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镍不锈钢周报:基本面变化不大,镍价持续震荡-20250811
佛山金控期货· 2025-08-11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宏观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美国关税协议影响金属价格,镍价跟随反内卷情绪回落后,产业链持续亏损有成本支撑;基本面变化不大,纯镍过剩,8月国内电积镍及印尼二级镍排产攀升,传统淡季下游需求低迷,不锈钢8月排产有回升预期但受政策影响有减产检修干扰,现货市场成交疲软,三元产业链好转有限,7月电车零售增速放缓,三元电池被磷酸铁锂挤压占比,临近雨季结束镍矿港口库存累库,矿价有下行预期 [10] - 镍方面,印尼二级镍及国内电积镍产能释放,淡季需求增速放缓,供应过剩幅度同比扩大,成本端矿价松动但产业链亏损有支撑,长期供给过剩难扭转,短期预计沪镍在【117000,125000】元/吨区间震荡,建议逢高卖出 [10] - 不锈钢方面,当前反内卷减产对盘面有支撑,钢厂减产计划落地,叠加库存下降和原料成本上涨,但传统淡季下游需求走弱,长期供给过剩压制价格上涨空间,预计沪不锈钢在【12300,13200】元/吨区间震荡,建议反弹至区间高位做空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观点与策略 - 运行逻辑:宏观影响金属价格,镍产业链亏损有成本支撑;基本面变化小,纯镍过剩,排产攀升,下游需求低迷,镍矿库存累库,矿价有下行预期 [10] - 产业消息:格林美2025年7月印尼镍项目单月镍产出超10000吨;部分钢厂响应政策控制产量,配合阅兵活动,北方等地钢厂8月底至9月初检修,如青山钢厂8月304协议量调为6折 [10] - 重要数据:本周LME镍库存增3150吨,国内库存增745吨,全球镍显性库存增1.57%至25.3万吨;印尼8月(一期)内贸基准价涨0.2 - 0.3美元,升水主流+24,环比持平;7月中国精炼镍产量36151吨,环比增4.74%,8月排产预估环比4.45%至37760吨;8月国内不锈钢排产330.41万吨,月环比增2.29%,同比减1.64% [10] - 策略观点:镍建议逢高卖出,不锈钢建议反弹至区间高位做空 [10] 盘面回顾 - 镍价持续震荡 [12] 基本面分析 - 镍矿:港口累库,矿价持稳,菲律宾1.3%镍矿主流成交价CIF42,菲律宾至印尼1.3%镍矿主流成交价CIF41,印尼8月(一期)内贸基准价涨0.2 - 0.3美元 [16][17] - 镍铁:供应平稳,市场报价坚挺,7月中国&印尼镍生铁产量总计17.89万吨,环比增2.35%,同比增20.61%,主流报价930 - 940元/镍 [20][21] - 中间品:持续释放,硫酸镍生产亏损,7月镍中间品环比增7.5%至5.44万吨,价格随镍价涨,生产成本增加,亏损加剧 [24][25] - 进口情况:6月镍铁进口大增,中间品进口减少 [28] - 库存:LME和国内均累库,纯镍资源充足,本周LME累库3150吨至21.22万吨,国内社会库存增745吨至3.93万吨,现货成交偏冷,升贴水稳中微调 [31][32] - 电积镍:产能充足,产量持续攀升,7月中国精炼镍产量36151吨,环比增4.74%,同比增24.57%,8月预估环比4.45%至37760吨 [35][36] - 不锈钢:钢厂集中检修减产,供应收缩预期增强;一体化生产亏损收窄,废不锈钢经济性凸显;延续去库,但社会库存仍高,本周不锈钢社会总库存1106304吨,周环比减0.44% [40][44][47] - 需求:地产需求低迷,传统淡季需求走弱;三元产业链好转有限;电车产销平稳增长,但三元占比走弱,上半年国内电车产销分别同比增41.4%和40.3%,销量渗透率达44.3%,三元电池被磷酸铁锂挤占至22%左右 [51][55][59] 供需平衡表 - 镍供给过剩同比扩大,2025年全球供给总计389.3万吨,需求合计354.5万吨,平衡为34.8万吨;中国总供给253.9万吨,消费合计229.0万吨,平衡为16.2万吨 [70]
特斯拉表态电池回收,还有行业高峰论坛月底举行,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或超两千亿
选股宝· 2025-08-11 07:28
行业峰会与政策动态 - 2025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将于8月29日至3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创新驱动·绿色循环:共建电池回收新生态" 参会方包括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电池制造商、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回收处理企业[1] - 会议议程涵盖政策标准解读(如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演讲)、地缘政治风险分析(深圳大学研究院)、白皮书发布(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及海外市场案例分享(非洲市场、出海机遇挑战)[1] - 技术专题包括智能化回收设备(如宏工科技预处理技术)、材料再生前沿(如伯克利深圳学院电极修复技术)及碳管理解决方案(北辰循环科技)[1][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4年中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达485亿元 预计2025年增至671亿元 2028年将超过2800亿元[4] - 动力电池富含锂、钴、镍等战略性金属 退役后仍具显著资源循环利用价值 行业正加速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2] 企业实践与技术路径 - 特斯拉2024年回收材料可制造约21000辆Model Y电池 其中90%废料被提取用于新电池生产[3] - 退役电池回收分为梯次利用(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用于储能或低功率车辆)和拆解回收(提取铜粉、铝粉及锂钴镍等稀有金属)[3] 政策影响与公司表现 - 2024年4月七部门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推动格林美等公司回收拆解业务发展 其股价期间连续上行[5] - 格林美(002340 SZ)在动力电池回收及锂业务领域表现活跃 2025年8月11日交易中股价上涨2.60%[7]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59%,前十大权重包含天赐材料等
