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时刻

搜索文档
汇丰前海证券CEO陆天先生主持汇丰中国研讨会圆桌讨论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14:20
在全球市场波动扩大、美国关税及货币政策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中国股市投资面临新局势。一方面,行 业热点不断,科技因"DeepSeek 时刻"受关注,AI 投资热度、房地产复苏前景、消费趋势变化、传统行 业板块估值与结构性改革情况等均值得探讨;另一方面,市场主题复杂,通缩下的"内卷"冲击市场盈 利,政策应对与行业整合效果有待观察,"沪港通"南向资金流动带来内地投资者资产配置、市场动态及 资金回流等诸多新问题。陆天先生与三位来自海内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嘉宾就以上主题进行讨论,与会者 反响热烈。 此次圆桌讨论围绕中国市场投资新机遇展开深入探讨,提供了多元视角与专业见解。本次研讨会将成为 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把握投资机遇的重要契机,为推动中国市场与全球资本的深度融合注入新的动力 活动首日,汇丰前海证券首席执行官、总经理陆天先生主持了以"投资者观点交流——中西对谈"为主题 的圆桌讨论。 近日,汇丰第十二届中国研讨会在深圳举办,聚集来自全球的商界领袖、企业高管,以及机构和个人投 资者,共同探讨中国投资前景的宏观趋势、经济格局与商业变革。 ...
用“多元入口”激活“盈利潜力” 科创板助力企业加速从“U”到优
证券日报网· 2025-09-14 14:05
科创板上市标准设计 - 科创板第二至第五套上市标准未设置净利润门槛 为未盈利企业提供多元上市路径 [1] - 第二套标准考核"营收规模+研发强度" 第三套考核"营收规模+现金流" 第四套考核"营收规模+市值" 第五套考核"市值+阶段性研发成果" [1][2] - 第五套标准适用于尚未商业化但技术领先的创新企业 更考验硬实力 [2] 企业上市成效 - 54家未盈利企业通过四类上市标准实现IPO 合计募资超2000亿元 [1] - 19家公司通过第二套标准上市 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等企业 [2] - 17家公司通过第四套标准上市 平均市值达375亿元 是上市时30亿元市值门槛的10倍以上 [2] - 17家公司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 覆盖创新药、疫苗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 均已实现产品上市或申请获受理 [2] 财务表现改善 - 54家未盈利企业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1745亿元 同比增长24% 其中26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 [3] - 2024年合计净亏损136亿元 同比缩亏36% 22家公司首次实现盈利摘U [3] - 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999亿元 同比增长8% 合计净亏损15亿元 同比缩亏70% [3] - 山东天岳和拓荆科技从上市前连续亏损转为2024年净利润分别突破1亿元和6亿元 [3] 技术创新突破 - 百济神州肿瘤新药泽布替尼半年度销售额超百亿元 成为明星单品 [4] - 百利天恒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完成Ⅲ期研究的双抗ADC药物iza-bren 海外授权交易创造国产纪录 [4] - 中芯国际发挥链主引领作用 上游硅产业集团和拓荆科技打破国外垄断 下游寒武纪攻坚AI算力芯片开发 [4] 政策支持体系 - 科创板2025年推出"1+6"政策体系 搭建科创成长层 重启第五套标准 纳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6] - 科创成长层实行入层—培育—出层闭环管理 辅以差异化信披和投资者适当性门槛 [6] - 政策发布后新增受理15家IPO申请 其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 1家适用第五套标准 [6] - 2025年上半年32家科创成长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8% 净利润大幅减亏71亿元 [6] 研发成果转化 - 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推动46款药品/疫苗获批上市 其中20款为境内外均未上市的1类新药 [6] - 迪哲医药舒沃替尼获美国FDA批准 成为全球首个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 NSCLC国创新药 [6]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72.78亿元 居A股药企榜首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42% [2]
国信证券:反内卷,更要买高门槛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8-15 00:25
