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搜索文档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6F市场供应偏紧 价格继续上涨
鑫椤锂电· 2025-09-26 07:11
锂电池出口表现 - 2025年1-8月国内锂电池出口额482.96亿美元 同比增长25.79% 出口数量30.03亿个 同比增长18.66% [1] - 2025年8月单月锂电池出口额71.53亿美元 同比增长23.51% 出口数量4.36亿个 同比增长18.24% [1] 钴原料供应变化 - 刚果(金)宣布10月15日起结束钴出口禁令 转为配额制管理 2025年剩余可出口钴配额仅1.81万吨 [2] - 刚果(金)设定2026-2027年钴年度出口上限为9.66万吨 [2] 正极材料产能与项目 - 湖南裕能已投产磷酸盐正极材料产能达85.8万吨 [2] - 湖南裕能推进西班牙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环评 筹备马来西亚9万吨正极材料项目 [2] 企业资本与合作协议 - 天赐材料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订80万吨电解液供货协议 期限至2030年底 月度最高供应量不低于2万吨 [3] 碳酸锂市场动态 - 碳酸锂现货价格窄幅波动 电池级99.5%报价7.25-7.45万元/吨 工业级99.2%报价7.1-7.2万元/吨 [4][5] - 江西储量报告未完成 开采申请可能延期且流程加长 补税可能性增大 [4] 三元材料价格与产量 - 三元材料价格小幅上涨 5系单晶型报价12.6-13.1万元/吨 8系811型报价14.5-15.1万元/吨 [6][7] - 受钴价上涨影响 三元材料及前驱体价格上升 9月产量环比微降 [6] 磷酸铁锂需求与合作 - 磷酸铁锂需求旺盛 企业面临爆单情况 海外订单及高压实产品需求突出 [7] - 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协议 期限2026年Q2至2031年 [7] - 宁德时代预付15亿元支持富临精工产能扩建 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7] - 磷酸铁锂动力型报价3.36-3.5万元/吨 储能型报价3.26-3.32万元/吨 [7][8] 负极材料市场趋势 - 负极材料产量环比增长 中小企代工量提升15% 头部企业订单外溢 [8] - 石油焦价格小幅上涨 但负极材料涨价压力较大 [8] - 高端动力负极人造石墨报价31800-64800元/吨 中端报价24700-38700元/吨 [9] 隔膜行业状况 - 隔膜产能利用率约80% 湿法高于干法 市场集中度分散 [9] - 头部厂家与电池厂商商议涨价 行业逐步转向追求盈利 [9] - 基膜9μm湿法报价0.55-0.875元/平方米 16μm干法报价0.35-0.5元/平方米 [10] 电解液供需与协议 - 电解液供需两旺 价格小幅上涨 六氟磷酸锂厂家低库存 [10] - 天赐材料与瑞浦兰钧80万吨电解液长协为该公司最大规模协议 [10] -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报价5.7-6.05万元/吨 动力铁锂电解液报价1.52-2.12万元/吨 [11] 电池生产与需求 - 锂电池市场处于旺季 10月产量预计增长5%以内 [11] - 2025年全球电池产量预计达2150GWh 超出年初预期 [11] - 方形铁锂动力电芯报价0.26-0.355元/Wh 三元动力电芯报价0.38-0.45元/Wh [12] 新能源汽车市场 - 上周新能源车销量29.8万辆 同比增长28.25% 渗透率达58.66% [13] - 零跑交付1.29万台 小米交付1.08万台 问界交付1.02万台 [13] - 奇瑞汽车香港上市 蔚来汽车完成11.6亿美元融资 [13] 储能技术发展 - 储能电芯价格基本稳定 头部企业计划提价 [14] - 大容量电芯成为竞争焦点 但良率和产能存在不确定性 [14] - 比亚迪全球首发2710Ah储能刀片电池 容量较常规提升300%以上 [14]
比亚迪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 2025-09-10 18:08
公司高管增持 - 比亚迪5名高级管理人员和32名核心人员在9月1日至9月9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 增持金额合计5232.78万元 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1] - 增持人员包括高级副总裁罗红斌 周亚琳 杨冬生及副总裁罗忠良 李巍等5人合计增持2362.42万元 其余32名核心人员增持2870.36万元 [1] - 增持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公司价值认可及对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看好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约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增长14% 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各项核心指标创同期新高 [1] - 第二季度单车利润环比下滑 主要因智驾车型占比提升至近80%导致平均单车成本增加约0.5万元 国内竞争导致优惠折扣 以及上半年经销商返利在二季度确认 [3] - 东吴证券预计第二季度为盈利低点 下半年单车利润将恢复 全年维持0.7万元/辆 因国内价格企稳 高端车和出海占比提升及规模化推进 [3] 行业前景与战略 - 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仍具挑战 但行业技术革新 产品力提升 消费升级及政策发力将推动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公司计划加速业务出海进程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实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产品 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 [2] 股价市场表现 - 去年9月10日公司高管及核心人员增持金额3545.36万元 随后当月股价累计上涨23% [3] - 今年9月比亚迪股价累计下跌超7% 而Wind新能源汽车指数6月以来累计上涨超30% 9月累计涨幅近6% [3]
