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价换量

搜索文档
百城二手住宅持续“以价换量”,购房者“捡漏”空间不小
第一财经· 2025-05-21 09:38
二手房价格走势 - 2025年4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89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69%,同比下跌7.23%,同比跌幅收窄0.06个百分点 [2]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6%,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77%,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73% [2] - 十大城市中南京和武汉环比跌幅最大,分别为1.08%和0.97%,成都跌幅最小为0.06% [2] - 武汉和南京同比跌幅最大,分别为9.85%和9.61%,成都和深圳同比跌幅最小,均在3%以内 [2] 二手房成交量表现 - 价格折让推动成交,多数城市4月成交量同比上涨,哈尔滨同比大涨72%,深圳同比上涨35.5%,重庆同比上涨32.6% [3] - 武汉4月二手住房成交11103套,环比增加26.57%,同比增幅33.71%,为近两年月度成交量最高 [4] - 南京4月二手房成交9738套,环比上涨4.2%,连续2个月上升,创今年月度新高 [4] 二手房市场供需情况 - 武汉二手房市场活跃,购房者偏好100万左右的次新房,低价楼盘销量领先 [4] - 南京4月新增挂牌量7132套,环比减少13.4%,新增挂牌均价2682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2.3% [4] 房地产市场政策与趋势 -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楼市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出现"止跌回稳"迹象,70城新房房价环比跌幅从0.7%收窄至0.1% [5] - 4月房价数据走弱,需更宽松政策巩固市场稳定,存量土储回购、城中村改造等去库存政策有望推进 [5][6]
2025中国零售渠道演变趋势-Nielsen
搜狐财经· 2025-05-21 02:08
市场整体回暖与渠道分化 - 2024年1-11月中国全渠道重点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8%,较2023年同期(+1.4%)明显回暖,线上渠道增长10.8%,线下渠道微降0.7% [1] - 新兴渠道如内容电商(+31%)、折扣电商(+35%)、会员店(+25%)、零食店(+20%)增速亮眼,而传统业态如大卖场(-10%)、母婴店(-11%)、化妆品店(-7%)面临下滑 [1] - 消费分层推动零售多元化:折扣超市靠价格优势崛起,会员店以忠客回馈和高质选品吸引消费者,O2O渠道满足即时需求 [1][14] 渠道结构的三大核心演变方向 小型化 - 社区店数量占比达52%(较2020年提升6%),小超渠道下沉至低线市场(36%新店位于地级市,24%在县城),但市场分散(TOP10连锁门店数占比仅6.3%) [1][16] - 便利店增速放缓至7.2%,新开店从沿海向中西部扩散,大卖场通过缩小面积(8%转为标超)和优化商品结构应对冲击 [1][17][32] 生鲜化 - 生鲜成为商超核心引流品类(43%消费者因生鲜到访大卖场),生鲜门店数增速(+17%)显著高于标超小超整体 [2][39] - 小型超市通过源头直采、标品化包装(冷冻蔬菜销售额增2倍)和小份策略(如7.2元/个烘焙品)提升效率 [2] - 大型业态强化场景化体验(如店内餐饮区、O2O主题营销“夜宵撸串”)带动关联销售 [42] 折扣化 - 折扣业态(折扣电商、零食店)扩张,传统渠道通过降价(包装蛋均价降12%、冷冻点心降25.7%)和自有品牌提升利润 [3] - 消费者偏好性价比与健康属性:66%愿为便捷性多消费,82%关注健康 [3][37] 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核心驱动力:人口结构(城镇化、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经济周期(消费信心指数86.2,环比-0.7)、技术升级(AI、大数据优化供应链) [4][20][23] - 2025年行业需聚焦:小型渠道下沉市场精耕、生鲜业务优化品类(如预制菜)、价格策略平衡“好货不贵”与技术赋能(AI选品、智能物流) [4] - 零售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业态创新与需求深度绑定 [4][32]
中指研究院:4月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维持一定活跃度 “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00:02
二手房市场概况 - 2025年4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892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69%,同比下跌7.23% [1] - 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43%,同比下跌5.69%,同比跌幅收窄0.44个百分点 [4] - 租赁市场进入淡季,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5.2元/平方米/月,环比下跌0.32%,同比下跌3.40% [1] 各线城市表现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6%,上海跌幅收窄至0.32% [1] - 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77%,部分城市因取消限售导致挂牌量增加 [1] - 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73%,盐城、江阴等12个城市跌幅超1% [1] 十大城市价格变动 - 南京和武汉环比跌幅最大,分别为1.08%和0.97% [4] - 深圳和成都跌幅最小,环比分别下跌0.3%以内,成都仅跌0.06% [4] - 武汉和南京同比跌幅显著,分别达9.85%和9.61% [4] 重点城市成交数据 - 哈尔滨成交套数同比大增72.0%,成交面积同比增71.6% [8] - 深圳西区、重庆、上海成交套数同比增幅均超29% [8] - 大连成交套数同比暴跌43.6%,长春、南通跌幅超20% [8] 价格地图补充 - 重庆二手房均价11714元/㎡,同比下跌10.49% [5] - 北京均价36207元/㎡,同比跌幅2.98% [5] - 深圳均价67445元/㎡,同比跌幅2.88% [5]
