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

搜索文档
德赛西威: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20250429
东吴证券· 2025-04-29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25Q1 业绩超预期;凭借卡位优势是 A 股智驾产业链最受益智驾平权的标的,维持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部署 12 个研发机构,组建 4200 余人研发队伍,实现从技术储备到规模化落地再到行业范式引领 [13] - 面对 AI 智能化时代挑战,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一套架构”是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三大业务”是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产品技术升级,“三个承诺”是科技、生态、人文方面的承诺 [17] - 《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形成 AI - Space 六大趋势结论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德赛西威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已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车载娱乐与智驾功能,优化成本,有望进入 10 - 15 万元级别车型市场,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公司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用时短印证敏捷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配置显示屏构成完整前排座舱交互界面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提供本土化功能,支持 L1 至 L2 及以上级别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助力汽车厂商实现舱驾融合与 ADAS 解决方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智能出行体验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为 8.6%,同环比 +1.8pct/+1.7pct,主要因投资收益多及毛利率提升 [39] - 2025 年 Q1 公司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与员工数、薪酬及公司扩张有关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冲回 +0.21 亿元,因应收货款项余额减少;投资收益 0.8 亿元,为出售奥利维股份所致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47]
德赛西威(002920):外延内生并驱,走向AI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4-29 04: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赛西威发布 2030 战略,围绕“科技×生态×人文”三维协同,在智能化和全球化布局有策略;推出行业首个 8775 舱驾一体方案和首发点亮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25Q1 业绩超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新境,向远大”,德赛西威发布 2030 发展战略 - 4 月 22 日,德赛西威以“智新境,向远大”为主题发布 2030 发展战略及使命、愿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Smart Solution 3.0 亮相 [12] - 2020 - 2024 年公司收入从不足 100 亿元跨越至 200 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 34%,全球有 12 个研发机构,4200 余人研发队伍 [13] - 首席执行官徐建给出 1 - 3 年“基本解”,即“一套架构 + 三大业务 + 三个承诺”,架构覆盖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为智能座舱等升级,承诺涉及科技、生态、人文方面 [17] - 发布《德赛西威 AI 出行趋势研究报告》,提出研究框架图,细分用户画像,总结技术演进和设计革新规律,得出 AI - Space 六大趋势 [19] 舱驾一体引领智驾平权,硬件平台 G10PH 刷新行业速度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发布 8775 舱驾一体方案,获多家国际头部车企应用,整合功能,优化成本,有望推动智驾平权 [31] - 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第五代智能座舱 G10PH 硬件平台首发点亮,印证研发与工程化落地能力,搭载高通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 [34] 德赛西威与高通深化合作 助推驾驶辅助全球化 - 4 月 25 日,德赛西威与高通宣布在先进驾驶辅助领域合作,打造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支持 ADAS 功能,满足法规和安全要求 [37] 量利齐升,25Q1 业绩超预期兑现 - 2025 年 Q1 公司总营业收入 67.92 亿元,同比增长 20.26%;归母净利润 5.82 亿元,同比增长 51.32%;扣非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 +34.08%;归母净利率 8.6%,同环比 +1.8pct/+1.7pct [39] - 2025 年 Q1 毛利率 20.52%,同环比 +1.6pct/+2.1pct;期间费用率 13.27%,同环比 +0.31pct/+3.22pct;销售等费用有不同变化,费用端增速较快 [40][44] - 25Q1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 +0.28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冲回同比 +0.21 亿元,投资收益 0.8 亿元 [4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预测为 369/462/565 亿元,同比分别 +34%/+25%/+22%;维持归母净利润为 27.6/36.7/47.1 亿元,同比分别 +37%/+33%/+28%,对应 PE 分别为 21/16/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7][47]