渗透率持续提升 新能源车成产业链企业“核心引擎”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9:5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达44.3% [2][6] -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6] - 智驾、智舱、快充、固态电池等技术进步推动行业渗透率稳中有升 [2] 长安汽车 - 上半年营业收入726.91亿元同比下滑5.25% 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滑19.09%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3% 二季度单季达50% [3] - 计划2030年实现年销量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 [3] 赛力斯 - 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 问界系列累计用户超70万 [4] - 问界M9连续多月位居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M8位居40万元级市场首位 [4] 北汽蓝谷 - 上半年营业收入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净亏损23.08亿元同比收窄10.23% [4] - 享界S9增程版快速导入量产 6月交付突破4000辆 [4] - 享界成为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 [4] 宁德时代 - 上半年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7.2% 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 [5]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28.6GWh 电动客车市场份额达86.3% [5] - 经营性现金流586.9亿元 正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5] 中创新航 - 预计半年度净利润7.09-7.93亿元 同比增长70%-90% [5][6] - 技术电池产品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动力电池装车量提升得益于新老客户市场拓展 [6]
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盒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8-29 08:37
市场概况 - 新能源电动汽车高压配电柜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大电流分配单元PDU 采用集中配电方案 结构紧凑且检修便捷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压配电盒市场规模达74.52亿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201.2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12.67% [2] - 高压配电盒是电驱系统核心部件 市场需求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而同步增长 [2][11] 产品类型分析 - 市场主要分为集成式和独立式高压配电盒两类 集成式因体积小、结构紧凑、布线简洁和系统可靠性高优势成为主流 [5] - 2024年集成式高压配电盒在中国市场收入份额达91% 远超独立式结构 [5] - 集成式产品未来有望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平台进一步普及 [5] 应用场景分析 - 高压配电盒主要服务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类车型 [6] - 纯电动汽车对高压系统依赖度更高 驱动系统、电池管理和充电模块均通过高压平台运行 [6] - 2024年纯电动汽车在高压配电盒市场收入份额达70% 成为最大应用市场 [6] 竞争格局 - 市场形成头部企业主导的集中化格局 比亚迪依托电动化垂直整合能力保持领先 [7] - 威迈斯、英搏尔、欣锐科技、汇川联合动力、富特科技凭借高压电气技术和系统定制能力稳居行业前列 [7] - 华为数字能源作为技术跨界者通过智能硬件与能源管理能力切入市场 [7] - 2024年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64%市场份额 市场集中度较高但仍存在技术突破与新进入者空间 [7] 行业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尤其在中国、欧洲和北美等核心市场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攀升 [13] - 各国政策支持包括补贴政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碳排放法规为行业提供良好环境 [13] - 技术创新推动耐压性能、热管理、EMC防护及功能集成迭代升级 新材料新工艺实现轻量化和模块化突破 [13] 行业制约因素 - 高昂研发和生产成本与激烈价格竞争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15] - 供应链稳定性不足 高精度组件和新材料供应中断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和成本增加 [15] - 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规范与安全标准不统一 增加产品复杂性和成本 [16] 产业链与厂商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包括威迈斯、英搏尔、欣锐科技、汇川联合动力、富特科技、华为数字能源等17家企业 [20] - 报告涵盖2020-2024年历史数据与2025-2031年预测数据 包括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和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 [18]
