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思科技(300433)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手机玻璃女王”,港交所敲钟!苹果、小米、特斯拉都是她客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04:11
港股上市与全球化战略 - 蓝思科技于7月9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完成"A+H"双平台布局,全球发售2.62亿股,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募资额47.68亿港元 [1] - 港股上市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旨在以香港为支点实现国际资本与中国智造的深度融合 [3] - 公司计划通过越南和泰国新生产线扩张全球产能,预计2025-2026年逐步投产,覆盖智能终端和智能汽车产品 [14] 苹果供应链依赖与业绩波动 - 2007年成为苹果核心屏幕供应商后业绩爆发式增长:2011年营收60亿元,2024年达699亿元,13年增长十余倍 [5][6] - 2015-2020年第一大客户(苹果)销售占比持续高于40%,2020年达54.97% [6] - 2021年Q3-Q4净利润同比下滑34.97%-183.8%,主要受限电、缺芯及消费电子疲软影响 [6][7] 多元化业务布局进展 - 新能源汽车业务从2015年起步,2024年营收达59.35亿元,客户扩展至特斯拉、宝马、奔驰等30余家车企 [8][9][10] - 2021年设立10亿元新能源公司进军光伏领域,与凯盛科技达成合作 [10] - 新增人形机器人业务,2025年战略升级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多轮驱动模式 [12] 全球市场份额与产能布局 - 2024年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市场份额13.0%,智能汽车交互系统份额20.9% [15] - 拥有9个全球生产基地,包括东南亚工业园区及美日韩办公驻点 [15] - 港股IPO获462.76倍超额认购,引入小米、瑞银等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1.9亿美元 [16]
支撑苹果的中国幕后企业向东南亚分散生产基地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08:16
公司动态 - 蓝思科技于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二次上市 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3.9% 通过公开增发融资47亿港元 [1][2] - 蓝思科技计划将部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越南工厂追加投资 同时筹备泰国新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1][2][3] - 立讯精密工业计划2025年在香港上市 融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 已对印尼Air Tag生产基地追加投资 [4] - 歌尔股份1月申请子公司在香港上市 但未披露具体目的 [4] 财务表现 - 蓝思科技2024财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至698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至36亿元 [1] - 公司对苹果的销售依赖度从2022年的70%降至2024年的50% 主要因新增小米等客户 [2] 战略调整 - 生产基地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分散 跟随苹果向印度/东南亚转移供应链的趋势 [2][3] - 加速业务多元化 在泰国工厂生产汽车驾驶舱组件 切入中国车企的EV供应链 [3] - 深化与小米合作 从智能手机扩展到电动汽车领域 [4] 行业趋势 - 苹果供应商普遍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因智能手机普及率见顶且苹果增长放缓 [4] - 产业链向AI/EV转型 越南获美国关税优惠(降至20%) 吸引中资企业投资 [2][4] -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 5月达成的关税暂停措施仅维持90天至8月中旬 [2]
爽文“大女主”周群飞,开启全球化新剧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4:56
公司上市与全球化战略 - 蓝思科技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2.62亿股,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募资额47.68亿港元 [1] - 公司完成"A+H"双平台布局,香港上市被视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旨在让国际资本与中国智造优势深度融合 [2] - 港股上市获得国际机构高度认可,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录得16.68倍认购,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1.9亿美元 [13] 苹果供应链依赖与业绩表现 - 2007年成为苹果首批核心屏幕供应商之一,2011年营收60亿元,2024年飙升至699亿元,13年增长十余倍 [3] - 2020年对第一大客户苹果销售占比达54.97%,2021-2023年直接披露苹果销售占比分别为66.49%、70.96%、57.83% [3] - 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34.9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8.92%,第四季度净利润亏损12.27亿元 [4] - 2021年股价腰斩,受限于限电、缺芯等因素导致消费电子行业疲软 [5][6] 多元化业务布局 - 2015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2019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9.72亿元,与特斯拉等高端车企合作加深 [8] - 2021年新能源汽车客户扩展至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2024年智能汽车业务营收达59.35亿元 [9][10] - 2021年设立新能源公司进入光伏领域,投资10亿元 [10] - 2025年将强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多轮驱动"战略,拓展AI眼镜、XR头显等领域 [11] 全球化产能扩张 - 计划在越南和泰国设立生产线,泰国生产线2025年底投产智能汽车产品,越南生产线2025年底投产智能终端结构件 [12]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市场份额13.0%,智能汽车交互系统市场份额20.9%,拥有9个国内外生产基地 [13] - 全球化布局旨在贴近主要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应对供应链分散趋势 [12][13]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登陆港股,今年的上市“A+H”公司增至1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1:18
