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5-25 04:47
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背景下,资产配置和中国市场机遇成为投资焦点 [1] - 论坛聚焦全球资产配置新格局,探讨中国市场投资潜力,邀请顶尖专家分享见解 [1][3] 中国市场投资价值 - 中国市场估值低(PE约12倍),房地产和消费趋稳带动经济企稳,个股股息和收益增长可观 [11][26] - 国际投资者低配中国股市,建议未来6-12个月超配中国股票 [21] - 人民币是新兴市场最稳定货币之一,中国资产与全球资产联动性低,可提升组合风险回报比率 [9][28] 行业与公司韧性 - 关税不确定性下,聚焦本土市场、供应链能力强的公司更具韧性,可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18] - 消费领域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如航运、物流)可化危为机,区域性物流公司需求恢复 [3][19] - 传统企业(如港股高股息国企)和创新经济(互联网、电动汽车)均提供稳定回报 [7][28] 资产配置策略 - 区分短期流动性组合与长期投资组合,长期组合需分散投资以应对市场波动 [20] - 工具推荐:互认基金、ETF互通、QDII基金等助力内地投资者分散风险 [5][22] - 美股高估值和政策不确定性推动资金转向非美资产(如欧洲、亚洲市场),但趋势非永久性 [22][23] 区域投资机会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重要引擎,深圳创新力强,成为投研重镇 [25] - 欧洲结构性复苏吸引资金,新兴市场本币债受关注 [13][21] - 其他亚洲市场:印度估值合理,泰国旅游业长期机会,中国台湾和韩国主导芯片领域 [24] 科技与ESG进展 - 中国科技领先(AI、机器人、生物科技),ESG信披显著提升,与国际标准接轨 [27]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碳中和目标,企业治理改善 [26][27] 政策与市场误解 - 客户误解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回报,实际中国企业更注重股东价值(如股票回购) [29] - 监管透明性、内需刺激政策(如提高股息支付)是外资关注重点 [29]
“赴港卖险”新现象说明了什么
证券日报· 2025-05-22 15:45
内地人才赴港销售保险现象 - 内地人才赴港销售保险现象日益普遍,许多代理人通过香港高才计划或优才计划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并考取保险中介人资质 [1][2] - 香港保险市场的高收入潜力吸引内地人才,部分代理人年收入超过200万港元,但行业存在"二八效应",收入差距显著 [3] - 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代理人收入结构包括首年佣金、续保佣金、奖金/花红等,部分公司无底薪或需完成业绩承诺 [3] 香港保险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人寿保险新增保费达590亿港元,同比增长逾27倍,2024年达628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 [5] - 香港保险产品具有全球资产配置优势,主要投资美股和美债,收益率优势吸引高净值人群进行多元资产配置 [5] - 储蓄分红型保险和重疾险是内地高净值人群主要购买的产品,前者具有利率汇率优势和类信托功能,后者在赔付条件方面有优势 [5] 香港保险市场特点 - 香港拥有超过150家保险公司和10万名持牌保险中介人,2024年毛保费总额达6378亿港元 [6] - 香港保险深度全球第一,保险密度全球第二,拥有稳健的监管框架和严格的牌照要求 [6] - 香港保监局与廉政公署联合执法打击违规行为,并发布《分红保单利益演示利率上限指引》,设定IRR上限为6-6.5% [8][9] 跨境保险业务发展 - 监管部门推动构建便利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支持开发适合大湾区居民的跨境保险产品 [1][8] - 港澳台居民赴内地工作生活人数增加,催生对内地保险产品的需求,互联网保险平台逐步向港澳台居民开放 [9][10] - 香港保监局谋划构建大湾区养老服务生态圈,鼓励保险机构结合内地养老服务资源开发产品 [10]
美元周期拐点将至?利用A股核心资产+东南亚市场构建抗波动组合!
