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禾赛(HSAI)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明年或登火星,智能驾驶多重催化
国金证券· 2025-03-17 02:54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详细总结的关键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智能驾驶和机器人(ROBO+)赛道持积极看法,认为其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但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3][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智驾和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两个方向,ROBO+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3][51] - 智能驾驶:高阶智驾处于1-N阶段,robotaxi处于0-1阶段,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光学器件和清洗等赛道迎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提升两倍至15%[3][51][53] - 机器人:2024年是巨头独舞,2025年将步入百花齐放状态,壁垒从大脑逻辑转向小脑、硬件迭代和场景壁垒,供应链从"产品有无"过渡到"技术迭代和客户资源能力"阶段[3][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智能驾驶 - 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80亿元(同比下滑31.9%),现金储备1128亿元,交付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计划发布两款纯电SUV和下一代VLA智驾大模型[1][7] - 小鹏新车上市:2025款小鹏G9正式上市,售价24.88-27.88万元,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和双腔空气悬架,视觉感知距离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端到端大模型每2天迭代1次,每18个月智驾能力提升30倍[1][8] -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获准北京南站Robotaxi商业收费服务:覆盖北京亦庄225平方公里至南站的复杂线路,包括环路、高速路和市区道路,体现L4自动驾驶技术泛化能力达到城市级规模应用关键节点[9] - 供应链: - 禾赛科技2024年营收和交付再创新高,成为全球首家盈利激光雷达企业,预计2025年净营收30-35亿元,激光雷达交付量120-150万台(同比增长2-3倍),其中机器人领域交付近20万台[10] - 禾赛科技与Top 5新势力车企合作,ATX激光雷达助力高端智驾量产,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超150万颗(较2023年翻倍),在中国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9%[11] - 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标配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集成两颗芯片综合算力116TOPS,支持5R10V传感器配置,加速智驾平权[12][13] 二、机器人 - 政策: - 武汉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重点推动AI+机器人等五大应用,支持"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14][15] - 上海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动人形5G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蚂蚁灵波科技落地浦东,聚焦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16] - 本体: - 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天工行者"科研机器人,售价29.9万元,全身20个自由度,速度10km/h,具备复杂地形移动能力[17][18] -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推出BRS机器人套件,基于星海图机器人本体,提升家务机器人全身移动控制能力,在五项家庭场景任务中表现优于基线方法[20][21] - Figure建立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产线,首期产能1.2万台/年,计划4年内扩至10万台,Figure03型号将量产[23][24] - 大小脑: - 智元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基于ViLLA架构,支持小样本泛化和多机器人本体部署[25][26][28]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实现一脑多能和一脑多机,技能库含30多项技能[29][30][32] - 智元机器人与阶跃星辰战略合作,共探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聚焦新零售等场景[33] - 丝杠: - 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开发行星滚柱丝杠和智能汽车用丝杠产品[2][35][38] - 双林股份发布国产首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承载能力较滚珠丝杠提升300%,使用寿命延长3倍,预计全球丝杠市场规模2025年突破120亿元,2030年达千亿级[39][40][42] - 灵巧手: - 雷赛智能发布DH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包括11/20/24自由度型号,标配100MHz