合肥新房价格连涨,“二手房价格基本回到2018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0 12:42
合肥新房市场表现 - 合肥新房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4月环比上涨0.3%,同比降幅从1月的5.9%收窄至4月的3.9% [2] - 1~4月合肥市区新建住宅成交101.2万平方米,同比涨幅达50.7% [3] - 计容新规项目成为成交回暖主要动力,新规项目得房率普遍提升12%以上,在成交金额和面积TOP20中占据绝对优势 [3][4] - 新计容产品成为购房者优先考虑对象,但投资性客户占比降低,自住需求(结婚、家庭人口增长、子女上学等)主导 [4] 合肥二手房市场表现 - 4月合肥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7.4%,同比降幅从2024年10月的10%收窄至7.4% [2][9] - 3月二手房带看量和成交量创近一年新高,成交规模同比增长24.8%,但4月开始热度回落 [9] - 二手房市场以自住刚性需求主导,100平方米以下刚需户型成交占比超60%,60平方米以下占比13.3% [9] - 合肥二手房价格基本回到2018年水平,房龄5~6年的二手房是最佳选择,投资客基本消失 [9] 市场结构与价格敏感度 - 新房市场以改善性需求主导,刚性需求被二手房虹吸 [7] - 购房者对价格敏感,400万元成为总价分水岭,超过则流速减缓 [5] - 非计容新规项目如龙湖亚伦·璟云上府通过产品力(如118户型多一个空间)和品牌影响力吸引购房者 [5] - 一季度市场热度较高,4月第二周开始观望情绪加重,刚需刚改客户普遍价格敏感 [6] 市场趋势与建议 - 以价换量是当前市场现实,二手房成交规模绝对值仍远超新房,说明需求存在 [10] - 市场回暖需持续稳定政策、好产品供应及中央政策在合肥的落地执行 [10] - 建议深耕合肥市场的企业获得政策支持,以改善市场信心和预期 [10]
最新发布:22城新房+5城二手房涨价,二季度楼市怎么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07:30
房价变动趋势 - 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22城新房价格上涨,环比减少2城,5城二手房价上涨,环比减少5城,64城二手房价仍在下降 [1] - 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1%和0.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2%和0.1% [2] -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2] - 广州二手房价在4月份环比止跌,结束自2023年5月以来长达23个月的下跌态势 [1] 城市分化特征 - 上海新房市场在高端改善项目带动下呈现热度持续上涨,浦东一项目刷新今年1-4月上海新盘最高认购数和最高入围积分纪录 [7] - 杭州地价大幅提升,加速了杭州新房价格体系的重构,房价同比指标由跌转涨 [7][10] - 三线城市下行压力持续存在,与市场库存高、需求释放不充分等中长期性因素有关 [7] - 4月份重点15城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上涨15%,二手住宅交易总体优于新房 [8] 市场动态分析 - 年初的小阳春行情主要得益于政策刺激,随着时间推移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市场进入短暂的需求真空期 [8] - 4月份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仍是主流,北京二手住宅挂牌价与成交价持续处于下行通道 [8] - 住宅项目规范在底线标准上提升,未来刚需型新房、老旧小区改造将全面提升新房品质 [12] - 城市更新加速对提高二手房供给效率有积极意义,二手房未来价格跌幅将缓解 [12] 政策与预期 - 公积金利率下调对于购房者的刺激力度还不够,市场期待更多更有力度的政策发布 [9] - 三类城市的房价同比指标均在积极改善,部分城市房价已经真正筑底反弹 [10] - 二季度房价走势转弱是一般惯例,预计二手房价格跌幅可能比新房大 [11] - 新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见效将带动二手房交易循环加速 [12]
4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回落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8:26
据研究机构最新的监测数据,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延续"以价换量"模式,挂牌量高企叠加政策调整 窗口期,市场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 根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布的4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房价地图,十大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 0.43%,同比下跌5.69%,同比跌幅较上月收窄0.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成交量同比普遍增长,但增幅 较一季度明显放缓,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期。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69%,同比跌幅收窄至7.23%。十大城市 中,武汉、南京领跌,环比跌幅分别为0.97%和1.08%,同比跌幅则分别高达9.85%和9.61%;深圳、成 都跌幅最小,环比仅跌0.21%和0.06%,同比跌幅分别为2.88%和2.98%。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其中针对房地 产强调:"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地方层面,四川省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无锡市取消限售并暂停市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由 企业根据市场 ...