核心观点 - 投资策略应聚焦"高门槛、高壁垒"方向而非短期"反内卷"困境反转机会 包括垄断壁垒型行业(公共事业、稀土)、出海创收的硬科技领域及AI赋能效率革命的行业龙头 [1][2][3] - "反内卷"行情呈现四阶段轮动特征 当前市场处于从β普涨(上游资源品)向α个股挖掘过渡阶段 需关注行业自律出清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4][5][6] - 长期配置应优先选择具备牌照壁垒(金融、电信)、资源壁垒(采掘、石化)或网络效应壁垒(公用事业)的行业龙头 其现金流稳定且政策护城河显著 [11][13][14] 行业分类 垄断壁垒型资产 - 公共事业(电力、水务)和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凭借特许经营权或稀缺性形成定价权 2021-2024年行情持续性显著优于新兴产业 [11][14] - 采掘/石油石化行业需国家特许牌照 前期资本开支达百亿级 电力/交通运输依赖政府定点规划 新进入者难以复制基础设施 [14] 全球化竞争力资产 - 通用计算机设备、电子化学品、分立器件和机床设备在全球利基市场不可替代性排名前25% 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14][15] - 大模型、军工、创新药等领域出现"DeepSeek时刻" 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赶超方面展现优势 [16] AI效率革命型资产 - AI加速替代口译/笔译等流程化岗位 但对教育、创作等需情感交互的岗位替代有限 微软2025年测算显示标准化场景替代率更高 [19] - 行业龙头通过AI降本增效可加速市场出清 重点关注已应用AI技术重构竞争格局的企业 [3][19] 市场阶段特征 反内卷1.0阶段 - 上游资源品(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因供给收缩率先反弹 2023-2024年钢铁/建材行业集中度(HHI指数)改善与资本开支回落同步 [6][8] 反内卷2.0阶段 - 投资逻辑转向个股α挖掘 特种钢、新型建材、碳酸锂等细分赛道需关注产能自律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6][10] 反内卷3.0/4.0阶段 - 行业完成洗牌后形成新核心资产 技术革新(AI+)、全球化布局或供应链重构成为新壁垒 [5][6]
百亿级增量资金,即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05:03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3]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前三 [3] - 银华成长智选等5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3] - 交银瑞安在未结束募集产品中规模突破15亿元 [5] 费率机制设计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以上时管理费减半至0.6%,超额收益达6个百分点以上时上浮至1.5%,其他情况维持1.2%基准费率 [6] - 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6] 基金经理风格分布 - 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各占一半,部分为均衡稳健型 [6]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新兴消费等高景气赛道 [7] - 价值风格偏好金融地产、消费、周期、先进制造等低估值板块 [7] - 均衡型基金经理多具备"固收+"或保险资管绝对收益投资经验 [7] 投资策略方向 - 刘健维主张把握宏观产业趋势与估值水位的平衡 [10]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关注市场空间、竞争差异化、股东回报三大维度 [10] - 孙彬提出企业出海、创新药授权、行业DeepSeek时刻、国内环境稳定四大确定性方向 [11] - 建仓策略动态调整:市场亢奋时放缓,悲观时加速 [11] - 当前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属性较强板块 [11] 机构自购情况 - 东方红资产管理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4] - 天弘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4] - 宏利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4]
浮动费率基金新军集结 百亿级资金蓄力入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20:4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 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募集规模前三 [2] - 银华成长智选、天弘品质价值、嘉实成长共赢等8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交银瑞安募集规模突破15亿元 [2] 基金管理人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管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天弘基金及员工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3] - 