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HMC)

搜索文档
丰田退出本田“接棒”奥运,中国车企何时登上最高舞台?
36氪· 2025-06-09 04:58
日本车企奥运战略转变 - 丰田结束与国际奥委会TOP计划合作(2015-2024),本田以2亿美元成为2028洛杉矶奥运会创始合作伙伴及美国奥运代表队官方汽车合作伙伴[1][3] - 丰田采用"大而全"全球TOP赞助模式,本田选择"深而精"单届赛事聚焦策略,后者资源集中投放北美市场且赞助费用更可控[2][5] - 本田在北美市场深耕60余年,借奥运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获得NBCUniversal多平台媒体合作权益[3][7] 奥运营销模式对比 - TOP计划优势在于全球长期曝光与五环标志绑定,适合强化全球品牌领导地位的企业[5] - 单届赛事赞助更具灵活性,可实现核心市场深度渗透,但面临本土品牌竞争和政治因素制约[5][12] - 本田案例显示单届赞助能精准触达目标市场,投资回报率更清晰,可能成为未来性价比选择[5][7] 中国车企参与路径 - TOP计划汽车类别现空缺,但需承担巨额赞助费(约2亿美元量级)及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压力[9][11] - 比亚迪/吉利已跻身全球销量前十,但需评估全球化运营能力与品牌认知度匹配度[11] - 替代方案包括赞助洲际赛事(如比亚迪合作2024欧洲杯/美洲杯)或国家队资源,形成区域协同效应[12][14] 行业战略启示 - 车企应根据发展阶段选择策略:头部企业可冲击TOP计划,新兴品牌宜聚焦区域顶级赛事[8][12] - 体育营销需匹配核心目标市场,避免盲目追求全球化绑定,重点转化赛事影响力为品牌认知[14] - 日本车企战略差异提供参照系,中国车企出海可结合"大而全"与"深而精"双路径[1][14]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9日(周一)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09 03:12
全球汽车公司市值及股价表现 - 特斯拉市值达9506.34亿美元居首 单日增长336.53亿美元 股价报295.14美元[2] - 丰田汽车市值2412.87亿美元位列第二 单日上涨9.61亿美元 股价185.14美元[2] - 小米汽车市值1772.51亿美元排名第三 单日下跌19.9亿美元 股价6.84美元[2] - 比亚迪市值1500.16亿美元排名第四 单日下跌37.2亿美元 股价48.89美元[2] - 法拉利市值860.03亿美元 单日上涨4.02亿美元 股价482.61美元为表格中最高[2] 传统车企市值变动 - 大众汽车市值529.97亿美元 单日下跌9.28亿美元 股价104.67美元[3] - 通用汽车市值456.39亿美元 单日上涨3.58亿美元 股价47.47美元[3] - 福特汽车市值407.99亿美元 单日上涨6.35亿美元 股价10.26美元[3] - 本田汽车市值405.27亿美元 单日上涨6.11亿美元 股价29.24美元[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84.31亿美元 单日上涨5.47亿美元 股价9.87美元[3] 中国汽车企业表现 - 上汽集团市值251.98亿美元 单日上涨4.99亿美元 股价2.18美元[3] - 长城汽车市值233.02亿美元 单日上涨1.55亿美元 股价3.15美元[3] - 吉利汽车市值227.44亿美元 单日下跌3.09亿美元 股价2.26美元[3] - 长安汽车市值157.69亿美元 单日上涨1.82亿美元 股价1.81美元[4] - 广汽集团市值109亿美元 单日上涨0.28亿美元 股价1.07美元[4] 新能源汽车厂商市值 - 理想汽车市值301.67亿美元 单日上涨2.54亿美元 股价29.52美元[3] - 小鹏汽车市值188.76亿美元 单日下跌4.64亿美元 股价19.5美元[3] - 蔚来汽车市值78.86亿美元 单日上涨0.22亿美元 股价3.63美元[4] - Leapmotor市值81.22亿美元 单日下跌0.29亿美元 股价6.96美元[4] - Zeekr市值67.08亿美元 单日下跌0.74亿美元 股价26.39美元[4] 亚洲汽车制造商市值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6.9亿美元 单日上涨12.36亿美元 股价145.32美元[3] - 马恒达汽车市值434.55亿美元 单日上涨9.06亿美元 股价36.22美元[3] - 现代汽车市值348.41亿美元 单日上涨2.59亿美元 股价54美元[3] - 塔塔汽车市值305.47亿美元 单日上涨0.61亿美元 股价8.3美元[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28.45亿美元 单日上涨4.08亿美元 股价11.84美元[3]
日系三杰需要“断舍离”
新浪财经· 2025-06-07 01:54
