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经销
icon
搜索文档
百得利控股(06909)附属拟租赁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物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0:07
公司签署物业租赁协议以维持现有经营场所[1] 租赁协议详情 - 百得利天津与天津国贸于2025年9月26日签订物业租赁协议[1] - 租赁物业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汽车园中路59号 建筑面积9336.1平方米[1] - 同时租赁环河北路66号部分物业 建筑面积1164.0平方米[1] 交易目的与影响 - 为满足集团持续经营需求而订立该协议[1] - 通过协议可继续租赁现有物业开展汽车经销业务[1] - 避免重新物色新经营地点和合适出租人的需求[1] - 无需改变现有物流安排[1]
百得利控股附属拟租赁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物业
智通财经· 2025-09-26 10:05
租赁协议 - 百得利天津与天津国贸订立物业租赁协议 租赁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的两处物业 总建筑面积达10500.1平方米(9336.1平方米+1164.0平方米)[1] - 租赁物业具体位置为汽车园中路59号(9336.1平方米)和环河北路66号(1164.0平方米部分)[1] - 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 百得利天津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1] 经营需求 - 租赁行为为满足集团持续经营需求 使汽车经销业务可继续留在现有位置开展[1] - 通过协议避免重新物色新经营地点及合适出租人的需求 同时维持现有物流安排不变[1]
政府真金白银砸下去,一些汽车经销商却不乐意了
虎嗅· 2025-09-21 06:0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王帅国,题图来自:AI生成 近日,多位汽车经销行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由于地方补贴存在"同城不同补"的现象,销售节奏和 市场节奏被打乱,呼吁地方政府统筹安排补贴,杜绝各自为政。 "很多地方经销商都提出,有的是一个城市不同的区、不同的时间,发不同的补贴。"全国工商联汽车经 销商商会秘书长邢海涛称,补贴时间不一致、标准不一致,造成消费者的持币观望。 在返利兑现账期长、价格倒挂及库存积压"三座大山"的压力下,国内汽车经销商已是生存维艰。但现 在,经销商又迎来新的烦恼。 国家和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对汽车消费进行补贴,一方面推动了整车消费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引发 了"同城不同补"、全国销售一地开票等一些不公平现象,让本就不稳定的终端市场受到干扰。 一、销售节奏被打乱 北京一家广汽丰田的经销商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同城不同补'现象普遍存在,政策差异会严重影 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无补贴区域(的经销商)要被迫(自掏腰包)跟进政策,这会导致不必要的亏 损。" 近期对40个主要汽车品牌的经销商做了专项调研的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认为"同城不同补"问题 ...
48家发债主体中报延期:审计梗阻、系统改革、经营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2: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 随着2025年中报季结束,9月一批未能对上半年财报"按时交卷"的发债企业浮出水面。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半年报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即每年 的7月1日至8月31日。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在48家未能按期披露半年报的发债主体中,多达15家发债人提到审计程序相关问题,这一"审计环节梗 阻"因素本次占到31.25%的比例。 具体理由包括:往年报告未完成审计披露、管理团队无法获取准确财务信息、审计范围扩大、未能聘请年报审计机构、发现半 年度财务数据问题需重新核定、需更多时间整理资料、财务岗位人员缺失,以及原审计机构解约后难以匹配新机构等理由。 经营不确定性因素亦是导致未能按时披露报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48家发债主体中,有13家公告提及自身或关联方正进行债务 重组、合并重整、破产清算或重整计划执行等工作。 例如,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18中民G2")于8月29日公告称,因公司正全力进行债务重组等相关工作,预计 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晚于8月31日披露。就在上月,中国民生投资还公告称,因未能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且至今仍 ...
