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雪球“分红季”重磅开启:共探红利资产新机会
财富在线· 2025-06-09 10:24
2025 年 6 月 9 日,雪球发起 #分红季,上雪球 #主题活动,深度探讨红利策略,和基金公司、投资者共 同挖掘高股息资产价值,助力投资者把握这一轮 "真金白银" 的投资机遇。 红利资产作为穿越市场波动的 "现金奶牛",在雪球上受到了投资者的极大关注。沪深300成分股中,金 融、能源、消费等行业分红稳定性突出,部分科技企业(如半导体、光伏龙头)也加入了高分红阵营。 雪球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更多投资者理解红利投资的本质,从而抓住投资机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雪球将围绕 "红利策略" 打造一系列创意互动玩法,为投资者提供兼具专业性与 趣味性的交流平台。此次活动涵盖了分红主题征文、夏日红利诗会、寻找红利锦鲤、年中红利故事会等 多种创意互动玩法,各位球友上雪球分享个人红利投资故事、红利投资策略,或看好哪些分红上市公 司、红利基金产品等,优质内容还会随机获得现金红包打赏! 过去两年,在国内宏观经济承压和海外高利率双重压力下,市场风险偏好低迷,被视为具有"类债属 性"和"防御能力"的高股息资产表现相对强势。监管逐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相关政策, 持续完善和优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规则,以引导公司合理分红、提高 ...
投资加点红︱为什么说当下红利投资进入顺风区
新浪基金· 2025-06-06 02:59
红利类指数长期表现 - 红利全收益指数从2014年至今以几乎不变的斜率持续上行 持有时间拉长后最终收益表现良好 [1] - 红利资产在防御和进攻策略中均具备底层配置价值 广发证券研究指出其长期稳定性 [1] 公募新规下的配置机遇 - 证监会2025年5月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浮动管理费机制和强对标基准考核 红利资产因中长期业绩契合或迎配置良机 [3] - 方正证券测算显示:持有周期超1年时 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指数较沪深300/中证800胜率超70% 持有3年或5年时胜率接近90% [3] 利率环境与股息率优势 - 中证红利指数当前股息率达6.36% 处于近10年96%百分位高位 反映高分红和低估值双重优势 [5] - 红利资产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利率下行时稳定股息吸引力提升 利率上行时资金可能转向其他高息资产 [5] - 当前低利率环境为红利资产提供长期支撑 股息率高位区间凸显投资性价比 [5] 政策与市场共振机遇 - 公募新规强化中长期考核 红利策略持有期优势被放大 利率下行进一步推升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6] - 尽管短期波动存在 红利资产凭借稳定分红和低估值特性成为长期重点配置方向 [6]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近一年累计涨幅近22%,险资或将是推动下半年红利上升的重要力量
新浪财经· 2025-06-06 01:0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均收涨超1%,半导体、传媒、硬件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家庭用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反弹收涨,过去一年涨幅达17.94%,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2.54%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4.40% [3] ETF及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近一年累计涨幅达21.85%,全天成交额2.19亿元,最新规模106.76亿元,份额75.62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3] - 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29亿元,其中场外指数基金规模为22.50亿元 [3] 房地产行业动态 - 恒基地产涨幅居前,交银国际证券指出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出现"止跌回稳"信号,香港房地产市场关键因素出现转机 [4] 保险资金入市 - 中国太保发布目标规模2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第二批试点机构基金已获批 [4]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4] - 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2025年入市规模有望达4.2万亿元,保险资金更青睐红利等有较高股息率的标的 [4] 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5]
华安基金:存贷款利率同步下降,低利率环境利好红利
新浪基金· 2025-05-27 09:45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出现分化,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84%,恒生指数上涨1.1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5%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原材料、医药领涨,必需性消费、地产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日均35亿人民币,总计流入约175亿,环比前一周大幅上行 [1] - 外资净流出海外中资股8.1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2.2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出5.9亿美元 [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国有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1年期及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5/15/15/25/25bp [2]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策略有望受益,类平准基金表述积极,加快推进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央国企回购增持加速,上海、浙江国资委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作中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工具 [2] 港股央企红利投资价值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PB为0.6,PE为6.46,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6.37%股息率 [3]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01%,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99% [3] - 国内降息周期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表现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净值为1.4105,规模31.69亿元,周成交额10.40亿元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信银行周涨跌幅4.2%,中国光大银行周涨跌幅3.7%,工商银行周涨跌幅1.8% [6] - 权重股近12月股息率较高,农业银行7.5%,中信银行8.2%,工商银行8.6% [6]
