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争端
icon
搜索文档
梅赛德斯-奔驰董事长呼吁欧盟与中国就电动汽车关税达成公平解决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4-23 14:45
中欧电动汽车关税争端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呼吁欧盟与中国达成"公平的解决方案",避免使用粗暴的关税壁垒[1][2] - 康林松建议欧盟鼓励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设厂作为取消关税的条件,并强调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 欧盟去年10月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提案,但将继续与中方谈判[2][5] 关税具体实施方案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最终反补贴税为: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其他合作公司20.7%、特斯拉7.8%、不合作公司35.3%[5][6] - 欧盟声明对与个别出口商就价格承诺进行单独谈判持开放态度[6] 中欧贸易谈判进展 - 中国商务部已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并启动对乳制品、猪肉产品等多项产品的调查[3] - 中欧双方团队已开始接触,将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7] 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战略 - 公司将把中国作为2025年开始的下一代电动汽车销售攻势的中心[7] - 最新Vision V概念电动车的部分车型将在中国生产[7] - 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本土竞争对手激烈竞争导致销量下滑[7]
美国农产品正在失去中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4-23 05:47
中美关税争端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中美关税争端导致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失去价格优势 中国是美国大豆和乳清的关键出口市场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占美出口总量约50% 乳清占40% [3] 乳清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乳清进口高度依赖美国 2025年1-2月进口乳清11.7万吨(同比+35.4%) 其中美国占比41.9% 2024年全年进口66.1万吨 美国占比44.7% [6] - 美国乳清完税成本将升至1.3万元/吨 较当前8000-9000元/吨现货价格大幅溢价 东欧和南美国家乳清可提供替代供应 [6] - 乳清主要用于饲料领域 短期价格波动对养殖业影响有限 但长期高关税将导致贸易流向转变 [6] 大豆进口结构重构 -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加速 2024年进口总量1.05亿吨 其中巴西大豆7465万吨(同比+6.7%)占比71% 美国大豆2213万吨(同比-5.7%)占比降至21% [8] - 南美大豆产能充足 2025年预计产量超2.3亿吨 是中国年进口需求1.05亿吨的两倍多 完全可替代美国供应 [8] - 国内饲用豆粕比例持续下降 从2020年17.7%降至2023年13% 2024年前10个月饲料企业豆粕使用量降8% [8] 美国农业面临系统性风险 - 美国大豆产业严重依赖出口 约50%产量用于出口 中国进口量超过其他所有外国客户总和 [9] - 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美国大豆产能无法消化 农场主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和破产风险 [9] - 历史经验显示 2019年贸易争端导致美国乳清对华出口下降55% 国内价格下跌35% [6]
专访丨美加征关税将促使马耳他在内国家加速与他国合作——访马耳他工商会发言人阿塔尔德
新华网· 2025-04-22 08:10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并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的担忧 [1] - 关税政策推高欧美双方贸易成本和抑制需求 对全球商业环境持续造成重压并严重打击企业信心 [1] - 政策缺乏正当依据 不仅损害欧美双方经济利益 还给全球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1] 马耳他贸易数据变化 - 马耳他对美出口额从去年同期1.51亿欧元骤降至2281万欧元 [2] - 从美国进口额从4043万欧元降至1648万欧元 [2] - 贸易额大幅下滑发生在前两个月期间 [2] 马耳他贸易结构 - 对美出口主要商品包括制药和医疗产品 机械和电子产品 高科技产品等 [2] - 从美国进口商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 汽车 电子产品 航空航天零部件 工业机械等 [2] 间接经济影响 - 马耳他经济高度依赖与欧盟主要国家的经贸联系 [1] - 欧美贸易战若拖累德国 法国或意大利等欧盟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就会对马耳他出口和服务业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 [2] - 作为欧盟成员国 其通过欧洲经济波动间接受欧美贸易争端影响 [1] 供应链与投资影响 - 马耳他面临从美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可能遭遇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2] - 本地企业向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将受到不利影响 [2] - 欧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可能会抑制跨大西洋投资 导致美国投资者在马耳他等欧盟国家进行投资时变得更加谨慎和保守 [2]
美元指数跌破98关口,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升值至4月3日来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4-21 10:59
离岸市场上,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样升破7.29关口,盘中最高至7.2832,较前一交易日升值超200点。 4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最高升至9.2820,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升值219点,16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报7.2880,较上一交 易日上涨159个基点,创4月3日以来的日间收盘新高。 4月21日,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遭遇大跌。美元指数开盘走低并跌破99关口,4月21日下午,进一步走低跌破98关口,为2022年3月 以来首次,日内跌幅超1.2%。欧元、日元走强,截至17时,欧元、日元对美元日内涨幅超过1.4%和1.1%。 随着美元指数日内接连跌破99、98关口,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集体走强。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短期来看,美国政府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不断加剧的贸易争端冲击了美元信用体系。在特朗 普关税大棒的阴霾下,市场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情绪滋长,美元作为长期避险资产的光环被削弱,国际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资产,使得美 元贬值,而美债收益率则因投资者对美债信心下降而上升。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组在研报中指出,从近几周的表现 ...