日系车市场现状 - 东风日产N7上市仅一个多月即推出至高19888元购车补贴和8000元置换补贴 [1] - 东风本田S7上市一个月后直降6万元至19.99万元起 [3][4] - 本田CR-V价格从加价3万元降至跌破12万元 丰田汉兰达部分地区优惠达7-10万元 [4] 市场份额变化 - 日系车2020年在中国市场份额近25% 2024年相比下跌超10个百分点 [5] - 2024年1-4月日产中国销量16.76万辆同比下滑24.6% 本田销量20.2万辆同比下滑28% [6] - 丰田1-4月销量53.01万辆同比增长7.7% 但主要依靠主力车型全系降价维持 [9] 企业结构调整 - 日产3月进行高层大换血 计划到2027财年全球裁员2万人(占员工15%) 工厂从17家缩减至10家 [8] - 广汽本田5月启动大规模裁员预计上千人 [9] - 日产传出可能变卖总部大楼筹措资金的消息 [8] 新能源车型表现 - 东风日产N7 4月零售量665辆 东风本田S7首月373辆 广汽本田P7首月437辆 [11] - 广汽丰田铂智3X上市85天累计交付1.5万辆 远低于小鹏MONA M03等竞品月销过万表现 [11] 转型困境分析 - 日系车2020年对电动化持观望态度 丰田曾公开质疑纯电动车发展 [13] - 受困于传统燃油车技术优势 难以快速建立电动化技术壁垒 [13] - 产品技术落后 燃油经济性优势被"电比油省"取代 内饰和智能配置不及自主品牌 [13] 中国化转型举措 - 丰田将在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电动车研发生产公司 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 [14] - 本田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 新品牌"烨"搭载华为智驾 [15] - 东风日产联合华为研发智能座舱 引入鸿蒙技术 [15] - 本田5月突然宣布将电动化投资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15]
小小日本被美国拿捏了?石破茂改口,对美提出新关税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47
美日贸易谈判僵局 - 美日贸易谈判陷入混乱 美国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谈判中内部意见分歧 导致会议暂停 日本谈判团难以把握美方真实诉求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原计划要求美国全面取消25%汽车关税 现被迫改为分阶段减税方案 首年降至15% 第二年降至10% 同时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 [3] - 丰田因美国汽车关税已亏损1800亿日元(约90亿人民币) 生产线面临严重压力 [3] 日本汽车产业困境 - 汽车产业占日本GDP的8.3% 直接关联700万就业岗位 当前关税冲击导致产业严重受损 [5] - 若接受美国条件 汽车产业链崩溃可能使日本GDP下降1.4% 若拒绝则7月9日后日本出口企业成本将飙升35% [5] - 本田社长表示美国市场占日本出口28%份额 失去美国市场等同于"断动脉" [5] 日本经济依赖性与制约 - 日本37%液化天然气依赖美国进口 美国将此作为谈判筹码施压 [5] - 日本持有1.13万亿美元美债(2025年3月数据) 但无法用作反制手段 因抛售可能导致日本外汇储备蒸发12% 军费预算缩水 [7] - 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历史教训及维持日元汇率低于125等手段 持续对日本经济施加影响 [5] 军事与科技依赖 - 日本自卫队导弹预警完全依赖美国卫星系统 武器装备采购高度依赖美制产品 包括500枚战斧巡航导弹和F-35战斗机 [7] - 美日联合研发的无人机核心技术由美国掌控 [7] - 美国在日设有50多个军事基地 驻军5万人 日本承担75%驻军费用(2024年数据) 军事指挥权实际由美军掌握 [7]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5日(周四)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05 03:12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 - 特斯拉以10695.2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但单日下跌393.65亿美元 [3] - 丰田汽车以2449.63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二,单日下跌44.9亿美元 [3] - 小米汽车以1765.65亿美元市值位列第三,单日上涨3.52亿美元 [3] - 比亚迪以1543.04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四,单日下跌2.94亿美元 [3] - 法拉利以857.0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五,单日上涨9.33亿美元 [3] 市值变动 - 法拉利单日涨幅最大(+9.33亿美元),其次是起亚汽车(+8.91亿美元)和小鹏汽车(+6.77亿美元) [3][4][5] - 特斯拉单日跌幅最大(-393.65亿美元),其次是通用汽车(-13.35亿美元)和本田汽车(-10.52亿美元) [3][4] - 小米汽车、玛鲁蒂铃木、保时捷等公司市值小幅上涨 [3][4] 其他重点公司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64.6亿美元,单日下跌2.72亿美元 [3] - 宝马汽车市值543.69亿美元,单日下跌2.68亿美元 [3] - 大众汽车市值534.66亿美元,单日下跌3.99亿美元 [4] - 理想汽车市值300.7亿美元,单日下跌0.51亿美元 [4] - 蔚来汽车市值78.73亿美元,单日上涨4.62亿美元 [5] 市值单位 - 所有数据以亿美元为单位,部分公司市值低于100亿美元(如日产、蔚来、Zeekr等) [4][5]
