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下跌0.23%,前十大权重包含联影医疗等
搜狐财经· 2025-05-14 15:39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下跌0 23% 报13568 19点 成交额154 09亿元 [1]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 13% 近三个月下跌5 63% 年至今下跌0 88% [1] 指数构成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选取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 反映该主题整体表现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迈瑞医疗(9 73%) 爱尔眼科(8 29%) 联影医疗(7 73%) 爱美客(3 54%) 惠泰医疗(3 22%) 新产业(2 99%) 鱼跃医疗(2 92%) 美年健康(2 41%) 九安医疗(2 06%) 乐普医疗(2 04%)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1 00%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 00% [1] - 行业分布显示医药卫生占比100 00% [1] 样本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联接A/C/I 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 建信/大成/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等 [2]
研判2025!中国磁力应用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磁力应用设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4 01:10
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磁力应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276.23亿元,同比增长6% [1] - 2024年市场规模增至289.81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受工业升级、新能源及高端制造业推动 [1][9] - 磁性材料上游市场规模2023年为778.5亿元,2024年增长至834.6亿元,支撑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磁性材料(稀土永磁、软磁)及零部件供应商 [3] - 中游为设备制造商,产品包括磁选设备、磁力驱动设备、磁悬浮设备等 [3] - 下游应用领域:工业制造占比38%(金属冶炼、矿山分选)、电力能源30%(风电、智能电网)、医疗健康10%(MRI、靶向给药)、交通航天5%(磁悬浮列车、卫星控制) [11] 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 中科电气:聚焦电磁冶金设备,2024年营收55.81亿元(+13.71%),锂电负极设备成新增长点 [13][16] - 隆基电磁:矿业磁选设备为核心,2024年营收6.93亿元(+2.03%),拓展环保领域应用 [13][18] - 华特磁电:超导磁选设备技术领先,覆盖稀有金属矿分选及化工食品领域 [13] - 中科三环: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布局全球产业链 [13] - 昊志机电:磁力驱动系统应用于机床高精度加工,探索医疗康复设备 [13] - 英威腾:工业自动化变频器为主,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驱动及轨道交通牵引系统 [13] 技术发展趋势 - 高性能材料研发:钕铁硼微观结构优化提升磁能积,富铈永磁材料降低成本,高温超导材料推动磁悬浮/MRI应用 [20] - 智能化集成:传感器+AI算法实现磁选设备参数自动调节,3D打印技术优化复杂磁路结构 [21][22] - 高端制造转型:航空航天磁力传感器需求驱动工艺升级,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加速产业升级 [23] 历史发展阶段 - 20世纪中后期:技术引进仿制为主,满足基础工业需求 [5] - 1980-1990年代:磁选设备技术改进,应用拓展至机械制造、电力 [5] - 21世纪后:磁悬浮列车等技术突破,产业链完整化,产品国际化 [5]
联影医疗: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需求恢复,利润高增可期-20250514
浙商证券· 2025-05-13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联影医疗营收和利润下降,2025年Q1收入增速回正,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随着国内招投标恢复,2025年利润有望高增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长性 - 2025年Q1收入恢复正增长,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国内招标放缓使收入短期承压,但市场占有率尤其是高端产品领域仍稳步提升,且创新产品持续推出,2025年随着院内招标恢复和高端产品端发力,收入和利润有望高增长 [2] - 2024年海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占比达21.55%,同比提升6.85pct,截至2024年末多款产品获认证许可,海外业务覆盖超8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高端产品海外推广加速、市场认可度提升,有望拉动整体收入高增长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48.54%,同比提升0.06pct,2025年Q1毛利率49.94%,同比提升0.37pct,随着中高端拓展和维修服务收入占比提升,2025年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4] - 2024年净利率12.06%,同比下降5.27pct,2025年Q1净利率14.75%,同比下降0.65pct但扣非归母净利率提升,随着院内招投标恢复,规模效应下2025年净利率有望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2.51、144.78、17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18.18%、19.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9、21.95、27.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59%、22.00%、23.21%,对应EPS分别为2.18、2.66、3.28元,对应2025年64倍PE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0|12250.65|14477.62|17325.35| |营业收入(+/-%)|9.73%|18.94%|18.18%|19.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61.87|1799.35|2195.27|2704.84| |归母净利润(+/-%)|36.08%|42.59%|22.00%|23.21%| |每股收益(元)|1.53|2.18|2.66|3.28| |P/E|91|64|53|43| [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多项内容 [12]