大西洋关税战硝烟再起 欧盟拟祭出关键行业出口限制反制美国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23:35
欧盟对美贸易反制提案 - 欧盟正在制定提案拟对部分输美商品实施出口限制作为对特朗普贸易战的潜在报复手段[1] - 出口限制将作为威慑工具仅在美欧谈判无满意结果时启用[1] - 美国已对价值约3800亿欧元欧盟商品加征新关税[1] 潜在反制措施细节 - 欧盟考虑的措施包括出口限制、更多关税清单及限制美企公共采购准入[1] - 出口限制可能通过配额、许可证制度或直接禁止特定商品出口实施[4] - 限制目标为对美至关重要且难替代的商品类似中国近期管制稀土出口的做法[4] 美欧贸易争端现状 - 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金属征收50%关税作为对安大略省电力附加费的回应[1] - 欧盟推迟钢铝反制措施90天因美方将欧盟商品"对等"关税从20%降至10%[4] - 美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并推进半导体、药品关税计划[4] 谈判进展与后续计划 - 美欧谈判迄今进展甚微特朗普称对达成协议"充满信心"[4] - 欧盟制定预案若90天内未达成协议将采取更多反制措施[5] - 欧盟可能瞄准美国科技公司数字广告收入作为升级选项[5]
超三成销量阻断,如何应对129%出口关税?中国罗非鱼面临关键大考
南方农村报· 2025-04-09 05:0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罗非鱼加征关税累计达79%,并威胁再加征50%,综合税率将达129% [4][5][6] -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罗非鱼输美关税升至79% [11][12]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采购商暂停下单,行业观望情绪浓厚 [9][10] 市场价格波动 - 广东茂名、湛江等地罗非鱼塘头价跌破4元/斤,周跌幅达0.65元/斤 [13][14] - 海南鱼价跌至4.4元/斤左右,跌幅0.4元/斤 [14] - 行业预测若鱼价持续低迷,养殖户可能减产或转养其他品种 [33][34] 出口数据与市场依赖 - 2024年中国罗非鱼总出口额14.05亿美元,总量47.9万吨,对美出口量额同比增17.58%、38.81% [17][18] - 美国市场占中国罗非鱼出口量31.49%,超三成销量面临阻断 [24][25] - 一季度海南罗非鱼出口同比下降50%-60% [16] 行业风险与转型挑战 - 波士顿水产展中国参展企业从250家锐减至180家,国际采购商担忧贸易争端 [19][20] - 新兴市场如非洲、中东需求不足美国20%,且付款周期长、汇率风险高 [27][28] - 美国市场或转向巴沙鱼、美洲冰鲜罗非鱼替代,行业需转向国内市场或提升产品附加值 [29][30][31] 产业现状与前景 - 中国罗非鱼年产量170-180万吨,55%用于加工出口 [23][24] - 2025年行业或持续低迷,春季投苗高峰后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32][35]
连续三次下调后,油价上调!
