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借智”院士团队,“借力”下游龙头 格林美打造固态电池前驱体创新联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20:54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标1年内实现超高比能电池技术突破 3年内推动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2] - 与孙学良院士团队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 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难题 [5] - 合作开启"材料研发-性能验证-产业化落地"协同创新路径 有助于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拓展 [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超高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富锂锰基前驱体实现吨级出货 首批产品交付国际消费电子巨头 [3] - 通过纳米级保护膜技术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降低20% 通过调整富锂锰基材料将电压衰减率控制在5%以内 [4] - 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和首款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正式量产 月出货量达5000吨 [6] - 蔚蓝锂芯发布半固态圆柱21700-60HES产品 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大关 [4] 技术路线与产业优势 - 2019年布局超高镍9系、富锂锰基、镍锰尖晶石三大技术路线 攻克多项行业难题 [3] - 构建从镍钴锂资源提取到正极材料供应的完整产业链 高镍三元前驱体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6] - 硅碳负极中试线与超高镍前驱体形成性能互补 锂金属负极技术可与富锂锰基材料结合 [4] 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固态电池前驱体核心供应商 抢占全球市场优势地位 [2]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领域 并拓展至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高安全领域 [5][6] - 天鹏电源成为具身机器人厂商优先选择电芯品牌 获得eVTOL头部厂家认可 [3]
“A+H”模式热潮涌动 龙头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43
A+H上市趋势 - 8月份至今已有近30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进展 [1] - 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和胜宏科技等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政策端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简化申请程序 [1] 港股市场优势 - 港股市场具有更理想估值、更佳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承接能力 [1] - 港股平台有利于企业国际化战略推进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2] - 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平台可帮助企业获得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 [4] 行业分布特征 - 赴港上市企业覆盖半导体、机械、医药、食品、传媒等多个行业 [2] - 半导体行业公司数量最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 [2] - 医药、新能源、互联网营销等新领域企业也崭露头角 [2] 企业上市动因 - 圣邦微电子拟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多元化融资渠道 [2] - 格林美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2] - 若羽臣希望通过赴港上市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开拓全球市场 [3] 战略发展目标 - 胜宏科技上市旨在支持高端产能扩张和AI算力技术研发 [4] - 企业通过H股上市可提升海外交付能力和国际客户服务深度 [4] - A+H双轨模式成为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高效途径 [4] 政策支持展望 - 科企专线等新政策落地将推动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6] - 香港国际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全球资本并实现出海战略 [5] - 港股市场为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融资渠道与长期稳定资金 [2]
稀土ETF嘉实(516150)盘中涨近1%,连续9天净流入累计“吸金”近2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03:29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2.35% 单日成交额2.01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8.49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3] - 最新规模85.73亿元创历史新高 份额49.27亿份同创新高[3] - 连续9天资金净流入 单日最高净流入4.86亿元 累计净流入27.83亿元[3] 稀土ETF嘉实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113.75%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21%[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83.89%[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78%[3] 稀土产业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15%[3] - 北方稀土权重13.22%居首 当日涨幅3.43%[6] - 中国稀土权重5.63% 当日下跌2.21%[6] - 中国铝业权重4.93% 当日上涨1.28%[6] 稀土市场供需动态 - 氧化镨钕价格59.72万元/吨 周环比下降4.05%[4] - 7月磁材出口量环比增长75% 同比增长6%[4] - 《暂行办法》政策落地 稀土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4] 行业前景与投资观点 - 出口恢复空间较大 叠加季节性旺季 价格继续看涨[4] - 中国稀土产业链规模和技术全球领先 拥有国际定价权[4] - 稀土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 有望进一步上涨[4] - 看好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的产业链投资机会[4]
格林美“负债硬资产软”?存货预付款巨额堆积近90亿债务缺口亟需融资“救急”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11
赴港上市与融资需求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支持全球化发展及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公司短期债务资金缺口近90亿元 短期债务142.94亿元而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仅54亿元 [4] -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为印尼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以降低资本开支及优化资本结构 [5] 资本支出与资金状况 - 资本性支出从2020年14.26亿元飙升至2024年119.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66.28亿元 [2] - 主业经营现金流难以覆盖激进资本支出 高度依赖外部融资输血 [3][4] - 债务压力巨大 长期债务186.86亿元且财务费用侵蚀利润 [4] 营收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同比增长1.28%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占比近六成但增速仅0.56% [1][6] - 2024年营收规模达332亿元 较2020年125亿元显著增长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经营现金流净额未明确披露 [6] 产能与效率问题 - 单位固定资产产值从2020年1.37持续下降至2024年1.34 反映单位产值效率恶化 [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产能利用率超95% 三元前驱体95%及四氧化三钴83% 远超行业平均50%水平 [6] - 逆势提升产能利用率可能为分摊固定成本以降低单位成本及提升毛利率 [6] 存货与预付款异常 - 存货与预付款从2020年74.79亿元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165.06亿元 占同期收入94% [7] - 高产能利用率伴随高存货及预付款 存在财技调整成本结转或资金安全风险 [6][7] - 公司毛利率15.29%高于同行中伟股份12.12% 但审计机构曾因程序问题被警示 [7]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全球新能源行业产能利用率仅50% 三元前驱体44%及正极材料不足40% [6] - 3C数码产品需求疲软导致钴酸锂及四氧化三钴需求持续低迷 [6] - 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及四氧化三钴28% 连续五年行业第一 [7]