金融界· 2025-05-22 04:52
全球资产配置 - 2025年全球没有一种资产可以持续领涨,全球配置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 [1] - 科技七巨头(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总市值在2024年底超过所有欧洲股票总和,高估值隐含泡沫风险 [1] - 摩根大通将新兴市场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认为其过去四年累计落后发达市场40%,但今年以来表现好转 [1] 新兴市场表现 - 印尼综指和印度SENSEX30指数今年4月以来分别上涨10%和7%,大幅跑赢中证A500的0.07% [1][2] - 新兴市场股票远期市盈率为12.4倍,显著低于发达市场的19.1倍,且全球投资者仓位较低,资金回流潜力大 [1] - 新兴亚洲ETF(SH520580)今年以来上涨6%,份额增长5.38亿份,覆盖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金融及科技行业 [3] 区域投资机会 -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科技股(如腾讯、阿里巴巴)、印度和巴西市场,认为近期疲软提供分散持仓机会 [2] - 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已超过对美国出口,新兴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历史最高水平 [5] - 印度移动数据用户群潜力巨大,印尼数字化空间广阔(18,000个岛屿),中国AI发展打破美国垄断预期 [5] A股市场 - A500指数ETF(SH560610)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分位,部分公司展现周期穿越能力 [4]
startrader:美联储政策变数加剧 港股资金回流压力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5-21 02:17
美联储政策路径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预期充满变数 通胀数据反弹风险和劳动力市场韧性超预期可能导致降息推迟甚至重新考虑加息 [1] - 若美联储推迟降息 美元指数可能重获支撑 引发资金从港股等新兴市场回流 [1] - 美联储政策变数或成为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的核心矛盾 投资者需警惕估值波动与流动性冲击 [1] 美国通胀数据与美联储表态 - 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幅仍高达2.8% 连续三个月超预期 显示通胀压力尚未完全消退 [3] - 能源价格反弹、供应链局部紧张及劳动力市场薪资增速粘性构成通胀反复的潜在诱因 [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 若通胀数据持续高于2%目标 降息时点可能推迟至2026年 [3] 美元指数与港股市场关联性 - 美联储推迟降息将显著提升美元资产吸引力 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港股通南向资金净流入呈显著负相关 [3] - 2022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 港股单日资金流出曾超百亿港元 恒生指数跌幅达15% [3] - 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港股的超配比例已从年初的5.2%降至3.1% 显示资金谨慎情绪升温 [3] 港股市场现状与压力 - 恒生指数市盈率(TTM)仅9.2倍 较十年均值折价18% 科技股板块估值更处于历史分位数5%以下 [3] - 美联储政策变数可能引发外资撤离 高盛预警若美元指数突破105 港股日均成交额可能从当前1200亿港元萎缩至900亿港元以下 [3] - 波动率指数(VHSI)或升破30% 显示市场波动风险加剧 [3]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超配公用事业、电信等防御性板块 这类行业现金流稳定 受外部流动性冲击较小 [5] - 关注受益于内地政策支持的生物医药、新能源车企 其业绩增长或部分对冲估值压力 [5] 汇率对冲策略 - 通过美元/港元远期合约或离岸人民币期权 对冲美元走强导致的港股资产折价风险 [5] - 使用汇率对冲工具的港股组合 2022年熊市期间回撤幅度较未对冲组合低12个百分点 [5] 交易时机选择 - 密切跟踪美联储官员讲话及经济数据发布节点 若非农就业数据连续两个月低于15万 可能强化降息预期 触发港股反弹窗口 [5] - 若CPI数据超预期 则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5]