思特威(688213):Q1利润创单季度新高 手机、汽车双引擎驱动高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0
核心观点 - 受消费政策出台、智驾升级、智驾平权推动,公司手机CIS、汽车CIS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推动营收同比高增108.94%,归母净利润实现1.91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展望全年,国补等刺激消费政策持续释放影响,手机等终端消费迎来复苏,国内智驾升级、智驾平权创造车载CIS增量需求,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1] - 行业景气度向上叠加国产替代加快将促使公司全年收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 [1]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17.50亿元,同比增长108.94%,环比微降0.62% [2] -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64.97%,环比增长60.21% [2] - 毛利率22.79%,同比提升1.53pct,环比提升3.78pct [2] - 期间费用率10.46%,同比下降8.47pct,净利率大幅回升至10.94% [3] 手机CIS业务 - 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MP产品及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MP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上升 [3] - 2024年公司智能手机收入32.91亿元,同比增长269.05%,占收入比例55.15% [4]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手机CIS市场出货排名第5,出货份额占比11.2% [4] - 全球CIS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86亿美元,CAGR达4.7% [4] 汽车CIS业务 - 受益于智能驾驶快速渗透,应用于汽车摄像头领域(环视、前视、周视和座舱)的产品出货量大幅增加 [3] - L3级自动驾驶摄像头搭载数量将比L2级大幅增加,可增至18颗,像素升级是车载摄像头的长期发展趋势 [5] - 车载摄像头成本构成中CIS占比最高达50%,全球车载CIS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3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31.55亿美元,CAGR达5.4% [5] - 2024年公司产品已在比亚迪、吉利、奇瑞、上汽、广汽等主车厂量产,2023年公司在全球车载CIS市场位列第4、国内第2 [6]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1.76、103.02和126.7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26%和23% [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6、11.78和15.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7.71%、44.39%和28.27% [7] - 对应市盈率P/E估值分别为47倍、32倍和25倍 [7]
永新光学(603297):2024及1Q25业绩符合预期 显微镜需求底部复苏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全年收入8.92亿元,同比+4.4%,其中光学元件收入5.13亿元(同比+23%),显微镜收入3.56亿元(同比-14%)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11.4%,主因凯麦分公司土地被征收一次性收益未重复发生及研发费用增加,但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4.3%至1.85亿元 [1] - 4Q24收入2.41亿元,同/环比-0.9%/+8.5%,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环比+10.9%/+68.0% [1] - 1Q25收入2.20亿元,同/环比+1.8%/-8.9%,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环比+22.2%/-18.5%,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环比+11.7%/-33.3% [1] 显微镜业务 - 2024年显微镜收入同比下滑14%至3.56亿元,但4Q24销售环比+8.5%,预计2025年有望恢复同比增长 [2] - 高端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迎战略契机,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牵头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率显微镜" [2] 光学元件业务 - 条码扫描业务2024年大幅增长,与Zebra、Honeywell等客户推进复杂模组业务,模组放量或贡献可观增量 [3] - 激光雷达业务2024年收入突破"亿元",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客户合作,预计智驾平权将推动渗透率快速提升 [3] - 医疗光学业务中内窥镜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增长,手术显微镜光学部组件取得技术突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32亿元,引入2026年收入14.59亿元、归母净利润4.2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 29x/22x,目标价上调19%至104.66元,对应2025/2026年P/E 35x/27x,上行空间22% [4]
【2025年一季报点评/比亚迪】Q1业绩表现亮眼,三电核心技术再突破(东吴电新&汽车联合覆盖)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28 10:12
