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16%,前十大权重包含华友钴业等
金融界· 2025-08-15 10:41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2 16%,报3278 87点,成交额550 1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6 20%,近三个月上涨5 90%,年至今上涨11 68%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指数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基日为2011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10 3%)、汇川技术(9 36%)、比亚迪(8 29%)、长安汽车(4 77%)、三花智控(4 54%)、华友钴业(4 42%)、亿纬锂能(4 16%)、天齐锂业(3 32%)、赣锋锂业(3 19%)、格林美(2 52%)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3 85%,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5 60%,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55%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58 51%,可选消费占比22 72%,原材料占比17 64%,信息技术占比1 14%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政策精准发力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车ETF(515700)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8-15 06:08
政策动态 - 多地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申请业务 但报废更新补贴仍持续受理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即将启动 涵盖汽车消费领域 [1]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 [1] - 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1] - 7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8.7% 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1]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同比增长120% 1-7月累计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1] 市场表现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上涨2.05% 成分股德福科技涨9.46% 科达利涨6.33% 银轮股份涨6.30% [2] - 新能车ETF(515700)上涨2.12% 最新价报1.83元 [2] - 新能车ETF近1年净值上涨50.01%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51% 最长连涨涨幅74.13% [2][4] - 新能车ETF近1年夏普比率1.25 排名可比基金前50% [4] 资金与规模 - 新能车ETF盘中换手率2.48% 成交额5678.86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6612.91万元 [2] - 近1周规模增长1012.97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50% [2] - 融资余额达4551.80万元 最新融资买入额287.49万元 [2] 指数构成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包括宁德时代(9.80%) 汇川技术(9.63%) 比亚迪(9.10%) [5][6] - 指数覆盖新能源整车 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 电芯电池 电池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4] 产品信息 - 新能车ETF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均为可比基金最低 [4] - 近1年跟踪误差0.022% 跟踪精度在可比基金中最高 [4]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C/E类份额 [8]
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成绩亮眼,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上涨3.47%,成分股科士达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5 05:57
市场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 41% 成分股科士达涨停 银轮股份上涨7 80% 阳光电源上涨6 88% 珠海冠宇 科达利等个股跟涨 [1] - 电池ETF嘉实(562880)上涨3 47% 盘中换手3 16% 成交982 76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430 20万元 [1][2] - 电池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37 75%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 11%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6 5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 44% [2] 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 20万辆 同比增长27 35% 月度销量占比达48 67% [2]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66% 包括阳光电源(10 28%) 宁德时代(9 64%) 三花智控(6 31%) 亿纬锂能(6 02%)等 [3][5] 政策与技术动态 - 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将于9月30日到期 发改委将出台新版外商投资目录 有望为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外资支持 [2] - 固态电池行业在政策支持 技术进步 下游需求推动下迎来产业化关键期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技术路线逐步聚焦 应用场景开始拓展 [2] - 固态电池设备作为产业链最重要上游环节 将在行业大发展中优先受益 [2]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嘉实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7]
稀土永磁概念走强,稀土ETF嘉实(516150)上涨2.61%,成分股铂科新材、金田股份、华宏科技纷纷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5 04:07
