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中国
icon
搜索文档
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同比增长超10%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4:58
研究显示,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不断增强。以2020年为基期,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同比增长10.65%。分领域看,2024 年,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安全、数据要素、数字社会等5项一级指标发展指数增速保持两位 数增长,反映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数据开发利用提档加 速并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表示,下一步,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小组将持续开展数字中国发 展监测评估,实时监测并适时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持续深化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为数 字中国建设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完) 中新网福州4月30日电 (记者 刘育英)《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9日在第八届数字 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同比增长10.65%,数字中国建设呈现稳中提 质、稳中蓄势的发展态势。 该指标体系涵盖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 字基础设施、国际合作、数字安全等10个一级指标和47项二级指 ...
博思软件(300525):2024及2025Q1业绩点评:2024年营收利润分化,AI赋能未来
东北证券· 2025-04-30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博思软件“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博思软件营收利润分化,2025年一季度收入短期承压,未来AI赋能及数字凭证业务有望带来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21.42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7.44%;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8.95%;毛利率65.83%基本保持稳定,利润下滑主因信用减值、政府补贴减少和新园区折旧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下降1.17%;归母净利润 - 6348.78万元,同比下降12.79%;毛利率59.04%,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收入利润承压源于政府交付节奏放缓和财政压力增长 [1] AI业务 - 中央强调“数字中国”建设,超70%省份启动智慧政务改革,为博思AI业务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2] - 公司聚焦政务场景开发定制化AI工具,如“智能预审系统”可提升项目审批效率60%,有私有化部署能力,覆盖财政管理等核心领域,还在多领域积极布局AI [2] 数字凭证业务 - 政府推广数字凭证,公司深度参与建设,电子凭证相关产品已在财政部及多省份落地,为超6000家预算单位和企业提供服务,覆盖五级应用体系 [3] -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电子凭证产品采用SaaS模式,以每年收费方式运营,构建新增长曲线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至24.82、28.70、32.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5.56、6.84亿元 [3][4]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2|2,482|2,870|3,287| |营业收入增长率|4.8%|15.9%|15.6%|1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2|431|556|684| |净利润增长率|-7.4%|42.6%|29.0%|23.0%| |每股收益(元)|0.41|0.57|0.73|0.90| |市盈率|38.45|25.45|19.74|16.04| |市净率|4.47|3.78|3.39|3.01| |净资产收益率(%)|11.89%|14.86%|17.18%|18.74%| |股息收益率(%)|1.11%|1.56%|2.01%|2.47%|[4][10]
南财数据周报(44期):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多项重要文件;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1:26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4月29日在福州开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等重要文件 [1][2]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0% [1][2] - 峰会设置20余个分论坛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等活动,主题涵盖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开发等前沿领域 [2] - 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以2020年为基期),同比增长10.65%,其中数字基础设施等5项一级指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7.5%,开放数据量增长7.1%,企业活跃数据总量同比提升22.73%,占存储总量的62.04% [2] - 国家数据局发布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此前已发布两批次共38个示范场景,新一批从341份申报方案中遴选出32个 [4]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将分"通识数据集"等三类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2]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 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建设医药工业大数据平台,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市场试点 [5] - 方案要求完善医药工业数据产权认定、交易、权益分配等规则,培育专业化医药数据服务企业,支持数据交易机构探索数据流通共享 [5] - 医药工业在数智化转型中面临顶层设计不完整、企业转型能力不足、服务体系待完善等问题 [6]
“数字中国”十年,亮眼成绩单披露!可信数据空间成破局密钥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9:42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 [1] - 十年间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加速AI布局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提速 [1]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 可信数据空间是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采用分布式架构为核心方向,国内已布局300多个试点,聚焦制造业、能源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实体经济为主要应用场景 [1] - 当前面临挑战包括底层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不足、中小企业应用门槛高,需政府与产业链主要企业带动生态建设 [5] - 发展需统一概念共识、打造实践标杆,解决数据主权与价值共享关系,从应用价值挖掘、生态协调、技术路线选择、规则体系建构及可持续运营五层面推进 [5] 行业应用与案例 - 新材料领域正转向数据驱动新范式,我国已布局材料数据基建,成立全国新材料大数据联盟,目标实现数据"不搬家、产权不变动"的流通共享,整合五类资源节点构建生态 [8] - 新材料领域有望三年内实现数据"能用、好用、创值、共享",反哺产业升级并确立全球竞争力,需突破关键技术协同与生态构建挑战 [8] 政策与联盟进展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由中国信通院与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联合40余家机构发起,旨在共建协同创新生态 [10] - 国家数据局强调可信数据空间是数据共享共治的产业生态,需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引导各方在场景打造、标准研制等方面形成合力 [10] - 论坛发布《可信数据空间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征求意见稿,500余名行业代表参会 [10]
