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林洋能源构建全球化发展战略上半年营收达24.81亿元 其中海外增速亮眼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1: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1亿元,归母净利润3.24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13.57亿元,环比增长20.73%,归母净利润2亿元,环比增长61.29% [1] - 境外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61.73%,成为业务成长重要引擎 [1] 智能业务板块 - 国内智能电网业务中标金额合计约2亿元(国网1.65亿元+蒙西电网0.35亿元) [2] - 新增智能融合终端、光伏"四可"方案等产品线,中标多电网项目 [2] - 海外智能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50% [3] - 波兰市场份额超30%,并拓展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中东欧市场 [3] - 中东区域合资公司市占率超30%,辐射阿曼、科威特市场 [3] - 亚洲区域累计交付智能电表超百万台,印尼规模交付并辐射东南亚市场 [3] 新能源业务板块 - 持有新能源电站超1.3GW,在建项目1225MW,新增150MW风电指标 [4] - 运维品牌升级为"林洋智维",服务客户超280家,覆盖场站360余个 [5] - 运维总容量突破20GW,同比增长40%,居行业第一梯队 [5] - 电力交易业务覆盖江苏、山东等省份,自持发电场站15座(总装机1GW) [5] - 安徽省光伏及风电场站结算均价较燃煤标杆电价溢价明显 [5] - 与华为数字能源、保加利亚企业、瑞典Suntrade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6] - 首个兆瓦级意大利撒丁岛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6] 储能业务板块 - 上半年交付及新签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中标金额2.29亿元 [7] - 蒙古国项目实现高寒地区大型源网侧突破 [7] - 毛里求斯40MW/120MWh项目实现"海外百兆瓦级+非洲源网侧+EPC"三项突破 [7] - 累计交付并网超5GWh,储备项目规模达10GWh [7] - 年产能提升至10GWh(江苏启东+河北平泉+安徽五河基地) [8] - 沙特在建海外生产基地2GWh预计年内投产 [8] - 在中东建立"制造+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在波兰设立欧洲地区总部 [8]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聚焦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出海 [1] - 形成覆盖国内外的高效产能协同网络 [7] - 在中东北非地区建立"产销服"地区总部,在欧洲建立多职能总部 [8] - 通过本地化布局深化全球化战略(波兰、沙特、东南亚等区域) [3][8]
中创智领(601717):业绩超预期 新能源转型成果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8-29 00:3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9.82亿元同比增长5.42% 二季度单季收入102.21亿元同比上升10.1%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16.36% 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27.4% [1] - 汽车零部件板块利润大幅增长推动业绩超预期 [1]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3.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二季度单季毛利率23.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2.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2%同比持平 研发费用率4.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 - 降本增效措施成效显著 [1] 煤机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煤机板块收入101.49亿元同比增长3.5% 归母净利润22.41亿元同比增长8.36% [2] - 海外市场订货额7.75亿元同比增长137% [2] -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 煤炭进口2.22亿吨同比下降11.1% [2] - 煤炭作为能源保供压舱石推动行业稳定发展 数字化转型提升开采智能化水平 [2] 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98.33亿元同比增长7.47% 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7.80% [2] - 亚新科收入31.59亿元同比增长18.28% 