连续3年高股息率个股名单出炉,12股获社保基金重仓
证券时报· 2025-05-25 11:49
红利投资策略表现 - 红利投资策略通过高股息资产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20年至今累计上涨59.08%,远超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7.03% [1] - 上证红利指数近期表现优异,5月12日以来累计上涨1.38%,跑赢沪深300指数 [1]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中长期业绩考核,红利资产与这一导向高度契合 [1] 高股息个股统计 - 50只个股连续3年股息率超过5%,中远海控近3年股息率均值最高达16.92%,冀中能源、宇通客车、立霸股份均值均超10% [2][3] - 中远海控2022-2024年股息率分别为33.04%、7.72%、10%,2024年分红总额244.31亿元,连续4年分红超百亿元 [3] - 广汇能源连续3年股息率超8%,一季度获3只社保基金组合重仓,社保基金110组合持仓超2年 [5] 行业分布与特征 - 银行和煤炭行业高分红个股数量领先,分别有12只和8只,合计占比40% [4] - 上榜煤炭股和银行股普遍破净,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仅0.39倍,近3年股息率维持在5%-7.38% [4] - 社保基金重仓12只高股息个股,持股市值最高为广汇能源(13.1亿元),其次为宇通客车(11.73亿元)、成都银行(8.19亿元) [4] 公司动态与案例 - 中远海控市净率1.07倍,总市值2504.66亿元,位列交通运输行业 [3] - 宇通客车市净率4.65倍,总市值555.7亿元,位列汽车行业 [3] - 华夏银行表示持续加大现金分红力度,2024年实施半年度分红以提升股东回报 [4] - 广汇能源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无人矿卡已投入运行200辆 [5]
高股息ETF(159207)上市月余涨超9%!跟踪指数同期超额收益显著,跑赢同类指数约3%
新浪财经· 2025-05-23 05:30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指数上涨0.26%,成分股宇通客车上涨1.55%,劲嘉股份上涨1.35%,君正集团上涨1.30%,建发股份上涨1.21%,江苏金租上涨0.86% [1] - 高股息ETF(159207)上涨0.29%,4月9日上市以来涨幅超9%,连续两日资金净流入 [1] - 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指数自4月9日以来涨幅达7.82%,跑赢同类中证红利指数、中证高股息策略指数约3% [1] 指数策略与机制 - 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指数采用"预案前置化"策略,以最新现金分红预案计算预期股息率,调仓时间提前至每年5月第六个交易日(2025年为5月13日) [1] - 该机制较传统12月调仓的红利指数提前7个月,规避历史数据滞后性 [1] 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与险资增配趋势,高股息与高盈利质量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2] - 美债标售结果不佳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A股高股息防御板块如公用事业、银行或成资金避风港 [2] - 资本市场建设强调投资者回报,高股息央企投资逻辑愈发顺畅,分红制度不断完善 [2] 产品表现与优势 - 高股息ETF(159207)自成立以来周盈利百分比为60.00%,日盈利百分比为69.23% [2] - 该产品为唯一紧密跟踪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指数的工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配置高股息板块优质资产的途径 [2]
华安基金:港股上周再度收涨,红利投资逻辑延续
全景网· 2025-05-20 08:38
行情回顾及资金流向 - 港股上周普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3.00%,恒生指数上涨2.3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3%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金融、工业领涨,仅公用事业下跌 [1] - 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扩大至9.0亿美元(前一周2.5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外资净流入12.3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3.3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净流出约80亿,环比前一周净流入67.8亿转为净流出 [1] 政策环境与红利策略 - 降准降息政策延续低利率环境,高股息策略受益 [1] - 类平准基金表述积极,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红利板块有望获机构资金青睐 [1] - 国内降息周期叠加经济弱复苏背景,红利策略配置价值凸显 [2] 央国企回购与股息优势 - 诚通、国新旗下央国企集中发布回购增持计划,上海、浙江国资委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具运用 [2] - 现金充裕的央国企更具股东回报能力,回购增持动作对红利资产形成支撑 [2]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8.04%(中证红利6.37%),PB 0.59,PE 6.35,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97%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覆盖港股通央企高股息证券 [3] - 产品规模34.34亿元,周成交额9.83亿元,单位净值1.3903 [5] - 前十大权重股以金融业为主,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权重4.1%,股息率4.6%)、农业银行(股息率7.5%)、工商银行(股息率8.8%)等 [6]
市场进入“平静期”,现在该买谁?