永达汽车公布公告卸除摊销压力,行业转型背景下维持稳健运营
格隆汇· 2025-08-15 13:30
公司财务调整 - 公司对过往收购项目进行一次性长期资产减值约35亿元人民币 该调整为账面调整 不涉及现金支出且不影响日常经营 [1] - 调整目的是更真实反映资产状况并减少未来摊销压力 市场认为此举释放了历史成本 未来利润表将更清晰体现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1] 行业趋势 - 2025年前7个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 5万辆和1826 9万辆 同比均增长12% [1] - 新能源汽车同期产销分别为823 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增幅达39 2%和38 5% 渗透率升至45% [1] - 研究机构预测下半年豪华品牌市场竞争加剧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进一步提升 [2] 公司运营表现 - 公司上半年日常运营净现金流入超11亿元 同比增幅57% 反映经营现金流和渠道网络稳健 [2] - 售后服务收入和毛利率保持平稳 剔除减值影响后公司维持盈利状态 [2] - 新能源领域新增授权网点30家 新开业7家 服务网络规模较2024年末倍增 [2] -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和维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9%和76% [2]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新能源品牌矩阵、二手车与售后能力及数字化运营展现发展韧性 [2] - 新能源领域持续加码布局 战略执行和后续表现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2]
新能源中大型家轿市场跑出“黑马” 多方面表现媲美小米SU7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10:13
2025年二季度新能源汽车中大型家轿市场销量榜单 - 核心观点:中大型家轿市场形成"双S"霸榜格局(小米SU7销量第一 星海S7增速第一)[2] - 销量前三:小米SU7(79823辆)、比亚迪汉(33902辆)、小鹏P7+(20691辆)[2] - 增速领跑:星海S7环比增长358% 享界S9增长281%[2] 星海S7品牌背景 - 品牌归属:东风风行(东风汽车集团旗下70余年历史品牌)[2] - 企业实力:东风柳汽年产30万辆乘用车 拥有"风行""乘龙"自主品牌[3] - 市场定位:央企背景 专注产品力而非营销噱头[2][10] 产品竞争力分析 设计性能 - 设计奖项:星海S7获美国好设计奖等三大国际奖项 风阻系数0.191Cd[6] - 续航能力:星海S7纯电版650km(同级最长) 增程版1250km[6] - 操控技术:搭载兰博基尼同款FSD悬挂 弯道稳定性提升42%[7] 功能创新 - 云游戏功能:支持百款游戏及实体手柄 打造移动游戏舱[5] - 舒适性:120km/h噪音仅64dB 后排靠背可调[9] - 电耗效率:555纯电版百公里电耗11.9kWh(同级最低)[9]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差异化定位:星海S7主打家用 小米SU7侧重运动轿跑[6] - 质价比优势:空间/舒适性/动力等多项指标超越竞品[8][9] - 口碑传播:车主自发冠以"宝藏车"称号推动销量[10] 行业趋势预测 - 市场渗透:新能源中大型家轿渗透率持续提升[10] - 标杆效应:"双S"车型销量预计持续创新高[10]
上半年保险业保费3.7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5%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3:49
保险业上半年保费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 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 3% [1] - 寿险方面分红险有望逐步占据主流 监管推动差异化和精细化发展 商业医疗险供给或迎增量 [1] - 财险方面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精细化管理有望进一步改善竞争格局 [1] 寿险业务表现 -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 77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其中6月单月增速达16 3% [2] - 寿险业务上半年保费2 29万亿元 同比增长6 6% 6月单月保费4141亿元 同比大增21% [2] - 健康险上半年保费216亿元 同比微增0 1% 意外险保费4614亿元 同比下降6 1% [2] - 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产品收益优势凸显 分红险"保障+收益"属性竞争力走强 [2] 健康险业务动态 - 6月单月健康险保费735亿元 同比下滑3 8% [3] - "三医"改革控费导致高价药械使用减少 短期影响健康险赔付空间和消费者感知价值 [3] - 传统医疗险处于转型调整期 中高端医疗险仍在市场培育阶段 [3] 财产险业务分析 - 上半年财产险公司保费9645亿元 同比增长5 1% [4] - 车险保费4505亿元 同比增长4 5% 6月单月增速5% 环比略有提升 [4] - 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占比达45 8% 其单均保费较高将增强车险增长动力 [4] - 非车险业务中健康险保费1609亿元(同比+9 1%) 意外险保费291亿元(同比+12 4%) [4] - 头部险企车险业务低赔付率家自车占比高 渠道费率可控 盈利优势显著 [4]