宏利基金及员工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交银施罗德等5家机构宣布自购旗下产品金额1000-2000万元不等 [3] 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时管理费减半至0.6% 超额收益达6%时上浮至1.5% 基准费率1.2% [4] - 业绩基准设定以A股为主港股为辅 产品风格涵盖成长型(科技/数字经济)、价值型(金融地产/消费)及均衡型 [4][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赛道自下而上选股 价值风格注重低估值ROE标的逆向布局 [5] - 黄鼎强调通过优秀企业基本面对抗波动 刘健维关注产业趋势与估值匹配度 [7]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 孙彬聚焦企业出海/创新药等确定性方向 [7] 建仓与配置策略 - 何杰提出动态建仓策略:市场亢奋时放缓 悲观时加速 [8] - 王晓川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板块 采取动态调整策略 [8]
全球股市关注下一个“DeepSeek时刻”
日经中文网· 2025-06-23 02:29
DeepSeek时刻概念 - "DeepSeek时刻"指源自中国的创新颠覆世界产业结构和主流技术的瞬间 该概念因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低成本生成式AI动摇美国AI主导权而成为全球股市话题 [1] - 该术语类比1957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引发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象征技术主导权转移的历史性转折 [3] AI行业突破 - 深度求索公司2024年1月推出的低成本生成式AI技术 直接挑战美国在AI领域的技术霸权 [1] 生物医药行业进展 - 2024年5月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签署癌症治疗药独家授权协议 标志美国制药巨头首次依赖中国企业技术 [3] - 三生制药股价在协议公布后较4月底暴涨70% 香港生物技术板块指数自2024年底累计上涨51%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7%)和标普500(1%) [3] 中国技术崛起趋势 - 除AI和生物医药外 中国在机器人 量子计算等领域持续技术突破 形成多领域挑战美国技术主导权的态势 [3]
恒生生科指数1月以来涨超60%,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超过了AI
华尔街见闻· 2025-06-15 11:44
行业表现与市场热度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2025年涨幅超60%,显著超越AI板块17%的涨幅,显示创新药成为市场焦点[1] - 2025年Q1中国药企参与的并购与授权交易总值达369亿美元,占全球总量675亿美元的半数以上[3] - 港股IPO市场火爆,Duality Biotherapeutics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累计涨幅189%,江苏恒瑞制药首日涨25%后累计涨幅31%[4]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中国创新药企打破"持续烧钱"刻板印象,百济神州2025年Q1实现GAAP盈利,全年收入指引49-53亿美元[7] - 信达生物2024年Non-IFRS净利润首次转正达3.3亿元,康方生物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EBITDA亏损收窄至2亿元[7] - BD授权收入常态化,恒瑞医药Q1利润增长主要源于BD首付款计入[9] 技术突破与交易动态 - ADC领域2024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总额102.4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额20%,科伦博泰与Merck&Co交易总额达94.75亿美元[15][16] - 双抗赛道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总交易额达50亿美元,普米斯生物PD-L1/VEGF双抗PM8002交易总额超10亿美元[17][19] - GLP-1减重药物全球销售额超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加速布局多靶点及口服小分子药物[19] 研发实力与全球地位 - 近10年中国原研创新药进入临床数量达4382个,超越美国的4009个,2024年704款新药进入临床全球第一[13] - 中国在新药研发数量上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药物创新的重要力量[13] 人才与政策支持 - 海外科研人才加速回流,显著提升国内研发能力,如Franklin Templeton指出的人才红利效应[23] - 中国药企与美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被视作服务提供商,受美国关税上调影响有限[23]