格林美 “负债硬资产软”?存货预付款巨额堆积 近90亿债务缺口亟需融资“救急”
新浪证券· 2025-09-02 12:36
赴港上市与融资需求 - 公司筹划港股上市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并多元化融资渠道[1] - 公司资金链紧张 短期债务缺口近90亿元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仅54亿元 无法覆盖142.94亿元短期债务[5] - 主业经营现金流难以覆盖资本性支出 2025年上半年资本性支出达66.28亿元 依赖外部融资输血扩张[1][3][5] 业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占比58.24% 增速仅0.56%[2][3] - 新能源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257.62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城市矿山业务营收74.37亿元 同比增长3.87%[11] - 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 2024年毛利率为15.29% 对比中伟股份的12.12%[14] 产能利用与效率问题 - 公司产能利用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三元前驱体产能利用率达95% 正极材料为101% 而行业平均开工率仅50%左右[11][12] - 单位固定资产产值自2022年后持续下降 从2022年的2.18降至2024年的1.34 2025年预期值为1.46[10] - 存货与预付款项急剧攀升 从2020年的74.7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65.06亿元 占同期收入比重达94%[14] 资产质量与审计问题 - 高产能利用率伴随高存货和高预付款项 引发是否存在成本结转延迟或资产隐藏的质疑[14][15] - 2020年审计机构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因货币资金审计程序不到位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后更换为中审会计师事务所[16]
格林美累计回购2035.85万股 耗资1.37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09:16
股份回购情况 - 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035.85万股 [1] - 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40%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为1.3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格林美(002340.SZ):已累计回购0.40%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2 09:09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035.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0% [1] - 回购最高成交价7.01元/股最低成交价5.85元/股成交总金额1.3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格林美(002340.SZ)累计回购2035.85万股 耗资1.3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9:08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035.85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0%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达1.3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
格林美(002340)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9-02 09:01
回购资金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1] - 累计回购成交总金额为1.36743597亿元[2]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资金[2] 回购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2035.85万股[2] - 累计回购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40%[2] 回购价格 - 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过9.86元/股[1] - 累计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为7.01元/股[2] - 累计回购股份最低成交价为5.85元/股[2] 合规情况 - 公司未在规定禁止期间内回购股份[3] - 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符合相关要求[3]
电池ETF嘉实(562880)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吸金”超3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09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上涨0.61% [1] - 成分股先导智能上涨10.02%、贝特瑞上涨6.16%、厦钨新能上涨5.37%、杭可科技上涨4.64%、阳光电源上涨4.13% [1] - 电池ETF嘉实近1周累计上涨7.6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电池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7.79%,成交3164.02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668.43万元 [3] - 最新规模4.01亿元创近1年新高,份额6.30亿份创近1月新高 [3] -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5546.13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3063.23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55.47%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11%,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3% [3] 电池行业基本面数据 - 2025年前7月动力及其他电池产量831.1GWh,同比增长57.5%,累计增速较上月放缓2.9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7月动力电池出口量96.4GWh,同比增长29.4%,累计增速较上月加快2.9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6月欧洲30国纯电动乘用车注册量119.0万辆同比增长24.9%,混合电动乘用车注册量238.4万辆同比增长16.0% [3] 行业技术与估值分析 - 宁德时代钠电池量产进度与麒麟电池40%市占率形成技术护城河 [4] - 行业后续走势取决于四季度车企补库强度及海外订单落地情况 [4] - 当前估值已部分消化产能过剩担忧,股价有望在技术突破与业绩验证中维持震荡修复格局 [4] 指数权重股构成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4] - 权重排名: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亿纬锂能(6.02%)、国轩高科(3.76%)、格林美(3.48%)、欣旺达(3.17%)、先导智能(2.91%)、天赐材料(2.60%)、科达利(2.2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