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发展(000895)

搜索文档
双汇发展(000895.SZ):上半年公司肉制品新产品实现销量6.5万吨、占肉制品销量的10%
格隆汇· 2025-08-13 12:10
新产品表现 - 上半年肉制品新产品销量达6.5万吨,占肉制品总销量10% [1] - 新产品销售收入14.4亿元,占肉制品总收入12% [1]
双汇发展(000895.SZ):上半年公司肉制品在餐饮渠道的销量同比增长2%
格隆汇· 2025-08-13 12:10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肉制品在餐饮渠道销量同比增长2% [1] 公司战略规划 - 继续抓好核心客户对接以促进餐饮渠道销售 [1] - 持续提升定制化服务能力以支持餐饮渠道拓展 [1]
双汇发展(000895.SZ):上半年公司以富乐品牌为代表的高性价比产品销量约1万吨
格隆汇· 2025-08-13 12:10
公司产品策略 - 为迎合K字型消费趋势推出富乐品牌等高性价比产品 [1] - 高性价比产品以新品牌、新客户、新渠道模式运作 [1] - 高性价比产品对公司品牌和产品形成补充并带来新增量 [1] 产品销售表现 - 上半年以富乐品牌为代表的高性价比产品销量约1万吨 [1]
双汇发展:下半年预计公司肉制品成本同比有所下降
格隆汇· 2025-08-13 12:09
成本与盈利预期 - 下半年肉制品成本预计同比下降 [1] - 肉制品吨利预计维持在较高水平 [1] 市场策略 - 加大市场支持力度并积极参与竞争 [1] - 继续加强高性价比产品推广 [1]
双汇发展2025年半年报出炉:营业收入增至284亿元,肉类外销量近160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2: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4亿元 同比增长2.97% [1] - 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拟每10股派息6.5元 现金分红总额22.52亿元 占可分配利润56.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14亿元 总资产达381亿元 [5] 业务运营数据 - 肉类产品总外销量157万吨 同比上升3.67% [2] - 屠宰业收入137.69亿元 同比增长3.33% 外销量68.86万吨 同比增长11.17% [2] - 生鲜禽产品销量18.03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17.46% [2] - 包装肉制品收入112.07亿元 毛利率提升0.61个百分点至36.10% [2] 产业链与产能布局 - 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30多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 [2] - 年加工肉制品产能200多万吨 单班年屠宰生猪产能2500多万头 [2] - 形成主业突出、辅业协同的肉类产业集群 涵盖饲料业、养殖业、包装业、商业、外贸业、调味品业 [3] 销售渠道建设 - 经销商总数21415家 较年初增加551家(增幅2.64%) 其中长江以南7294家(增幅1.67%) 长江以北14121家(增幅3.15%) [3] - 直销收入同比大增28.48%至近80亿元 经销收入204.18亿元 [3] - 已进入各大主流电商平台 运作京东新通路、小象超市等平台入仓业务 [3] 行业发展趋势 - 屠宰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突破50% [4] - 国内肉类消费以鲜肉为主 深加工率较低 但便捷化、多元化、健康化需求推动深加工品类创新 [4] - 冷鲜肉通过全程冷链运输销往全国 满足高品质肉类产品需求 [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形成火腿肠类、火腿类、香肠类、酱卤熟食类、餐饮食材类、罐头类等包装肉制品矩阵 [4] - 双汇王中王为经典明星产品 推出"味美东方"系列香肠、轻咔能靓鸡胸肉肠等健康化产品 [4] - 推出多种速食产品贴近家庭餐桌 [4]
双汇发展(000895.SZ):下半年预计公司肉制品成本同比有所下降
格隆汇· 2025-08-13 12:03
成本与盈利预期 - 下半年肉制品成本预计同比下降 [1] - 肉制品吨利预计维持在较高水平 [1] 市场策略 - 加大市场支持力度并积极参与竞争 [1] - 继续加强高性价比产品推广 [1]
双汇发展(000895) - 2025年8月13日投资者调研记录
2025-08-13 11:38
肉制品业务展望 - 预计下半年肉制品成本同比下降,吨利将维持较高水平 [3] - 上半年新兴渠道销量同比增长21%,占比达17.6%,其中休闲零食和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5] - 上半年餐饮渠道销量同比增长2% [6] - 上半年高性价比产品销量约1万吨 [7] - 上半年新产品销量6.5万吨(占10%),收入14.4亿元(占12%) [8] 养殖业务展望 - 上半年养猪业和禽产业规模提升,成本下降,经营同比大幅减亏 [4] - 下半年将继续强化生产管理,推动成本进一步下降 [4] 销售策略与改革 - 二季度销量增长得益于销售机构专业化改革、新渠道开拓(会员超市/连锁便利/休闲零食)和薄弱地区突破 [9] - 下半年将推进8项措施:销售机构改革、客户网络建设、网点开发、产品开发、渠道精细化管理、市场投入、数字化应用和业务激励 [10][11]
双汇发展(000895) -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8-13 10:15