欧洲新能源有望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7-22 2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国重启新一轮电动车补贴,政策覆盖售价3.7万英镑以下电动车,每辆车最高补贴3750英镑,总补贴额度6.5亿英镑,计划持续到2028 - 2029年,预计带动英国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2] - 近年英国电动化进展顺利,2025年增长较好;电车补贴有望加速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利好欧洲私人新车电动化;欧洲新能源加速利好国内出海欧洲的零部件及整车企业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年7月15日,英国交通部宣布6.5亿英镑电动汽车补贴计划,为购买不超3.7万英镑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至多3750英镑优惠,7月16日起汽车制造商可为零排放车型申请加入补贴计划,补贴持续到2028 - 2029年 [4] 近年英国及欧洲新能源发展情况 - 英国2022年6月结束纯电、插混车型购置补贴,2024年起为车企设定零排放汽车(ZEV)销售目标,2024年比例22%,2025年比例28%,2030年将提高到80%,不达标车企将被罚款 [9] - 英国新能源渗透率由2022年的20.3%升至2024年的24.8%,2025.1 - 5月新能源车销量27.5万辆,同比增长37.6%,新能源渗透率28.1%,同比增长7.5pct,有望完成ZEV销售目标 [9] - 欧洲地区2025.1 - 5月新能源销量140.0万辆,同比增长25.0%,新能源渗透率20.5%,同比提升4.5pct [9] 英国企业与私人新车新能源渗透率差异 - 英国企业购买电动新车平均税收补贴超1万欧元,企业燃油新车税收补贴取消,导致企业新车新能源渗透率大幅高于私人新车 [9][15] - 2024年上半年,法国和德国企业汽车中电动车渗透率分别为11%和12%,低于私人汽车的25%和17%;英国企业用车新能源渗透率22%,高于私人汽车的9%;2024年英国纯电占比17.3%,高于德国 [19] 电车补贴情况及影响 - 补贴政策覆盖售价3.7万英镑以下电动车,每辆最高补贴3750英镑,最少补贴1500英镑,总补贴额度6.5亿英镑,计划持续到2028 - 2029年 [2][22] - 按平均单车补贴测算,计划内预计补贴24.8万辆,平均每年8.3万辆,数量占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的14.5%,有望推动私人新车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 [2][22] 对国内车企及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 比亚迪、上汽和零跑主要在欧车型售价低于3.7万英镑,在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内,补贴对国内车企利好明显 [9][22] - 随欧洲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加速,在欧洲布局新能源相关零部件企业有望表现出较好业绩弹性,重点推荐比亚迪、零跑汽车、敏实集团、福耀玻璃等 [9]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信达证券· 2025-07-06 03: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 - 动力电池格局有望优化,板块盈利有望回暖,锂电池供给阶段性过剩问题或迎拐点,碳酸锂价格下降有望带动成本和售价下降、刺激需求,5C快充推进改善里程焦虑,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临近量产,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充电桩行业及相关企业,重视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发展,推荐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 [2] 电力设备及储能 - 今年有望成为电网投资大年,电网环节成新能源发展瓶颈,全球电网进入成长大周期,AI等新兴产业和新能源发展带来电力设备需求增加,建议关注思源电气等企业 [3] - 25年储能有望保持高增态势,大储商业模式有望打通,工商业储能因虚拟电厂建设有投资机会,户储去库存尾声叠加夏季用电旺季或迎反弹,推荐南网科技等不同类型储能企业 [4] 光伏 - 欧洲需求高景气,库存积压缓解,国内地面电站和新兴市场需求旺盛,产业链低价刺激全球需求,成本降低加快装机落地,新技术迭代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重点推荐美畅股份等企业,建议关注通威股份等企业 [4] 工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 新一轮工控周期渐近,工业企业库存偏低,叠加宏观政策制造业有望复苏,刺激企业补库,推荐汇川技术等企业,建议关注良信股份等企业 [6] - 智能化趋势下人形机器人工厂场景有望率先落地,华为智能平台落地赋能产业,推荐汇川技术等企业,建议关注鸣志电器等企业 [6] - 低空经济政策催化密集,eVTOL落地加速,民航局成立领导小组促进发展,推荐宁德时代等企业,建议关注万丰奥威等企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本周上涨2.51%,近一个月上涨5.42%,2025年初至今上涨1.45%;沪深300本周上涨1.54%,近一个月上涨2.93%,2025年初至今上涨1.20%;创业板指本周上涨1.50%,近一个月上涨6.48%,2025年初至今上涨0.68% [9] 新能源汽车行业 - MB钴99.8%周度价格上涨0.8%,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周度价格下跌0.7%,展示了锂电产业链多种产品价格及变化情况 [10][12] -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30.7万辆,同比上涨36.9%,环比上涨6.6%;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21.6万辆,同比上涨33.0%,环比上涨7.0%;5月动力电池装机57.1Gwh,同比上涨61.3%,环比上涨0.9%,展示了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动力电池装机详细数据 [14][15] 光伏行业 - TOPCon电池片 - 182 - 183.75mm周度价格下跌2.1%,展示了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及变化情况 [17][18] 风电行业 - 2025年1 - 5月风电新增装机量46.28GW,同比+134.2%,中厚板周度价格+0.54%,铸造生铁周度价格+0.14%,本周电解铜周度价格+0.32%,液体环氧树脂周度价格不变,展示了风电装机及产业链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 [19][20]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702
招银国际· 2025-07-02 03:3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全球主要股市、港股分类指数表现进行展示,分析中国A股、港股、新台币、日本、欧元区、美股市场动态,点评中国汽车和重卡行业情况,并给出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焦点股份评级及相关指标 [1][2][3] 全球市场观察 环球主要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24,072,单日跌0.87%,年内涨41.21%;恒生国企收8,678,单日跌0.96%,年内涨50.44%;恒生科技收5,303,单日跌0.72%,年内涨40.87% [1] - 上证综指收3,444,单日涨0.59%,年内涨15.78%;深证综指收2,075,单日涨1.09%,年内涨12.90%;深圳创业板收2,153,单日涨1.35%,年内涨13.83% [1] - 美国道琼斯收44,095,单日涨0.63%,年内涨16.99%;美国标普500收6,205,单日涨0.52%,年内涨30.09%;美国纳斯达克收20,370,单日涨0.47%,年内涨35.70% [1] - 德国DAX收23,910,单日跌0.51%,年内涨42.73%;法国CAC收7,666,单日跌0.33%,年内涨1.63%;英国富时100收8,761,单日跌0.43%,年内涨13.29% [1] - 日本日经225收40,487,单日涨0.84%,年内涨20.99%;澳洲ASX200收8,542,单日涨0.33%,年内涨12.53%;台湾加权收22,256,单日跌1.44%,年内涨24.12% [1]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 恒生金融收43,660,单日跌1.14%,年内涨46.40%;恒生工商业收13,351,单日跌0.74%,年内涨44.59% [2] - 恒生地产收17,483,单日跌0.79%,年内跌4.61%;恒生公用事业收35,900,单日跌0.44%,年内涨9.21% [2] 各市场动态 - 中国A股上涨,医药生物、银行与有色领涨,计算机、商贸零售与通信下跌;港股因假期休市;10年国债收益率小幅回落,人民币升至7.15左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3] - 中国6月制造业PMI回升但仍收缩,新订单指数扩张,价格低迷,企业信心回落,非制造业PMI扩张;中央财经委会议预示实施新一轮去产能,利好制造龙头企业 [3] - 新台币周一大跌后周二大涨,反映政府干预与市场供求较量;受多因素影响,新台币面临升值压力,台湾监管机构干预汇率 [3] - 日本央行行长关注通胀等因素,预计下半年经济放缓、通胀回落,可能暂停加息,重启或到明年1月;特朗普对日本发关税警告,日本政府面临两难 [3] - 欧元区股市下跌,军工股领跌,奢侈品股上涨;6月调和CPI同比升至2%,德国降至2%;欧央行多位官员称通胀回归目标,降息周期进入最后阶段 [3] - 美股小幅下跌,材料、医疗保健与能源领涨,通讯服务与信息技术下跌;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就业数据降低降息预期;参议院通过法案,光伏股走高;美国大行增加股息与回购,银行股上涨 [3][4] 行业点评 中国汽车行业 - 理想6月交付量环比降11%至约3.6万台,2Q25销量环比增20%至约11.1万台,低于预测约1.3万台,受销售体系调整和消费者等待新车型影响 [5] - 小鹏6月交付量同比增224%、环比微增3%至约3.5万台,2Q25销量环比增10%至10.3万台;7月3日上市的G7车型或为3Q25关键 [5] - 蔚来6月交付环比增7%至约2.5万台,2Q25销量环比增71%至7.2万台;公司整合品牌架构并精简人员,效果或不及预期 [5] - 比亚迪6月乘用车批发量环比持平于37.8万台,6月渠道库存减少约5万台;预计3Q25折扣持续 [6] - 吉利银河品牌6月批发量同比升202%、环比降11%至9万台,6月经销商库存减少约7,000 - 8,000台;7月1日上调全年目标至300万台,1H25总销量同比增47%至141万台 [6] - 零跑6月批发量环比增7%至4.8万台;7月1日宣布与Stellantis达成碳积分转让协议,2025年最高对价达15亿元 [6] - 预计6月新能源零售销量同比增28%、环比增10%至约106万台,市占率达51 - 52%;7月多款车型交付或提升渗透率;预估特斯拉2Q25中国市场零售销量同比降10%、环比降3%至约13.2万台 [7] 中国重卡行业 - 6月重卡批发量同比增29%至9.2万辆,带动1H25销售同比增6%;根本驱动力是3月重卡置换补贴政策;维持全年销量10%增速预期;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将受益 [7]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对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公司给出买入评级,并列出股价、目标价、上行/下行空间、市盈率、市净率、ROE、股息率等指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