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环境报· 2025-09-16 23:19
有的地方明知上马"两高"项目违反相关规定,但在项目审批时却流于形式、默许纵容,或在监管执法时 偏宽松软,其根源就在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没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 量发展当做口号,仍然指望"两高"项目在短期内发挥出拉动经济的作用;一些地方在思想认识层面对经 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任务的理解不深入,误解了碳达峰的真正含义;还有一些地方 对"两高"项目的监管缺乏韧劲和办法。从长期来看,"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依然是对高耗能、高排放粗放 型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会加剧我国的碳排放压力,这与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要求 是相背离的。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低碳转型。这不仅要求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还要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从而 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在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面前,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基础 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加之当前决战决胜"十四五"、全面谋划"十五五"进入重要阶 段,距离"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实现仅剩5年时间 ...
我国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
央视新闻· 2025-09-16 15:37
目前,全球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已被成功淘汰,南极臭氧层空洞不断愈合。根据议定书近期科学评 估,地球臭氧层预计将于本世纪中叶恢复到1980年之前的水平。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总结我国履约成效,共谋未来发 展。据了解,我国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如期实现各阶段履约目标,已从参与者变为了引领者。 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缔约方,我国在议定书履约框架下,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以及行政手 段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积极引导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30年间,我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 累计避免了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秘书处秘书长蒂娜·玻比利:中国一直非常积极主动,始终履行《蒙特利 尔议定书》提出的目标以及多边基金框架下的各项义务。中国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化学品以及削减导 致气候变暖的氢氟碳化物的后续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对全球实现《蒙特利尔议定书》目标 ...
参与者→引领者!中国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 如期实现各阶段履约目标
央视网· 2025-09-16 09:30
目前,全球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已被成功淘汰,南极臭氧层空洞不断愈合。根据议定书近期科学评估,地球臭氧层预计将于本世 纪中叶恢复到1980年之前的水平。 截至目前,已累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30年间,我国逐步淘汰消耗臭 氧层物质,累计避免了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总结我国履约成效,共谋未来发展。据了 解,我国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如期实现各阶段履约目标,已经从参与者变为了引领者。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淘汰约62.8 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缔约方,我国在议定书履约框架下,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 汰,积极引导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秘书处秘书长蒂娜·玻比利表示,中国一直非常积极主动,始终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出的目标以 及多边基金框架下的各项义务。中国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化学品以及削减导致气候变暖的氢氟碳化物的后续行动中发挥领导作 用,对全球实现《蒙特利尔议定书》目标 ...
中国已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逾60万吨,占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7:46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9月1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纪念《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40周年暨 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今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主题为"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 面对全球履约资金不足、技术替代难等挑战,于会文强调,"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将一如既 往坚持和践行多边主义,持续推进国内国际履约行动,与各缔约方、各国际执行机构一道携手应对臭氧 层损耗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挑战。"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在大会上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累 计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年底,中国预 计还将实现9万多吨的淘汰量。 于会文指出,2025年是中国履约工作的关键节点年。中国印发实施了《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 家方案(2025—2030年)》,强化全链条监管,开展监测执法,严格进出口审批,实施生产和使用配额 许可管理。他还指出,明年7月1日起,中国将在聚氨酯泡沫、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和工业领域清洗三个行 业,提前3年半时间彻底淘汰含氢氯氟烃的使用。 此外,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治理效能。继续优化消耗臭氧层物质信息 ...
生态环境部:明年中国将在三个行业彻底淘汰含氢氯氟烃使用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06:08
于会文表示,明年7月1日起,中国将在聚氨酯泡沫、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和工业领域清洗三个行业,提前 3年半时间彻底淘汰含氢氯氟烃的使用。 经济观察网生态环境部9月16日召开纪念《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缔结40周年暨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 层日纪念大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出席会议并在讲话时指出,在议定书履约框架下,中国综合运 用经济、技术、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积极引导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累计 淘汰约62.8万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到今年年底,中国预计 还将实现9万多吨的淘汰量。 ...