A+H股上市动态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成功登陆港股 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实现"A+H"上市的A股公司 [1] - 两家公司上市首日均录得涨幅 蓝思科技H股收盘涨9.13% 峰岹科技H股涨16.02%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显示 A股对H股溢价显著 蓝思科技溢价25.49% 峰岹科技溢价43.04% [1] - 目前160只A+H股中有3只出现价格倒挂 包括恒瑞医药(A折价9.83%) 宁德时代(A折价22.82%) 药明康德(A折价2.88%) [3] 蓝思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全球发售2.62亿股 发行价18.18港元 集资47.68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包括小米集团 世运电路 瑞银 橡树资本等 [1]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领先企业 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行业排名前列 [2]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 电脑 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智能B柱等)两大领域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领域 [2] 峰岹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发行价120.5港元 募资总额22.59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 保银 华夏基金等 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2] - 中国首家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厂商 2023年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份额达4.8% 排名第六且为前十中唯一中国企业 [3] A+H上市趋势展望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将持续升温 2025年前6个月已录得47宗新上市申请 远超2024年全年的5宗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44家A+H上市申请公司中43家为市值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A股企业 [4] - 中金公司预计 若排队A+H企业年内完成上市 将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 增厚港股总市值0.8% [4]
永安期货金融工程日报-20250710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7-10 03:2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无明确模型名称 **模型构建思路**:研报中未明确提及具体量化模型的构建思路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未提供详细构建过程或公式 2. **因子名称**:无明确因子名称 **因子构建思路**:研报中未明确提及具体因子的构建思路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未提供详细构建过程或公式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无明确模型名称**,未提供具体回测指标值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无明确因子名称**,未提供具体构建过程或回测结果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无明确因子名称**,未提供具体回测指标值 其他内容 - 研报中包含了大量市场数据、股票表现、宏观经济指标等,但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细节[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9][30][31][32][33][34][35][37][39][41][42][43] 总结 该研报主要聚焦于市场动态、个股表现和宏观经济数据,未详细描述量化模型或因子的构建与分析内容。如需进一步量化分析,建议参考其他专门讨论量化策略的研报[1][2][3][4]。
港交所6锣齐响 五家内地企业同日上市
每日商报· 2025-07-09 22:55
港股IPO市场复苏 - 港交所同日迎来6家公司上市,包括5家内地企业(蓝思科技、极智嘉、讯众通信、FORTIOR、大众口腔)和1只ETF,为7年来首次重现6锣同响盛况[1] - 截至收盘5只新股全部上涨,涨幅最高为FORTIOR(+16.02%至139.8港元/股),最低为讯众通信(+0.22%至13.58港元/股)[2] - 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200家,预计未来多公司同时上市场景将更频繁[1] 上半年IPO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募资1070亿港元同比增22%,暂列全球第一[3] - 7月初单周新增14家公司更新IPO进展,其中老乡鸡和星源材质新递交招股书[3] - 消费与科技企业构成IPO主力,该特征在新增申请企业中延续[3]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德勤预测2025年港股将迎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较原预期(1300-1500亿)大幅上调,其中25只为"A+H"模式[4]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7月前5日净流入211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超7500亿港元[4] - 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8%升至2025年6月的12.0%,预计将继续提升[5] 板块配置建议 - 恒生科技、互联网、云计算、创新药等板块股权风险溢价(ERP)修复至高位,具备边际改善机会[6] - 消费板块受政策刺激预期改善,重点关注医药和可选消费行业[6] - 高股息板块短期性价比下降但中长期配置价值仍存[6]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盛宴,上市潮汹涌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7月9日港股市场5家企业集体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 极智嘉 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 创下单日最多上市记录 [2]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数量超40家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688.56% [7]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 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7]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蓝思科技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苹果为其最大客户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4] - 极智嘉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 服务806家终端客户 覆盖40余国 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上市市值220亿港元 [4] - 峰岹科技专注BLDC电机驱动芯片 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讯众通信和大众口腔均有新三板背景 开盘均大涨 [5] 行业上市趋势 - 消费领域形成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 带动布鲁可 沪上阿姨等消费公司集中登陆 [8] - 半导体企业加速赴港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已公告计划 纳芯微 芯迈半导体等递交申请 江波龙 天岳先进披露计划 [8] - "A+H"模式受追捧 立讯精密等市值超2500亿的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8] 市场资金动态 - 上半年42家港股IPO中36家获基石投资 基石金额占比达43.7% 高瓴 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积极参与 [10]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等超级IPO基石投资者实现可观盈利 蜜雪冰城基石持股浮动收益显著 [11]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公司主要渠道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窗口期可能仅剩一年半 [11]
