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盘前必读丨陆家嘴论坛今日开幕;京东方A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第一财经· 2025-06-17 23:30
宏观经济 - 5月多项经济指标改善 消费增速大幅回升 [1] - 5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规模扩大 [5] - 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9% 进口价格指数持平 出口价格环比降0.9% [7] 资本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道指跌0.7%至42215.8点 纳指跌0.91%至19521.09点 标普500跌0.84%至5982.72点 [3][4] - VIX指数升至21.6点 创5月23日以来新高 [4]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1.77% 禾赛科技跌超6% [4] 商品市场 - WTI原油期货大涨4.3%至73.2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4.4%至76.45美元 [4] - COMEX黄金期货微跌0.3%至3406.9美元/盎司 [4] - 95%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持黄金 43%央行计划增加黄金储备 [6] 行业动态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260元和255元 [5] - 欧盟拟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 [6] - 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事件信息管理办法》 7月1日起施行 [5] 公司公告 - 京东方A拟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8] - 国芯科技抗量子密码卡完成内部测试 支持SM系列国密算法及Kyber等抗量子算法 [9]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 [10] 战略合作 - 江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涵盖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企业数字化转型 [6]
荣昌生物: 荣昌生物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7 09:20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6日14:00在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中路58号荣昌生物三期6134会议室召开现场股东大会,并同步进行网络投票[4]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9:15-15:00[5]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表决结果将结合两种投票方式共同发布[4] 会议议程安排 - 现场会议议程包括参会人员签到、审议议案、股东发言提问、投票表决及宣布结果等13个环节[8] - 股东发言需经主持人许可,发言时间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且应围绕会议议题进行[2] - 会议将推举计票和监票人员,并由聘请的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现场见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4][8] 审议议案概况 - 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13项主要议案,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年度常规议案[3][9][10] - 特别议案包括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董监事薪酬确认及股份增发授权等[12][13][14] - 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71,686.17万元,同比增长58.54%,主要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37] - 研发费用153,977.80万元,同比增长17.87%,主要因新药研发管线增加及海外临床投入加大[3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836.0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430.35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823.51万元[40]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监事会的职权将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行使[17][18] - 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将"股东大会"表述统一调整为"股东会",并强化股东权利[18][22] - 股东提案权门槛调整为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以上[18] 股份增发授权 - 提请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增发股份的一般性授权,授权发行数量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0%[14][15] - 授权期限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至12个月届满或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之日止[16] - 授权内容包括决定发行价格、发行对象、募集资金投向及发行时机等[15] 董事及高管薪酬 - 2024年度董事薪酬中,执行董事房健民获得税前报酬739.01万元,董事长王威东获得255.00万元[13] - 监事会主席任广科2024年度税前报酬为98.65万元,职工代表监事李壮林为230.88万元[14] - 2025年度董监事薪酬计划将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个人工作表现进行调整[13][14]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泰它西普(RC18)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已进入商业化阶段,正在中美进行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23] - RC28、RC88、RC148、RC278等其他分子处于临床研究或临床申报阶段[23] - 商业化团队规模已近600人,产品销售实现快速增长[24] 会计师事务所续聘 - 拟续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为境内审计机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境外审计机构[12][13] - 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为公司提供了审计服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0][13]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上周五获净流入超千万,机构:创新药已成为市场认可的主线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02:24