联影医疗(688271):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需求恢复,利润高增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5-13 10: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收和利润下降,2025年Q1收入增速回正,扣非归母净利润高增,随着国内招投标恢复,2025年利润有望高增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长性 - 2025年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恢复正增长,高端产品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整体市占率提升超3个百分点,高端产品市占率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且创新产品持续推出,2025年随着院内招标恢复和高端产品端发力,收入和利润有望增长 [2]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外收入22.20亿元,同比增长33.81%,收入占比达21.55%,同比提升6.85pct,海外业务覆盖超85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高端产品海外推广加速,有望拉动整体收入高增长 [3] 盈利能力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毛利率48.54%,同比提升0.06pct,2025年Q1毛利率49.94%,同比提升0.37pct,随着中高端拓展和维修服务收入占比提升,2025年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4]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净利率12.06%,同比下降5.27pct,2025年Q1净利率14.75%,同比下降0.65pct,随着院内招投标恢复,规模效应下2025年净利率有望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2.51/144.78/17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4%、18.18%、19.6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9/21.95/27.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2.59%、22.00%、23.21%,对应EPS分别为2.18/2.66/3.28元,对应2025年64倍PE [5]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300.10|12250.65|14477.62|17325.35| |营业收入(+/-) (%)|-9.73%|18.94%|18.18%|19.6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61.87|1799.35|2195.27|2704.84| |归母净利润(+/-) (%)|-36.08%|42.59%|22.00%|23.21%| |每股收益(元)|1.53|2.18|2.66|3.28| |P/E|91|64|53|43| [11]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7年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2]
1.5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阿尔茨海默概念涨1.74%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09:18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上涨1.7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五位 [1] - 板块内24只个股上涨,华大基因、迪安诊断、美年健康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55%、8.27%、6.72%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ST双成、金凯生科、联影医疗,分别下跌4.96%、1.15%、0.80%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0亿元 [2] - 1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华大基因主力资金净流入1.26亿元居首,通化金马、鲁抗医药、热景生物分别净流入7912.36万元、6213.39万元、3651.30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特征 - 诺唯赞、华大基因、康恩贝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14.13%、10.91%、10.08% [3] - 华大基因换手率达5.13%,通化金马换手率4.77%,鲁抗医药换手率11.15% [3] - 资金流出方面,恩华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545.04万元,净流出率-15.45%;联影医疗净流出7457.71万元,净流出率-14.56% [4][5] 板块相对表现 -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在涨幅榜排名第五,仅次于中韩自贸区(3.03%)、航运概念(2.51%)、硅能源(2.30%)和环氧丙烷(1.95%) [2] - 同期跌幅居前板块包括中船系(-3.40%)、国产航母(-2.37%)和军工信息化(-2.16%) [2]
大幅反弹!港股医药ETF(159718)高开高走涨超2%!医疗创新ETF(516820)小幅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5-13 01:56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上涨2 42%,成分股百济神州(06160)上涨4 15%,信达生物(01801)上涨3 14%,亚盛医药-B(06855)上涨2 99%,再鼎医药(09688)和石药集团(01093)跟涨 [1]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上涨0 87%,成分股华东医药(000963)上涨2 23%,科伦药业(002422)上涨2 04%,康龙化成(300759)上涨1 97%,新产业(300832)上涨1 64%,药明康德(603259)上涨1 45% [4] ETF表现 - 港股医药ETF(159718)上涨2 04%,最新价报0 70元,近1月累计上涨3 3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头部 [1] - 医疗创新ETF(516820)上涨0 30%,最新价报0 34元,近1周累计上涨0 60%,最新规模达15 88亿元 [4] 流动性数据 - 港股医药ETF盘中换手1 72%,成交409 99万元,近1月日均成交9576 02万元 [1] 政策影响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药品价格与全球最低价格国家相同,可能导致美国处方药价格下降30%至80%,引发全球医药市场担忧 [1] - 业内认为政策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因法律障碍、行业抵制及全球市场复杂性,若未获国会支持可能面临诉讼风险 [2] 行业前景 - 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具备投资潜力,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增长 [2]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 54%,包括百济神州(10 67%)、药明生物(11 32%)、信达生物(7 42%)等 [5][7] - 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 51%,包括恒瑞医药(10 22%)、药明康德(11 68%)、迈瑞医疗(9 20%)等 [8][10] 成分股表现 - 药明生物(02269)涨跌幅0 00%,权重11 32%,百济神州(06160)上涨4 15%,权重10 67% [7] - 药明康德(603259)上涨1 45%,权重11 68%,恒瑞医药(600276)上涨1 36%,权重10 22% [10]
352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02:10