绷不住了!马斯克炮轰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22
港股新消费板块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毛戈平被称为"港股四朵金花",截至6月4日总市值合计7982亿港元 [1] - 老铺黄金年内涨幅达324.2%,泡泡玛特涨174.4%,蜜雪集团上市3个月涨134.9%,毛戈平涨127.4% [3] - 6月4日盘中出现大幅回调:老铺黄金跌超9%,毛戈平跌超8%,蜜雪集团跌超7% [1] 美国减税法案争议 - 马斯克公开反对特朗普减税法案,称其将增加数万亿美元赤字,并转发数据指出美国债务2020-2024年增长12万亿美元 [4][5] - 法案削减电动车税收抵免,特斯拉等制造商面临压力,高盛指出法案对外国投资者征收最高20%额外税或削弱对美资产兴趣 [5] - 白宫声明称法案将开启"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时代",特朗普未直接回应马斯克 [5] 对冲基金动向 - 5月美股创近30年最大单月涨幅,对冲基金以去年11月以来最快速度加仓全球股票,北美和欧洲科技股最受青睐 [6][7] - 高盛数据显示对冲基金连续三周加仓欧洲股票,上周速度为三个月最快,前5月全球涨幅前十股市中8个来自欧洲 [7][8] - 瑞银预测未来五年欧洲股市将获1.2万亿欧元资金流入,德意志银行将标普500年终目标价从6150点上调至6550点 [9] A股开户数据 - 5月A股新开户155.56万户,环比降19.16%但同比增23%,1-5月累计开户1095.13万户 [11] - 2月、3月开户数分别为283.59万和306.55万,仅次于2024年10月的684万峰值 [12][16] - 机构开户占比稳定在0.5%左右,个人开户主导,10月个人开户达683.97万户 [14]
中国创新药,正让美国担心会是下一个DeepSeek、无人机、电动车
虎嗅· 2025-06-04 01:57
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 美国制药巨头正加大对中国创新药的投入,辉瑞以60亿美元总金额获得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海外权益,首付款12.5亿美元;百时美施贵宝以111亿美元总金额从BioNTech获得相同靶点药物共同开发权,首付款15亿美元 [1] - PD-1/VEGF双抗成为代表性领域,全球在研35款中中国占20款,临床进展最快的几乎都来自中国 [2] - 中国创新药海外权益交易总额近300亿美元,包括康方生物对Summit的50亿美元、Instil对宜明昂科的20亿美元、默沙东对礼新医药的32亿美元等 [3] 研发效率与成本优势 - 中国团队在已验证靶点研发上拥有2-3倍成本优势和约2倍速度优势,人工效率堪比美国AI辅助研发 [6] - 工程优化是当前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国内企业通过双抗/多抗及ADC等"饱和式"排列组合实现突破 [4] - 2025年Q1全球首付款5000万美元以上交易中37%来自中国企业,较两年前接近翻倍,在肿瘤领域占比达67% [7][10] 临床进展与全球占比 - ASCO年会上中国团队73项研究以口头报告亮相(10年前仅1项),国产ADC与双抗管线占比近半 [10] - 中国企业启动的临床试验占全球30%(美国35%),10年前仅占3% [10] - 中国创新药从同质化抗体转向多模式创新,未来五年将在各领域与美国全面竞争 [10] 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 中国在ADC、双抗、T细胞接合器及传统小分子药物领先,美国在细胞与基因疗法、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占优 [6] - 德琪医药比美国Pheast早两年推进CD24抗体临床,翰森制药口服GLP-1受体药物以20亿美元被默沙东收购,价格低于美国同类研发企业 [11][12] 交易价值差异与挑战 - 同一开发阶段的中国资产交易金额仅为海外的1/8至1/2,如普米斯生物近10亿美元交易与BioNTech超110亿美元的差距 [12] - 创新药仍依赖生物学机制突破,单纯工程优势可能面临商品化风险 [13][14]
国泰基金艾小军:今年中国军工业的DeepSeek时刻非常精准的概括了行业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5-24 08:29
2025基金高质量发展大会 - 大会由新浪财经主办 汇聚学术界顶尖专家 公私募基金领军人物 券商领袖及首席经济学家等业界翘楚 共话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 军工行业投资分析 - 军工行业投资历程被描述为"非常纠结和非常艰辛" 早期国内武器仅作展示用途 近年通过航展等平台展示先进装备 公众接触机会显著增加 [3] - 歼10C在印巴冲突中的实战表现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 标志着中国军工从"望其项背"发展到"同台竞技"阶段 PD15E等装备成体系展现产业实力 [4] - 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 订单拓展预期强烈 除传统合作伙伴外 新业务进展备受期待 [4] A股市场动态 - 市场情绪回升 牛股频现 政策利好推动反弹行情 开户数量呈现增长态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