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001227)

搜索文档
兰州银行(001227)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7 13:37
会议信息 - 兰州银行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8月15日发通知,8月27日书面传签召开[1] - 应出席董事10名,实际出席10名[1]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表决均全票通过,含调整委员会人员、半年报等议案[2] 报告听取 - 会议听取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等三项报告[3]
兰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0.44%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21亿元 同比下降1.86% [1] - 净利润9.75亿元 同比增长0.44%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2亿元 同比增长0.87% [1] - 基本每股收益0.1460元/股 同比增长0.97% [1]
兰州银行(0012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2:40
收入与利润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39.21亿元[4]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3920.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6] - 营业收入为39.21亿元,同比下降1.86%[83][84]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总计3920.69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公司业务收入260.30亿元占比66.39%[15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2亿元同比增长0.87%[4] - 2025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7%[26] - 公司净利润为9.75亿元,同比增长0.44%[8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2亿元,同比增长0.87%[85]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利润89.73亿元,同比下降9.25%,其中资金业务利润47.98亿元占比53.47%[157] 利息收支与净息差 - 利息净收入为30.29亿元,同比下降8.13%,占营业收入77.25%[84][86] - 利息收入为77.52亿元,同比下降15.19%[84][88] - 利息支出为47.23亿元,同比下降19.17%[84][88] - 生息资产日均余额4407.19亿元,同比增长6.04%[91] - 净息差1.37%,同比下降22个基点[90][91] - 利息净收入30.29亿元,同比下降8.13%[90]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8.96亿元,同比下降9.90%[94][96]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7.52%[9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39.28亿元,同比下降6.94%[98][99] - 公司存款平均利率1.41%,同比下降36个基点[99] - 净息差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6%收窄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35] 非利息收入 - 投资收益为9.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42%[84] - 非利息净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27.79%[101][102] - 投资收益9.32亿元,同比增长73.42%[10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13.49%[102][10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3.49%至15.34亿元人民币[105] - 理财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同比减少27.23%至10.98亿元人民币[105]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3.42%至9.32亿元人民币[114] - 2025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5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66亿元,期末余额365.45亿元[160] 成本与费用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1.63%至11.72亿元人民币[10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20%至17.96亿元人民币[11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603.10%至-0.85亿元人民币[112] - 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5个BP,公司存款付息率1.41%,个人存款付息率2.55%[54]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5097.42亿元较年初增长4.82%[4] - 发放贷款和垫款2573.82亿元较年初增长4.90%[4]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50974.2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82%[26] - 2025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5738.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90%[33] - 资产规模达到5097.42亿元,较年初增长234.57亿元,增幅4.82%[49] - 贷款余额2573.82亿元,省内市场份额10.17%,保持全省第二[49] - 资产总额突破5000亿元,较年初增长4.82%至5097.42亿元人民币[120] - 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2656.8亿元,较年初增长4.84%[121]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激增597.07%至34.84亿元人民币[1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同比下降13.76%至365.45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贷款和垫款本金余额1712.93亿元,较年初增加38.88亿元,增幅2.32%[122][123] - 个人贷款和垫款本金余额629.45亿元,较年初增加35.03亿元,增幅5.89%[122][124] - 票据贴现余额314.42亿元,较年初增加48.80亿元,增幅18.37%[122][125] - 金融投资总额1650.26亿元,较年初增加57.77亿元,增幅3.63%[126][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65.45亿元,较年初减少58.32亿元,降幅13.76%[127][128] - 