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陆海生金!浙东沿海绘就“青蓝交织”生态画卷
新华社· 2025-08-09 01:03
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利用 - 海洋废弃塑料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丝巾、背包、运动鞋等生活用品 [1] - 浙江台州涌现专门从事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处理的企业,如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1] - 海洋塑料废弃物通过"蓝色循环"路径实现高价值转化,形成渔民赚钱、企业有动力的良性循环 [3] 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 浙江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蕴藏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和盐差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4]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利用海水涨退潮动能发电,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等效减少3132吨标准煤,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5][7] - 该工程攻克高效涡轮设计、海洋防腐等核心技术,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7] 港口绿色智慧转型 - 宁波舟山港实现岸电设施供电、桥吊远程操控、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智慧运营 [7] - 梅山港区形成"远控桥吊+自动化龙门吊+无人驾驶集卡"的自动化作业集群 [8] - 港区已实现5台风力发电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累计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千瓦时,绿电消纳超1550万千瓦时 [10]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覆盖率100%,集卡电动化率达53%,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比例达88% [10]
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7月A股成交量创年内新高
央视新闻· 2025-08-08 00:00
7月,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多个板块在月内创下新高,资本市场的稳中有进,也带动A股成交量创下 年内新高。 记者在摩根资产管理位于上海的办公室看到,多个会议室都座无虚席,其中不少都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工 智能、创新药等行业的专题分析。也有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整理资料,为接下来的新基金申请做准 备。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郭鹏:7月,我们的一个新产品成为2024年以来全市场首发规模较大的 主动量化基金。它可投资A股中未来具有成长潜力和增长动能的行业,比如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等新质 生产力相关的行业。7月以来,我们还在筹备专门针对具有核心技术壁垒、清晰商业化路径和全球核心 竞争力的标的产品。 万得数据显示,7月全月,公募基金共"上新"20只产品,其中,专门支持科创领域的科创债指数基金在7 月成为"上新"的"主力军",有10只都是科创债主题产品,此外,机器人、创新药、航空航天等题材也 是"上新"热点。 7月3只险资私募备案入市步伐不断加快 7月,上证指数震荡上行。7月9日,上证指数在日内首次突破3500点,此后多个交易日,震荡上行,多 次突破3600点。包括银行、稀有金属等多个板块都在7月内创下年内新高。截至目前, ...
国际复材:公司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稳定正常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2:11
行业需求 - 行业需求稳步回升 [1] 公司运营 - 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稳定正常 [1] - 推进智能化转型 [1] - 拥有深厚技术积累 [1]
国际复材: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稳定正常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41
行业需求 - 行业需求稳步回升 [2] 公司经营状况 - 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稳定正常 [2] - 公司推进智能化转型 [2] - 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浙江宁波:“绿色港口”的智能化转型-新华网
新华网· 2025-08-06 03:08
港口智能化转型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实现远程操控桥吊作业 桥吊司机通过高清显示屏和手柄操控千米外设备[1] - 港区打造大规模远控自动化作业集群 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1] 绿色能源建设 - 梅山港区建设省内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 核心包括源端清洁化 终端电气化和调控智慧化[4] - 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落地 助力港口零碳化发展[4] 港口发展战略 - 宁波舟山港以智能化和零碳化为核心方向 推动未来港口建设[7]
浙江宁波:“绿色港口”的智能化转型
新华网· 2025-08-05 09:29
智能化港口建设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通过大规模远控自动化作业集群实现桥吊远程操控,司机可通过高清显示屏和手柄操作千米外的设备 [2] - 港区以智能化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推动港口作业效率提升 [7] 低碳化转型 - 梅山港区建成省内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项目以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为核心 [5] - 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是零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5][7] 未来发展方向 - 宁波舟山港明确以智能化和零碳化为未来港口发展的两大战略方向 [7]
研报掘金丨长江证券:长城汽车7月销量同比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05 07:53
