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科技(688299)

搜索文档
长阳科技(688299) -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2025-06-18 12:17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归母净利润 - 2943.65万元,同比下滑 - 130.85%[43] - 2024年毛利率23.46%,较上年度下降3.64个百分点,内销、外销毛利率分别为19.48%、34.61%[4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676.73万元,同比下降14.97%;归母净利润1236.63万元,同比增长72.02%[43] 各业务营收情况 - 2024年反射膜、光学基膜、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95998.80、10702.15、12691.34万元,同比变动0.83%、 - 15.93%、90.91%[45] - 2024年隔膜营业收入3126.75万元,同比增长573.16%;胶膜营业收入3432.62万元,同比增长238.08%;银反片材营业收入2261.09万元,同比增长78.41%;TPX膜营业收入1508.66万元,同比增长70.57%;背板膜营业收入1018.86万元,同比下降29.73%[46]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合肥新能源投资59136万元、18660万元、14500.80万元建设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2] - 合肥新材料投资59315.91万元建设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原计划122448万元年产8.2万吨)[2] - 浙江长阳购买光伏封装胶膜设备交易金额1833.55万元,计划投资30248万元建设CPI薄膜项目[2] 项目投产与盈亏 - 年产4.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已投产,年营收1.24亿,利润482万[23] - 年产2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产,年营收6200万,利润232万[23] - 年产3.5亿平方米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锂电隔膜项目已投产,年营收1.08亿,利润409万[23] - 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预计2025年6月投产,年营收2.43亿,利润1940万[23] 市场数据与展望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900GWh,2030年达5127GWh[9][10] - 2024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近260亿平米,同比增长26.8%,预计2025年达325亿平米[10]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1000GW以上,光伏装机超5400GW,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70%[15] 资产减值情况 - 2024年合肥新能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56.47万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92.17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404.51万元[4] - 2024年浙江长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36.71万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448.3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53.77万元[8] 应收账款情况 - 2022 - 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9628.32万元、54626.36万元和56744.21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57642.35万元[118] - 2024年度坏账准备余额5068.93万元,较上期末增加365.55万元[118]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末预付账款211.58万元,其他应收款50万元;2023年末应付账款138.45万元[39] -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550.54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178万元,利息费用1695.73万元,同比增加1252.65万元;利息收入615.30万元,同比增加180万元[179] 关联交易与投资 - 2022 - 2024年与碳景科技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0、4560.12、705.56万元[38] - 公司对联营企业浙江创新中心投资金额1155.37万元,确认的投资损益为 - 286.30万元[160]
长阳科技(68829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2025-06-18 12:17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归母净利润 -2943.65万元,同比下滑 -130.85%;扣非归母净利润 -4889.06万元,同比下滑 -186.00%;毛利率23.46%,较上年度下降3.64个百分点[4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676.73万元,同比下降14.97%;归母净利润1236.63万元,同比增长72.02%[47] - 2024年度反射膜产品营业收入95998.80万元,同比增长0.83%;光学基膜产品收入10702.15万元,同比下降15.93%[50] 用户数据 - 公司反射膜产品全球占有率从2022年的53.70%提升到2023年的61.70%[115]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锂离子电池隔膜销售量1 - 2亿平米,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点;2026年销售量6 - 8亿平米,预计达到盈亏平衡点[31][32] - 公司预计2027年光学级聚酯基膜销售量1.8 - 2万吨,预计达到盈亏平衡点;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销售量30 - 40万平米,预计达到盈亏平衡点[35][3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与惠之星等联合申报项目各投入1000万元,已开发多种产品,申请17项发明专利(含3项PCT专利),制定6份企业标准[151][16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合肥新能源分别投资59136万元、18660万元、14500.80万元建设年产5.6亿平方米、4亿平方米、6.5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2] - 合肥新材料投资59315.91万元建设“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原计划投资122448万元年产8万吨[2] - 浙江长阳用1833.55万元购买年产2000万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设备,计划投资30248万元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CPI薄膜项目[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战略调整形成“合肥 + 舟山”布局,转移部分设备至舟山基地[85] - 浙江长阳拓展隔膜业务,合肥新能源转入隔膜设备金额6111.94万元,预计2025年9 - 12月调试完成;浙江波长阳转入隔膜设备金额2376.46万元,预计2025年11月调试完成[84]