金融界· 2025-08-08 13:18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CS电池,931719)上涨0 59%,报2633 73点,成交额344 4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4 76%,近三个月上涨9 09%,年至今上涨3 79%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十大权重股包括阳光电源(12 06%)、宁德时代(9 81%)、三花智控(6 26%)、亿纬锂能(5 61%)、格林美(3 49%)、国轩高科(3 27%)、欣旺达(3 25%)、先导智能(2 94%)、天赐材料(2 65%)、银轮股份(2 59%) [1] - 成分股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0 19%,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9 04%,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77%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85 29%,可选消费占比12 14%,原材料占比1 54%,公用事业占比1 02%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跟踪基金 - 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C、富国中证电池主题联接C、大成中证电池主题C、富国中证电池主题联接A、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等 [2]
格林美(002340)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73.6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15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6.54元,上涨0.15% [1] - 换手率1.18%,成交量60.09万手,成交金额3.9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73.63万元,占比成交额4.01% [1] - 超大单净流入925.08万元、占成交额2.36%,大单净流出2498.71万元、占成交额6.36% [1] - 中单净流出69.49万元、占成交额0.18%,小单净流入1643.12万元、占成交额4.19%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1] - 归属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0%,扣非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7.70% [1] - 流动比率0.883、速动比率0.599、资产负债率65.1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深圳市,从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512629.155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12629.1557万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许开华 [1] 公司投资及知识产权 - 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37条,专利信息1224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21个 [2]
电池行业CFO薪酬榜:天赐材料连续2年收利双降 CFO顾斌大专学历216万年薪上榜
新浪证券· 2025-08-08 07:47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电池行业(申万二级)85家上市公司CFO薪酬合计7645.22万元 平均年薪约89.94万元 高于A股整体水平 [1] 电池行业高管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宁德时代CFO郑舒以285.10万元年薪居行业首位 公司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增速15.0%)[2] - 天赐材料CFO顾斌年薪216.50万元(零增长)位列第四 公司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74.4%)且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1][2] - 德瑞锂电CFO王卫生年薪207.84万元(增长61.1%) 公司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增速182.5%)[2] - 派能科技CFO叶文举年薪144.01万元(下降54.2%) 公司归母净利润0.41亿元(下降92.0%)[2] 薪酬变动特征 - 中瑞股份CFO宋超年薪155.09万元 同比增幅达156.1% 为行业最高涨幅 [2] - 贝特瑞CFO刘志文年薪274.83万元(下降45.7%) 公司归母净利润9.30亿元(下降43.8%)[2] - 格林美CFO穆猛刚年薪234.95万元(增长53.8%) 公司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2%)[2] 学历背景分布 - 行业前十名CFO中大专学历占比40%(天赐材料顾斌、贝特瑞刘志文、德瑞锂电王卫生、尚太科技王喜广)[1][2] - 硕士学历占比30%(格林美穆猛刚、中伟股份朱宗元、豪鹏科技潘胜斌)本科学历占比30%(中瑞股份宋超、派能科技叶文举)双本科学历仅宁德时代郑舒1人 [2]
钴行业深度:供给减量逐步兑现,看好钴价上涨空间