蓝思科技登陆港股的另一面:加码折叠屏,苹果“大招”渐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1:48
公司上市与融资 - 蓝思科技从递表到港股挂牌仅耗时100天,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集资额47.68亿港元,首日收盘价上涨9.13%至19.84港元,市值达1041亿港元 [1] - 公司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包括小米集团(1000万美元)、世运电路(1000万美元)、瑞银UBS AM Singapore(5000万美元)等产业链上下游及国际机构 [3] - 募集资金用途:48%用于产品扩展、28%用于越南/泰国生产线建设、14%提升智能制造能力、10%用于营运资金 [3] 核心客户与折叠屏布局 - 公司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合作历史达19年,产品覆盖iPhone、Apple Watch、Mac及Apple Vision Pro [1] - 苹果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鸿海或2025年Q4启动生产,三星显示年产能规划700-800万片折叠屏 [4][5] - 公司已批量供应国内客户UTG/CPI折叠屏,并配合北美客户进行折叠屏验证,进度符合预期 [2] 全球化与产能规划 - 越南/泰国新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2026年逐步扩产,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降低物流成本 [4] - 公司以香港为支点推动全球化战略,促进国际资本与中国智造融合 [3] 业务多元化进展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5%,国产客户比例从18%提升至41%,外销收入占比从81.94%降至58.63% [7] - 布局智能汽车、AI眼镜(与Rokid合作全链条生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1月已向智元机器人批量交付产品 [6] - 组建专门团队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计划拓展至家庭服务、医疗养老场景 [6]
蓝思科技募47.68亿港元首日涨9% 毛利率创10年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7-09 11:21
上市表现 - 蓝思科技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18 88港元 涨幅3 85% 收盘报19 84港元 涨幅9 13% [1] - 最终发售价定为18 18港元 位于发行价区间17 38-18 18港元的上限 [5] 发行结构 - 总发售股份262 256 800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18 015 600股 国际发售144 241 200股 [1][2]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5 245 028 971股(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Green Better 世运线路版 UBS AM Singapore等10家机构 合计认购82 471 800股 占全球发售股份31 45% [6][7] 募资情况 - 所得款项总额4 767 83百万港元 扣除上市开支74 14百万港元后 净额4 693 69百万港元 [4][5] - 募资用途包括扩展产品组合 扩大全球业务布局 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及补充营运资金 [5] 股权结构 - 基石投资者Green Better为小米集团全资附属公司 持有4 317 800股 占全球发售1 65% [7] - 所有基石投资者股份禁售期至2026年1月8日 [7] 财务数据 - 2024年毛利率15 89% 创2015年上市以来新低 [8] 中介机构 -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联席全球协调人包括BofA SECURITIES 农银国际 中银国际等 [2]
又到港交所铜锣不够用?蓝思科技等5企业今日港股上市,180家A股正排队
新浪财经· 2025-07-09 10:54
港股IPO市场热度 - 港股IPO市场持续升温 7月9日共有6家企业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讯众通信等 现场敲响6面铜锣 [1] - 蓝思科技H股上市融资47 68亿港元 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1] - 蓝思科技收盘价较发行价18 18港元上涨超9% 换手率达53 60% 成交金额26 95亿港元 [2][3] A+H上市模式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主推力来自"A股+H股"模式 10家A股企业完成两地上市 融资规模达793 02亿港元 [12] - 180家A股企业正排队赴港上市 主要集中在AI科技、新消费革命、创新药三大领域 [12] - 立讯精密公告将冲刺"A+H"上市 "果链三巨头"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将在香港市场会师 [4] 蓝思科技H股上市亮点 - 蓝思科技H股上市创多项纪录 包括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的千亿市值A to H项目 消费科技领域年内最大规模IPO [1] - 上市流程仅用时100天 基石投资者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基金等多元化类型 [1] - 公司核心收入来自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2022-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从71%降至49 45% [5] 募资用途与全球化布局 - 蓝思科技H股募资47 68亿港元 主要用于加强海外业务版图 包括东南亚、北美生产基地建设 [5][6] - 公司全球化布局已覆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 并在越南设有研发生产基地 [6] - 2020年定增募资149亿元中仍有33亿元未使用 此次港股募资必要性引发市场关注 [6] 港股市场优势分析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是企业出海关键平台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持续看好 [10] - 港交所融资效率优势显著 政策层面优化IPO定价及公开市场 降低H股发行门槛 [10] - A+H模式促成两地资本市场协同联动 融资规模和灵活性双重跃升 实现估值对冲 [13] AH价差现象解读 - 港股较A股更贵的现象源于资金持续流入 高估值带动交易活跃和流动性改善 [11] - AH溢价根源在于两地市场投资者结构、流动性、再融资等差异 缺乏套利机制 [11] - 港股集中全球一流机构投资者 企业可完善治理架构 与国际规范接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