受益于减振业务快速增长和商用车业务稳步上升 [2] - SEG收入64.34亿元同比持平 欧美燃油车市场需求基本稳定 [2] - 新能源转型成果显著 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5.6%至44.73亿元 2026年净利润预测上调9.4%至47.72亿元 [3] - A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7.4倍市盈率和2026年7.0倍市盈率 H股对应2025年6.0倍市盈率和2026年5.6倍市盈率 [3] - A股目标价上调31.6%至25.00元 对应10.0倍2025年市盈率和9.4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34.5%上行空间 [3] - H股目标价上调33.3%至20.00港元 对应7.3倍2025年市盈率和6.8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1.1%上行空间 [3]
到期未获聆讯!奇瑞汽车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12:21
上市进程状态 - 公司于2024年2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 但截至8月28日满6个月未获聆讯 且招股文件从港交所网站消失 通常意味着申请失效[1] - 证监会于8月27日披露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意味着监管层同意公司具备境外上市条件[2] - 公司回应称上市进程正常 知情人士表示可能因流程时间问题导致失效 许多公司需重新递交1至2次申请[1][3] 后续上市计划 - 公司可能更新财务数据后重新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或考虑科创板与H股双轨路径[4] - 若港股估值承压 可能延迟上市以等待更有利融资窗口[4] -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同时18名股东拟将20.16亿股境内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流通[4] 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2年 2023年及2024年前9月净利润持续增长 分别为58.06亿元 104.44亿元和113.12亿元[5] - 同期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5.7% 48.7%和44% 海外市场贡献显著[5] - 燃油车收入占比仍居主导 2022-2024年前9月分别为75.9% 87.8%和74.8% 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为13.2% 4.9%和16%[5] 战略布局与挑战 - 2024年5月整合雄狮科技 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业务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 强化智能化战略资源协同[6] - 资产负债率较高 2022-2024年前9月分别为93% 92%和89%[6] - 若IPO进展不顺可能影响新能源研发及海外工厂建设 但成功上市将助力资源整合与全球化布局[5][6]
岚图汽车CEO卢放谈IPO:体现出东风的支持和市场的信心,但不能沾沾自喜继续稳扎稳打
新浪科技· 2025-08-28 11:08
公司发展动态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表示IPO相关事宜需以东风公司集团公告为准[1] - 东风公司对岚图发展提供支持 体现集团向新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1] - 市场对岚图发展抱有信心 认可公司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1] 用户与市场表现 - 岚图汽车通过产品服务建设和用户沟通 已赢得20多万用户信赖[1] - 公司将持续稳扎稳打推进工作 致力于获取更多用户信任[1] - 管理层强调需保持谨慎发展态度 避免自满情绪[1]
格林大华期货铂钯上市专题系列(四):钯金价格走势及产业链介绍
格林期货· 2025-08-28 08:5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3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铂、钯期货及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征求意见公告,标志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多元化和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完善了贵金属衍生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新机遇 [1] - 本系列报告解析铂、钯特性、供需格局、价格驱动因素及期货期权合约与交易规则,第四篇报告介绍铂族金属性质,分析钯金历史价格走势 [1] 钯金现货价格走势 长期走势 - 2006 - 2015年,钯金与金银价格趋势基本同步,受益于全球流动性扩张及避险需求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后均强势反弹 [5] - 