国投证券· 2025-08-06 09:03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钴价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由供给端主导 刚果金出口禁令和印尼MHP产能放量是主要驱动因素 [1][2] - 全球钴消费结构中电动车占比43% 消费电子30% 高温合金8% 国内消费电子占比更高达43% [3] - 供给端刚果金出口禁令导致6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环比下降61.6% MHP增量难以覆盖缺口 [4][9] -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高增 消费电子升级带动钴酸锂需求 高温合金领域增长显著 [3][15] - 库存方面国内电解钴库存同比+300% 但进口减量将加速去库 看好钴价上涨空间 [9] 钴价周期分析 - 2017年以来经历3轮周期 前两轮由需求主导 本轮由供给主导 [13] - 2025年2月刚果金出口禁令生效后 钴价从17万元/吨上涨至25万元/吨 [14] - 刚果金历史上多次拟出台出口禁令 本次是首次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 [43] 供给端分析 - 全球钴储量和产量高度集中 刚果金占比分别达54.55%和75.9% [21][22] - 中国精炼钴产量占全球67.5% 原料高度依赖进口 [20] - 刚果金主要生产商为洛阳钼业(11.4万吨)和嘉能可(3.82万吨) [33][36] - 印尼MHP产能快速放量 2024年产量34.08万镍吨 同比+86.4% [48] - 6月中国钴中间品进口环比-61.6% 反映刚果金禁令实质性影响 [28] 需求端分析 - 2024年全球钴消费22.2万吨 电动车/消费电子/高温合金占比43%/30%/8% [3] -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 同比+35.5% 渗透率持续提升 [85] - 磷酸铁锂挤压三元电池市场份额 但高压中镍技术有望提升钴单耗 [86] - 消费电子领域钴酸锂需求受益于AI技术应用和5G换机潮 [92] - 高温合金需求同比+5% 主要应用于商业航天和军工领域 [99] 重点公司分析 - 洛阳钼业:全球最大钴生产商 2024年产量11.42万吨 成本优势突出 [110] - 华友钴业:全产业链布局 印尼湿法项目钴产能2.28万吨 [114] - 格林美:三元前驱体全球第二 四氧化三钴全球市占率超20% [121] - 腾远钴业/寒锐钴业/力勤资源:各具特色的钴产业链企业 [107]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国宣布多项关税措施,欧盟AI监管法案生效
产业信息网· 2025-08-05 05:26
人工智能 - 欧盟AI监管法案生效,违规公司面临最高35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7%的罚款,通用AI系统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17][18] - OpenAI完成超8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提前完成全年400亿美元融资目标,年度经常性收入从100亿美元增至130亿美元 [21][22][24] - Meta出售20亿美元数据中心资产以分担AI基础设施成本,计划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数据中心 [25][26] - Alphabet风投部门与英伟达磋商投资AI基础设施供应商Vast Data,该公司估值或达300亿美元 [28] - 爱立信为软银提供最新4G/5G网络设备,部署AI应用以提升自动化和运营效率 [30][32][34] - 富士康以27亿元出售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转向重点发展AI数据中心业务 [36][37] 芯片 - 韩国政府推出300亿韩元项目支持AI芯片优化设计,助力国产芯片支持多种AI模型 [43][44] - 北京大学在IEEE ISPSD发表2项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重要技术进展,涉及GaN CMOS集成和SiC MOSFET可靠性研究 [47][48][49][50] - 台积电准备将2nm技术转移到美国亚利桑那州新生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 [51][52] 汽车 - 广州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17家企业累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达2441万公里 [56] - 比亚迪公布自动充电及充气机器人专利,集成充电与充气功能无需车端改造 [57] - 东风宣布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能量密度350Wh/kg,续航超1000公里 [58] - 格林美与孙学良院士团队合作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聚焦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界面优化 [59][60] - 丰田在泰国采购中国零部件,2028年新款电动车将采用中国零部件,日系车在泰份额从90%降至71% [61][62][64] - 小马智行在上海浦东启动Robotaxi服务,覆盖核心商圈和地铁站,累计路测超5000万公里 [65][66][67]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587次飞行 [69][70] - NASA Lunar Trailblazer月球探测任务失败,卫星发射第二天失联,原计划研究月球水资源 [71][72] - 俄方表示国际空间站将至少运行至2028年,坠海计划草案已拟定 [75][76] - 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和防灾减灾 [79][80] - 印度与美国合作发射NISAR地球观测卫星,可监测自然灾害和冰川变化,耗资15亿美元 [81][82] 能源矿产 - 智利经济遭遇2017年以来最大矿业滑坡,6月矿业产值骤降9.3% [84][86] - BP在巴西深水区Bumerangue区块取得重大油气发现,钻遇500米优质油气柱体,面积超300平方公里 [89][90][93] - 美铝与日本合作伙伴研究从澳铝冶炼业务中提取镓,计划2026年投产,以应对中国出口管制 [95][96][99]
2025年中国钴精矿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进出口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进口结构深度调整,多元布局驱动钴业新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5 01:14