债权投资余额735.61亿元,较年初增加57.46亿元,增幅8.47%[127][129] - 其他债权投资余额545.33亿元,较年初增加58.63亿元,增幅12.05%[127][130][131]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204.67亿元,较年初减少18.11亿元[135] - 同业资产余额517.78亿元,较年初增加54.58亿元,增幅11.78%[13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34.84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597.07%[138] - 吸收存款总额达373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71.44亿元(增幅4.81%),占总负债比例78.80%[141][143] - 个人存款增长138.23亿元(增幅5.70%),活期存款增速高于定期存款[141][142][143] - 同业负债余额696.91亿元,较年初增加132.39亿元(增幅23.45%),主要因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增加[145] - 应付债券余额162.57亿元,较年初减少72.13亿元(降幅30.73%),主因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减少[146][148] - 股东权益总额360.21亿元,较年初增长1.31亿元(增幅0.37%)[149][154] - 其他负债增长40.40%至17.80亿元,主因应付股利增加[148]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1.35亿元(降幅1.21%)至109.91亿元,主因再贴现规模下降[140][144] - 吸收存款3733.12亿元较年初增长4.81%[4] - 2025年6月30日吸收存款总额为37331.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81%[33] - 存款余额3733.12亿元,省内市场份额12.02%,位居全省第一[49]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不良贷款率1.81%[4] - 拨备覆盖率207.89%[4] - 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为1.81%,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34] - 2025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为207.89%,较上年末提升6.29个百分点[34] - 不良贷款率1.8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56] - 拨备覆盖率207.89%,较年初上升6.29个百分点[56] - 贷款总额2656.80亿元,较年初增长4.84%,不良贷款率1.81%下降0.02个百分点[163] - 正常类贷款余额2469.56亿元占比92.95%,关注类贷款余额139.23亿元占比5.24%[165] - 损失类贷款余额208.92亿元占比0.79%,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165] - 个人贷款余额629.45亿元占比23.69%,不良率2.01%较年初上升0.24个百分点[166] - 公司贷款余额2027.36亿元占比76.31%,不良率1.74%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166] - 房地产业贷款占比9.47%不良率1.70%,制造业贷款占比9.18%不良率1.65%[167] - 批发零售业贷款不良率8.88%,建筑业贷款不良率1.33%较年初下降2.74个百分点[167] - 质押贷款占比11.05%,较年初上升1.01个百分点;质押不良贷款率2.30%,较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168][169] - 逾期贷款总额104.56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比例3.94%[172] - 逾期3个月以内贷款余额60.64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比例2.28%[172] - 单一最大借款人贷款余额占贷款和垫款比例1.01%,占资本净额比例6.22%[170][171] - 前十大借款人贷款总额占贷款和垫款比例7.14%,占资本净额比例44.14%[170][171] - 贷款损失准备余额99.81亿元人民币,其中摊余成本计量部分99.52亿元[175][176] - 重组贷款占比0.50%,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180][181] - 抵债资产净值15.17亿元人民币[179][181] -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72.17%大幅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87.71%[35] -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98.85%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5.97%[35] 资本充足与流动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1%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8.50%[37] - 资本充足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12%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6%[37] - 杠杆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6%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43%[39] - 流动性覆盖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4.8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0.09%[41] - 净稳定资金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46%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12%[43] - 2025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30.09%,较上年末下降14.71个百分点[34] 现金流量 - 2025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7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2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7.85亿元,现金流入增加54.13亿元(增幅16.47%),流出减少71.06亿元(降幅21.15%)[152][15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6.76亿元,现金流出增加180.43亿元(增幅124.86%)[152][155]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97亿元,现金流入同比减少30亿元(降幅100%),主因缺乏债券发行[152][155] 业务条线表现(公司业务) - 公司贷款余额2027.36亿元占比76.31%,不良率1.74%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166] - 