公司业绩 - 25年Q1营收1704亿元,同环比+36%/-38%,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环比+100%/-39%,扣非净利润82亿元,同环比+118%/-41% [3] - 25年Q1毛利率20.1%,同环比-1.8/+3.1pct,归母净利率5.4%,同环比+1.7/-0.1pct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550/683/821亿元,同增37%/24%/20%,对应PE 20/17/14x [9] 销量表现 - 25年Q1销量100万辆,同环比+60%/-34%,国内市占率35% [4] - 25年Q1出口21万辆,同环比+110%/+72%,高端车5.3万辆,同环比+37%/-16% [4] - 预计全年销量550万辆,同增25-30%,出口翻倍至80万辆+ [4] 盈利能力 - 25Q1单车价格15.1万元(含税),同环比-6%/-7%,单车毛利3.2万元,同环比-20%/+12% [5] - 25Q1单车净利0.87万元,同环比+31%/-6%,合计贡献利润87亿元,同环比+110%/-39% [6] - 预计25年单车利润维持9千元+,因出口+高端化占比有望升至25%+ [6] 财务数据 - 25年Q1期间费用234亿元,同环比+12%/-12%,费用率13.7%,同环比-3.1/+4.1pct [8] - 25年Q1经营性现金流86亿元,同环比-16%/-89%,资本开支370亿元,同环比+42%/+35% [8] - 25年Q1末存货1544亿元,较年初+33% [8] 业务发展 - 推出超级e平台,打造10C兆瓦级闪充,叠加智驾平权+dmi出海 [4] - 全面普及智驾车型,预计单车成本增加4千元左右 [6] - 比亚迪电子Q1收入369亿元,同环比+1%/-33%,权益净利4亿元,同环比+2%/-48% [7]
比亚迪 | 2025Q1:出口驱动盈利 智驾平权加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7 14:41
事件概述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36.3%,环比-38.0% [2] - 归母净利为91.5亿元,同比+100.3%,环比-39.1% [2] - 扣非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117.8%,环比-40.7% [2] 营收分析 - 2025Q1销量100.1万辆,同比+59.8%,环比-34.3% [3] - 高端车型占比5.3%,同比-0.9pct,环比+1.2pct [3] - 出口占比20.6%,同比+5.0pct,环比+12.8pct [3] - 单车ASP 13.34万元,同比-0.79万元,环比-1.08万元,主要因国内市场降价及产品结构变化 [3] 利润分析 - 2025Q1整体毛利率20.1%,汽车+电池毛利率23.9%,比亚迪电子毛利率6.3% [4] - 整体毛利率同比-1.8pct,环比-1.4pct,汽车+电池毛利率同比-4.2pct,环比-1.6pct [4] - 单车毛利3.18万元,环比-4,837元 [4] - 研发费用率8.3%,同比提升主因研发人数增加及刚性支出 [4] - 单车净利0.87万元,同比+2,076元,环比-602元 [4] 海外与智驾布局 - 2025Q1出口销量20.6万辆,同比+110.5% [5] - 加速海外工厂布局(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 [5] - 以"规模化"与"普惠性"推动智驾平权,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0,141.2/12,372.3/14,772.5亿元,归母净利润581.2/670.9/741.7亿元 [7] - 2025年EPS 19.12元,对应PE 19倍 [7]
比亚迪:系列点评二十七:出口驱动盈利 智驾平权加速-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0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比亚迪营收同比高增但单车ASP小幅下滑,单车毛利和净利也小幅下降,研发费用率提升,海外建厂加速推进且智驾平权加速,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向上及加速出海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36.3%,环比-38.0%;归母净利为91.5亿元,同比+100.3%,环比-39.1%;扣非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117.8%,环比-40.7% [1] 营收与ASP情况 - 2025Q1销量100.1万辆,同比+59.8%,环比-34.3%,高端车型占比5.3%,同比-0.9pct,环比+1.2pct,出口占比20.6%,同比+5.0pct,环比+12.8pct;受益整体销量同比提升,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5Q1单车ASP 13.34万元,同比-0.79万元,环比-1.08万元,主要因国内市场王朝海洋车型小幅降价及产品结构变化 [1] 毛利、费用与净利情况 - 2025Q1整体毛利率20.1%,汽车+电池毛利率23.9%,比亚迪电子毛利率6.3%,考虑2024Q4会计政策调整,2025Q1整体毛利率同比-1.8pct,环比-1.4pct,汽车+电池毛利率同比-4.2pct,环比-1.6pct,毛利率环比变化主要受规模效应减弱影响;2025Q1单车毛利3.18万元,环比-4837元 [2] - 20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3.6%、2.9%、8.3%、 -1.1%,合计费用率13.7%,研发费用率增加主因研发人数增加、刚性支出增加,财务费用变化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2] - 归母净利为91.5亿元,同比+100.3%,环比-39.1%,盈利同比增速高于销量增速,预计主要受益出口销量占比提升及规模效应加强影响;2025Q1公司单车净利0.87万元,同比+2076元,环比-602元 [2] 海外与智驾情况 - 受益新车型导入及滚装船投入使用,2025Q1出口销量20.6万辆,同比+110.5%;2025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加速出口,出海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并提振盈利 [3] - 公司拥有数据优势,以“规模化”与“普惠性”为底层逻辑,有望加速智驾平权,鲶鱼效应或将带动其他车企追赶,开启中国汽车的智驾平权时代,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投资建议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10141.2/12372.3/14772.5亿元,归母净利润581.2/670.9/741.7亿元,EPS 