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2 10:37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2024年4月17日至7月20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对自然资源部党组开展了常规巡 视。2024年10月18日,中央第十五巡视组向部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 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部党组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 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综合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第三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精神,以高度的 使命感责任感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二)深刻反思警醒,增强整改自觉。部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示批示精神、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反思,严 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认识到必须抓住巡视整改有利契机,以整改实效推动改革发展、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 (三)扛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调度。部党组把巡视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 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整改工作规则。 ...
周末利好,福建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14 07:53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1][3] - 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1][4] 新能源产业规划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并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3]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推进漳州核电和宁德核电项目[3] - 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3][7] - 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占全国27.4% 2024年达1191.65亿元[5] 电力系统建设 - 完善"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电网[3] -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设施建设[3] - 开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3] 绿色交通部署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4] - 发展电动船舶和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4] -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4] - 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7] 海洋经济发展 - 打造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7] - 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探索建立海洋交易平台[8]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GDP7.8%[8] 科技创新方向 - 培育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集群[3] - 突破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3] - 加强海洋科技投入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9]
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15
海洋经济规模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比"十三五"末增长34% [1] - 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 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 [1] 产业结构发展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规模大且发展势头良好 [1]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比重超过70% 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1] 技术创新成果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1]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等重大装备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1] 国际合作布局 - 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议 [1] - 建立30多个区域或双多边合作中心 [1] - 实施100余项"小而美"务实合作项目 [1]
厦门海洋高新区吸引优质涉海资源集聚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1 10:17
活动概况 - 厦门海洋高新区招商推介会于9月5日下午举行 主题为融智创新 向海图强 [1] - 活动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 厦门临空经济片区指挥部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 [1] - 吸引政府部门 涉海科研机构 重点涉海企业和投资金融机构等100多位代表参与 [1] 战略定位 - 厦门海洋高新区是福建省唯一的省级海洋高新区 [1] - 实施五个一招商服务 建立全员招商机制 深化以商招商 [1] - 通过发展空间 产业配套 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打造全球海洋产业投资蓝海 [1] 产业基金 - 总规模20亿元的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发展基金完成备案 首期5亿元已完成认缴出资 [2] - 采用直投项目模式 主要投向海洋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和材料 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 渔港经济和海洋种苗业 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等领域 [2] - 投资厦门项目比例不低于70% 涉海项目不低于50% [2] 科研平台 - 三大高能级科研平台集中亮相:福建省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鹭江创新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 集美大学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2] - 形成覆盖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2] 园区规模 - 总体规划面积约10.27平方公里 [3] - 重点布局6+2产业体系 聚焦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 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两大海洋新兴产业 [3] 产业成果 - 已培育海洋龙头企业30家 涉海上市企业15家 [3] - 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估超2580亿元 占全市GDP的30% [3] - 海洋新兴产业体系以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高端装备等为支撑 [3]
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更厚实
经济日报· 2025-09-11 01:44
自然资源保护与调查监测 - 动态掌握九类自然资源状况 包括土地 矿产 海洋 水 森林 草原 湿地 荒漠和国家公园 [2]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2]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 [2]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2] 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修复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3] - 发布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4]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4] - 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4] -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5]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5] 海洋科技与装备 - 首艘42600吨排水量 11000米钻深"梦想号"正式入列 [5] - 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建成使用 [5] -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5]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6]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6]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 西藏巨龙铜矿新增储量可观 [6] - 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6] 战略新兴矿产供应 - 发现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4省区的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7] - 在成矿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7]
国新办发布会 多次点赞深圳
深圳商报· 2025-09-10 23:35
【深圳商报讯】(驻京记者 宋华)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自然 资源领域多项工作的出色表现在此次发布会上获得充分肯定,尤其是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规划引领城中村微改造等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在当好自然资源资产的"大管家"方面,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自然资源部"十四五"以来着力围 绕解决所有者不到位的问题,主要在明晰产权、统一登记和价值实现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更好地支撑 高质量发展。庄少勤举例,"深圳南头古城,原来是一个城中村。深圳没有大拆大建,在稳定产权关系 的基础上,通过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和用途,升级业态,改善人居环境,使原来的城中村成为旅游热点和 城市发展的亮点。" 谈及海洋经济发展,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介绍,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 次突破2万亿元,深圳、上海、青岛等现代海洋城市的海洋功能优势不断增强。 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介绍,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 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参与了联合国"海洋十年 ...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1:10
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2]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35%以上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较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2] - 全国水资源总量3.11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679.2亿立方米 [2] - 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3]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 [3]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3] 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4]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4]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1/3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4]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6]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首艘钻深11000米"梦想号"正式入列 [5] - "爱达·魔都号"邮轮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 "奋斗者号"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相继投用 [5] 找矿突破战略成果 - 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8]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方 接近过去10年新增总和 [8] -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方 [8] - 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 夯实5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 [8]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等老资源基地新增储量可观 [9] - 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9] - 发现横跨四省区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9] - 突破钾盐卤水提锂和锂云母提锂技术 实现氦气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 [9]
找矿重大突破!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7:01
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 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 探明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 天然气年产量突破2400亿立方米 [2] -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 显著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6]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产业门类涵盖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5] - 海工装备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7]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9]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9] 海洋科技创新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排水量42600吨 钻深11000米 综合性能全球领先 [11]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11]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和"奋斗者"号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相继投入使用 [11]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天津建成全国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 [8]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厦门生产全球纯度最高氨糖药品 [8] - 海洋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8] 林草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万人就业增收 [4] - 森林食物年产量突破2亿吨 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4] - 油茶种植面积达7500万亩 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4] - 浙江安吉竹子产业创造192亿元产值 带动近4万竹农增收 [4] - 生态护林员队伍稳定在170多万名 实现家门口就业 [4] 不动产登记服务 - 实现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登记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3] -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化解1500多万套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3]
多位建筑新人参与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
海南日报· 2025-09-08 01:55
项目概况 - 昌化一级渔港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约2.55亿元[2] - 建设内容包括9个渔业泊位、1个渔政泊位、400米码头岸线、1269.5米防波拦沙堤及43.3万平方米港池水域[2] - 配套工程涵盖道路、公益建筑、绿化、给排水、电气、消防、污染防治及智慧渔港系统[2] 工程进展 - 项目总进度已完成75%[2] - 当前正推进公厕、凉亭等公共设施建设[2] - 同步开展水陆施工作业全力冲刺今年竣工节点[3] 技术管理 - 码头灌注桩分项工程涉及213根灌注桩[5] - 技术主管全程盯守6个月把关建设细节和质量[5] - 项目配备14名管理人员覆盖技术研发、生产组织、安全监管等关键岗位[5]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15座新建、改扩建渔港之一[2] - 建成后将提供集停泊、装卸、交易、避风于一体的现代化安全环境[3] - 大幅优化渔港服务功能和生产秩序提升渔业服务保障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