2015年后钯金走出独立行情,因汽车催化剂需求爆发、南非供应紧张,2021年前后攀升至历史峰值3433.00美元/盎司,跑赢金银 [5] - 2022年以来,新能源转型加速和全球经济放缓使钯金工业需求预期走弱,价格回落,金银受金融属性支撑走势相对坚挺 [5] 近期走势 - 2023 - 2025年钯金市场与其他贵金属走势分化,价格波动剧烈,受工业与金融属性双重影响 [10] - 年初市场震荡,五月美国拟对铜加征关税,因铜与钯金协同应用,下游预防性采购推动钯金价格阶段性走强,地缘政治因素使钯金获资金关注 [10] - 供应端紧张,需求端传统汽车催化剂需求受新能源替代压力,电子工业和氢能领域新兴应用崛起 [10][12] - 政策预期变化使市场情绪转变,钯金价格回调,但长期看市场处于紧平衡,氢能产业带来需求增长点,供应约束难缓解,价格有中长期支撑 [12] 铂族金属介绍 定义与地位 - 铂族金属包括铂、钯、铑、铱、锇和钌,是贵金属重要类别,在工业和金融市场占据关键地位 [14] 物理化学特性 - 高熔沸点,高温下稳定性好,不易熔化变形 [16] - 电热稳定性好,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小,适合长期稳定工作场合 [16] - 化学惰性与稳定性高,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强 [16] - 抗腐蚀性强,对普通酸及多种化学试剂有抵抗力,钯相对活泼,耐酸性稍弱 [16] - 抗氧化性突出,铂与铑能在空气中长期保持光泽,铂铑合金用于制造热电偶等 [16] - 催化性能优异,活性、选择性高,可加工性好,用量低,可调控提升性能 [16] 应用价值 - 铂族金属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材料,推动汽车尾气净化、石油化工等关键工业过程发展 [17] 钯金产业链结构 上游 - 涵盖钯矿勘探、开采及粗炼环节,全球钯金资源集中在俄罗斯与南非,两国供应超80%,形成寡头垄断 [20] - 核心任务是从铜镍共生矿中提取钯金精矿,中国国内矿床难开采,大部分依赖进口 [20] 中游 - 聚焦钯金提纯与标准化产品生产,通过技术将粗钯提纯至≥99.95%纯度 [20] - 产品有钯金锭和海绵钯,二者可精炼转换,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布局和技术升级参与全球竞争 [20] 下游 - 以汽车催化剂为主导,中国国六标准推动单车用钯量增加30%,还有电子工业、化工制造、医疗消费、投资市场等应用 [20][23] - 循环再生是关键补充环节,报废汽车催化剂回收占再生钯来源70%以上,全球回收供应占比32.5%,中国加速回收体系升级 [23]
家电零部件行业投资策略周报-20250828
财通证券· 2025-08-28 08:31
核心观点 - 热威股份作为全球电热元件行业第三大企业[43],主营业务覆盖民用电器、商用电器、工业装备及新能源汽车电热元件[6][10][15],技术优势显著且客户资源优质[6][27][28] -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营收保持较快增速[20],净利润稳健增长[20],新能源汽车电热元件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至显著水平[22],费用率稳定且毛利率稳中有升[26] - 下游行业增长强劲:1H2025家电出口数量同比增长3.5%至221346万台[35],国内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9.2%至4537亿元[3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至910万辆[36] - 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全球前十大电热元件企业市占率合计32.36%[42],热威股份以5.83%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三[42][4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热威股份主营电热元件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6][10],产品分为四大类:民用电器电热元件(厨房、衣物护理、卫浴、暖通场景)[15][16]、商用电器电热元件[15][16]、工业装备电热元件(注塑、医疗、半导体设备等)[6][15]、新能源汽车电热元件(高压液体加热器)[6][1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主要来自民用电器电热元件[17],2024年民用电热元件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最高[1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保持较快增速[20],净利润稳健增长[20],新能源汽车电热元件收入占比逐年增加[22] - 费用率保持稳定[26],分产品毛利率近两年稳中有升[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所减少[26],存货水平有所下降[26] - 境内营收增速较快[30] 竞争优势 - 技术优势:深耕电热元器件研发创新[6][27],民用领域产品多规格且支持定制[6][27],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厚膜电热元件推广开拓者[6][27] - 客户优势:积累美的、三星等优质龙头客户[6][28],需求稳定且合作长期[6][28] - 