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十四五”金融业答卷亮眼:170万亿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9-22 14:06
除潘功胜外,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也先后在发布会上发言,四大金融主管部门谈 到了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业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业内认为,透视过去取得的成绩,发布会所释放内容更加着眼于金融市场的长远稳健发展,从长期来看,这对市场生态的优化和稳定更具积极意义。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与"精度"同步提升。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 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大家进一步沟通。"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一开始,就直接回应了 市场对于此次发布会的期待。 回顾去年,9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后,9月24日发布会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催生了A股的"9·24行情"。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让大家 对此次发布会充满遐想。 准 | " | Q Pa 8 1 e may a pay and in - 11:5 THE ...
互联互通再扩容!港交所最新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4:04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宣布在"北向互换通"下新增以一年期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同时将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 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4][7] 产品创新与优化 - 新增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LPR在我国贷款定价领域应用广泛 [4][5] - 将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CNY NDIRS)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 使境外投资者能更好地管理长期利率风险 [2][7] 市场参与情况 - 业务推出首日有31家境内外机构参与 累计交易53笔 名义本金规模达64.6亿元人民币 [4] -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 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 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 合计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7] 战略意义 - 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和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补齐中国国债风险管理工具不够丰富的短板 [4] - 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渠道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5][7] - 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丰富产品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共同发展 [7]
互联互通再扩容!港交所最新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4:03
产品创新 - 北向互换通新增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1][2] - 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CNY NDIRS)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1][4] 市场参与 - 业务推出首日31家境内外机构参与 完成53笔交易 名义本金规模达64.6亿元人民币[2] - 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 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4]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交易[4] 战略意义 - 丰富境外投资者可使用的风险管理工具 满足多样化利率风险管理需求[2][3] -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3][4] - 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渠道[4] 基础设施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上海清算所三方联合开展业务[2] - 通过两地清算所互联 保留两地监管规则和市场结构[4] - 业务和系统运行正常平稳 三方基础设施完成首日交易清算与结算[2]
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丰富多元化策略布局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
中证网· 2025-09-22 13:49
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分享应对债券市场波动及实现营收稳健增长的策略 深化营收驱动"三大收入"有效轮动是应对市场周期变化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1] 营收驱动策略 - 强化利息净收入 在净息差小幅收窄情况下通过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保持平稳[2] - 拓展中间业务收入 加大财富管理和贸易结算等重点产品拓展力度以填补费率下降缺口 预计降幅逐步收窄[2] - 加强其他非息收入 通过市场研判把握利率变化机会 加快金融资产流转实现稳健增长[2] 业务基础夯实措施 - 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贷款投放力度以稳定贷款总量规模[2] - 强化负债成本管控 合理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以响应"反内卷"政策[2] 债券投资策略方向 - 服务实体经济并优化资产投向结构 重点关注企业客户发行债券的投资价值以挖掘信用利差空间[3] - 丰富多元化策略布局 拓展离岸资产投资并深化多币种投资交易策略以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3] - 保持核心交易价值贡献 强化市场研判并提升主动波段交易能力以保持组合策略灵活度[3] - 控制组合久期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防范市场利率波动风险[3]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9-22 13:16
2025.09. 22 本文字数:337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金融圈的目光再次聚焦!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齐聚"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5年金融业的发展成就。 尽管这是一场关于"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发布会,但市场的期待值已被拉满。从时间线来看,距 离去年9月24日的重磅新政即将满一周年,市场热切期盼着是否还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回顾去年,9 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后,9月24日的发布会便推出一系列利好。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 25bps,这无疑让大家对此次发布会充满遐想。 金融发展破浪前行 过去五年金融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 险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一边持续输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 济,一边以"监管铁军"姿态筑牢风险防线。 金融业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服务实体奠定坚实基础。发布会上,潘功胜、金融金融监管总局 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等详细介绍了过去几年金融支持实体以及风险处置所取得的成绩。 ...
\十四五\筑基提质,\十五五\质效跃升
华福证券· 2025-09-22 12:59
华福证券 策略点评 2025 年 9 月 22 日 "十四五"筑基提质,"十五五"质效跃升 事件: 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 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 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主要政策解读: (1)"十四五"多维突破筑基石。证监会主席吴清用一系列数据直观体现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在开放深化、韧性提升、制度完善与功能优化等维 度实现的突破性进展。 (2)金融体系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央行行长潘功胜和央行副 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系统阐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体系取得 的重大成就,凸显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 展、金融体系总体稳健等核心亮点。 (3)保险资金中长期入市提速。"十四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在规模 扩张、服务实体、风险防控与监管优化上多维突破,既巩固了金融体系支柱 作用,更通过资源精准投放与机制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监管环境的 持续优化为保险资金入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结: 本次发布 ...
中国继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为啥越来越多国家“不买账”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45
最近,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消息频频登上财经热搜。根据美国财政部2025年7月发布的数据,中国 在当月就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折合人民币约1829亿元,持仓规模下降至7307亿美元。 这一数字不仅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也意味着中国如今已经退居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排在日本和英 国之后。 要知道,从2022年开始,中国就开启了持续减持美债的节奏:2022年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 亿美元,2024年减持573亿美元。而到了2025年,减持的力度显然更猛。 更惊人的是,2025年,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市值,首次超过了他们手中的美债市值,这是自1996年以 来头一回。如今黄金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央行储备资产,占比达到20%,仅次于美元的46%。欧元则以 16%排在第三。 中国的策略很明确:减持美债是为了降低风险敞口,增持黄金是为了提升资产安全性,同时也是为人民 币国际化铺路。毕竟黄金不受任何单边制裁的影响,是对冲美元风险的"压舱石"。 减美债、买黄金,中国打的是一盘怎样的棋? 那为什么中国要这么做?原因其实很清晰:首先,美国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到2025年,美国国债已 经突破了37万亿美元。信 ...
香港场外结算与上海清算所联手在“北向互换通”下新增LPR1Y利率互换合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2:18
产品创新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与上海清算所合作推出以一年期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1] - 新增LPR利率互换合约将丰富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并满足多样化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1] - 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以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2] 市场表现 - 业务首日31家境内外机构参与达成53笔交易,名义本金规模达64.6亿元人民币 [1] - 互换通自2023年5月上线后累计达成1.5万余笔交易,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交易 [2] 战略意义 - 新合约推出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 互换通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渠道 [2] - 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丰富互换通产品并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2]
金融监管巨头齐聚!“十四五”答卷亮眼:170万亿输血实体、3.4万亿外资持仓
第一财经· 2025-09-22 12:15
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增资金达170万亿元。 金融圈的目光再次聚焦!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齐聚"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5年金融业的发展成就。 尽管这是一场关于"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发布会,但市场的期待值已被拉满。从时间线来看,距离去 年9月24日的重磅新政即将满一周年,市场热切期盼着是否还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回顾去年,9月17日美 联储宣布降息后,9月24日的发布会便推出一系列利好。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25bps,这无 疑让大家对此次发布会充满遐想。 虽然投资者们期待着能有短期刺激政策出台,助力市场再掀波澜。但发布会刚刚开始,央行行长潘功胜 就明确表示,"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 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大家进 一步沟通。" 梳理整场发布会内容来看,四大金融主管部门谈到了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业对 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几个 ...
央行行长潘功胜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金融时报· 2025-09-22 12:04
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双边 本币货币互换。我们和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合作中,双边本币互换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我们和32 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 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 第三。如果拉长一点周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 在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的成效。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 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展: 一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我们会同各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