中国银河证券:首予和谐汽车“推荐”评级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3.61港元-4.52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06:16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449.61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 [1] - 预计同期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4元、0.16元、0.27元 [1] -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3.28元-4.11元(3.61港元-4.52港元) [1] - 对应市值区间为49.93亿元-62.57亿元(54.92亿港元-68.82亿港元)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品牌 [2] - 品牌组合包括5个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 宾利 法拉利 玛莎拉蒂 兰博基尼)和9个豪华品牌(宝马 MINI 奥迪 沃尔沃 路虎 雷克萨斯 捷豹 林肯 阿尔法·罗密欧) [2] - 2024年以营业收入170.67亿元和汽车总销量4.8万辆位列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2] - 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腾讯 富士康签署智能电动车合作协议 [2] - 2023年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拓亚洲及欧洲销售渠道 [2] 渠道建设与合作伙伴关系 - 具备强大经销门店建设与运营能力 与比亚迪形成品牌互补 [3] - 2023年建立首批香港门店后快速复制渠道模式 [3] - 2025年7月12日在墨尔本开设第100家和谐比亚迪门店 两年内完成百家门店建设 [3] - 2025年9月1日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iCar集团10%股份 股权合作深化业务绑定 [3] - 2025年上半年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多国(香港 新加坡 印尼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澳大利亚)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3] - 在欧洲市场支持比亚迪突破关税壁垒和品牌偏见 英国 法国市占率快速提升 [3] 未来发展前景 - 比亚迪刀片电池 CTB等技术获全球市场认可 [4] - 通过本地化产能 本地化用工和定制化车型提升全球认可度 [4] - 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量达100万辆 [4] - 公司通过亚太 欧洲 大洋洲渠道预计贡献比亚迪出口销量的7-8% [4]
中国银河证券:首予和谐汽车(03836)“推荐”评级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3.61港元-4.5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汽车品牌 包括5个超豪华品牌和9个豪华品牌 [2] - 2024年公司以营业收入170.67亿元和汽车总销量4.8万辆位列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2] - 公司自2015年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2023年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拓亚洲和欧洲销售渠道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和449.61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和4.16亿元 对应EPS为0.04元、0.16元和0.27元 [1] - 合理每股价值区间为3.28-4.11元(3.61-4.52港元) 对应市值区间49.93-62.57亿元(54.92-68.82亿港元) [1]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与比亚迪合作建立销售渠道 2025年7月12日在墨尔本开设第100家和谐比亚迪门店 [3] - 2025年9月1日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iCar集团10%股份 实现股权层面深度绑定 [3] - 2025年上半年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多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并在欧洲市场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 [3] 未来发展前景 - 比亚迪2025年出口销售预计达100万辆 公司渠道有望贡献7-8%的销售规模 [4] - 公司通过渠道建设能力与比亚迪技术实力形成互补 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 [2][3] - 比亚迪通过本地化产能建设和定制化车型提升全球市场认可度 出口业务持续增长 [4]
中国汽车出海快马加鞭,隐秘的渠道力量浮出水面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8 02:44
公司海外业务拓展 - 和谐汽车在10多个海外市场布局经销网络 在全球18个国家建设并运营83家店 其中亚太地区有68家 [2][3] - 公司担任比亚迪和腾势在亚洲及欧洲多个地区的经销代理 两年内于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成功开设100家比亚迪门店 [2] - 通过香港附属公司收购联大汽车资产 成为香港独家比亚迪经销商 当地设有10家展示厅和3家服务中心 [3] - 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覆盖柬埔寨 泰国 菲律宾等亚太国家 以及英国 法国 波兰等欧洲市场 [3] 品牌合作与销售表现 - 2024年比亚迪(含腾势)在和谐汽车销售6274辆 全部来自香港及海外市场 占总销量18.9% 较2023年增长146倍 [3] - 比亚迪成为公司销售体系中第二大品牌 仅次于宝马 广汽埃安同为海外业务重要组成部分 在泰国设两家网点 香港设一家陈列室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56.17亿元 同比下降5.8% 为港股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最小跌幅 [5][8] - 毛利润7亿元 毛利率4.5% 净利润亏损2.85亿元 同比下降20.8% [5] - 香港及海外业务收入17.89亿元 同比激增10856% 国内业务收入138.29亿元 同比下降16.5% [8] 资产重组战略 - 出售海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平台iCar Group Limited的45%权益给EGL(董事长全资控股公司) 交易完成后保留55%股权 [6][7] - iCar集团拥有42家子公司 运营45家4S中心 34家展厅和4家服务中心 是比亚迪在香港的独家一级授权经销商及柬埔寨授权国家经销商 [6] - 该集团近两年持续亏损:营业收入0.16亿元和19.35亿元 税后亏损0.14亿元和1.95亿元 2024年亏损额2.86亿元中海外业务占比68% [8] 战略调整动因 - 海外业务需要持续大量营运资金用于库存采购和网点建设 通过引入EGL按股权比例分担注资压力 [6] - 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iCar集团处于增长阶段 实现盈利需时 出售权益可分散财务风险 [6] - 海外铺店速度极快导致资产加重 欧洲及东盟市场陷入价格战使单车毛利腰斩 公司现金流吃紧 [9] 行业模式对比 - 日本汽车出海依靠商社形成"联合舰队"模式 提供资本 资源整合和情报支持 尤其在东南亚获得近70%市场份额 [9][10] - 中国车企多以"单兵作战"为主 缺乏资本 资源 风险三位一体的生态支撑 在金融支持 本地政商关系等方面存在差距 [9][10] - 日本商社模式难以复制 但可效仿其深耕策略 通过把资本做长 网络做密 人才做深构建中国自己的联合舰队 [10]
二季度汽车经销商调研报告:超半数品牌返利兑现周期缩至30天内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12:54
返利兑现账期 - 40个主要汽车品牌中 25个品牌主要固定返利兑现账期不超过30天 15个品牌不超过60天[2] - 非固定返利方面 18个品牌兑现账期不超过30天 16个品牌不超过60天 2个品牌不超过90天 4个品牌不涉及非固定返利[2] - 总体兑现账期较前期明显缩短 超过90天和180天的品牌大幅减少 自主品牌账期相对更短 豪华品牌账期偏长[3] 返利兑现形式 - 12个品牌以现金账户或提车账户形式全额无手续费提现[3] - 28个品牌采用混合兑现方式 其中9个品牌提现需支付手续费或主机厂批准 5个品牌无手续费但审批严格或额度受限 4个品牌仅限提车使用 10个品牌完全不可提现[3] - 商会呼吁主机厂实现现金方式或无障碍提现 避免资金使用限制[4] 品牌返利政策问题 - 宝马 比亚迪 捷豹路虎 一汽奥迪4个品牌返利政策考核复杂严苛 全额获取难度大[5] - 奔驰部分年度返利兑现账期超过180天[5] - 广汽本田年度返利占比过高 对经销商资金造成压力[5] - 长安 捷途 奇瑞 红旗 奔腾5个品牌返利与提车销量强关联 加剧库存压力[5] 库存状况 - 行业整体库存偏高 53.19%经销商库存超过1.5 其中29.36%超过2.0[5] - 13个品牌库存低于1.5 小鹏 小米 深蓝因销售模式实现零库存 问界 雷克萨斯库存控制在1.0以内[5] - 10个品牌库存超过2.0 其中长安 红旗 捷途 奇瑞 奔腾5个品牌超3.0库存比例偏高[5] 价格倒挂 - 32个品牌存在价格倒挂 行业综合平均倒挂幅度16.18%[6] - 较两个月前80%主销车型倒挂超20%的情况有所改善[6] 行业整体改善 - 返利兑现账期缩短 极端库存情况减少 价格倒挂幅度收窄[6] - 部分品牌仍存在返利周期过长 政策复杂 库存压力大等问题[5][6]
招商证券国际:降中升控股目标价至22.3港元 新车市场或现曙光
智通财经· 2025-09-02 08:5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人民币 低于市场预期50% [1] - 新车及二手车盈利能力承压导致利润不及预期 [1] - 招商证券国际下调2025至2027年利润预测8%/5%/4% [1] 业务运营状况 - 新车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厂家补贴节奏影响 [1] - 核心支柱售后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1] - 新能源业务进展顺利 [1] 行业环境与展望 - 新车市场即将见底并可能反转 源于经销渠道持续整合 [1] - 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趋势明显 [1] - 反内卷政策落地有利于汽车销售价格稳定 [1] 产品与品牌动态 - 主要品牌奔驰明后两年将发布超过30款新车 [1] - 即将迎来强产品周期 [1] - 定价韧性增强推动盈利修复 [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增持评级但目标价从24港元下调至22.3港元 [1] - 新目标价对应2025财年12.8倍市盈率 [1] - 估值水平与公司历史均值一致 [1]
中金:维持中升控股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1:53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773.22亿元同比-6.2% 归母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36.0% [1] - 1H25毛利率5.4%同比-0.5个百分点 新车销售毛损扩大至23.88亿元同比+20.0%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9.48亿元同比大幅提升103.3% 运营效率显著改善 [3] 业务结构 - 新车销量22.9万台同比-1.7% 收入579.31亿元同比-4.7%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11.1万台同比+9.6% 收入60.2亿元同比-27.0% 长车龄旧车拉低单车收入 [2] - 售后服务收入114.45亿元同比+4.4% 毛利54.41亿元同比+8.1% 受益于入厂台次增长及单台产值上涨 [2][3] 财务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35.1%/38.1%至24.64亿元/30.80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4.3倍/11.2倍市盈率 目标价18港元对应16倍2025年市盈率 [1] 战略布局 - 豪华品牌渠道持续扩张 上半年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中心 其中48家为豪华品牌 [4] - 活跃客户数达454万名同比+15.2% 客户基盘持续扩大 [4] - AITO品牌贡献1.1万辆增量 品牌矩阵优化调整 [2] 行业展望 - 德系豪华新一代产品如奥迪A5L、奔驰CLA陆续上市 推动业务修复 [4] - 行业非理性竞争规范加强 终端售价有望趋稳 [4] - 售后业务稳健增长 有效对冲新车市场压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