日系车企以中国专属车型寻求突围
36氪· 2025-06-04 12:13
日本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 - 日本车企自2022年起加速开发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电动车,相关产品于2025年陆续上市 [1] - 丰田和日产推出的新款电动车订单表现亮眼,丰田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至14.28万辆,连续3个月增长 [1][3] - 日产新款纯电轿车N7截至5月15日订单达1万辆,带动来店客流量回升,4月销量为1月以来最高水平 [1][4] 丰田电动车销售情况 - 丰田新款纯电动SUV bZ3X在4月新能源SUV销量排行榜中跃居外资品牌前列 [1] - bZ3X截至4月底交付量约1万辆,推动丰田4月EV销量同比增长84%至9400辆 [3] - bZ3X起售价10.98万元人民币,较此前车型bZ4X(17.98万元)和bZ3(16.98万元)大幅降低 [4] 日产电动车销售情况 - 日产N7配备AI优化按摩座椅和车载冰箱,起售价11.99万元人民币 [4] - 日产彻底改变传统开发流程,由中国合资公司主导整车设计、研发和零部件选择 [4]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挑战 - 日系三大车企2024年中国新车总销量330万辆,较2021年减少30%,市场份额从20.6%降至11.2% [5] - 本田EV品牌"烨"S7因定价偏高被迫降价6万元,4月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0% [5] - 丰田bZ3X4月销量在外资品牌中表现优异,但在中国品牌同类车型中仅排名第20 [6] 日本车企未来策略 - 丰田计划推出采用华为驾驶舱技术的EV bZ7,日产和本田也将推出后续车型 [6] - 日本车企需更精准把握功能配置与定价策略,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6]
日系车企以中国专属车型寻求突围
日经中文网· 2025-06-04 06:40
日本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 - 丰田3月推出的纯电动SUV"bZ3X"交付量截至4月底已达1万辆,推动其4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至14.28万辆,EV销量同比大增84%至9400辆 [1][3] - 日产4月下旬推出的纯电轿车"N7"截至5月15日订单达1万辆,带动来店客流量回升,但4月销量仍同比下滑16% [1][4] - 本田EV品牌"烨"S7因定价过高被迫在发布1个月内降价6万元,导致4月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0% [5] 日本车企的本地化战略转型 - 丰田bZ3X由广汽集团联合开发,搭载Momenta自动驾驶技术,配备24分钟快充(30%-80%),起售价10.98万元较此前车型降幅达39% [3] - 日产N7采用中国合资公司主导的全流程开发模式,配备AI按摩座椅和车载冰箱,起售价11.99万元 [4] - 日本车企放弃传统"全球车本地化"路径,转为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开发,丰田后续将推出采用华为技术的bZ7 [6]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日系车在华份额从2021年20.6%骤降至2024年11.2%,三大车企总销量较2021年减少30%至330万辆 [4] - 尽管bZ3X位列外资新能源SUV销量前列,但在全品牌排名仅第20名,与中国品牌差距显著 [5] - 中国本土车企(如比亚迪)通过技术升级和价格战持续挤压日系车企生存空间 [4]
跨国巨头重拾内燃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02:17
跨国车企战略调整 - 通用汽车宣布投资8 88亿美元在纽约州托纳万达工厂投产新一代V8发动机 强调这是发动机工厂中最大单项投资 计划2027年部署于雪佛兰和GMC全尺寸皮卡及SUV车型 [2][3] - 本田将2021-2030财年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投资额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暂停加拿大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建设计划 推迟约两年 [4] - 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360万辆全球销量 其中混动车型占220万辆 2027-2030年投放13款混动新车 [5] 内燃机技术投资动向 - 丰田 马自达 