指数与个股表现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2.74% [1] - 成分股铂科新材、金田股份、华宏科技涨停,卧龙电驱涨9.20%,中科三环跟涨 [1][8] - 稀土ETF嘉实(516150)上涨2.61%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稀土ETF嘉实盘中换手率5.17%,成交额2.50亿元 [4] - 近1月日均成交3.40亿元,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2周规模增长5.82亿元,份额增长2.28亿份,新增规模与份额均居可比基金第一 [4] 资金流入与收益表现 - 近10个交易日内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3.10亿元 [5] - 近1年净值上涨80.39%,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09% [5]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83.8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 [5]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2% [5] - 权重最高为北方稀土(13.22%),其次为中国稀土(5.63%)、中国铝业(4.93%)和格林美(4.93%) [5][8] 行业政策与战略地位 - 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科学调控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 [5] - 稀土战略重要性提升,绿色矿产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 [5] 供需与产业链动态 - 8月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下游需求回升带动采购增加 [6] - 磁材行业大厂订单排产至9月中旬,出口管制放松推动国内外订单环比走强 [6] - 受关税及缅甸政治因素影响,上半年稀土产品进口量显著下降 [6] 新兴应用领域 - 稀土永磁材料是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伺服电机的核心组件 [6] - 新能源汽车是稀土重要应用领域,低空经济对高性能磁材需求快速增长 [6] 投资工具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011036)参与投资 [8]
机构看好中国电池核心资产的配置价值,新能车ETF(515700)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8-15 01:36
行业前景与配置价值 - 短期供需改善推动电池价格企稳 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及稼动率提升带来额外盈利弹性 2025年第二季度电池板块业绩有望超预期 [1] - 中长期商用车电动化、AI数据中心及海外市场为头部企业提供超额增长机会 供需改善趋势明确 [1] - 中国电池核心资产估值较日韩企业具备显著优势 更多电池企业H股上市后 全球资金定价体系下估值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 [1] 指数结构与成分特征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及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电池板块在指数中权重占比近半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及比亚迪 其他重要成分包括长安汽车、华友钴业、三花智控、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和格林美 [2] 投资工具与产品信息 - 新能车ETF(515700)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 [1][2]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联接C(012699)及联接E(024504) [2]
研判2025!中国氧化钴行业生产流程、产量及价格分析:产量激增与政策赋能共驱需求,地缘博弈与回收体系重构价格[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4 01:26
行业概述 - 氧化钴是钴的氧化物统称 包括氧化亚钴 四氧化三钴和氧化钴三种形态 [2] - 氧化亚钴理论含钴量78.65% 在室温下易氧化生成氧化钴和四氧化三钴 [2] - 四氧化三钴理论含钴量73.43% 氧化钴理论含钴量71.06% 为不稳定化合物 [2] 生产工艺 - 含钴矿物通过火法富集后采用湿法冶炼制成氯化钴或硫酸钴溶液 再经化学沉淀制备氧化钴 [4] - 针对含钴废料或低品位矿石 采用火法工艺通过高温还原实现钴富集 [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钴矿 回收料 碳铵溶液 硫酸等原材料及采矿 破碎 焙烧 萃取等生产设备 [6] - 中游为氧化钴生产制造环节 [6] - 下游应用于电池材料 颜料与陶瓷 磁性材料 催化剂 消费电子等领域 [6] 资源供应格局 - 2024年全球钴陆地储量1100万吨 刚果(金)储量600万吨占比55% [8] - 2024年全球钴原料产量29.13万金属吨 同比增长22.39% [8] - 刚果(金)产量22万吨占全球75.86% 中国钴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 [8] - 2025年6月刚果(金)宣布延长钴出口禁令三个月 预计引发供应缺口并加速库存消耗 [8] 市场供需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氧化钴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5年上半年产量0.95万吨 同比增长40.69% [10]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1800万辆 动力电池领域对高纯度氧化钴需求激增 [10] - 储能电池市场因双碳目标加速发展 消费电子领域新兴产品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提升40% [10] - 政策层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为动力电池应用提供长期利好 [10] 价格走势 - 受钴价下滑影响 氧化钴价格保持低位 [12] - 2025年2月刚果(金)实施钴出口禁令后钴价反弹近60% 氧化钴价格实现翻倍 [12] - 2025年3月中旬中国氧化钴价格升至20.75万元/吨 [12] - 2025年6月底价格保持19万元/吨 同比增长51.39% [12] 重点企业分析 - 华友钴业为行业龙头 掌握刚果(金)6处钴矿资源 实现40%原料自给率 [14] - 金川集团凭借丰富矿产资源和稳定生产能力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14] - 格林美依托镍钴资源回收技术构建动力电池材料闭环 [14] - 华友钴业2024年钴产品营业收入33.81亿元 同比下降19.20% 毛利率15.54%增加6.82个百分点 [15] - 寒锐钴业2024年钴产品营业收入23.48亿元 同比增长30.80% 毛利率10.58%增加5.54个百分点 [17] 发展趋势 - 刚果(金)2025年出口禁令延长导致全球钴供应减少6.7万吨 推动钴价单周飙升59% [19] - 印尼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快速崛起 2025年钴中间品对华出口占比达99% [19] -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资源布局强化供应稳定性 华友钴业控股刚果(金)TFM/KFM项目 洛阳钼业推进水电站建设 [19] - 技术突破方面 清远先导取得废水处理专利 中伟股份研发4.48V高电压四氧化三钴 格林美实现99.9%纯度钴回收 [20] - 新能源汽车 储能电池及消费电子要求氧化钴纯度≥99.9%且粒度可控 [20]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 欧盟碳关税通过下游需求间接影响钴价 [21] - 动力电池退役潮推动构建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模式 回收体系将成为核心 [21]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取得单晶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金融界· 2025-08-13 05:53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单晶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授权 公告号CN116812990B 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1] - 该专利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属于高镍三元技术路线 可能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1]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注册地位于无锡市 注册资本达7 2亿人民币 主营业务为金属制品业 [1] - 通过对外投资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35次 显示产业链整合能力 [1] 公司技术储备 - 累计持有357项专利 反映持续研发投入 其中77个行政许可涉及生产资质 [1] - 专利布局集中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与当前主流电池技术路线匹配 [1]