EtherCAT通讯,抓握寿命超100万次,整手最大负载40kg[43][44] - 谐波减速器: - 中鼎股份拟投资10亿元加码机器人,聚焦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总成研发制造,第一阶段年产不少于15万颗谐波减速器[45] - 其它: - 零跑已成立几十人机器人团队,定位B端工业场景[46] - 宁德时代以4亿元入股富临精工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持股18.74%[47] - 同济大学以825.66万元采购10台宇树H1-2人形机器人用于学生培训[48] - 马斯克称"星舰"将于2025年底携带"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前往火星[2][50] 三、投资建议 - 智能驾驶:关注华为系(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理想汽车、小米集团等整车厂,以及地平线机器人(芯片)、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舜宇光学和宇瞳光学(光学器件)、传感器清洗系统公司[51][52][53] - 机器人:紧抓THB(特斯拉、华为、字节)主线,关注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执行器供应商)、五洲新春和双林股份(丝杠)、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兆威机电和鸣志电器(灵巧手)等供应链企业,同时关注低估值细分赛道龙头[54][55] 注: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及其他不相关内容已按要求省略。
HESAI(HSAI):Q4出货量强劲,年度利润指引新高
华泰证券· 2025-03-17 02: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6.64美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智驾和机器人需求共振带来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增长,以及公司扎实的半导体设计工艺能力带来稳定毛利率水平(40%左右) [1] - 预计25/26/27年禾赛出货量达到141/217/295万颗,上调25/26/27年收入预测6%至34.2/50.0/67.8亿元,上调盈利预测至3.1/7.3/11.5亿元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均值2025年7.2X PS,给予目标价26.64美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DAS - 4Q24的ADAS激光雷达总出货量为19.3万颗,销量同/环比高增 [2] - 截至Q4已取得22家主机厂超过120款车型的定点,支撑25年100 - 130万颗ADAS激光雷达的目标交付量(24年相关销量45.6万) [2] - 新获得欧洲主机厂独家多年合作,涵盖燃油车和电车,燃油车搭载激光雷达趋势开始体现,潜在市场空间有望上修 [2] 机器人 - 4Q24的机器人激光雷达总销量为2.9万颗 [3] - 2025年CES展上新发布的JT系列机器人激光雷达获得MOVA割草机器人6位数级别订单,25年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出货量目标达20万颗 [3] - 受益于产品迭代和价格下降,在多场景应用逐步拓宽,市场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3] 估值 - 预计25/26/27年禾赛出货量上调,收入预测上调6%,盈利预测上调34/23%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均值2025年7.2X PS,上调目标价至26.64美元 [4] 盈利预测 - 预计25/26/27E营收为34.2/50.0/67.8亿元,25/26E预测小幅上调6.4% [11] - 上调25/26/27E ADAS激光雷达销量至121.1/184.4/250.7万台,看好大众车型搭载率提升 [11] - 上调25/26/27E机器人业务激光雷达出货量预期至19.4/32.0/44.7万台,考虑多领域需求快速提升 [11] - 考虑低价系列占比提升,综合ASP下降,收入增长幅度上调程度不及出货量上调程度 [11] - 预计26年后综合ASP有望企稳,基本维持毛利率预测(40%左右),25/26/27E综合毛利率为40.2/39.6/39.3% [12] - 预计公司25/26/27E净利润为3.1/7.3/11.5亿元 [12]
HESAI(HSAI):4Q24率先盈利,指引2025年强劲增长
浦银国际· 2025-03-13 06: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重申禾赛科技“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0.0美元,潜在升幅25%,对应2025年经调整目标市盈率48.0x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2024年四季度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28%,综合毛利率达39.0%,且预计1Q25毛利率仍将保持在40%左右,2024年四季度率先实现盈利,2025年预计营收30 - 35亿元,Non - GAAP层面净利润数十倍同比增长,GAAP层面盈利2.0 - 3.5亿元,重申“买入”评级 [10] - 国内全民智驾加速普及,海外客户拓展良好,预计2025年禾赛ADAS产品出货量达119万台 [10] - 2024年底广义机器人激光雷达单月出货超2万台,2025全年出货量有望近20万台,新品JT系列交付十万台级别订单,机器人领域高毛利产品交付对综合毛利率有正向贡献 [10] - 采用DCF估值法,假设2030 - 2033年营收成长率30%,永续增长率3.5%,WACC为16.8%,得到目标价20.0美元,潜在升幅25%,对应2025E经调整市盈率48.0x [10]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8.77亿、20.77亿、30.58亿、42.31亿、64.34亿元,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6%、11%、47%、38%、52% [2][11] - 