制造业贷款余额236.23亿元,较年初净增24.58亿元,增幅11.61%[59]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45.17亿元,较年初净增35.03亿元,增幅4.93%[59]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09.45亿元,较年初增长36.58亿元,增幅4.19%[52]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54.75亿元,较年初净增16.81亿元,增幅12.19%[67] - 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63.10亿元,较年初净增41.31亿元,增幅33.92%[60] - 绿色贷款余额165.59亿元,较年初净增21.07亿元,增幅14.58%[60] - 供应链业务累计融资金额达169亿元[60] - 涉农贷款余额219.64亿元,较年初净增18.69亿元,增幅9.30%[69]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6.84亿元,较年初净增6.59亿元,增幅21.79%[69] 业务条线表现(个人业务与零售) - 个人贷款和垫款本金余额629.45亿元,较年初增加35.03亿元,增幅5.89%[122][124] - 个人贷款余额629.45亿元占比23.69%,不良率2.01%较年初上升0.24个百分点[166] - 个人存款余额2,564.76亿元,较年初增加138.23亿元,付息率2.55%较年初下降24个BP[61] - 消费贷款产品授信总额突破85亿元,贷款余额超10亿元[63] - 上半年房贷投放22.10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31.31%[63] - 个人客户总量达705.89万户,较年初净增30.03万户[56] - 代销理财保有规模92.54亿元,较年初净增57.49亿元,增幅164.02%[64] - 个人手机银行累计开户数376.24万户,月活用户91.18万户[73] - 快捷支付渠道净增绑卡用户28.70万户,交易额329.08亿元[74] - 快捷支付活动参与人次达290万[74] 业务条线表现(资金与同业业务)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65.45亿元,较年初减少58.32亿元,降幅13.76%[127][128] - 债权投资余额735.61亿元,较年初增加57.46亿元,增幅8.47%[127][129] - 其他债权投资余额545.33亿元,较年初增加58.63亿元,增幅12.05%[127][130][131] - 同业资产余额517.78亿元,较年初增加54.58亿元,增幅11.78%[13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34.84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597.07%[138] - 同业负债余额696.91亿元,较年初增加132.39亿元(增幅23.45%),主要因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增加[145] - 应付债券余额162.57亿元,较年初减少72.13亿元(降幅30.73%),主因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减少[146][148] 业务条线表现(数字化与渠道) - 企业手机银行用户累计5.12万户,企业网银用户累计11.17万户[73] - 特约商户累计11.45万户,净增活跃特约商户2.86万户,交易额同比增长25.98%[74] - 理财业务累计准入代销产品190支[72] - 手机银行新增优化101项功能,企业网银优化63项功能[73] - 新信贷系统群开发上线204个产品和业务功能[78] - 新增接入36个第三方服务场景[75] - 完成12类民生场景布局[75] 地区与分支机构布局 - 兰州地区贷款和垫款金额为1805.39亿元人民币,占全行贷款总额的67.95%[169] - 非兰州地区贷款和垫款占比为32.05%,较年初上升1.27个百分点[168][169] - 公司营业网点总数195家,总行营业部资产规模39,236百万元[192] - 城关支行资产规模最大达52,900百万元,员工532人[193] - 七里河支行资产规模26,463百万元,员工231人[193] - 下辖分支机构总数195家(1家总行营业部+15家分行+179家支行)[3] 子公司与投资 - 控股金融租赁公司1家[3] - 兰银金租资产总额74.59亿元,净利润0.59亿元,不良率1.21%[79] - 兰银金租投放融资租赁业务21.72亿元,期末投放余额69.87亿元[79] - 甘肃兰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为300,000千元,持股比例60.00%[183] - 临洮县金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从41,653千元增至44,531千元,增长6.91%[183] - 庆城县金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为870千元,持股比例43.57%[183]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额为8,000千元,持股比例0.27%[183] - 城银服务中心投资额为250千元,持股比例0.81%[183] - 主要子公司甘肃兰银金融租赁总资产7,458,879千元,净资产932,147千元,净利润58,619千元[189] - 甘肃兰银金融租赁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745,887.89万元,净利润5,861.88万元[191] 融资与借款活动 - 报告期内累计融入资金45.00亿元,期末余额58.40亿元[82] 员工与组织规模 - 员工总数4400余人[3] 行业与宏观环境 - 银行业总资产达467.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45] 管理层战略与举措 - 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贷款的支持力度,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96] - 响应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大力投放个人贷款[196] - 开发兰银征信分模型,建立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台,提升客户准入质量[196] - 调整信贷业务审批权限,压实授信审批责任[196] - 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群、数据中心及外围系统建设,优化信贷系统管理群[198] - 采用结构化交易、反委托处置、对公单户转让等方式多管齐下开展不良处置[198] - 构建新模型测试计量持有的外币资产负债不匹配产生的风险敞口[199] - 完善风控制度,
城商行板块8月27日跌1.48%,贵阳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1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当日下跌1.48%,领跌个股为贵阳银行(跌幅2.53%)[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11亿元,游资净流入4.08亿元,散户净流入5.02亿元[2]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1] 个股价格表现 - 成都银行成为板块唯一上涨个股,涨幅1.01%,收盘价18.04元[1] - 跌幅前三位分别为贵阳银行(-2.53%)、青岛银行(-2.43%)、北京银行(-2.41%)[2]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21.10亿元,成交量193.42万手[1][2] 资金流向特征 - 重庆银行主力净流出3609.86万元,净占比-22.09%,为板块最高主力流出比例[3] - 成都银行获得主力净流入959.43万元,是少数获主力资金青睐的个股[3] - 青岛银行主力净流入421.98万元,净占比2.08%,表现相对稳健[3] 成交活跃度 - 北京银行成交量216.03万手居首,成交额13.29亿元[2] - 郑州银行成交量137.34万手,成交额2.88亿元[2] - 长沙银行成交额异常值2666元,可能存在数据录入误差[1]
百万元股权甩卖牵出“国城系”资本迷局,11亿元违规贷款谁是受益者?