数字地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十五五”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4-30 06:34
行业现状 - 数字地球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61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 [1]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世纪空间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重要地位 [2] - 数字地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领域 [2][5] 政策驱动 - 中国政府出台《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3] - "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地球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提升 [3] - 政府将加大对行业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3] 技术创新 - 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升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 [4] - 高分系列卫星提供丰富数据源,机器学习算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4] - 5G和物联网技术为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连接管理带来新机遇 [4] 市场需求 - 应用场景涵盖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监测、智慧旅游等多个领域 [5] - 政府决策方面提供地球信息资源支持科学决策,如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5] - 城市规划方面提供三维模型和模拟方案,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合理性 [5] 市场规模预测 - 未来五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4%,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269.87亿元 [8] - 行业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8] 行业特点 - 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显著 [9] - 具有周期性和区域性特征 [9] - 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包括技术壁垒和资金需求 [9]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程度激烈 [13] - 中科星图等领先企业在财务指标、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突出 [14] - 品牌竞争成为重要竞争维度 [13] 财务状况 - 行业销售规模、利润规模、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14] - 盈利能力指标如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现良好 [14] - 营运能力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保持健康水平 [14] 区域市场 - 行业区域集中度明显,华东、华南等地区市场容量较大 [12] - 2020-2024年不同地区市场容量和品牌占有率存在差异 [12] - 区域效益指标分布不均衡,企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12] 全球市场 - 全球数字地球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持续上升,2020-2031年保持增长趋势 [11] - 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市场需求量稳步增加 [11] - 中国市场规模增速领先全球,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1]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超百个互动体验项目亮相现场体验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6:06
中国经济网福州4月30日讯 (记者 梁木)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9日在福建福州正式开幕。本届峰 会主题为"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 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承办的。 峰会设置现场体验区,设置优化数字环境、强化关键能力、夯实数字基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四个 展览版块,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数字生态文明、数据要素企业三个特色专区。现场体验区参与单位 超过400家,其中企业占比超75%,首展率约65%,推出超100个互动体验项目和超30个实物模型。其 中,各款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成为现场的"顶流"。 据了解,截至4月27日,报名参加本届峰会的各类人员已经超过3.8万人。设置分论坛及对话交流活 动41场,各场论坛活动报名超1.6万人,活动场次和报名人数创历届新高。 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沙盘可以实现灌溉预测信息精准直达田间地头。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鸿鹄T70电动智能拖拉机,配备适当农具可以进行耕、耙、播、收等作业。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科大讯飞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书法家笔触,在现场留下"墨宝"。中国经济网记者 ...
数字中国发展情况如何监测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3:27
南都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其中10个一级 指标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和数字中国建设五大基础。前者包括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 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后者涉及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基础设施、国际合作、数字安全。 "2023年、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分别为136.03、150.51,同比增长达10.10%、10.65%。" 4月29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指标 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 据胡坚波介绍,自2024年10月以来,该院会同国内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力量,多次与部委机关开展 专题研讨,最终形成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监测 进入新阶段。"胡坚波说。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测算情况。南都记者 李玲/摄 从二级指标看,涉及数据资源体系、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数字治理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主要展现代表 性建设成果。胡坚波举例,比如在数据要素方面,结合全国数据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国家公 ...