制造能力:具备大批量与离散化制造能力[6][29],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效率与成本控制[6][29] - 供应链优势:规模生产保障质量与交期[6][32],境内浙江基地与境外泰国基地布局优化供应链效率[6][32] - 质量与人才优势:通过ISO9001等体系认证[33],研发人员394人(占总人数15.94%)[35],本科及以上学历199人[35] 下游行业分析 - 家电行业:1H2025中国家电出口数量221346万台(同比+3.5%)[35],出口额3524.61亿元(同比+1.4%)[35];国内家电零售额4537亿元(同比+9.2%)[35] - 新能源汽车行业:1H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10万辆(同比+28%)[36];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693.7万辆(同比+41.4%/+40.3%)[36]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电热元件行业形成北美、欧洲、亚太三中心格局[41],中高端市场由欧美企业主导[41] - 2021年全球前十大企业市占率合计32.36%[42],热威股份以5.83%的市占率位列第三[42][43],仅次于佐帕斯工业(8.84%)和东方电热(5.93%)[4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周度(8/18-8/24)家电板块涨幅+1.54%[44][46],细分板块中黑电涨幅+9.1%[44][46],白电跌幅-0.31%[44][46] - 涨幅前五个股:飞乐音响(+27.8%)[47]、和而泰(+20.5%)[47]、兆驰股份(+18.7%)[47]、石头科技(+16.1%)[47]、得邦照明(+14.6%)[47] 原材料价格 - 2025年8月22日期货阴极铜价78690元/吨(周环比-0.61%,年初至今+6.63%)[52] - 期货铝价20650元/吨(周环比-0.51%,年初至今+4.48%)[52] - 塑料城价格指数804.79(周环比-0.37%,年初至今-9.5%)[52] - 钢材价格指数94.41(年初至今-3.14%)[52] 行业数据 - 线上零售:1W25-33W25彩电/空调/洗衣机销额同比+14%/+23%/+10%[54],扫地机销额同比+49%[54] - 线下零售: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销额同比+10%/+10%/+17%/+16%[54],油烟机/燃气灶零售额同比+36%/+15%[54]
浙江鼎力:2025年上半年净利增长27.6%,新能源转型与海外扩张双轮驱动增长
证券时报· 2025-08-28 06: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36亿元 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 同比增长27.63% 净利率提升至24.27% [1] 海外市场 - 海外市场收入达33.74亿元 同比增长21.25% 占比超七成 欧洲和一带一路国家业务表现突出 [2] - 欧洲PMI初值升至50.5(前值49.8) 三年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 设备平均使用年限近10年 更新需求有望改善 [2] - 灵活调整产线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海外子公司运营 加快渠道下沉和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1.44亿元 同比增长21.82% 累计获专利273项(发明专利146项 海外专利97项) 参与制定近2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3] - 实现全系列产品电动化 推出批量化无油全电环保剪叉系列 具有低能耗 更安全 易维护优势 [3] - 推出油改电服务 帮助客户以低成本完成柴动设备电动化改造 提升设备利用率 [3] 产品拓展 - 除200余款常规产品外 推出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 隧道打孔机器人 轨道高空车等差异化产品 渗透船舶 轨道交通 新能源工程等场景 [4] 可持续发展 - 连续10年实施现金分红 2024年度分红总额超5亿元 派息率达31.09% [5] - 首度参评Sedex供应链大奖 获技术创新和积极进取两大奖项提名 [6]
预售价不到30万的沃尔沃XC70,除了安全还有什么“新”花样?
观察者网· 2025-08-28 05:3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沃尔沃全新XC70于8月27日在成都全球首发并开启预售 两驱版预售价29.99万元 四驱版预售价32.99万元[1] - 新车开启预售85分钟后小订突破5000台 计划于9月26日正式上市[1] 产品定位与竞争格局 - 新车基于SMA混动架构打造 定位为豪华品牌混动车型的"全能之选" 车身尺寸为4815/1890/1650mm 轴距2895mm 定位介于XC60与XC90之间[3] - 全系为混动车型 上市后将与问界M7、理想L8、岚图FREE+、小鹏G9、乐道L90、特斯拉Model Y L、小米YU7等车型形成竞争[3] 动力系统技术特性 - 搭载"四擎四驱"超级电混技术 包含1.5T发动机、3DHT变速箱及P1+P2+P4电机 系统最大输出功率340kW 0-100km/h加速时间5.28秒[3] -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 