中外资管巨头齐聚鹏城,热议大变局下全球资产配置机遇与挑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5-20 13:44
论坛概况 - 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大变局下的全球资产重估与配置" 吸引全球十多个国家600多名嘉宾参与 是深圳举办的国际化程度最高 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资管盛会 [1] - 论坛由紫荆文化集团旗下中国基金报主办 旨在搭建全球资管行业与中国地方政府 金融机构及企业的沟通平台 通过深港联动传递中国高水平开放决心 [2]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全球资产管理业最佳聚集地 香港凭借稳健金融监管体系 高效清算结算系统及与内地市场深度融合 成为全球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枢纽 [4] - 深圳2024年GDP达3.68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居中国城市第三 亚洲第四 全球前十 将利用深港互联互通机制打造全球资管重要聚集地 [5] 外资机构布局动态 -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主席指出中国金融市场在规模体量 专业水平 对外开放等方面展现蓬勃活力 公募基金改革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汇丰投资管理通过合资企业(如2005年成立的汇丰晋信基金)和战略收购拓展中国及新兴市场 重点布局零售 财富 机构业务及另类投资领域 [7] - 宏利投资建议全球配置远离美国和发达市场 更偏好中国市场 [8]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资管行业呈现四大新趋势:数字化加速变革 投资不确定性增加 新兴市场成为配置新引擎 ESG投资形成全球共识 [10] - 中保投资公司强调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 绿色经济等领域为保险资金提供广阔投资空间 [10] - 招商银行提出优秀资管机构需具备投研文化 风险管理等能力 当前重点关注机构"言行一致 相信长期 形成特点"三大特质 [11] 资产配置策略 - 安联投资risklab强调构建多元化战略性资产配置是关键 养老金投资者应避免过度集中风险 长期在场优于市场择时 [11] - 多家国际资管机构高管(安联基金 渣打银行 瑞银 富达国际等)参与圆桌讨论 聚焦全球资产配置和中国机遇主题 [12][13]
全球资产配置每周聚焦:关税和地缘紧张局势缓解,权益上涨黄金回调-2025051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8 12:15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关税和地缘紧张局势缓和,全球风险偏好上升,权益上涨黄金回调;内资流出中国股市而海外被动大幅流入;A股资产ERP性价比高于海外;美国散户看涨比例上升,市场情绪乐观;美国CPI超预期下降,鲍威尔将调整政策框架 [2] 全球资产价格回顾 - 本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印巴、中美、俄乌局势均有积极进展,全球风险偏好上升,权益资产普遍上涨 [9] - 利率方面,美十年国债收益率涨6BPs至4.43%,美元指数上行到101.0 [9] - 权益方面,美国CPI超预期下降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纳斯达克和标普500领涨全球,标普500涨幅5.27% [9] - 商品方面,黄金下跌3.72%,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27% [9] 全球资金流向 - 国家与地区层面,全球资金流出全球货币市场,美国和欧洲固收类基金大幅流入,资金大幅流入美国和发达欧洲股市,美国股市流入最明显,安硕中国ETF获大量流入,本周美国固收类基金流入68.2亿美元,权益类基金流入213.4亿美元 [16][20] - 风格与行业层面,美股基金资金流入工业品、房地产和金融,流出医疗保健、消费和能源等行业;中股基金资金流入科技、材料和房地产,流出金融、消费和医疗保健 [17][21] - 投资中国的基金方面,过去一周内资流出45.29亿美元,外资流入0.59亿美元;海外被动流入4.84亿美元,主动流出4.25亿美元 [17] 全球资产性价比 - A股资产ERP性价比显著高于海外市场,沪深300和上证综指隐含ERP历史分位数分别为81%和72%,标普500、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与欧洲Stoxx600的ERP分位数为3%、2%、6%和1% [22] - 