2023 - 2027E净利润(亏损)分别为 - 4.76亿、 - 1.02亿、2.45亿、5.96亿、10.5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8%、 - 78%、NM、143%、77% [2][11]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15.58亿、28.43亿、29.20亿、34.03亿、43.43亿元 [11]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6.63亿、59.90亿、65.50亿、74.75亿、91.52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57亿、0.01亿、3.31亿、7.09亿、11.19亿元 [11]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分别为6.45亿、12.84亿、0.78亿、4.83亿、9.40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分别为 - 14.2%、 - 2.6%、5.9%、12.7%、18.5% [11]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5.2%、42.6%、41.2%、41.8%、39.2% [2][11]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4Q24业绩详情 - 4Q24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33% [12] - 4Q24净利润1.47亿元,而4Q23亏损1.41亿元,3Q24亏损0.70亿元 [12] - 4Q24 ADAS产品出货量193,238台,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49% [12] 财务预测对比 - 2025E新预测营业收入30.58亿元,较前预测下降9%;净利润2.45亿元,较前预测增长66% [13] - 2026E新预测营业收入42.31亿元,较前预测下降6%;净利润5.96亿元,较前预测增长19% [13] 估值 WACC假设 - Beta为1.49,无风险利率1.9%,股权风险溢价11.2%,股本成本14.5%,WACC为16.8% [14] 自由现金流预测 - 2025E - 2033E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5E自由现金流为 - 2.09亿元,2026E起为正且逐年增加,2034往后永续增长率3.5% [14] DCF估值预测 - WACC为16.8%时,自由现金流现值212.80亿元,净现金 - 23.05亿元,权益价值189.74亿元,每股价值20.0美元 [15] SPDBI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25.3美元,概率15%,原因包括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增速、智驾渗透率高于预期等 [26] - 悲观情景目标价13.6美元,概率15%,原因包括宏观经济走弱、行业竞争加剧等 [26]
HESAI(HSAI):2024年业绩点评:规模效应凸显构筑高壁垒,龙头坐享智驾行业红利
国海证券· 2025-03-13 01: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科技规模效应凸显构筑高壁垒,作为龙头将坐享智驾行业红利,其客户结构优质、激光雷达渗透率可能继续超预期,未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期间费用率有望快速下降,2025 - 2026 年或将继续实现收入大幅度增长,具备高成长性,有望充分受益于智能汽车放量以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表现 - 2025 年 3 月 11 日发布年度业绩快报,2024 年全年净营收达人民币 20.77 亿元(约 2.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7%,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非 GAAP 净利润的激光雷达公司,非 GAAP 净利润达人民币 1370 万元,相比 2023 年非 GAAP 净亏损人民币 2.41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近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纳斯达克 100 指数表现优异,分别为 40.90%、106.70%、318.06%,而纳斯达克 100 指数同期表现为 -10.94%、 -9.32%、7.54% [2] - 当前价格 24.08 美元,52 周价格区间为 15.29 - 24.18 美元,总市值 3069.68 百万美元,流通市值 3069.68 百万美元,总股本 12748 万股,流通股本 12748 万股 [2]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全年毛利率 42.6%,相比 2023 年的 35.2%提高 7.4 个百分点,主要因机器人激光雷达和 ADAS 激光雷达的有效成本和规模优化;第四季度毛利率 39.0%,相比 2023 年同期的 41.2%略有下降,因本季度执行的高毛利率非经常性工程服务减少 [5] - 第四季度净收入达人民币 7.2 亿元(约 9860 万美元),同比增长 28.3%;净利润达人民币 1.47 亿元(约 2100 万美元),相比 2023 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 1.41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非 GAAP 净利润达人民币 1.7 亿元(约 2330 万美元),相比 2023 年同期非 GAAP 净亏损人民币 1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5] 现金流情况 - 全年净现金流达人民币 13 亿元,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实现如此强劲现金流表现的公司;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现金、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达人民币 