片包含全高清、4K超高清和8K超高清系列 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能力[6] - 晶晨股份8K芯片S928X已取得海外运营商订单 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功能[6] - 瑞芯微旗舰产品RK3588S-D视频解码芯片 形成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的应用生态[7] 企业业绩表现 - 晶晨股份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 同比增长9.94%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6] - 晶晨股份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8亿元 同比增长31.46% 环比增长63.90%[6] - 瑞芯微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增长191%[7] 技术应用拓展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在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创造行业价值[10]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10] - SoC主控芯片承担终端设备音视频信号解码、处理和系统控制功能 是超高清产业的"大脑"[9]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等主要任务[10] - 国产芯片企业协同运营商与终端厂商构建生态 打通超高清信号进入家庭的"最后一公里"[11] - 超高清产业通过提升端到端贯通能力 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10]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 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59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事件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9月28日正式开播 成为国内第9家上星4K省级卫视 技术升级包括4K/8K分辨率 高帧率和HDR动态范围 显著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1] - 频道特色为"全天覆盖 全品呈现 全维视听 全域体验" 重点打造4条日播精品节目带 包括新闻新看点 国传新视野 海派新纪实和经典新看法[2] - 看东方APP同步开启4K超高清投屏功能 支持"小屏选内容 大屏享体验"的大小屏联动模式[2] 超高清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阶段[1] - 东方卫视4K升级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6] - 《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 强化显示产品技术水平 提升传输网络承载能力和加大终端产品供给等主要任务[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贡献与业绩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包含全高清/4K/8K超高清芯片 应用于三大运营商设备[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获海外订单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上半年营收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从解码 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产业链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 网络传输与运营 内容制作与分发 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主要由三大运营商承担[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 医疗远程诊断 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领域[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质量要求更高[7] 产业生态协同与未来机遇 - 国产芯片 软件 运营商与终端厂商共同构建生态协同 打通超高清信号入户"最后一公里"[8] - 超高清产业链日益成熟 有望赋能千行百业 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发展机遇[8]
国产芯片打通超高清“最后一公里”,东方卫视4K超高清开播成最新注脚
第一财经· 2025-09-28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 标志着超高清产业进入规模化实施阶段 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和生态协同发展 [1][2][8] 超高清技术升级与产业政策 - 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采用4K/8K分辨率、高帧率、HDR动态范围技术 提升新闻画面细节和现场感 实现时效性、真实性和沉浸感全面提升 [1]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超高清全链条升级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实施 [1] - 频道开播响应中国(上海)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 贯彻《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政策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6][7] 国产芯片企业技术支撑与业绩表现 - 晶晨股份提供机顶盒芯片S905L、S928X-B和电视机芯片T982 S系列芯片包括全高清、4K和8K超高清系列 应用于IPTV/OTT机顶盒及智能终端 产品覆盖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 [2][3] - 晶晨股份6nm芯片具备智能端侧算力 8K芯片S928X取得海外订单 T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 第二季度营收18.01亿元同比增长9.94% 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31.46% [3] - 瑞芯微展示视频解码芯片RK3588S-D和RK3528 以高性能AIoT通用芯片平台为核心 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教育等领域 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4%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1% [4] - 全志科技参与提供机顶盒芯片、电视机芯片等旗舰产品 国产芯片企业实现从解码、传输到终端接收的关键技术支持 [2] 超高清产业链结构与发展机遇 - 超高清产业分为核心元器件与软件、网络传输与运营、内容制作与分发、终端设备与应用四大板块 核心元器件决定产业技术高度和发展自主性 [6] - SoC主控芯片是终端设备"大脑" 负责音视频解码和处理 网络传输环节涉及通信设备龙头和三大运营商 内容制作由中央广电总台和省级卫视承担 [6] - 超高清技术融合5G、AI、大数据 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 创造行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7] - 超高清视频流量消耗是高清的3-5倍 对5G和千兆光网传输要求更高 内容制作成本高和终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是当前挑战 [7] - 政策加快核心芯片技术攻关和显示产品技术提升 增强端到端贯通能力 实现国产化设备市场占有率提高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7]