斯巴鲁共同承诺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 开发与绿色替代燃料兼容的新型内燃机 丰田已启动开发项目 [7] - 梅赛德斯-奔驰推迟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 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产品阵容 [10] - 大众集团调整战略 2/3资金投入电动化 1/3用于巩固燃油车竞争力 奥迪扩展混动产品线 保时捷放弃2030年电动车占比80%目标 [10] 战略调整驱动因素 - 通用汽车转向利润丰厚的皮卡及SUV业务 以抵消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亏损 特朗普政策取消电动汽车支持并加征关税 [3][4] - 本田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 5% 2025年1-3月季度净利润暴跌87% 迫使公司转向混动确保基本盘 [6] - 行业面临电动化转型成本高企 盈利压力持续 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战略再平衡 [11] 其他车企动态 - 凯迪拉克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2030年后继续销售内燃机车型 [11] - 福特取消2030年欧洲全面电动化计划 决定继续投放燃油车型 [11] - Stellantis在南美投资60亿美元开发新车 包括灵活燃料发动机 [11]
日媒:瞄准AI自动驾驶,日本要建“汽车联盟”
环球时报· 2025-06-02 23:04
日本汽车行业AI自动驾驶技术合作 - 日本政府支持丰田、本田等车企组建联盟共同研发AI自动驾驶技术 旨在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1] - 合作重点包括构建AI基础设施 设定相关安全标准 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研发机制 [1] - 日本经济产业省修订"移动性DX战略" 新增支持AI自动驾驶内容 因电动化和智能化竞争加剧需灵活调整政策 [1] 国际竞争背景下的日本自动驾驶发展 - 美国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6月上路 中国车企加速AI研发 日本因安全性顾虑进展缓慢 [2] - 丰田与Waymo合作自动驾驶技术 并联合中国厂商研发L4无人驾驶概念车 已在进博会展示 [2] - 日本共同社分析认为 美国关税政策增加产业不确定性 需加强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2] 行业战略调整与跨国合作 - 日本政府推动"软件定义汽车"(SDV)研发 以AI为核心决定未来汽车发展方向 [1] -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第一车企 试图通过跨国合作推动本土自动驾驶技术变革 [2] - 日本车企合作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共建 人才联合培养 以及跨国技术协同开发 [1][2]
日本车企针对AI自动驾驶技术展开合作
日经中文网· 2025-05-31 08:01
行业合作与政府支持 - 丰田及本田等日本主要汽车厂商正在AI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构建AI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1] - 日本政府支持企业间合作体制建设,并对相关中小企业提供援助以推动零部件国产化[1][2] - 日本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宣布构建大企业在AI自动驾驶领域的协作体制,并公布"交通工具数字化转型战略"修订案[2] 技术发展与战略规划 - 日本政府重视"软件定义车辆(SDV)"开发,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软件更新提升汽车性能[2] - 战略修订案新增"支撑自动驾驶模型的AI"领域,围绕Level 4以上自动驾驶开始考虑AI技术开发和实用化[2] - 设定2030年目标:日本SDV汽车在国内外销量达1200万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0%[3] 技术优势与挑战 - AI自动驾驶相比传统技术有望实现更顺畅行驶,减少摄像头和传感器数量,降低单车平均成本[3] - AI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且费用高,面临网络安全攻击等安全性问题[3] - 美国和中国企业在AI自动驾驶领域领先,部分企业投入资金达数千亿至1万亿日元推动技术升级[2] 政府支持措施 - 考虑设立补助金支持AI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对零部件厂商等中小企业的补助[3] - 计划利用政府部门公用车进行AI自动驾驶验证,现有技术已在高速公路卡车驾驶验证中应用[3] - 致力于培养软件开发相关人才以加强供应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