搜狐财经· 2025-05-19 12:26
地缘政治与市场环境 - 中美关税战出现缓和迹象 尽管后续可能存在反复 但对资本市场影响边际递减 [1] - 地缘紧张局势缓解带动黄金价格下跌调整 [1] - A股市场从4月初3000多点上涨至3400点以上 进入"平静期" 军工、科技和港股创新药等小热点交替登场 [1] - 美股市场显著反弹 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年内涨幅接近翻红 [2] - 中美股市近期走势方向罕见一致 [3] 投资方向分析 - 红利方向受机构青睐 险资频繁举牌显示对红利股的配置偏好 在震荡行情中回撤较小 [4] - 港股红利和红利低波长期表现优于普通红利指数 [5] - 内需消费出现结构性分化 传统消费股(如白酒)表现乏力 而新兴消费领域(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宠物经济、美容护理)牛股频现 部分个股年内股价翻倍 [6] - 可关注重仓新兴消费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或恒生消费指数 [8]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科技板块具备布局价值 国内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AI、云计算、新能源车) 国际环境改善(中美关税谈判取得进展) [9]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最新PE-TTM为21.74倍 处于近5年17.24%分位点 [9] - 指数成分股估值显著低估 腾讯控股真实PE不足20倍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PE仅15倍 均低于历史中枢 [1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025年初至5月16日净买入额超6039亿港元 达去年同期3倍 [12] - 港股聚集中国优质核心资产 恒生科技指数重点覆盖AI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14] - 可关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及对应联接基金 [14] 指数产品持仓结构 - 恒生科技指数ETF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7.91%)、京东集团-SW(7.85%)、阿里巴巴-W(7.83%)、小米集团-W(7.61%)、美团-W(7.55%)、中芯国际(6.99%)、快手-W(6.26%)、理想汽车-W(5.23%)、小鹏汽车-W(4.87%) [10]
聊聊主流红利指数的“含银量”
雪球· 2025-05-19 07:46
银行业表现与红利指数分析 - 工商银行近三年涨幅分别为+17 66%、+52 30%和+5 71%,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持续创新高[2] - 红利低波指数银行业权重达48 21%,红利低波100指数银行业权重为20 65%,显示银行业与红利指数强相关性[3][5] - 复合因子红利指数(如红利低波、800红利低波)更青睐城商行,纯红利因子指数(如中证红利)对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分配更均衡[5] 银行业基本面与股价背离 - 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过去一年上涨42 90%,但行业24年年报显示营收净利停滞、ROE下降、拨备率下降、关注率逾期率上升[5] - 四大行ROE维持在10%附近,分红率32%,但一季报显示净利润增长乏力,若不提高分红率,ROE可能快速下降[6] - 银行业股息率从两年前的7%降至当前不足4 50%,低于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7] 市场情绪与估值水平 - 市场对银行业坏账率、利润增长、增发融资的担忧减弱,负面言论减少,一致性预期加强[8] - 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仅0 67倍,股息率仍高于无风险利率,但投资性价比较前两年下降[8] - 建设银行股息率4 39%,招商银行股息率4 45%,城商行股息率普遍高于国有行和股份行[9] 红利指数与行业配置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6 37%,红利低波100指数股息率6 15%,均显著高于银行业当前股息率[9] - 权益资产配置建议65%比例,可选用费率0 20%的分红型ETF或分散配置优质红利股[11] - 当前A股估值处于正常偏低区间,相对债券投资价值较高,适合防御型投资者采用股债混合策略[11]
申万菱信贾成东迎履新“首秀”!老牌公募“明星牌”承载转型厚望
搜狐财经· 2025-05-16 09:54
新发基金产品 - 申万菱信基金于2025年5月16日推出两只新发基金:申万菱信中证红利指数(A/C类)和申万菱信行业精选(A/C类)[1] - 中证红利指数由王赟杰管理,行业精选由贾成东管理,后者为贾成东加盟申万菱信后首只产品[1] - 公司通过新基发行测试贾成东的"吸金能力",而非单纯扩充产品线[5] 基金经理背景 - 王赟杰管理16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呈现"一拖多"现象,管理压力显著[1] - 贾成东此前在招商基金管理5只产品总规模83.62亿元,代表作招商行业精选任职回报192.09%(年化15.45%),招商优质成长任职回报140.27%(年化13.41%)[6] - 贾成东擅长中观行业研究,招商行业精选曾实现36%银行仓位占比的行业轮动[7] 公司经营现状 - 申万菱信基金2025年一季度管理规模736.61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60%(442.97亿元),股票型基金占比17%(123.08亿元)[11] - 21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总数的25%),申万菱信鑫享稳健已触发清盘,申万菱信红利量化选股濒临清盘[14] - 2025年3月新发基金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因募集失败,反映渠道能力薄弱[10] 战略调整方向 - 贾成东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公司试图通过明星基金经理重塑品牌形象并推动投研体系改革[14] - 引入贾成东或有助于突破规模增长瓶颈,其管理的新动力基金当前规模仅10.74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