19.12/22.08/24.41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370.83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9/17/15倍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7102|1014119|1237225|1477246| |增长率(%)|29.0|30.5|22.0|19.4|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0254|58115|67094|74172| |增长率(%)|34.0|44.4|15.5|10.5| |每股收益(元)|13.25|19.12|22.08|24.41| |PE|28|19|17|15| |PB|6.1|4.9|4.0|3.4|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在2024A - 2027E的情况,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指标 [8]
比亚迪(002594):系列点评二十七:出口驱动盈利,智驾平权加速
民生证券· 2025-04-27 04: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同比高增但单车ASP小幅下滑,单车毛利和净利也小幅下降,研发费用率提升,海外建厂加速推进且智驾平权加速,看好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向上及加速出海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1703.6亿元,同比+36.3%,环比-38.0%;归母净利为91.5亿元,同比+100.3%,环比-39.1%;扣非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117.8%,环比-40.7% [1] 营收与ASP情况 - 2025Q1销量100.1万辆,同比+59.8%,环比-34.3%,高端车型占比5.3%,同比-0.9pct,环比+1.2pct,出口占比20.6%,同比+5.0pct,环比+12.8pct;受益整体销量同比提升,营收同比增长;2025Q1单车ASP 13.34万元,同比-0.79万元,环比-1.08万元,主要因国内市场王朝海洋车型小幅降价及产品结构变化 [1] 毛利、费用与净利情况 - 2025Q1整体毛利率20.1%,汽车+电池毛利率23.9%,比亚迪电子毛利率6.3%,考虑2024Q4会计政策调整,2025Q1整体毛利率同比-1.8pct,环比-1.4pct,汽车+电池毛利率同比-4.2pct,环比-1.6pct,毛利率环比变化主要受规模效应减弱影响;2025Q1单车毛利3.18万元,环比-4837元 [2] - 2025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3.6%、2.9%、8.3%、 -1.1%,合计费用率13.7%,研发费用率增加主因研发人数增加、刚性支出增加,财务费用变化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2] - 归母净利为91.5亿元,同比+100.3%,环比-39.1%,盈利同比增速高于销量增速,预计受益出口销量占比提升及规模效应加强影响;2025Q1公司单车净利0.87万元,同比+2076元,环比-602元 [2] 海外与智驾情况 - 2025Q1出口销量20.6万辆,同比+110.5%;2025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在巴西、乌兹别克、匈牙利、土耳其、印尼布局工厂,加速出口,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并提振盈利 [3] - 公司拥有数据优势,以“规模化”与“普惠性”为底层逻辑,有望加速智驾平权,鲶鱼效应或将带动其他车企追赶,开启中国汽车的智驾平权时代,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10141.2/12372.3/14772.5亿元,归母净利润581.2/670.9/741.7亿元,EPS 19.12/22.08/24.41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370.83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9/17/15倍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7102|1014119|1237225|1477246| |增长率(%)|29.0|30.5|22.0|19.4|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0254|58115|67094|74172| |增长率(%)|34.0|44.4|15.5|10.5| |每股收益(元)|13.25|19.12|22.08|24.41| |PE|28|19|17|15| |PB|6.1|4.9|4.0|3.4| [4]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指标预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利润率、流动比率等在不同年份的情况 [8]
车展对话|五菱思行:在配置功能介绍上做“减法”
贝壳财经· 2025-04-27 03:43
产品战略与定位 - 公司推出首款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新能源轿车五菱星光,预售价10.98万元起,瞄准中型车市场[1][4] - 产品线布局聚焦品牌向上,后续将推出星光S SUV及MPV等车型,通过架构化造车降低成本[4] - 目标以年轻化风格和务实技术配置参与中型车市场竞争,利用空间优势和内饰焕新应对合资品牌价格下压[5] 市场策略与差异化 - 在配置功能介绍上做"减法",精简功能提升体验,避免行业普遍的高配置溢价现象[2][6] - 通过规模化降低智驾技术成本,首款高级辅助驾驶产品星光提供高速领航、全场景泊车等功能[9] - 智驾宣传回归理性,公司强调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技术普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7][9] 渠道优化 - 推动商用车与乘用车渠道分离,逐步让门店聚焦单一领域经营[10]
比亚迪:2025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表现亮眼,三电核心技术再突破-20250427