热效率达44% P1电机负责发电及辅助动力输出 P2电机负责前轮驱动及辅助发电 P4电机负责后轮驱动及辅助发电[5] - 采用P2电机而非更常见的P3电机 目的是使结构更紧凑 提高电驱集成度与安全性[5] - 集成串联、并联、全功率输出、直驱、充电、纯电、能量回收等多种模式 可根据驾驶情况自动切换[5] 续航与能耗表现 - 电池最大容量39.6kWh 纯电续航里程超过200km 综合续航达1200km 补能100km续航需15分钟 馈电油耗6.55L/100km[7] 智能驾驶与座舱配置 - 搭载NP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 覆盖0-150km/h速度区间 支持避让大车、超越慢车、上下匝道和弯道调速等功能[7] - 智能泊车系统支持垂直、水平、斜列等常见车位[7] - 安全驾驶是辅助驾驶系统的根本 公司选择合适时机推出合理功能 不追求非理性的一步到位[9] - 智能座舱配备92英寸AR-HUD、12.3英寸仪表盘和15.4英寸中控屏 支持全场景四音区智能语音并融合AI大模型[9] 设计与品牌战略 - 外观采用家族式"雷神之锤"大灯和"维京战斧"尾灯 内饰保持简约风格[9]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90%销量为新能源汽车 XC70肩负引领品牌转型的重任[9] - 选择在中国全球首发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且拥有最完善产业链 新车将依托中国产业优势实现全球市场拓展[11] - 新车未来将登陆欧洲市场 是一款全球车型[12] 市场定位与挑战 - 预售价下探至30万元以内 进入25万-40万元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最终市场表现取决于上市定价[12]
和展能源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 上半年新签混塔销售订单1.7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2:1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97万元 同比增长11.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41.58万元 同比大幅减亏 [1] 混塔业务 - 上半年生产25套混塔产品因买方机型调整及北方生产条件限制未能按期交付 未实现销售收入 [1] - 混塔产品预计三季度开始陆续交付 [1] - 上半年新签混塔销售订单1.77亿元 [1] 新能源开发业务 - 成功收购50MW集中式风电项目 预计年收入约3200万元 [2] - 河南50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计划9月开工 12月底建成发电 预计年售电收入约5000万元 [2] - 内蒙古电熔镁砂及相关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取得进展 [2] 战略转型 - 公司全面聚焦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的全周期业务 [1] - 混塔业务被列为重要转型发展方向 [1] - 通过传统开发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业务和创新业务协同推进新能源开发 [2]
岚图单飞!央企新能源转型,成败在此一举?
电动车公社· 2025-08-27 16:05
东风集团资本运作 - 东风集团通过"介绍上市"方式推动岚图汽车登陆港股 同时完成东风股份私有化退市 [3] - 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方案 将东风股份持有的79.67%岚图股权分派给股东 [15][16] - 向散户股东提供每股6.68港元现金对价补偿 外加价值4.17港元/股的岚图股权 [20] 市场反应与估值表现 -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股价飙升69% 收盘达9.2港元/股 [22] - 东风股份市净率仅0.25倍 总市值391.2亿港元 [26] - 尽管年营收1061.97亿元人民币 但2024年亏损12.22亿元 [30][31] 业务重组背景 - 上市平台丧失融资功能 从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 [26] - 旗下14家附属公司业务庞杂 包含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 [25] - 合资品牌式微 自主品牌处于调整期 需通过私有化推进改革 [32][35] 岚图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四季度已实现盈利 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36][37] - 拥有岚图梦想家、FREE+两款爆款车型 及知音、追光L等新品储备 [37] - 员工平均年龄31岁 采用直营模式 具备新势力企业特征 [44] 战略转型方向 - 岚图承担品牌向上重任 是集团新能源转型试验田 [40][41] - 向高端化转型 成为新质生产力典范 [46] - 岚图前高管调任东风奕派 推动新势力运营模式复制 [49][50] 行业竞争格局 - 新势力阵营洗牌 零跑开始领跑 哪吒逐渐掉队 [57] - 极氪美股上市不足一年即退市 参与吉利系聚焦战略 [57] - 三大央企车企面临新能源转型历史使命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