分红方案 - 2025年4月17日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3] - 2025年8月9日董事会制定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6.5元,共派2252029788.45元[3] 权益分派 - 若股本变动按现金红利总额不变原则调整每股分配金额[4]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21日,除权除息日为8月22日[7] - 公司委托代派红利8月22日划入账户,罗特克斯自行派发[10][11] 扣税情况 - 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1.30元[6] - 持股1个月以上至1年(含),每10股补缴税款0.65元[6] - 持股超1年不需补缴[6]
双汇发展(000895):肉制品销量企稳,高股息更显扎实
华创证券· 2025-08-13 07:10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双汇发展"强推"评级,目标价28元,对应2025年PE约18倍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85.03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23.23亿元(同比+1.17%);单Q2营收142.08亿元(同比+6.31%),归母净利11.86亿元(同比+15.74%)[2] - 半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6.5元(含税),合计分配22.5亿元,股利支付率96.94%,对应股息率2.66% [2] - 2025E-2027E预测:营收同比增速4%/3%/3%,归母净利同比增速6.1%/4.1%/4.5%,EPS分别为1.53/1.59/1.66元 [2][13] 业务板块分析 肉制品业务 - Q2营收56.23亿元(同比+0.77%),销量/单价分别同比+0.6%/+0.2%,吨利同比+4%至4556元,经营利润率提升0.93pcts至26.7% [6][8] - 新渠道(会员店/线上/零食渠道)贡献增量,渠道库存维持低位,专业化分条线措施显效 [6] 屠宰业务 - Q2营收67.67亿元(同比+0.6%),屠宰量预计增长30%至300万头,但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1.7%至0.60亿元,主因冻肉利润减少及市场费用投入增加 [6][9] 养殖业务 - 其他业务(猪鸡养殖)扭亏为盈,Q2盈利0.0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7亿元),受益于饲料成本红利及养殖效益提升 [6] 未来展望 - 肉制品业务:H2将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及差异化产品研发,低基数下有望延续增长 [6] - 屠宰业务:全年利润或承压,但规模扩张策略下环比有望改善 [6] - 养殖业务:养猪效益达行业领先水平,养鸡业务持续优化,H2盈利预计进一步改善 [6] 估值与股息 - 当前股价24.88元对应2025E PE 16倍,近12个月股息率5.67%提供安全边际 [2][6] - 总市值862.01亿元,市净率4倍,每股净资产6.42元 [3][13]
肉类产品外销增长 双汇发展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13 06: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4.14亿元同比增长2.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1.17% [2] - 利润增长主要源于禽产业和养猪业等企业所得税免税业务盈利水平改善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元(含税)共分配利润22.52亿元 [3] 业务运营 - 肉类产品总外销量157万吨同比上升3.67% 生鲜猪产品和生鲜禽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 [2] - 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 线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 截至2025年6月末共有经销商21415家较年初增加551家增幅2.64% [2]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网点数量超100万个 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发潜在网点并填补空白区域 [3] 产品与研发 - 产品群包含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和生鲜禽产品 [2] - 上半年研发投入4.16亿元同比增长4.59% 围绕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加强产品创新 [3] - 餐饮产业将加强定制产品开发 提升服务能力并加快销售渠道开拓及熟食门店建设 [3] 战略与营销 - 建立"线上媒体种草、兴趣电商转化、货架电商拓展、线下渠道收获"的新品孵化路径 [3] - 通过细分场景直播间搭建、达人精准种草和社交媒体互动推动兴趣电商新品销量大幅提升 [3] - 构建多维度数据库包括行业、大盘、渠道、品类和品牌 为产品创新和销售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3] 行业观点 - 业绩增长源于产品创新升级迭代能力增强及线上市场机遇把握 [2] - 政策红利、渠道深耕与战略调整共振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和产品结构升级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