长阳科技(688299)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6-18 12: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33635.10万元,同比增长6.62%;归母净利润 - 2943.65万元,同比下滑 - 130.85%[49] - 2024年毛利率23.46%,较上年度下降3.64个百分点,内销、外销毛利率分别为19.48%、34.61%[49]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676.73万元,同比下降14.97%;归母净利润1236.63万元,同比增长72.02%[49] - 2024年反射膜营业收入95,998.80万元,占比80.41%,同比增长0.83%;光学基膜收入10,702.15万元,占比8.96%,同比下降15.93%[52] - 2024年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2,691.34万元,占比10.63%,同比增长90.91%,其中隔膜增长573.16%,胶膜增长238.08%[52]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合肥新能源、合肥新材料、浙江长阳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8700.63万元、1175.17万元、2449.12万元[3] - 合肥新能源2024年度净利润为 - 12353.79万元,毛利率为 - 47.88%,毛利额为 - 1709.08万元[3][5] - 合肥新材料2024年净利润为 - 2353.48万元,毛利率为42.65%,毛利额同比增加776.49万元[6][8] - 浙江长阳2024年净利润为 - 3697.23万元,毛利率为 - 20.40%,毛利额同比增加66.91万元[9][10] 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预计2025年达1900GWh,2030年达5127GWh[12] - 2024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近260亿平米,同比增长26.8%,预计2025年达325亿平米[13] - 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8.6%,达228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175亿平米,干法隔膜53亿平米[13]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11000GW以上,光伏装机超5400GW,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70%[18] 项目进展 - 合肥新能源年产5.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调整为年产4.6亿平方米后已投产,预计年营收1.24亿,利润482万[25] - 浙江长阳年产4亿平方米储能和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调整为年产2亿平方米,预计2025年12月投产,年营收6,200万,利润232万[25] - 合肥新材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预计2025年6月投产,年营收2.43亿,利润1,940万[26] - 浙江长阳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预计2026年9月投产,年营收8.85亿,利润8,194万[26] 资产减值 - 2024年末公司对隔膜及胶膜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合计4133.70万元[82] - 公司对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计提减值2593.17万元,上年同期计提163.98万元[80] - 在建工程共计提减值1680.55万元,上年同期计提225.81万元[80] - 2024年补计提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89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317万元,增加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624万元[154] 应收账款 - 2022 - 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9,628.32万元、54,626.36万元和56,744.21万元,2025年一季度为57,642.35万元[130] - 2024年度坏账准备余额5,068.93万元,较上期末增加365.55万元[130] - 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合计19,598.48万元,占比34.54%,第一名客户余额8,022.51万元,计提比例14.14%[130] 其他 - 公司与惠之星等联合申报项目,各投入1,000万元[181] - 公司对浙江创新中心累计投资1,125万元,2024年确认投资收益 - 2,862,997.24元,年末余额8,690,722.88元[183] - 浙江创新中心成立于2022年3月31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45%[183][187] - 联合申报项目已开发出多种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7项,其中3项PCT专利,制定6份企业标准[195]
长阳科技:收到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
中证网· 2025-06-14 06:44
业绩预告及更正情况 - 公司1月18日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004.85万元到2394.0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8.45万元到397.65万元 [1] - 2月27日披露业绩快报,预计营业利润3804.76万元,利润总额4109.64万元,归母净利润2055.3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9.8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6% [1] - 4月23日更正后预计营业利润-1174.02万元,利润总额-778.40万元,归母净利润-2943.6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89.0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 [2] 业绩更正原因 - 补计提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准备3890万元 [2] - 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7万元 [2] - 