证券时报· 2025-04-02 10:39
成品油价格调整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1] - 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涨0.18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19元,0号柴油每升上涨0.19元[2] - 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为例,加满一箱油花销增加约9元,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8升车型计算,平均每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约1.4元[2] - 对于满载50吨大型物流运输车辆,平均每百公里燃油费用增加约7.6元[2] - 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用柴油价格为7.2元/升至7.4元/升,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7.6至7.7元/升之间[2] 价格调整原因分析 - 国际油价在计价周期内走势震荡上涨[3] - "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实施补偿性减产,新计划将持续到2026年6月,其间七国将实施18.9万桶/日至43.5万桶/日的减产[3] - 美国公布与伊朗有关的新制裁,并宣布对委内瑞拉征收"次级关税",引发投资者对委内瑞拉石油出口减少的担忧[3] - 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提升了市场对供应面的恐慌情绪,支撑油价大涨[3]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风险,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令市场对石油需求前景更加悲观[3] 后市展望 - 市场担忧4月美国将公布的新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再次引发贸易争端,拖累全球经济和需求[4] - "欧佩克+"计划在4至5月坚持小幅增产策略,美元表现相对强势,均对原油市场带来利空压力[4] - 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的概率较大[4] - "欧佩克+"产油国的补偿性减产及遭受美国制裁等情况,使复产规模下调,市场对年内原油过剩压力的担忧减轻,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内出现反弹[4] - 非"欧佩克+"产油国(如美国和巴西等)产出增加将弥补"欧佩克+"产油国复产和出口下降的缺口,且全球原油需求继续疲软,原油市场供应过剩格局未变,油价可能短期反弹后再度下跌[4]
中辉期货豆粕日报-2025-04-01
中辉期货· 2025-04-01 06: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豆粕高位震荡,菜粕跟随豆粕,棕榈油短期高位震荡,棉花止跌整理,红枣偏弱运行,生猪弱势震荡 [1] 各品种总结 豆粕 - 巴西大豆产量展望稳定,阿根廷未来十五天可能降雨不足,4月中美互征10%关税,美豆贸易争端暂告一段落 [1] - 本周国内港口及大豆库存环比下降,油厂豆粕库存环比增加,4 - 6月月均进口1000万吨以上 [1] - 隔夜美豆种植面积同比环比调减,但期末库存高于预期,小幅收跌,美豆地区未来十五天降雨充沛,国内豆粕暂以高位区间对待,近月合约需注意4月进口到港放量后期现回归走弱风险,主力区间【2800,2880】 [1] 菜粕 - 美对加籽加征关税致加籽下跌,本周沿海油厂菜籽及菜粕库存环比下降,压力边际改善 [1] - 中国对加拿大菜粕菜油加征100%关税,但未包含菜籽,且可交割菜粕途径较多,实际利多影响有限,短期缺乏基本面新指引,跟随豆粕趋势为主,主力区间【2545,2620】 [1] 棕榈油 - 3月斋月节国际进口需求下降,东南亚棕榈油进入恢复阶段,利多因素转弱,价格预计由强转弱 [1] - 国内豆棕现货价差持续倒挂,成交清淡,关注马棕榈油树虫害控制及减产影响,3月产量预计环比增加,库存数据预计一般 [1] - 印尼上调4月毛棕榈油参考价格,出口关税为124美元/吨,美国计划增加2026年及以后生柴搀兑量,美豆油和马棕榈油价格上涨,因3月开始产量恢复,基本面供需因素弱化,暂以事件影响下的反弹行情对待,主力区间【9020,9180】 [1] 棉花 - ICE棉因美棉植棉意向有限下调获支撑,但市场情绪偏弱,未带动盘面明显上涨,等待宏观数据交易 [1] - 国内工商业库存高位去库,进口端收缩,供给端新增利空有限,新年度植棉面积有望增加,土壤墒情无明显负面预警,4月看点转向新季种植 [1] - 下游外贸企业出口成本提高,承压态势加剧,国内涉棉消费政策不佳,需求处历年低点,预计短期盘面区间偏弱震荡,关注涉棉产业政策,主力区间【13500,13700】 [1] 红枣 - 短期下游销区到货量多,市场进入淡季无亮点,时令鲜果上市挤占市场 [1] - 近期红枣市场供强需弱格局未改善,预计维持偏弱运行,关注新产季情况,主力区间【9000,9300】 [1] 生猪 - 盘面抢跑交易后市二育及出栏共振行情,基差反弹,市场基本面未显著改善,供应过剩压力主导2025年上半年行情 [1] - 近期养殖场增加出栏,标猪供给充沛,标肥价差收窄后二育积极性弱化,下游企业开工水平提升放缓,需求恢复有限 [1] - 现货磨底限制期货单边交易趋势,预计生猪主力2505合约承压回落后低位运行,关注仔猪后市数据对下半年套利机会的指引,主力区间【13150,13500】 [1]
特朗普追加关税,美国对华锂电池综合税达48.4%
高工锂电· 2025-03-04 10:52
有外媒指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性价比高的中国电动汽车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会让美国汽车产业 失去竞争力,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3月4日,美国再次升级了对中国电池的关税措施,特朗普总统于今日签署行政令,对包括锂电池在 内的所有中国商品第二次追加10%的关税,使得锂电池的最终综合税率达到48.4%。 摘要 时隔一个月,特朗普政府再次出手。3月4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追加10%的关税,美国对 华加征关税税率累计攀升至20%。对于电池产品而言,此次追加关税后,锂电池的最终综合税率达 到了48.4%。 美国指责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存在不公平做法,导致中国控制了全球关键产品的 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指责遭到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驳。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得益于技术进步、大规 模生产以及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而非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在上一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高科技领域,进行了针对性 的调整。 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新一轮关税调整,其中包括对电动汽车、电动 汽车电池等战略领域产品加征关税,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