事关新能源,福建出招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5:52
福建省聚焦绿色低碳赛道主动"出招",加速推进新能源发展,为当地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多地出招支持新能源发展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以 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将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具体包括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加快 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同时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进漳州核 电、宁德核电项目建设,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行动方案》不仅明确了发展方向,更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在总体规划方面,《行动方案》指 出,到2030年,福建省将实现重点领域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普遍推行,主要资 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 体系更加成熟,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社会自觉,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在碳排放达峰后实现稳中有降。 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一核心任务,《行动方案》从三方面制定了具体实施路径: 一是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十四 ...
碳市场2.0,中国这样布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5 22:49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南海岛水东湾海洋公园内茂密的红树林湿地景观。黄胜林摄(人民视觉) 在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超大型风电叶片正在吊装和运输,准备运往海上作业 区进行安装。李信君摄(人民视觉) 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排放也有价格、可以交易。 自2013年起,中国在多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碳 市场已成为中国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项重要政策工 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公布,明确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碳市场进入 2.0时代,将推动全国碳市场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 企业减排越多、收益越多 碳市场里买卖什么?从营造红树林,到建设海上风电……企业等减排主体的贡献"份额"被量化、交易, 既可选择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排放,也可选择购买配额填补缺口,从而以更低的社会成本达成总体减排目 标。 "碳市场一头牵着减碳目标,一头连着经济增长,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将减排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市场 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减碳进 ...
戈壁上“铸”光盾!全球首个超稠油光热开发项目投产运行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58
项目概述 - 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产运行 由公司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1] - 项目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风城油田作业区 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采光面积5.15万平方米[3] - 项目创新利用地下蒸汽腔进行热能存储 实现夜间持续供热 达到"光尽其用、零碳采油"目标[4] 技术特点 - 采用23700面自主研发的2.17平方米小型定日镜 具有光学效率高、抗风性能优、地形适应性强等优势[4] - 开发4项首创技术:"光热-SAGD"一体化工艺、"镜-炉-控"一体化装备、蒸汽品质自适应调节系统、"模块化-撬装式"工程模式[5] - 实现6项关键指标领先:供气参数、聚光精度、校准效率、系统可靠性、国产化率、经济性[5] 性能指标 - 集热塔高度113米 产出305℃高温蒸汽注入地下满足稠油热采需求[3] - 光热转换效率达行业领先水平 年可供高品质过热蒸汽5.2万吨[5] - 可替代天然气392万立方米 减少碳排放0.85万吨[5] 行业意义 - 标志着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大技术突破[1] - 为全球稠油绿色开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1][5] - 为油田从"耗能大户"向"低碳标杆"转型提供关键支撑[5]
95万吨甲醇、70万吨醋酸装置永久停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0:12
核心观点 - 华谊集团子公司上海能化吴泾基地装置永久停产 系响应政府产业调整及碳达峰要求 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 [2] 产能关停详情 - 关停装置包括设计产能95万吨甲醇装置(2024年产能利用率46.5%)及70万吨醋酸装置(2024年产能利用率70.7%) [2] - 生产基地成立于1997年 主要生产甲醇/醋酸/氢气/合成气等产品 [2] 行业动态 - 三大化工巨头联合宣布整合聚烯烃业务 [3] - 约50个氢能项目被取消 [3] - 10亿元化工新材料项目落地 [3] - 磷化工一体化企业将迎发展机遇 [3]
以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土地生产率提升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2:09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全力推进"双碳"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土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与生 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提升土地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低碳转型对提升土地生产率的战略意义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保障土地资源安全、驱动产业迈向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路径。 三是技术创新不足限制转型发展。尽管在土地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但与绿色低碳转型的 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农业领域,精准农业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率较低,无法实现土地 资源的精准高效利用;在工业和城市建设中,低碳建筑技术、土地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相对滞后。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土地绿色低碳转型缺乏有力支撑,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以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土地生产率的实施路径 实现土地生产率的绿色提升,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笔者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动产业低碳化。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在农业用地方面,减少高碳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模。发展林下经济、观光农业等 新业态,提高土地的综合产出效益。在建设用地方面,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