部分产品折算年化利率低至3%以下 继消费贷后 银行开卷信用卡分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5-15 20:37
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价格战 - 多家银行近期推出信用卡分期利率优惠活动 包括招商银行e招贷年化利率低至2.76% 中信银行最低2.77% 最多可借5万元 [1][2] - 招商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异化利率 结合征信和用卡情况提供1.7折到5折不等的利息优惠 [2] - 中信银行部分客户可获1.5折分期利息优惠券 交通银行推出1000元3期免息券 浦发银行根据分期金额提供2折至12期免息优惠 [2][3] 银行战略转向原因 - 监管部门要求自4月起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退出市场 促使银行转向信用卡分期业务 [1][3] - 信用卡分期业务相较消费贷收入更稳定 风险更分散 可通过差异化利率选择优质客户 [4] - 此前消费贷价格战导致利率降至2.5%-2.8% 严重挤压银行零售业务利润空间 [3] 行业发展趋势 - 信用卡行业已告别"跑马圈地"时代 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分支机构调整经营布局 [5] - 行业面临新增用户困难 场景渗透压力加大等共性问题 需在控风险同时寻找增长空间 [5] - 建议银行优化产品设计 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 加快数字化转型 发展线上信用卡业务 [5] 市场竞争策略 - 银行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通过降低年化利率吸引客户 扩大零售贷款规模 [3] - 现金分期是信用卡业务中盈利空间较大的业务 阶段性下调利率有利于提升市场份额 [3] - 张家港农商银行推出3折或3.6折分期利息优惠 体现中小银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
财报解读|一季报植物蛋白饮料股业绩双位数下滑,为何燕麦奶除外
第一财经· 2025-05-13 07:51
国内植物蛋白饮品行业现状 - 国内传统植物蛋白饮品未受益于健康化升级趋势 养元饮品和承德露露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9.7%和18.4% 归母净利润分别减少27%和12.5% [1] - 春节前置和低迷市场环境被列为业绩下滑原因 但2024年Q4两家公司收入曾分别增长16.1%和22.7% 全年看养元饮品收入仍减少1.7% [1] - 养元饮品核心产品核桃乳2024年收入下滑5.9%至53.7亿元 功能性饮料收入增长45%至6.5亿元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经销商反馈传统植物蛋白饮品因产品老化、口感甜腻导致销售不佳 椰子水和中式养生水等新兴品类更受欢迎 [5] - 无糖茶、椰子水等风口品类明显蚕食植物蛋白饮料市场份额 坚果零食企业跨界布局进一步分流需求 [5] - Oatly中国2025年Q1收入增长37.6%至3000万美元 销量同比大增82.6%至2940万升 主要得益于瑞幸等餐饮渠道和会员店新零售渠道拓展 [5][6] 国内外企业战略差异 - Oatly通过"燕麦奶+咖啡"场景化营销实现渗透 国内品牌缺乏B端业务和餐饮渠道定制化产品 [6] - 国内企业创新仍聚焦C端 承德露露推出"杏仁+"系列咖啡红茶新品 养元布局无糖高钙银发市场 露露2025年进军养生水赛道 [6] - 养元饮品转型股权投资 16亿元入股长江存储母公司 接近其全年净利润(17.2亿元) 但投资平台泉泓投资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亏903万元) [7] 行业专家观点 - 国内品牌受限于传统渠道依赖和保守策略 需加强餐饮渠道创新与品牌联动以适应多元化需求 [6] - Oatly的渠道拓展存在"以价换量"特征 但成功开辟增长路径 为行业提供参考样板 [6]