市场表现 - 创新药概念小幅回调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跌0.29% [1] - 成分股荣昌生物涨超4% 皓元医药 科兴制药 药石科技涨幅居前 [1] - 6月13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获资金净流入1096万元 [1] 产品特征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1] - 指数覆盖沪深港三地创新药龙头 十大权重股包括百济神州 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 泰格医药等细分领域龙头 [1] - 该ETF及联接基金(A类014564 C类014565)采用量化指标优化 [1] 政策动态 - 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举措 [1] - 会议要求加强集采政策评估 推动集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1] - 会议明确支持医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加强全链条质量监管 [1]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看好医药子行业排序: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 [2] - 华福证券认为港股创新药(含Pharma)为医药板块最强势板块 其次为创新药产业链CRO板块 [2] - 创新药已成为市场认可主线 行情向有创新药布局或BD预期的中药/仿制药标的扩展 [2]
创新药行情送出神助攻 时隔两年再见半程“翻倍基”
证券时报· 2025-06-15 21:57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截至6月14日,收益率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9只为医药主题产品,平均涨幅超过69%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3.67%的收益率暂居榜首,成为年内首只"翻倍基" [1][2]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分别以87.73%、79.79%的收益率位列第二、三位 [2] - 这是时隔两年后市场再度出现的年内"翻倍基",此前2019-2021年及2023年均出现过类似情况 [2] 医药行业驱动因素 - 医药板块超额收益源于三重动力:政策催化创新药审批加速、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BD交易重塑企业成长预期 [2] - 创新药研发突破、港股流动性复苏、跨境BD交易重构估值体系等多重因素驱动医药投资热潮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70.09%,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大涨54.59%,显著跑赢A股创新药指数的24.15% [3][4]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收益率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9只持有港股仓位,含"港"量决定业绩弹性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等 [4] - 香港联交所2018年推出的《上市规则》第18A章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开辟融资通道,培育了一批进入研发后期或商业化阶段的企业 [4] 创新药发展前景 - 创新药产业仍处于向上攀升阶段,具有高估值、高波动、高收益特征 [3] - 中国药企凭借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有望取代美股公司Bio-Techne Corporation的生态位 [6] - 中国药企负责早期工程创新和初步验证,跨国药企负责临床试验和商业化推广,形成新型研发外包模式 [6] - 当前行情仅反映授权交易首付款价值,中期可期待2~3年后授权品种上市及商业化分成兑现带来的估值弹性 [7] 行业长期趋势 - 医药行业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技术创新的三重驱动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6] - 港股科技和创新药估值水平仍相对较低,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 [7] - 随着宏观流动性、企业盈利、相关政策等抑制因素缓解,港股资产价格快速反弹 [7]
年内“翻倍基”率先出现!医药基金横扫半年业绩榜
券商中国· 2025-06-15 10:13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截至6月14日,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十名中有9只为医药主题产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103.67%的收益率位居榜首,成为年度"翻倍基" [2][3]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87.73%的收益率位居第二,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以79.79%紧随其后,前十名基金平均涨幅超过69% [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是时隔两年再次出现的年内"翻倍基",此前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3年均出现年内业绩翻倍基金 [3] 医药行业驱动因素 - 医药基金的超额收益源于三重动力:政策催化创新药审批加速、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BD交易重塑企业成长预期 [3] - 创新药是"中国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工程化能力,产业仍处于向上攀升阶段 [4] - 医药行业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三重驱动下,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7]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HSSCID.HI年内涨幅达到70.09%,显著跑赢A股创新药指数8841049.WI的24.15% [5] - 业绩居前的10名基金中有9只持有港股仓位,含"港"量决定业绩弹性 [5]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创新药发展前景 - 香港联交所2018年推出的18A上市规则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开辟融资通道,一批企业已进入研发后期或商业化阶段 [6] - 中国药企在早期工程创新和初步验证方面具有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可能取代美股biotech公司的生态位 [7] - 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表现中,A股与港股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投资者更关注创新药项目本身的核心价值 [6] 行业展望 - 医药行情仍属刚刚开始,未来可期待龙头公司和权重股的估值重估,以及授权品种上市和商业化分成兑现 [8] - 港股科技和创新药的估值水平仍相对较低,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过去被视为"价值洼地"的港股如今成为资金追捧对象 [8] - 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等都是行业底部资金流入的重要催化剂 [7]
电子研究群也在聊创新药!有基金年内最高收益翻倍,公私募“顶流”大V“泼冷水”
搜狐财经· 2025-06-15 08:37