上游稀土资源企业供需边际好转,稀土ETF嘉实(516150)近5日“吸金”3.4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4:19
稀土ETF嘉实流动性表现 - 盘中换手率2.2% 单日成交额1.06亿元[2]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71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2] - 近5个交易日有4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3.44亿元[2] 稀土ETF嘉实规模与份额 - 近1周规模增长2.90亿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2] - 最新份额达33.51亿份 创近1年新高且居同类首位[2]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5808.26万元[2] 稀土ETF嘉实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76.7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20%(124/2954)[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41.25%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2]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2]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2%[2] - 北方稀土权重13.22%居首 包钢股份权重4.78% 中国稀土权重5.63%[2][5] - 盛和资源单日涨幅1.90%表现最佳 中国铝业涨幅1.84% 厦门钨业涨幅1.32%[5] 券商行业观点 - 湘财证券关注上游稀土资源企业供需边际好转 预期供给收缩与出口管制放松带来需求增量[3] - 光大证券认为国内市场有望延续强势表现 主因内外利好因素持续累积[3] - 华安证券建议配置成长科技与业绩支撑板块 包括稀土永磁、AI、机器人及贵金属等领域[3] 投资工具与标的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代码011036)参与投资[5] - 权重股涵盖稀土全产业链 包括资源企业北方稀土、盛和资源 以及下游应用企业金风科技、领益智造[2][5]
经济价值大幅提升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迎风口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行业市场前景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景气度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创新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电池回收经济价值大幅提升[1] - 锂资源供给或长期偏紧 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锂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 到2050年全行业动力电池的一半材料有望来自报废电池循环利用[2] - 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 2026年国内废旧锂电池回收量预计达231.2万吨[2][3]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初5.3万元/吨上涨至47.25万元/吨 涨幅近8倍 比今年年初上涨近70%[2] 公司战略合作 - 格林美与山河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打造动力和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闭环产业链 推动动力电池梯级再利用商业化[4] - 格林美与瑞浦兰钧能源签署协议 在全球范围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资源化、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5] - 赣锋锂业与蜂巢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锂资源布局、锂盐供销、电池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4] - 宝马集团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合作 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将分解材料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4] 企业产能与盈利 - 格林美2022年各类动力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产能将释放 回收量预计近3万吨 整体毛利水平稳定维持在20%左右[5] - 天奇股份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55亿元-1.7亿元 同比增长99.08%-118.35% 超去年全年业绩[5] - 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新增注册企业1.07万家 占企业总量80% 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等头部锂电公司加速入场[4] 技术发展水平 - 宁德时代镍钴锰回收率达到99.3% 锂回收率达到90%以上[2] - 建立完善回收体系可降低我国锂钴镍等资源对海外依赖度[2] 行业发展阶段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回收体系仍需完善[7] - 部分报废动力电池未进入正规渠道 市场存在较多小作坊 工艺简单粗放[7] - 动力电池回收定价机制尚不健全 构建稳定回收渠道是发展关键[7] - 有关部门已出台多项回收政策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我国已建成1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7]
7月电池销量同比增长47.8%,新能车ETF(515700)降幅收窄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8-12 02:30
行业产量与销量 - 7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33.8GWh 环比增长3.6% 同比增长44.3% [1] - 7月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127.2GWh 环比下降3.2% 同比增长47.8% [1] - 电池销量同比增速维持高位 [1] 指数与ETF表现 -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 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 汇川技术 比亚迪 长安汽车 华友钴业 三花智控 亿纬锂能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格林美 [1] - 新能车ETF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新能车ETF联接A(012698) 联接C(012699) 联接E(0245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