钴精矿行业概述 - 钴精矿是钴产业链核心原料,包含独立钴矿物(如方钴矿、硫钴矿)和伴生矿(铜钴矿、镍钴矿等),按化学成分分为硫化、氧化、混合三大类 [1][2] - 中国将钴列为战略性矿产,政策推动其向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在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1][4] - 全球钴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刚果(金)占全球71%供应,中国储量仅占1.1%,90%以上依赖进口 [8][12] 行业发展背景 - 政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钴在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战略地位 [4][5] - 中国钴消费结构以锂电为主导(占85%),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43%,高温合金等传统应用支撑工业升级 [10][12] - 国内资源匮乏倒逼企业构建"海外资源控制+再生钴回收"双循环供应链,再生钴占比已达18% [6][12] 产业链特征 - 上游高度依赖刚果(金)进口,中游冶炼占全球75%产能,湿法冶金技术成熟且成本优势显著 [6][8] -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年均增速超20%,带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但国内产量仅满足8%-9%需求 [12][14] - 产业链加速向"矿山-冶炼-材料"一体化发展,头部企业如华友钴业、格林美形成产业集群 [6][20] 供需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钴精矿进口量882.64吨,同比骤降94.75%,转向中间品进口(62.68万吨,+64.47%) [14] - 刚果(金)2025年出口禁令导致中国资源缺口达5.4万吨,LME钴价单日暴涨50%至45美元/磅 [14][16] - 国内企业海外布局成效显著,洛阳钼业2024年钴产量55526吨(+174%),华友钴业印尼项目将新增7000吨供应 [16]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主导资源控制,洛阳钼业(刚果TFM/KFM矿)、华友钴业(印尼项目)占据全球35%供应 [20][21] - 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如钴回收(格林美再生产能2.5万吨)、高端钴粉(腾远钴业纳米材料) [20][21] - 外资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如特斯拉绑定印尼供应链)深化本土化布局,争夺高端应用市场 [20] 未来趋势 - 资源端:2030年海外控制储量达200万吨(占全球65%),再生钴占比提升至30% [22][23] - 技术端:湿法冶金占比将达80%(回收率96%),生物浸出技术节能40%,高端材料如5G钴靶材进入台积电供应链 [23] - 市场端:动力电池需求年均增12%,储能领域增速25%(2030年占比15%),形成"基础价+绿色溢价"定价机制 [24]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机器人、半导体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08-04 14:22
热点回应 - 福莱特积极响应工信部反内卷号召 减少光伏玻璃产能供给 [1] 机器人 - 天准科技旗下天准星智布局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可服务于Robotaxi领域 [1] - 昊志机电与客户共同开发的按摩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美业专业连锁机构 [1] - 鑫宏业正聚焦人形机器人线缆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 [1] - 春晖智控产品目前未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 无人驾驶 - 天准科技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布局可服务于Robotaxi领域 [1] PCB - 容大感光向胜宏科技供应的产品主要是PCB光刻胶系列产品 [1] 半导体 - 龙图光罩为英诺赛科提供半导体掩模版 [2] - 扬杰科技新发布产品可应用于AR眼镜等相关产品领域 [2] 光通信 - 华工科技1.6T自研硅光模块在重点客户已进入送样测试阶段 [2] 液冷技术 - 中远通电源产品是液冷服务器相关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2] - 大元泵业目前已有适配于氟泵自然冷系统的产品 [2] 能源材料 - 格林美超高镍9系三元前驱体已通过量产认证并实现十吨级小规模量产 [2] 业务合作 - 中国化学正与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相关业主进行业务对接 [2] - 隆鑫通用与宇树科技暂无合作 [2] 生物医药 - 君实生物尚无抗生素相关业务 [2]
格林美:拥有丰富的锂电池用高电压包覆四元前驱体、超高镍核壳前驱体关键技术及专利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04 07:40
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 - 公司拥有锂电池用高电压包覆四元前驱体、超高镍核壳前驱体关键技术及专利布局 [2] -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致力于为大圆柱、"双三元"双核材料、超级钠电、固态锂电等提供核"芯"材料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000件 [2] - 通过金属原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等领域的全面专利组合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2] 发展战略与创新机制 - 坚持"原创、首款/首套、全球第一质量"的创新原则 [2] - 实施创新突击队行动以创新倍增打开业务增量新通道 [2] - 采用"玩命创新,突破关键"的策略打开增量通道 [2] - 坚持创新引领、质量优先战略 [2] 业务定位与市场前景 - 致力于在新能源材料领域"铸造超能'芯'、站立新高峰" [2] - 为多种新型电池技术产业化提供核心材料支持 [2] - 目标是为股东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回报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