对存在客诉的剩余应收账款增加信用减值损失624万元 [2] 违规行为认定 -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多项财务指标由正转负 [3] - 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影响投资者合理预期 [3] 责任人处理 - 时任董事长金亚东作为主要负责人和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衷核作为日常经营管理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辰作为财务事项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 时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章殷洪作为信息披露事项负责人被通报批评 [3] 纪律处分措施 - 上交所对公司和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3] - 处分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3]
长阳科技实控人方等拟减持 2019年上市两募资2024转亏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08:02
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 - 股东长阳永汇计划减持不超过1,920,000股 占总股本0.67%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 [1] - 副董事长杨衷核计划减持不超过18,750股 占总股本0.0065% 董事兼财务总监李辰计划减持不超过20,625股 占总股本0.0072% 副总经理杨承翰计划减持不超过12,500股 占总股本0.0043% 副总经理周玉波计划减持不超过19,800股 占总股本0.0069% 减持方式均为集中竞价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 且个人减持比例不超过其直接持股总数的25% [2] - 长阳永汇为员工持股平台 持有公司股份7,700,583股 占总股本2.68% 包含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管份额 该部分股份为IPO前取得 已于2022年11月7日解禁 [2] 高管持股情况 - 杨衷核直接持股75,000股 占总股本0.0261% 李辰直接持股82,500股 占总股本0.0287% 杨承翰直接持股50,000股 占总股本0.0174% 周玉波直接持股79,200股 占总股本0.0276% 以上股份均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 已于2021年12月3日上市流通 [3]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 - 长阳永汇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金亚东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同时担任长阳永汇执行事务合伙人 杨衷核李辰杨承翰周玉波均持有长阳永汇份额 [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7亿元 同比下降14.97% 归母净利润1416.24万元 同比增长72.02% 扣非净利润1236.63万元 同比增长95.4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51.03万元 上年同期为-5935.49万元 [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3.36亿元 同比增长6.62% 归母净利润-2943.65万元 上年为9542.03万元 扣非净利润-4889.06万元 上年为5685.18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2亿元 同比增长83.69% [4] 融资历史 - 2019年11月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7064.22万股 发行价格13.71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9.69亿元 净额8.57亿元 超募3.27亿元 原计划募集资金5.29亿元 用于BOPET高端反射膜等项目 [5]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66.30万股 发行价格13.65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5000万元 净额4707.83万元 [6]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0.19亿元 [7]
长阳科技:杨衷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1.8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5:58
股东持股及减持计划 - 宁波长阳永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股份77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68%,该部分股份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持有,已于2022年11月7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2] - 公司副董事长杨衷核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261%,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李辰直接持有8.25万股,占比0.0287%,副总经理杨承翰直接持有5万股,占比0.0174%,副总经理周玉波直接持有7.92万股,占比0.0276%,该部分股份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已于2021年12月3日上市流通 [2] - 长阳永汇计划减持不超过19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67%,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 [2] - 杨衷核拟减持不超过1.8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65%,李辰拟减持不超过2.06万股,占比不超过0.0072%,杨承翰拟减持不超过1.25万股,占比不超过0.0043%,周玉波拟减持不超过1.98万股,占比不超过0.0069%,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数量不超过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特种功能膜占比89.34%,其他业务占比10.66% [3]
长阳科技多名股东及董监高拟减持,合计拟减持不超219.16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6-08 17:01