全球资产风险调整后收益分位数上,本周美股风险调整收益分位数边际上升,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动态风险调整收益分位数分别升至42%和32%,环比降10和7个百分点;沪深300维持在64%高位,恒生指数从76%升至80%;贵金属风险调整收益分位数从97%降至89% [22] 全球资产风险警示指标 美国市场 - 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下降,美债利率曲线基本稳定,期限利差转正,结束倒挂 [26][28] - 股票市场,标普500回到20日滚动均线上方,CBOE波动率回落,认沽/认购比例下降,资金情绪转向乐观;5月17日美国个人投资者看牛比例为35.93%,本周上升6.48% [28] 中国市场 - 债券市场,信用利差下降,中债利率曲线稳定,年化波动率略有下降 [44] - 股票市场,万得全A年化波动率略有下降,沪深300超过5日均线个股占比26.0%,超过20日均线比例超60%;5月16日沪深300的5月看涨期权3850 - 4200点持仓量大幅上升,隐含波动率略微上涨,结构单边上行,多数价位隐含波动率水平下降 [44][46] 商品市场 - 原油价格和波动率、价差处于波动状态 [61] - 铜价格和波动率、远期价差有相应表现 [65] - 黄金价格和波动率、期限价差有相应表现,金银比和金铜比、金油比和油铜比有变化 [67][71] 全球经济数据 美国方面 - 4月CPI同比增长2.3%,超预期下降,通胀开始下滑,但需关注特朗普关税物价冲击 [74] - 5月15日鲍威尔表示调整政策框架应对通胀和利率前景变化,本周5月降息概率8.30%,7月降息概率36.8%,中美贸易谈判成果降低美国经济衰退和降息紧迫性 [74] 中国方面 - 4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环比走弱,PPI跌幅扩大,进口同比改善,出口同比走弱;M2上升,M1下降 [74] 下周重点关注 - 中国1年和5年LPR利率,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等 [74]
桥水突然变阵!科技股大甩卖,黄金成新宠?帮主郑重深度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26
桥水基金持仓调整 - 大幅减持标普500 ETF近60% 仓位占比从22%降至8.7% [3] - 科技龙头遭针对性减持:谷歌A类股减持16% 英伟达减持18.74% Meta减持31% [3] - 逆向加仓微软和亚马逊 显示对具备现金流能力的科技企业保持信心 [3] 黄金资产配置逻辑 - SPDR黄金ETF新增110.6万股 跃升第六大重仓 达利欧称黄金为对冲主权货币风险的核心资产 [3] - 黄金与标普500相关性降至-0.18 形成避险对冲效应 [3] - 全球央行一季度购金228吨 较五年均值高出34% 反映系统性避险需求 [4] 中国资产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持仓从25.5万股暴增至566万股 市值达7.48亿美元 成为头号重仓个股 [4] - 同步增持百度、拼多多、京东 构建中国资产对冲组合 [4] - 中国资产处于政策底+估值底+业绩拐点三重共振期 电商与云计算板块增长潜力突出 [5] 市场环境驱动因素 -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纳斯达克100波动率升至25.6创年内新高 压制科技股估值 [3]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中东与亚太局势紧张推动避险资产需求 [4] - 科技股估值分化 科创板市盈率达70-80倍 存在泡沫风险 [5] 投资策略启示 - 科技股需区分概念炒作与现金流实力 微软/苹果等硬核企业仍具配置价值 [5] - 黄金配置比例应提升 当前金价接近3500美元/盎司 长期受降息预期与地缘溢价支撑 [5] - 资产配置需多元化 避免单一市场风险 桥水案例展示全球资产再平衡范式 [5]
正因为他是巴菲特,不是“巴韭特”
虎嗅APP· 2025-05-16 14:09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巴菲特投资日本股市而非A股的原因,分析了A股与日本股市在GDP增速、上市公司利润、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4][6][18] - A股呈现高阿尔法低贝塔特征,主要由于散户多、新股定价高、分红回购少、经济高增长期特点等因素 [11][13][14][16][17] - 日本股市受益于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40%)、通胀环境下利润增长(7.1%~9%)等优势 [6][8] - A股波动率过高(年胜率仅50%),长期收益率与入场时点高度相关,不利于长期投资 [21][22] A股投资特征分析 - **贝塔与阿尔法特征**:A股指数收益低(沪深300十年区间震荡),但主动基金跑赢基准概率(9/17年)高于美股(7/24年) [11][12] - **散户结构影响**:散户占比高导致题材炒作盛行,新股上市后深次新股指数9年跌80% [13][14] - **分红回购不足**:上市公司偏好投资扩张而非分红,影响长线资金吸引力 [16] - **经济高增长期特点**:行业集中度低使中小企业增速更高,大市值公司增速偏低 [17] 日本股市优势分析 - **盈利驱动**:TOPIX指数EPS增速7.1%~9%,与指数涨幅匹配 [6] - **海外收入占比**:日本上市公司40%营收来自海外,受益全球高增长经济体 [8] - **通胀转型机会**:内需消费(零售/食品/地产)和价值型公司(低估值高ROE)存在阿尔法机会 [18] 市场波动比较 - **收益率对比**:沪深300 20年年化7.1%(10涨10跌) vs 日经指数6.4%(14涨6跌) [21] - **择时依赖性**:A股19年年化8%,但晚一年入场可能降至3.8%或-1.7% [22] 全球资产配置 - 日本商社投资契合巴菲特资源属性偏好,可通过其布局全球中小企业 [26] - A股对专业投资者(公募/私募/量化)存在阿尔法机会,但需改善"融资市"特征以吸引全球资本 [27]
跨境ETF霸屏涨幅榜,沙特ETF涨超5%,纳指科技ETF、标普消费ETF涨超3%
搜狐财经· 2025-05-14 05:26
跨境ETF市场表现 - 南方基金沙特ETF、景顺长城基金纳指科技ETF、景顺长城基金标普消费ETF分别涨5.57%、3.64%和3.4%,最新溢折率为8.99%、3.72%和29.09% [1] - 富国基金标普油气ETF、嘉实基金标普油气ETF分别涨3.19%和2.99% [1] - 广发基金纳指ETF、国泰基金纳指ETF分别涨2.7%和2.63% [1] - 标普消费ETF和标普500ETF溢折率超20%,分别为29.09%和20.45% [6] - 南方基金沙特ETF最新溢折率扩大至8.99% [6] 全球股市动态 - 标普500指数上涨42.36点,涨幅0.72%,报5886.55点 [5]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01.74点,涨幅1.61%,报19010.09点 [5] - 欧洲STOXX 600指数收涨0.1%,德国DAX指数收高0.31% [5] - 标普500指数抹去今年迄今跌幅,今年上涨0.1% [5]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3%,低于预期的2.4% [10]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4个基点至4.481% [10] -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签署价值近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 [6] - 英伟达将向沙特提供逾1.8万块最先进AI芯片 [6] 商品市场 - 布兰特原油结算价报每桶66.63美元,上涨1.67美元,涨幅2.57% [6] - 美国原油收于63.67美元,上涨1.72美元,涨幅2.78% [6] 市场情绪与预期 - 中美贸易协议被视为巨大利好惊喜 [6] - 致富证券预计美股指数将在5500-5800点震荡 [10] - VIX波动率指数持续回落至22附近,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10]
抢滩企业出海与全球资产配置新浪潮 全球家族办公室2.0时代高峰论坛在穗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44
政策与制度创新 - 香港凭借"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国际化金融体系及全球资本税务政策,正成为亚太地区家族办公室最具吸引力的落脚地之一 [1]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与税务宽减政策加速形成以跨代传承、跨界服务与合规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家办生态圈 [1] - "南沙金融30条"明确开展跨境金融创新,支持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投资机构 [2] 家族资产配置趋势 - "文化资本+信托架构"双轮驱动模式成为家族永续传承的核心策略,强调精神资产对跨代信托工具的赋能作用 [1] - Web3、RWA(现实资产上链)和ESG资产配置成为"特朗普2.0时代"高净值家族的结构性投资焦点 [2] - 香港通过Gfforce Labs与Tech Frontier Labs等孵化器展示Web3领域的制度创新实践 [2] 区域协同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计划以广州、深圳科技制造为基础,叠加香港金融制度优势,在前海、南沙试点跨境金融互联互通 [2] - 湾区拟打造"境内外融合+政策引导+市场试水"的新型家办制度实验场 [2]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跨境理财通、跨境股权投资便利化等金融开放创新措施已稳步落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