瑞芯微涨2.03%,成交额5.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46.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228.57元/股 较前上涨2.03% 总市值961.66亿元 成交额5.59亿元 换手率0.59%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46.22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956.38万元(买入6016.11万元占比10.77% 卖出4059.73万元占比7.26%) 大单净买入1400万元(买入1.50亿元占比26.82% 卖出1.36亿元占比24.33%)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09.39% 近5日涨2.26% 近20日跌3.62% 近60日涨55.61%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8月28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 同比增长63.85% 归母净利润5.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90.61% [2] - 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贡献90.25%主营业务收入 数模混合芯片占7.39% 其他芯片占2.04% 技术服务及其他占0.32%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49万户 较上期减少14.75% 人均流通股6480股 较上期增加17.8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70.97万股(较上期增持693.73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900万股不变位列第五 [3] - 万家优选持股400万股不变位列第八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309.99万股位列第九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309.44万股(较上期增持6.31万股)位列第十 [3]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5日 2020年2月7日上市 主营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应用方案的设计开发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涵盖神经网络、AI芯片、ASIC芯片、NPU及汽车芯片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7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6亿元 [3]
从摩尔上市看国产算力产业机遇!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国产算力芯片产业 包括AI算力芯片 通用GPU 端侧算力芯片等细分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摩尔线程 沐曦 寒武纪 华为 海光 瑞芯微 以及翱捷 星源 灿芯 恒玄 晶晨 兆易创新等[1][2][3][10][11][12][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机遇与空间 * 国产算力芯片产业迎来长期投资机遇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增长[1][2] * 国产算力市场空间巨大 早期预测为2000亿 英伟达预测2027年可达8000亿[3][8] * 寒武纪远期市值空间可达10万亿 假设40%净利润率和30倍市盈率[3][9] * 赛道空间大且国产化率低 投资赔率好[2] 公司财务与融资 * 摩尔线程IPO募资8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46亿 1.24亿和4.38亿 复合增速超过200% 同期利润分别为-18.4亿 -16.7亿和-14.9亿[1][4] * 沐曦募资40亿 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0.004亿 0.53亿和7.43亿 净利润分别为-7.8亿 -8.7亿和-14.1亿[1][4] * 两家公司毛利率较高但净利润为负 主要因半导体设计研发成本前置且成本项占比高 尚未带来经营杠杆效应[1][4] 产品竞争力 * 摩尔线程最新平湖架构芯片IP32算力达到32T 接近英伟达H20 互联带宽从240GB/s提升至800GB/s 显存容量高达80GB 具备对标英伟达高端芯片的能力[1][5] * 华为升腾系列产品未来三年将逐年上市并实现参数翻倍 对标英伟达Blackwell系列[5] * 寒武纪590与690达到非常高参数水平[5] * 瑞芯微3688等产品对标高通8295及英伟达Orin X Nano 性价比更高[12][13] 政策影响与国产替代 * 国家网信办要求停止测试采购英伟达RTX PRO6,000D 推动国内企业使用自主研发处理器[6] * 国产AI处理器性能已达到或超越英伟达出口中国大陆产品水平[1][6] * 主流互联网公司已开始测试导入国产卡 经过两年适配周期 龙头企业适配已成熟[1][7] 量产时间表与供应链 * 预计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厂商将大规模放量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问题解决和产能释放[1][7] * 自2023年11月以来 主流互联网公司开始接受并测试国产卡 培育生态[7] * 国内互联网公司自研ASIC产品方案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推出 大规模量产可能要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10] 技术路径与细分领域 * 3D堆叠技术是未来国产云端芯片放量的重要技术路径 具有稀缺性和竞争优势 兆易创新拥有良好卡位[17] * AI时代端侧部署是趋势 将带动硬件产品量价提升 瑞芯微是高带宽 低功耗 高性价比及高灵活性的核心标的[3][13][14] * 更多1.5B到20B参数模型将应用于主流端侧场景[14] * 三方自研ASIC不会对华为海思等形成冲击 因为市场足够大可以并行发展[10] 其他重要内容 * 摩尔线程和沐曦收入高速增长但净利润为负[1] * 瑞芯微近期市值达千亿 其3588产品过去两年大规模出货提升了端侧硬件使用水平[12][15] * 国产ASIC产业逻辑更顺畅 国内互联网CSP推进意愿强烈[11] * 符合自研ASIC人员团队 历史经验及先进制程供应链条件的国内上市公司大约只有三家 如新元 奥杰等[11]
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跌0.42%,重仓股中芯国际跌0.99%,海光信息跌0.89%
新浪财经· 2025-09-23 01:41
ETF表现 - 9月23日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下跌0.42%至1.896元 [1] - 该ETF成立以来回报率达90.00%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3.00%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0.99% [1] - 海光信息下跌0.89% [1] - 寒武纪逆势上涨0.14% [1] - 豪威集团下跌0.50% [1] - 澜起科技下跌0.99% [1] - 兆易创新上涨0.51% [1] - 长电科技微涨0.10% [1] - 紫光国微下跌0.14% [1] - 芯原股份大幅下跌1.48% [1] - 瑞芯微下跌0.48% [1] 产品基本信息 - 跟踪标的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麻绎文 [1] - 产品成立于2023年10月11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