创新药基金表现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年内总收益达到103.67%,成为年内首只"翻倍基"[1][2] - 260只名称中带有"医"或"药"的基金中,228只年内取得正收益,占比87.69%,88只收益率超过30%,63只收益率过40%[2] - 创新药主题基金领涨整个医药板块和市场,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70%,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87.73%、永赢医药创新智选79.79%、中银港股通医药79.30%[3][4] 基金重仓股情况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基金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主要为港股创新药概念股,包括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2] - 部分基金重仓股中出现A股创新药概念股,如一品红、益方生物-U、荣昌生物等,部分年内股价已经翻倍[4] 行业基本面分析 - 创新药板块系统性估值提升是行业配置回归最大催化剂,中国创新药企商业模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5] - 龙头公司进入盈利阶段,研发管线通过BD开始转化成常态化收入,创新管线进入系统性拔估值阶段[5] - 港股医疗板块汇聚A股稀缺优质龙头,如互联网医疗、AI制药等,研发投入强度大、创新属性强,当前仍处估值洼地[12]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提示风险,认为创新药泡沫远超上轮CXO泡沫,很多公司可能永远出不了业绩,当前炒作集中在概念阶段[7] - 私募人士指出创新药是九死一生事业,当前十家公司都在暴涨,潮水退去后多数散户可能受损[8] - 也有基金经理持续看好,认为政策环境支持创新药发展,License-out出海加速,优质龙头进入盈利周期[12] - 创新药是重要出海逻辑,国内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使中国药企可取代美股Biotech公司生态位[12]
A股千亿级研发投入行业系列三:医药生物行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化学制药研发费用居首业绩亮眼,龙头百济神州股价最高涨超200%(附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4 04:54
医药生物行业研发投入概况 - A股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76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化学制药(158家)、医疗器械(131家)、中药(71家)、生物制品(54家)、医疗服务(51家)和医药商业(31家)六个二级行业 [2] - 2022年至2024年行业研发费用稳步上升,分别为1111.09亿元、1185.02亿元和1210.07亿元 [2] - 化学制药板块研发费用最高,2024年达591.48亿元;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板块分别以237.40亿元和168.67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2] 各二级行业研发投入与业绩表现 - 化学制药板块业绩逆势增长,净利润从2022年216.84亿元增至2024年344.41亿元,而医疗器械板块净利润从802.79亿元降至331.78亿元(降幅59%) [3] -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排名:生物制品(13.01%)>化学制药(10.87%)>医疗器械(9.68%)>医疗服务(4.20%)>中药(2.95%)>医药商业(0.33%) [4][5] - 医疗服务板块研发费用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80.04亿元降至2024年74.89亿元 [2] 生物制品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长春高新三年平均研发投入22.57亿元居首,2024年研发投入26.90亿元(较2022年增长60%) [6][8][10] - 荣昌生物研发投入从2022年9.82亿元增至2024年15.40亿元(增幅50%),股价2024年最高涨幅超100%,其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填补国产空白 [10][11] - 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业绩承压,净利润从2022年247.91亿元降至2024年137.34亿元 [10] 化学制药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百济神州三年平均研发投入127.02亿元最高,2024年达141.40亿元,亏损从2022年136.42亿元收窄至2024年49.78亿元,股价较2021年低点涨幅超220% [12][13][14][15] - 华东医药研发投入增速最快,从2022年11.96亿元增至2024年25.06亿元(增幅100%) [14] - 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较2022年增长30% [13][14] 医疗器械板块重点公司分析 - 迈瑞医疗三年平均研发投入36.59亿元居首,2024年达40.08亿元(较2022年增长26%),净利润稳定增长至2024年116.68亿元 [15][16][17] - 联影医疗研发投入从2022年14.66亿元增至2024年22.61亿元(增幅54%) [16][17] - 鱼跃医疗是TOP10中唯一股价持续上涨的公司,聚焦家用医疗器械领域 [17]
荣昌生物(688331) - 荣昌生物关于公司核心药品专利获得期限补偿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3 09: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注射用泰它西普药品专利号为ZL200710111162.2[2] - 该专利申请日为2007年6月15日,专利权人为公司[2] 未来展望 - 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1827天,原期满日2027年6月15日延至2032年6月15日[2] - 专利保护期延长提供5年市场保护,提升独占销售窗口期[3] - 专利保护期延长利于中长期业绩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3]
荣昌生物:注射用泰它西普专利保护期延长至2032年
快讯· 2025-06-13 08:37
核心观点 - 荣昌生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专利号ZL200710111162 2,涉及药品注射用泰它西普 [1] - 专利补偿天数为1827天,原专利权期满终止日从2027年6月15日延长至2032年6月15日 [1] - 专利保护范围限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新药及经批准的适应症相关技术方案 [1] - 专利保护期延长5年将为公司核心产品提供额外市场保护,显著提升药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占销售窗口期 [1] - 专利期限延长有利于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1] 专利信息 - 专利名称:优化的TACI-Fc融合蛋白 [1] - 专利申请日:2007年6月15日 [1] - 专利权人: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 [1] 公司影响 - 专利期限补偿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1] - 核心产品注射用泰它西普将获得额外5年市场保护 [1] - 中国市场独占销售窗口期将显著提升 [1]
创新药板块走弱 荣昌生物跌超7%
快讯· 2025-06-13 02:0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整体走弱 荣昌生物股价跌幅超过7% [1] - 润都股份 热景生物 华纳药厂 万邦医药等公司股价跟随下跌 [1] 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流向信息被曝光 显示有资金提前布局迹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