机构调研总体情况 - 近5个交易日(4月30日至5月9日)两市共352家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证券公司参与调研310家公司 占比88.07% 基金公司调研276家 阳光私募机构调研189家 [1] - 161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 [1] 机构关注度最高公司 - 兆威机电获332家机构调研 位列机构调研榜单首位 [1] - 联影医疗获285家机构调研 排名第二 [1] - 华勤技术获278家机构调研 百济神州获251家机构调研 [1] 机构调研频次分析 - 曼卡龙获5次机构调研 调研频次最高 [1] - 雅戈尔获4次机构调研 伟星股份获3次机构调研 [1] 资金流向表现 - 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股中 57只近5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1] - 盛和资源净流入资金2.59亿元 居资金净流入首位 [1] - 焦点科技净流入1.84亿元 祥鑫科技净流入1.84亿元 [1] 股价表现分析 - 机构扎堆调研股中近5日118只上涨 42只下跌 [2] - 莱绅通灵涨幅22.46% 海能技术涨幅17.16% 欧陆通涨幅16.88% [2] - 容百科技跌幅8.49% 弘景光电跌幅8.29% 晶丰明源跌幅7.89% [2] 重点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电力设备行业:兆威机电(332家)天合光能(151家)阿特斯(142家)天奈科技(140家) [2] - 医药生物行业:联影医疗(285家)百济神州(251家)华大智造(213家)海泰新光(158家) [2] - 电子行业:华勤技术(278家)纳芯微(136家)绿联科技(114家)华润微(105家) [2][3] - 机械设备行业:中控技术(141家)宏华数科(116家)雷赛智能(102家)华中数控(100家) [2][3]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关于召开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9 09:46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5月19日16:00 - 17:00举行2024年度及2025年Q1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2][4][5]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2][4]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3][4][5] 投资者提问 - 2025年5月16日16:00前可登录网站或邮箱提问[2][5] 参会人员 - 包括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4]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1 - 67076658,邮箱IR@united - imaging.com[6] 查看方式 - 业绩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6]
联影医疗(688271):业绩符合预期,拐点已现
长江证券· 2025-05-09 05: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国内业绩拐点已现,全球化持续深化,进入业绩快速兑现期,且深耕研发创新,实现全链条跃迁,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5.0、3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X、44X、35X,给予“买入”评级[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00亿元,同比减少9.73%;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减少36.08%;扣非归母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减少39.32%;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为3.70亿元,同比增长1.87%;扣非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6.09% [5] - 2024年公司收入103亿元,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收入84.45亿元,同比下滑14.93%,联影份额提升超3个百分点;分产品线看RT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8.05%;MR收入31.92亿元,同比减少2.66%;MI收入12.99亿元,同比减少16.31%;CT收入30.48亿元,同比减少25.03%;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76.64亿元,同比下滑19.43%,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 [10] 全球化进展 - 2024年通过纵深推进“高举高打,一核多翼”全球化战略,海外业务营业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截至2024年末海外业务覆盖超85个国家和地区,在重点市场新设多家本地化销售 [1][10] - 北美区域美国市场覆盖超70%的州级行政区,PET/CT累计装机超100台;欧洲区域2024年在荷兰鹿特丹成立欧洲总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全面破冰,累计覆盖超50%的国家;亚太区域进入印度市场5年已覆盖超70%的地区,新增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在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战略新兴市场完成多台设备装机 [10]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同比增长5.14%,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95%,构建“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三级技术攻坚体系与创新生态,推出战略性创新产品 [10] - 在Ai赋能影像学领域,AI赋能设备获批数量超过20个,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项目 [14]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基本指标数据,如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等 [14]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39%,前十大权重包含新产业等
搜狐财经· 2025-05-08 11:44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0.39%,报13367.74点,成交额146.35亿元 [1]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82%,近三个月下跌2.05%,年至今下跌2.72%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9.57%)、爱尔眼科(8.34%)、联影医疗(7.63%)、爱美客(3.55%)、惠泰医疗(3.28%)、鱼跃医疗(2.88%)、新产业(2.81%)、美年健康(2.35%)、乐普医疗(2.07%)、九安医疗(2.03%)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6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34% [1] 行业分布 - 医疗设备占比34.34%、医疗耗材占比27.26%、体外诊断占比21.50%、医疗服务占比16.9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跟踪基金 - 跟踪医疗保健的公募基金包括: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联接A/C/I、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大成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