东吴证券· 2025-04-27 0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营收1704亿元,同环比+36%/-38%,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环比+100%/-39%,扣非净利润82亿元,同环比+118%/-41%,毛利率20.1%,同环比-1.8/+3.1pct,归母净利率5.4%,同环比+1.7/-0.1pct [7] - 2025Q1销量100万辆且出口占比提升,预计全年销量550万辆,同增25 - 30%,出口翻倍至80万辆+ [7] - Q1结构优化单车盈利亮眼,预计2025年单车利润维持9千元+ [7] - 比亚迪电子Q1利润同增2% [7] - 资本开支同比高增,存货较年初大幅增长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550/683/821亿元的预期,同增37%/24%/20%,对应PE20/17/14x,给予2025年28x,目标价507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15|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同比(%)|42.04|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041|40,254|55,021|68,294|82,111| |同比(%)|80.72|34.00|36.68|24.12|20.2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9.88|13.25|18.10|22.47|27.02| |P/E(现价&最新摊薄)|37.51|28.00|20.48|16.50|13.7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70.83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206.58/403.40元 - 市净率6.33倍 - 流通A股市值431,057.96百万元 - 总市值1,126,976.79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58.56元 - 资产负债率74.64% - 总股本3,039.07百万股 - 流通A股1,162.41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370,572|551,214|384,300|544,266| |非流动资产|412,784|403,848|376,062|333,376| |资产总计|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流动负债|495,985|563,149|297,312|333,313| |非流动负债|88,682|109,682|130,682|151,682| |负债合计|584,668|672,832|427,995|484,99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85,251|266,916|314,722|372,200| |少数股东权益|13,437|15,315|17,645|20,448| |所有者权益合计|198,688|282,230|332,367|392,647| |负债和股东权益|783,356|955,062|760,362|877,642|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77,102|983,284|1,157,132|1,316,1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626,047|790,942|928,549|1,054,097| |税金及附加|14,752|18,682|21,986|25,007| |销售费用|24,085|29,499|33,557|36,852| |管理费用|18,645|22,616|25,457|26,323| |研发费用|53,195|66,863|75,792|82,259| |财务费用|1,216|(238)|(4)|1,160| |加:其他收益|14,052|14,258|13,307|11,187| |投资净收益|2,291|2,557|2,893|3,290| |公允价值变动|532|0|0|0| |减值损失|(5,425)|(3,500)|(3,500)|(3,500)| |资产处置收益|(127)|(98)|(116)|(132)| |营业利润|50,486|68,136|84,380|101,289| |营业外净收支|(805)|(800)|(800)|(800)| |利润总额|49,681|67,336|83,580|100,489| |减:所得税|8,093|10,437|12,955|15,576| |净利润|41,588|56,899|70,625|84,913| |减:少数股东损益|1,334|1,878|2,331|2,80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254|55,021|68,294|82,111|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3.25|18.10|22.47|27.02| |EBIT|50,897|67,098|83,576|101,649| |EBITDA|117,803|154,034|176,362|199,335| |毛利率(%)|19.44|19.56|19.75|19.91| |归母净利率(%)|5.18|5.60|5.90|6.24| |收入增长率(%)|29.02|26.53|17.68|13.7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4.00|36.68|24.12|20.23|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33,454|166,128|(142,459)|182,511|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082)|(76,342)|(63,023)|(52,641)| |筹资活动现金流|(10,268)|47,213|(878)|(5,623)| |现金净增加额|(6,255)|136,639|(206,360)|124,247| |折旧和摊销|66,906|86,936|92,786|97,686| |资本开支|(96,292)|(78,898)|(65,916)|(55,932)| |营运资本变动|21,878|19,661|(308,782)|(3,219)|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58.56|82.93|98.66|117.5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039|3,039|3,039|3,039| |ROIC(%)|19.52|19.46|18.62|18.86| |ROE - 摊薄(%)|21.73|20.61|21.70|22.06| |资产负债率(%)|74.64|70.45|56.29|5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8.00|20.48|16.50|13.72| |P/B(现价)|6.33|4.47|3.76|3.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