32.05 亿元(约 4.39 亿美元),相比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人民币 25.31 亿元增长 26.6% [5] 出货量情况 - 第四季度激光雷达总出货量达 222054 台,同比增长 153.1%,其中 ADAS 激光雷达出货量达 193238 台,同比增长 140.3%;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达 28816 台;2024 年 12 月单月出货量创下新高,突破 10 万台,其中超过 2 万台用于机器人应用 [5] - 2024 年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达 501889 台,同比增长 126.0%,连续四年实现年度出货量翻倍增长;其中,ADAS 激光雷达出货量为 456386 台,同比增长 134.2%;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为 45503 台 [5] 业绩指引 - 预计 2025 年全年净营收将达人民币 30 - 35 亿元(约 4.11 - 4.8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约 44% - 69%;GAAP 净利润预计达人民币 2 - 3.5 亿元;非 GAAP 净利润预计达人民币 3.5 - 5 亿元,较 2024 年增长 25 - 35 倍 [5] - 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达人民币 5.2 - 5.4 亿元(约 7100 - 7400 万美元),同比增长约 45% - 50% [5][6] 海外拓展与产能情况 - 获得欧洲顶级 OEM 厂商的独家设计定点,该多年期项目将持续到下一个十年,覆盖燃油车和电动车平台 [7] - ATX 长距离激光雷达为低至 10 万元人民币价位的车型提供配套,已获得 11 家 OEM 厂商的设计定点,全球已获得 22 家 OEM 厂商的 ADAS 设计定点,覆盖 120 个车型;2025 年第一季度启动新生产线,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投产,到 2025 年底年产能预计达到 200 万台 [7] 新产品情况 - 2025 年 CES 展会上发布 JT 系列微型 3D 机械式激光雷达,专为机器人应用设计,具备全球最宽的超半球形 360°水平视场角(FOV),比传统 3D 激光雷达的 FOV 大 60%,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7] - 与领先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公司 MOVA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JT 系列预计在 2025 年为 MOVA 的机器人割草机提供六位数订单 [7] 盈利预测 - 乐观预期 2025 年出货量达到指引的上限 150 万台,上调 2025 年收入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收入 4.76/7.95/12.50 亿美元,实现净利润 53/97/160 百万美元,对应 EPS 为 0.42/0.76/1.26 美元/股 [7]
禾赛:24Q4业绩点评:2025年盈利展望乐观,机器人应用快速增长-20250312
海通国际· 2025-03-12 1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1.4美元/股,现价24.08美元(2025年03月11日收盘价)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4业绩符合预期,2025年将全面盈利,是激光雷达公司中营收规模最大且最早盈利的 [4][15] - 高毛利率的机器人激光雷达快速上量,JT系列和XT系列应用广泛且订单前景好 [4][15] - 鉴于同行未盈利,用PS估值法,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2.28亿、42.25亿、53.55亿元,GAAP净利润分别为2.26亿、3.82亿、7.08亿元 [4][7][15] - 目标价基于2025年6.0X PS,对应目标价21.4美元/股,目标价上调197%,对应2027E 33X PE [4][15] 可比公司估值 |代码|简称|总市值(USD mn)|营收(USD mn)(2023/2024E/2025E/2026E)|PS(倍)(2023/2024E/2025E/2026E)| |----|----|----|----|----| |9660 HK|Horizon Robotics|15148|216/311/487/816|70.1/48.7/31.1/18.5| |2498 HK|Robosense|2690|158/231/369/518|17.0/11.6/7.3/5.2| |Average| - | - | - | - / - / - /19.2/11.8| [9] 财务报告分析和预测 - 营收增长:2022 - 2026年分别为67%、56%、11%、55%、31% [12] - 毛利率:2022 - 2026年分别为39%、35%、43%、40%、41% [12] - ROE:2022 - 2026年分别为(26)%、(15)%、(3)%、6%、9% [12] - 现金流:2022 - 2026年经营现金流分别为(696)亿、57亿、62亿、602亿、904亿元 [12]
禾赛:In-line 4Q24 results; Upbeat 2025 guidance for shipment and profitability-20250312