顺丰可惜了
虎嗅APP· 2025-05-11 23:46
核心观点 - 顺丰控股2024年业绩表现靓丽,营收2844亿同比增长11.4%,净利润102亿同比增长23.5% [3] - 公司业务结构呈现"三驾马车"格局:速运及大件(70.4%)、供应链及国际(26%)、同城即时配送(3.2%)[7][8][10][12] - 公司战略从"以价换量"转向"保价为上",单票溢价率回升至93.5% [35][38] - 业务结构失衡:速运分部贡献107.8%净利润,国际业务亏损13.2亿,同城业务亏损率扩大至62.9% [39][40][43] 业务结构分析 速运及大件分部 - 2024年营收2002亿占比70.4%,较2023年增长133亿贡献率51% [8][14] - 时效快递收入1222亿占比61%,同比增长5.8%贡献率50.8% [16][22] - 快运收入376.4亿年均增10%,贡献率34.4% [18][22] - 净利润110亿占比107.8%,净资产收益率达36% [39] 供应链及国际分部 - 2024年营收740亿占比26%,增长111亿贡献率42.8% [10][14] - 毛利润率降至6.6%,净亏损13.2亿 [40] - 总资产661亿负债率89% [42] 同城即时配送 - 2024年营收90亿占比3.2%,增长16.4亿贡献率6.3% [12][14] - 毛亏损56.7亿亏损率62.9% [43] - 总资产45.2亿较2021年仅增11% [46] 市场竞争策略 - 2024年市场份额7.6%较2023年降1.4个百分点,放弃"10%防线" [28][30] - 单票溢价率93.5%回升至2018年水平,显著高于行业均价8元/件 [26][35] - 历史溢价率波动:2014年61.2%,2018年93.7%,2021年64.3% [32][35] 业务发展趋势 - B端收入权重增加带来"工具化"风险 [24] - 时效快递增速放缓至年均7.3% [16] - 经济快递年均增速仅2.3%,定位尴尬 [17] - 冷运及医药收入98.1亿年均增8% [20]
顺丰可惜了
虎嗅· 2025-05-11 22: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844亿,同比增长11.4%,净利润102亿,同比增长23.5% [1] - 市值2155亿,市盈率21.2倍 [2] - 速运及大件分部净利润110亿,占公司净利润107.8%,净资产收益率36% [29][31] 业务结构 - 三大业务板块:速运及大件(70.4%)、供应链及国际(26%)、同城即时配送(3.2%) [5][7][9] - 2024年营收增长260亿,速运及大件贡献51%,供应链及国际贡献42.8%,同城即时配送贡献6.3% [11] - 时效快递营收1222亿(占速运分部61%),经济快递272.5亿,快运376.4亿,冷运及医药98.1亿 [14][15][16][18] 业务增长与竞争策略 - 时效快递2021-2024年均增7.3%,2024年增速降至5.8% [14] - 快运业务年均增10%,2024年零担货运量直营6.9万吨/日,加盟3.2万吨/日 [16] - 放弃市场份额争夺(2024年份额7.6%,较2023年降1.4个百分点),转向"保价策略",2024年单票溢价率93.5% [23][26] 各业务盈利能力 - 供应链及国际分部毛利润率6.6%,净亏损13.2亿,负债率89% [32][34] - 同城即时配送收入90.1亿,毛亏损56.7亿(亏损率62.9%),总资产45.2亿 [35][38] - 速运及大件分部净利润率5.5%,贡献超100%公司净利润 [29] 行业对比 - 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1750.8亿件(+21.5%),均价8元/件(2023年9.14元) [22] - 六大快递企业合计份额80%(2023年87%),中通份额19.4%(降3.5个百分点) [22][23] - 顺丰2014年溢价率61.2%,2024年回升至93.5%,接近2018年水平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