减持主体情况 - 长阳永汇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包含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管,持有公司股份770.0583万股,占总股本2.68%,该部分股份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持有,已于2022年11月7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2] - 公司副董事长杨衷核直接持有7.5万股,占总股本0.0261%,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李辰直接持有8.25万股,占总股本0.0287%,副总经理杨承翰直接持有5万股,占总股本0.0174%,副总经理周玉波直接持有7.92万股,占总股本0.0276%,这些股份均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已于2021年12月3日上市流通 [2] 减持计划详情 - 长阳永汇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92万股,占总股本0.67%,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3] - 杨衷核拟减持不超过1.8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65%,李辰拟减持不超过2.062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72%,杨承翰拟减持不超过1.2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43%,周玉波拟减持不超过1.9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069%,减持期间同样为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个人减持股份总数占其减持前所持股份比例不超过25%,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3] 减持承诺及影响 - 相关股东及董监高此前对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股期限、减持方式等作出过承诺,本次拟减持事项与承诺一致 [4] - 本次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4]
长阳科技(688299)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及董事、高管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6-08 16:46
股东持股情况 - 长阳永汇持有公司股份7,700,583股,占总股本2.68%[2] - 杨衷核、李辰、杨承翰、周玉波分别持股75,000股、82,500股、50,000股、79,200股,占比分别为0.0261%、0.0287%、0.0174%、0.0276%[2] - 长阳永汇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907,508股,占比19.80%[10] 减持计划 - 长阳永汇计划减持不超过1,920,000股,不超过总股本0.67%[3] - 杨衷核、李辰、杨承翰、周玉波拟减持数量分别不超过18,750股、20,625股、12,500股、19,800股,占比分别不超过0.0065%、0.0072%、0.0043%、0.0069%[4]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月9日至3月30日及7月1日至9月30日[11][13] - 减持原因为自身和个人资金需求[3][4] 过往减持情况 - 长阳永汇上次减持1,938,644股,减持比例0.6759%[8] - 杨衷核上次减持24,000股,减持比例0.0084%[8] - 杨承翰上次减持16,000股,减持比例0.0056%[8] 减持限制 - 董高人员杨衷核等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 - 董监高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本人持股总数25%[15] - 核心技术人员周玉波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总数25%[15] - 长阳永汇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特定情况锁定期延长6个月,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6][17] 其他 - 本次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数量和价格不确定[19] - 本次减持计划符合法规,无不得减持情形[20]
长阳科技(688299)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回购股份注销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6-03 10:17
回购股份情况 - 2022年回购1,837,029股,成交最高价19.95元/股,最低价14.46元/股,均价约16.33元/股,支付30,001,649.24元[2][5] - 2023年回购1,266,993股,成交最高价16.05元/股,最低价15.48元/股,均价约15.79元/股,支付2,000.68万元[3][7] 注销股份相关 - 2025年6月4日注销合计3,104,022股,占注销前总股本1.07%[3] - 注销后总股本变287,392,894股,注册资本变287,392,894元[3] 股份结构变化 - 注销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为0股,无限售条件为287,392,894股,占比100%[11] - 注销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5,101,496股,占比1.78%[11]
长阳科技拟投资惠之星,加码高端光学膜材料
DT新材料· 2025-05-20 14:07
长阳科技战略投资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990万元认购宁波惠之星923,409股股份 每股价格32.38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惠之星1.83%股权 [1] - 此次投资旨在强化CPI领域战略布局 双方将整合技术资源和产业链优势 共同推进CPI及PET功能性膜材料研发与应用 [1] - 合作重点包括推动CPI及PET基膜材料在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应用 加速关键光学薄膜国产化进程 [1] 宁波惠之星业务概况 - 公司为国内唯一实现CPI及可折叠PET功能膜材料量产的企业 专注高端光学膜国产替代 [2] - 核心技术涵盖电子产品屏幕防护材料设计/精密涂布工艺等 可提升CPI/TAC/PET基膜材料的物理和光学性能 [2] - 产品已应用于华为/荣耀/OPPO/vivo等主流品牌 作为柔性折叠显示盖板组件 [2] 长阳科技业务动态 - 公司正在开发柔性显示用CPI基膜项目 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2] - 2024年通过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 旨在打破国外企业对CPI薄膜的垄断 [3] - 主营产品包括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等 应用于液晶显示/动力电池/光伏等领域 [2] 光学膜行业特征 - 光学硬化膜是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核心显示组件 按材料可分为CPI/TAC/PET功能性膜等类型 [3] - CPI薄膜具有可折叠/耐腐蚀/防眩光等特性 在柔性显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2][3] 产能建设进展 - 长阳科技CPI薄膜项目开发验证加速 年产100万平米产能建设项目已启动 [3] - 惠之星目前具备CPI及PET功能膜的量产能力 产品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