中银国际研究· 2025-03-12 1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BUY”(买入),目标价格从之前的23.00美元上调至25.00美元,目标价格基于P/E倍数,行业评级为“NEUTRAL”(中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且实现盈利,2025年激光雷达出货量和盈利能力指引乐观,因此上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将估值方法从P/S切换至P/E倍数,提升目标价格至25.00美元,重申“BUY”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总结 - 截至2025年3月11日,公司年初至今、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绝对换手率分别为15.8%、 - 6.3%、40.4%和198.1%,相对于标普500的换手率分别为21.4%、1.3%、52.2%和171.8% [3] - 公司流通股数量为1.27亿股,自由流通股占比43%,市值为20.41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额为1900万美元,2025年预计净债务/股权比例为NM [3] - 公司主要股东李一帆、孙恺、向少卿持股比例均为8% [3] 关键评级因素 -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且实现盈利,激光雷达出货量达222,054台,同比增长153.1%,环比增长65.5%,总收入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33.4%至7.02亿元,实现GAAP净利润1.47亿元,2024年实现全年非GAAP利润1370万元 [5] - 2025年激光雷达出货量指引乐观,预计全年出货120 - 150万台,其中ADAS激光雷达100 - 130万台,机器人激光雷达约20万台,主要得益于现有大客户订单和新产品系列的推动 [6] - 2025年净利润/利润率全年指引大幅超市场共识,预计全年营收30 - 35亿元,毛利率保持在40%左右,目标GAAP净利润2 - 3.5亿元,非GAAP净利润3.5 - 5亿元 [9] 投资总结 | 指标 | 2023年 | 2024年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收(百万元人民币) | 1877 | 2077 | 3440 | 5881 | 8833 | | 报告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 | -476 | -102 | 265 | 744 | 1434 | | 核心每股收益(人民币) | -1.893 | 0.107 | 3.258 | 7.246 | 12.815 | | 完全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 | -3.734 | -0.803 | 2.081 | 5.834 | 11.246 | | 核心市盈率(倍) | NM | 1083.1 | 35.7 | 16.1 | 9.1 | | 完全摊薄市盈率(倍) | NM | NM | 55.9 | 19.9 | 10.3 | | EV/EBITDA(倍) | NM | NM | 39.0 | 14.6 | 7.3 | | 市净率(倍) | 3.8 | 3.9 | 3.7 | 3.1 | 2.4 | | 股息率(%) | 0 | 0 | 0 | 0 | 0 | | 净资产收益率(%) | NM | 0.4 | 10.7 | 21.0 | 29.8 | [7] 估值 - 为反映全年激光雷达出货量的乐观指引,上调2025 - 2026年销量预测至140万台/250万台,预计2025年ADAS激光雷达/机器人激光雷达分别出货120万台/20万台,下调2025年ADAS/机器人激光雷达ASP假设至1725元/6300元 [11] - 预计产品单台收入下降趋势在2026 - 2027年可能出现转机,主要受高性能ADAS激光雷达产品结构加强和海外高价格ADAS激光雷达贡献增加的驱动,且随着L3及以上自动化的迁移,每辆车的激光雷达数量可能增加 [11] - 综合销量和ASP假设的调整,维持2025年营收预测在34亿元,上调2026年营收预测8.5%至59亿元,上调2025 - 2026年非GAAP净利润预测至4.15亿元/9.24亿元 [11] - 鉴于公司去年首次实现季度盈亏平衡和全年非GAAP净利润,且未来利润释放前景加快,预计公司从2025年进入可持续盈利增长阶段,将估值方法从P/S切换至P/E相对估值,采用25倍2026年P/E,将目标价格从23.00美元上调至25.00美元,重申“BUY”评级 [11]
HESAI(HSAI):FY24Q4业绩点评:规模效应助力全年盈利,机器人雷达快速放量
国泰君安· 2025-03-12 07: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禾赛科技“增持”评级 [1][9][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科技盈利能力大超预期,智驾平权快速推进,ADAS雷达下探至10万级别车型,ATX系列加速渗透,机器人雷达快速放量,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总览 - 24Q4收入同比+28%至7.2亿元,激光雷达总出货量同比+153%至22.2万台,ADAS/机器人雷达分别出货19.3万颗/2.9万颗,合计同比+153% [9][21] - 24Q4毛利率同比-2.2pct至39.0%,费用率同比改善18.2pct至55.2% [12][14] - 24Q4 NonGAAP净利润1.7亿元,净利率环比+32pct至23.7%;GAAP净利润1.5亿元,净利率环比+34%至20.4%,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15][1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FY2025E - FY2027E营收预测为32.6/45.6/60.5亿元,对应GAAP净利润分别为3.0/7.3/12.1亿元 [9][22] - 给予禾赛PS 8X,对应FY2025目标价27.9美元,维持“增持”评级 [9][22] - 预计2025年全年可实现GAAP层面盈利2 - 3.5亿元,ADAS雷达有望出货100 - 130万台,同比高增99% - 159%,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出货有望达20万台 [9]
禾赛再获欧洲顶级主机厂多年独家定点,拿下海外最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订单
IPO早知道· 2025-03-12 02:57