销量表现 - 7月销量达10.4万辆 同比持续增长 [1] - 1-7月累计销量67.4万辆 同比增长3.6% [1] - 新能源累计销量19.5万辆 同比增长24.6% [1]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4.6% 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 [1] 战略布局 - 加速全球化布局 坚定新能源转型 [1] - 短中期出海加速叠加国内新能源转向加速 [1] - 高价值车型(如坦克)占比提升 [1] - 长期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增长空间 [1] - 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1] 业绩展望 - 有望持续推动销量与业绩双提升 [1] - 销量与业绩成长具备多重推动因素 [1]
上汽集团(600104):国改成效逐步显现,期待尚界H5上市
东方证券· 2025-08-05 07: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75元,基于2025年25倍PE估值 [4][7] 核心观点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元、1.03元、1.15元,对应净利润同比增长560.3%、8.9%、11.2% [4][6] - 公司改革成效显著,自主品牌1-7月销量同比增长11.0%,合资品牌销量企稳(上汽通用同比+19.4%) [11] - 尚界H5车型预计9月上市,标配华为ADS 4系统,定位15-25万元市场,有望成为爆款车型 [11]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6381.1亿元(同比+3.9%),营业利润180.93亿元(同比+74.4%),归母净利润110.03亿元(同比+560.3%) [6][12]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5E-2027E分别为10.2%、10.9%、11.1% [6] - 2025年ROE预计回升至3.7%,市净率维持0.7倍 [6][12] 运营表现 - 7月批发销量33.75万辆(同比+34.2%),1-7月累计239.01万辆(同比+15.0%),完成全年目标的53% [11] - 海外市场1-7月出口57.61万辆(同比+1.1%),终端交付量持续高于批发销量 [11] - 自主品牌国内市场1-7月销量同比+152.9%,荣威/MG品牌7月零售超7.2万辆(同比+23%) [11] 战略动态 - 整合乘用车、上汽国际等资源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推动降本增效 [11] - 合资板块加速电动化转型,上汽大众/通用1-7月销量同比-3.6%/+19.4% [11] - 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链出海,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0]
长城汽车(601633):月销10.4万辆,WEY牌带动总量同比较好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8-05 04: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总销量10.4万辆,同比+14.3%,环比-5.7%,其中出口销量4.1万辆(占比39.4%),新能源销量3.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占比38.2%)[2][10] - WEY品牌表现亮眼,销量10,045辆,同比+263.3%,环比-1.5% [10]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67.4万辆,同比+3.6%,新能源累计销量19.5万辆,同比+24.6% [10] 分品牌销量表现 - 哈弗品牌:7月销量56,221辆,同比+6.2%,环比-9.9% [10] - 坦克品牌:7月销量20,020辆,同比+7.2%,环比-7.2% [10] - 欧拉品牌:7月销量4,300辆,同比-10.0%,环比+31.0% [10] - 长城皮卡:7月销量13,772辆,同比+14.5%,环比+4.2% [10] 海外市场表现 - 7月海外销量41,088辆,同比+7.6%,环比+2.5%,占比39.4% [10] - 1-7月海外累计销售23.9万辆,同比-0.4%,占比35.4% [10]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国内战略:深化新能源转型,重点发力插混赛道,加速智能新能源产品投放 [10] - 出海战略:"ONE GWM"战略覆盖170+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建立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 [10] - 智能化布局:强化智能算法(SEE大模型)、数据(AI体系)、算力(九州超算中心)技术优势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3/170.7/214.8亿元,对应A股PE为13.1X/10.9X/8.6X [10] - 2025年营业总收入预计2293.23亿元,同比+13.4%,毛利率维持20% [16] - 2025年EPS预计1.65元,2027年提升至2.51元 [16]
元征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9.82亿元,净利润增长28%至1.96亿元,增长势头放缓趋势显现,转型升级战略面临执行挑战
金融界· 2025-08-05 03: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82亿元同比增长10% 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8% [1] - 2024年总营业额18.82亿元较2023年15.98亿元增长17.8% 股东应占溢利3.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2% [3] - 毛利率从2023年42.47%提升至2024年46.94% 净资产收益率从15.79%跃升至29.46% [3] 增长趋势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10%较2024年全年17.8%增长率呈现放缓态势 [3] - 每股经营现金流从2023年0.39元提升至2024年0.94元 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 [3]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52.07%下降至2024年37.70% 流动比率2.10和速动比率1.73较2021年显著改善 [6] - 应收账款转换周期从2023年53天延长至2024年58天 应付账款转换周期从46天缩短至36天 [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底6.20亿元降至2024年底5.48亿元 [6] 战略转型布局 - 公司从制造企业向智能化企业转变 以硬件软件服务数据四大业务为基石发展AI技术 [7] -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 固定资产从2021年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5.08亿元 无形资产从1.02亿元增长至2.01亿元 [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1.20亿元增长至2024年2.54亿元增幅超一倍 反映市场竞争加剧 [7] 行业背景 - 中国汽车业2025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约1562万辆和1565万辆 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