点亮智慧生活 逐浪“数字海洋”——来自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观察
新华网· 2025-04-30 02:31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概况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福建福州举办,展示数字成果并探索未来方向 [1] - 峰会汇聚超过400家参展单位、超百项互动体验项目和数千项创新成果,全景式展现数字技术赋能的蓬勃图景 [6] - 过往七届峰会促成超过3000个、总投资超1.8万亿元的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福建,其中福州落地近800个项目,总投资超7000亿元 [15]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2万亿元,对福建省经济总量贡献度超一半,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12] - 2024年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取得长足进步 [12] - 2024年全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 [16]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新型六足巡检"机器狗"在特高压变电站应用,减少50%人工巡视工作量 [5] - 福建东龙针纺采用AI在线质检系统,实现面料100%全自动检测,平均检出率超95%,年节省人工成本超200万元 [11] - 福耀集团全球工厂超半数自制数控机床采用互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生产流程优化管理 [12] 数字技术创新成果 - 中国移动人形服务机器人"小智"具备烹饪、保洁等家务功能,搭载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核心元器件 [7] - 蚂蚁集团AI健康管家提供30多项健康服务,上线以来已服务近4000万用户 [8] - 美图公司视觉大模型"奇想智能"覆盖AI图像、视频等应用场景,全球月活跃用户增至2.66亿 [1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 [3] - 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区 [3] - 福建对接打通70个省级业务部门、85套业务系统,集成228项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达6748.05万,减少群众办事跑动91.9% [2] 数字产业国际合作 - 网龙网络公司数字产品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亿用户、200余万间教室 [13] - 电商平台催生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云计算中心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 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集中签约50个,总投资505亿元,85%以上为民间资本投资合作 [16] 数字技术前沿趋势 - AI应用的加速普及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通过全国一体化算力互联网实现高效适配 [17] - "人工智能+"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作用将更加突出 [18] - 需加快突破数据领域核心技术,深度布局"芯、码、链、数、智"等前沿技术 [17]
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 同比增长10.65%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2:0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增长,多个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应抓住人工智能机遇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1][2][3] 数字中国发展指数情况 - 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同比增长10.65%,以2020年为基准年,该年指数为100 [1][2] - 2024年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安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社会等5项一级指标发展指数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发展指数同比增长分别达17.55%和13.56%,数字社会、数据要素、数字安全发展指数增速超10% [2] 《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内容 - 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涵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领域及数字中国建设的五大发展基础 [1] - 二级指标包含涉及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展现代表性建设成果的指标,如数据要素设置“数据产量”等指标 [1] 数字经济相关情况 -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左右 [2]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跨境电商“卖全球”潜力进一步释放 [2] 数字中国建设建议 - 要抓住人工智能机遇,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同向发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和数据流通交易 [3]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加快赋能应用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4-30 01:13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展 - 全国已完成735万平方千米优于5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产 [1] - 完成790万平方千米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生产 [1] - 覆盖全国陆地国土的21版亚米/2米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生产完成 [1] - 310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实景三维城市建设 累计生产约11万平方千米城市三维模型数据 [1] - 沿海省份生产约10万平方千米近岸海域10米以浅水下地形数据 [1] 数据融合与应用支撑 - 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挂接关联自然资源 人文社会经济信息和实时传感信息 [1] - 为行业信息化 数字政府 智慧城市提供时空大数据支撑 [1] 技术标准与创新 - 构建包含技术大纲 25项技术文件和国标行标的技术标准体系 [2] - 技术标准涵盖总体设计 采集处理 建库管理 应用服务和质量控制全流程 [2] - 采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实现海量数据轻量化处理 语义化建模 [2] - 三维数据可视化 大范围地理场景数据获取软硬件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 应用场景拓展 - 形成灾害防治 智慧安防 历史文化保护等22大类100余种应用场景 [2] - 与国家数据局推出典型场景服务百姓出行 旅游 餐饮 购物需求 [2] - 探索"实景三维+"与低空经济 数字文旅 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融合 [2] 未来发展方向 - 从加快建设 注重应用 构建生态三方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2] - 打造国家高质量地理空间数据集支撑自然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 [2] -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