禾赛科技与欧洲主机厂合作 - 公司与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 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 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多款车型 [3] - 合作项目跨越2030年 是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 [3] - 公司CEO表示合作是对产品性能与质量的认可 彰显激光雷达在高阶智驾领域的核心价值 [3] 禾赛科技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2月 公司与2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 [4] - 2024年12月 公司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 成为全球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激光雷达企业 [4] - 公司累计量产定点车型突破100款 新获三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十余款车型合作 [7] 行业动态 - 激光雷达技术在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平台均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出行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3] - 高阶智驾领域对激光雷达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对提升行车安全有重要贡献 [3]
禾赛:4Q24率先盈利,指引2025年强劲增长-20250312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3-12 02: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浦银国际重申禾赛科技“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0.0美元,潜在升幅25%,对应2025年经调整目标市盈率48.0x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2024年四季度业绩亮眼,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28%,综合毛利率达39.0%,且率先实现盈利;2025年预计营收30 - 35亿元,Non - GAAP层面净利润数十倍增长,GAAP层面盈利2.0 - 3.5亿元,重申“买入”评级 [10] - 国内全民智驾加速普及,海外客户拓展良好,预计2025年禾赛ADAS产品出货量达119万台 [10] - 机器人应用快速放量,2024年底广义机器人激光雷达单月出货超2万台,2025全年出货近20万台,新品JT系列交付十万台级别订单,长期想象空间广阔 [10] - 采用DCF估值法,假设2030 - 2033年营收成长率30%,永续增长率3.5%,WACC为16.8%,得到目标价20.0美元,潜在升幅25% [10] 财务报表分析与预测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8.77亿、20.77亿、30.58亿、42.31亿、64.34亿元,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6%、11%、47%、38%、52% [2][11] - 2023 - 2027E净利润(亏损)分别为 - 4.76亿、 - 1.02亿、2.45亿、5.96亿、10.5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8%、 - 78%、NM、143%、77% [2][11]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15.58亿、28.43亿、29.20亿、34.03亿、43.43亿元 [11]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56.63亿、59.90亿、65.50亿、74.75亿、91.52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57亿、0.01亿、3.31亿、7.09亿、11.19亿元 [11] - 2023 - 2027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分别为6.45亿、12.84亿、0.78亿、4.83亿、9.40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35.2%、42.6%、41.2%、41.8%、39.2% [2][11] - 2023 - 2027E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分别为 - 14.2%、 - 2.6%、5.9%、12.7%、18.5% [11] 业绩回顾及预测调整 4Q24业绩详情 - 4Q24营业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33%;毛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9% [12] - 4Q24净利润1.47亿元,而4Q23亏损1.41亿元,3Q24亏损0.7亿元 [12] - 4Q24 ADAS产品出货量193,238台,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49%;AM产品出货量28,816台,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571% [12]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E新预测营业收入30.58亿元,较前预测下降9%;净利润2.45亿元,较前预测增长66% [13] - 2026E新预测营业收入42.31亿元,较前预测下降6%;净利润5.96亿元,较前预测增长19% [13] 估值 WACC假设 - Beta为1.49,无风险利率1.9%,股权风险溢价11.2%,股本成本14.5%,债务成本10.1%,债务股本比 - 53.3%,所得税率0.1%,WACC为16.8% [14] 自由现金流预测 - 2025E - 2033E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5E自由现金流为 - 2.09亿元,2026E为1.96亿元,后续逐年增加,2034往后永续增长率为3.5% [14] DCF估值预测 - WACC为16.8%时,自由现金流现值212.8亿元,净现金 - 23.05亿元,权益价值189.74亿元,股数1.3亿股,每股价值145.5元人民币,按7.2605汇率换算为20.0美元 [15] SPDBI乐观与悲观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25.3美元,概率15%,原因包括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增速高、智驾渗透率高、公司维持份额优势、业务进展顺利、机器人市场需求放大等 [26] - 悲观情景目标价13.6美元,概率15%,原因包括宏观经济走弱、行业竞争加剧、下游客户车型量产及销量不及预期、智驾普及进度慢、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等 [26] SPDBI科技行业覆盖公司 - 浦银国际对多家科技行业公司给出评级及目标价,如小米集团 - W、传音控股、苹果等,禾赛科技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0.0美元 [27]