华夏时报· 2025-08-26 14:02
并购交易与资产处置 - 华明装备拟以不高于1985.64万元协议转让贵州长征电气100%股权 最终上海鑫佳和实业以100万元获得受让权 [2] - 华明装备2018年以3.98亿元收购贵州长征电气 六年后以100万元剥离 形成高买低卖交易 [3] - 出售原因为贵州长征电气隐瞒为11亿元贷款提供担保的事实 涉及本息合计超过2.7亿元的担保纠纷 [2][3] 银行贷款与担保纠纷 - 兰州银行2017年向杭州荷修贸易、杭州都昂贸易、杭州木东贸易三家壳公司发放合计11亿元贷款 [3] - 贷款启用16家企业和自然人担保团队 贵州长征电气为担保人之一 仅9家担保企业被列为被告 [3][5] - 三维汇成原价受让兰州银行11亿元不良资产 被告包括三家杭州贸易公司及9家借款担保企业 [3] 国城系资本运作关联 - 浙江国城控股集团为11亿元贷款幕后操盘手 贷款事项因甘肃建新集团破产重整而起 [4] - 三家杭州贸易公司与国城系存在多重关联 包括人员交叉任职、股权关联及共用注册信息 [5][6] - 杭州荷修获贷2亿元后当日全额转入关联企业杭州舞蔻账户 多家关联企业共用工商注册电话和邮箱 [5][6] 企业财务状况与质押风险 - 国城矿业拟以现金和承担债务方式收购国城实业不低于60%股权 预估值不低于33亿元 [8] - 国城矿业货币资金仅10亿元 国城实业100%股权已质押 9.2%持股被法院冻结 [8] - 国城矿业及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16.78亿元 占净资产56.1% 新增担保额度11.9亿元 [9][10] - 国城控股所持国城矿业股权近100%质押 质押率全市场排名第二 [10] 资本运作模式与风险特征 - 国城系采用借贷-收购-再质押-再融资循环模式 高度依赖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信任 [12] - 高比例股权质押使公司依赖股价稳定 2020年国城矿业闪崩曾引发平仓风险警报 [12] - 利用空壳公司及关联担保获取贷款 存在隐瞒关联关系和资金用途嫌疑 [12]
城商行板块8月26日跌1.04%,贵阳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6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当日下跌1.04% 领跌个股为贵阳银行(跌幅2.17%)[1] - 上证指数下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1] - 板块内16只个股中仅兰州银行上涨0.4% 其余15只均下跌[1][2] 个股交易数据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2.68亿元 北京银行成交量最大为98.98万手[1] - 贵阳银行跌幅最大达2.17% 收盘价6.32元[2] - 西安银行成交额最低为9545.28万元 杭州银行成交额9.45亿元位列第二[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1亿元 游资净流入3.31亿元 散户净流出1.4亿元[2] - 江苏银行主力净流入4498.8万元(占比3.55%)居首 重庆银行主力净流入2515.28万元(占比21.78%)[3] - 西安银行主力净流出682.53万元(占比-7.15%) 杭州银行主力净流出708.82万元(占比-0.75%)[3]
城商行板块8月25日涨0.63%,宁波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1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当日上涨0.63%,领涨个股为宁波银行(涨跌幅2.36%)[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1] - 板块内16只个股录得上涨,最高涨幅为宁波银行2.36%,江苏银行跌幅最大(-0.72%)[1][2] 个股交易数据 - 宁波银行成交额达15.80亿元,成交量55.58万手,收盘价28.58元[1] - 江苏银行成交量最高达203.56万手,成交额22.46亿元(注:单位"Z"疑似笔误,按亿元计)[2] - 杭州银行成交额15.06亿元,北京银行成交额10.41亿元,上海银行成交额6.09亿元[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560.4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64亿元[2] - 齐鲁银行主力净流入7703.33万元(占比13.59%),北京银行主力净流入4169.77万元(占比4.01%)[3] - 青岛银行主力净流入3023.44万元(占比13.93%),重庆银行游资净流入1080.63万元(占比6.13%)[3] - 长沙银行主力净流出301.77万元,散户净流出1135.66万元(注:表格数据存在符号矛盾)[3]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获核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0:57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核准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核准何文盛先生担任兰州银行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文件编号为甘金监行许〔2025〕276号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核准刘志军女士担任兰州银行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文件编号为甘金监行许〔2025〕275号 [1] - 两位独立董事的详细简历已披露于巨潮资讯网 具体见2025年3月28日发布的《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5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公告编号2025-018 [1] 公告信息 - 该公告由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21日发布 [2] - 公告编号为2025-037 证券代码001227 证券简称兰州银行 [2]
兰州银行(001227) -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获核准的公告
2025-08-21 10:46
人事变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核准何文盛、刘志军兰州银行独立董事任职资格[1] 信息披露 - 何文盛、刘志军简历详见2025年3月28日巨潮资讯网相关公告[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