Hesai(HSAI)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1 11:5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净收入增至创纪录的20亿元人民币(2.85亿美元),为全球行业最高 [39] - 2024年出货量超过50万台,是2023年总量的两倍多,12月单月出货量达10万台创行业首例 [39] - 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9%,全年非GAAP净利润达1400万元人民币(190万美元),2023年为净亏损2.41亿元人民币(3400万美元) [40][41] - 2024年全年经营现金流为正,达6300万元人民币(860万美元),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入强劲,达6.41亿元人民币(8800万美元) [41] - 预计2025年全年净收入在30 - 35亿元人民币(4.11 - 4.8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44% - 69% [42]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在5.2 - 5.4亿元人民币(7100 - 740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5% - 50% [48] - 预计2025年全年综合毛利率目标约为40%,GAAP盈利达2 - 3.5亿元人民币,非GAAP盈利达3.5 - 5亿元人民币,是2024年非GAAP利润的25 - 35倍 [49][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ADAS业务线 - 2025年预计总出货量达120 - 150万台,其中ADAS部门出货量占比超80% [43] - 新发布的ATX LiDAR预计在2025年为总出货量贡献高六位数至近100万台 [45] - 2025年ADAS业务收入预计占总收入的60% - 65% [59] 机器人业务线 - 2024年第四季度,除JT系列外,向L4客户交付约7000台机器人LiDAR [34] - 2025年机器人LiDAR出货量预计达近20万台 [48] - JT系列LiDAR在2024年12月开始量产,首月出货超2万台,预计平均毛利率与现有机械LiDAR相当 [4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占乘用车市场近50%,ADAS市场渗透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8%飙升至2030年的70% [9][10] - 中国电动汽车中LiDAR的集成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8%增至2025年的20%,到2030年达到56% [13] 全球市场 - 公司已获得一家顶级欧洲OEM的独家设计订单,该项目将持续到下一个十年,涵盖ICE和EV平台 [26] -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22家OEM的120款车型上获得设计订单,包括中国市值排名前十的9家汽车制造商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公司预计目标为出货120 - 150万台LiDAR,其中近20万台为高利润机器人LiDAR;实现净收入30 - 35亿元人民币;实现GAAP盈利2 - 3.5亿元人民币 [8][9] - 推出新的生产线,到2025年底,年化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00万台 [29] - 降低LiDAR采用门槛,推动技术平等,ATX LiDAR以200美元的价格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已获得11家OEM的设计订单 [20][21] - 拓展机器人市场,新推出的JT Mini LiDAR适用于多种机器人应用,已获得多个订单 [30][31] - 公司凭借垂直整合能力、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在全球LiDAR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通过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和新订单的获取,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7][23][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公司转型和突破的一年,LiDAR出货量和净收入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全年非GAAP净利润的LiDAR公司 [6][7] - 中国在电动汽车和ADAS领域处于领先地位,ADAS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推动LiDAR的广泛应用,公司将受益于行业趋势 [9][10] - LiDAR具有使汽车更安全、更智能、更具吸引力的核心价值,随着ADAS的普及,LiDAR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14] - 公司在ADAS和机器人市场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将继续推动创新,扩大市场份额,实现长期增长 [29][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讨论非GAAP指标,并在财报发布和SEC文件中对其与最可比的GAAP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和调整 [4] - 公司在2025年将有三种AT系列产品投入生产,包括ATP系列、超高性能AT系列和高性价比紧凑型ATX系列 [6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详细说明2025年季度销量轨迹、产品组合、ASP侵蚀影响以及全年毛利率趋势,并确认是否每个季度都盈利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收入5.2 - 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 - 50%,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季度环比增长较低 [55] - 第一季度预计出货约20万台,季度销量将逐季增加,AT128价格从2024年的400美元降至约350美元,ATX售价约200美元,超高性能AT系列将于第二季度投产,售价约500美元 [56][57] - 第一季度毛利率预计接近40%,尽管第一季度有季节性因素,但预计净亏损同比改善约50%,第二季度有望实现盈利,盈亏平衡点在第一和第二季度之间 [58] - 2025年全年预计收入30 - 35亿元人民币,ADAS业务收入占比60% - 65%,预计出货120 - 150万台,其中ADAS部门100 - 130万台,机器人部门近20万台 [59] - 2025年全年综合毛利率预计约为40%,GAAP盈利2 - 3.5亿元人民币,非GAAP盈利3.5 - 5亿元人民币 [65][66] 问题2: 从长期来看,机器人LiDAR市场的潜力和规模如何,利润率是否会保持高位,以及未来成本降低的空间和技术途径 - 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可能是乘用车业务的数倍,LiDAR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加速,如机器人割草机、人形机器人等,非汽车领域不仅市场潜力大,而且利润率高 [73][74] - 公司在机器人LiDAR领域具有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优势,新推出的JT Mini LiDAR具有体积小、视野广等优点,预计毛利率与其他机械LiDAR相当或更好 [76][77] - ATX平台进一步降价空间不大,因为设计时已考虑规模经济,且需保证安全性能和合理利润率;Level 3 LiDAR价格较高,将保持在500美元以上,因为其功能价值更高 [94][97] 问题3: ASP下降是否会抵消ADAS市场的销量增长,Level 3市场的潜力是否受监管变化影响 - 目前200美元和500美元的价格已处于稳定状态,预计不会进一步下降,而市场渗透率预计将继续提高,尤其是Level 2++市场 [106][107] - 历史上ASP下降但毛利率保持稳定甚至提高,2025年的收入和毛利率指引已考虑ASP下降因素,公司有信心实现约40%的健康毛利率 [110] 问题4: 机器人业务的前景如何,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 - JT LiDAR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定位功能,公司将利用平台半导体技术开发适合人形机器人的解决方案,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设计革命的早期阶段 [119][121] 问题5: 海外市场ADAS LiDAR的增长前景如何,是否有海外出货量的量化指引 - LiDAR与电气化技术脱钩,适用于所有希望配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新车,公司与顶级欧洲OEM的合作项目是一个全球项目,涵盖ICE和EV车型,预计今年年底开始发货,明年进入更大规模生产 [130][131] - 目前暂无海外出货量的具体数字,公司将与OEM共同宣布具体数量、时间表和车型 [133] 问题6: 关键OEM客户是否会寻找其他LiDAR供应商,公司如何保持ADAS LiDAR市场份额 - 没有OEM会永远只使用一家供应商,公司鼓励客户评估其他供应商,但公司的竞争力在于持续的合作关系、高转换成本、性能领先和价格竞争力,公司通过降低成本和半导体创新保持与同行的差距 [137][138] 问题7: 如何实现公司的业绩指引 - 收入指引基于客户订单,主要客户如理想汽车、小米、比亚迪和零跑汽车在2025年提高了销售目标和LiDAR采用率,部分车型将LiDAR作为标准配置 [146] - 假设毛利率为40%,预计将增加4 - 6亿元人民币的毛利,同时公司致力于提升费用管理效率,预计2025年总运营费用将略低于2024年(2024年约为14亿元人民币),从而实现GAAP净利润2 - 3.5亿元人民币和非GAAP净利润3.5 - 5亿元人民币 [147][148] 问题8: 为什么LiDAR会长期用于机器人领域,其在机器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以机器人吸尘器为例,LiDAR用于创建地图和定位,相机无法提供同样的效果,人形机器人也需要LiDAR来感知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执行任务 [151][152] 问题9: 2025年和2026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如何 - 2025年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在中国和全球推出新的生产线,第一季度将在中国启动两条新生产线,第三季度开始生产,到年底年化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00万台 [158] - 随着与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加深,公司可能考虑在东南亚建立海外制造工厂,已制定初步计划并正在推进,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约为3000 - 5000万美元,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支出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