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中标:医疗设备维保服务(七)采购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8-28 05:34
公司业务动态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服务采购项目 中标金额为963万元 [1][2] - 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达7844次 显示其在医疗设备服务领域的活跃市场参与度 [1]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21家 反映其通过资本扩张策略拓展业务布局 [1] 公司知识产权储备 - 公司拥有专利信息5436条 体现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 - 公司持有商标信息860条 表明品牌建设与市场识别度构建成效显著 [1] - 公司获得行政许可432个 证明业务合规性与政府监管认可度 [1] 市场区域分布 - 本次中标项目位于北京市 显示公司在核心医疗市场的业务渗透能力 [2] - 公司著作权信息94条 补充说明其在软件与内容创作方面的资产积累 [1]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关于向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07
股权激励计划核心信息 - 联影医疗于2025年8月25日向1,368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447.1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4.92元/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54% [1][3][5] - 本次授予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方式,激励对象包括财务负责人、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他关键人员,其中外籍员工6人获授35.45万股 [3][9] - 授予价格因2024年度权益分派由原95元/股调整为94.92元/股,公司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实施分红 [4] 计划实施程序 - 计划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包括审议激励计划草案、考核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1][2] - 激励对象名单经内部公示且无异议,监事会出具核查意见确认其合法性及有效性 [2][10]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公司和激励对象均满足授予条件,未出现法律法规禁止情形 [4][5] 归属安排与限制 - 限制性股票分三期归属,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归属时间跨度为首次授予后12至48个月 [7] - 股票在归属前不得转让、担保或偿债,未达归属条件的股票将作废失效 [8] - 归属期间排除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15日内及重大事件决策期等敏感时段 [6] 财务影响测算 - 股份支付费用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量,预计总摊销费用将影响2025-2028年净利润,具体金额需根据实际归属情况调整 [11][12] - 费用摊销计入经常性损益,公司认为计划虽可能产生摊薄影响,但有助于提升团队稳定性和经营效率 [12] 法律与合规性 - 法律意见书确认本次授予已取得必要授权,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规定,需履行信息披露及登记程序 [13] - 高级管理人员在授予日前6个月内无卖出公司股份行为,符合监管要求 [11]
联影医疗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证网· 2025-08-27 14:56
公司荣誉与项目成就 - 联影医疗"多模态分子影像设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 项目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项 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12项 [2] - 项目累计实现全球600多台分子影像设备装机 覆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2]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多模态分子影像系统包括PET/CT和PET/MR 能够无创探测人体组织代谢信息 探查细胞和分子水平异常 [1] - 系统适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疗 [1] - 基于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设备采集超四万例肿瘤临床成像 建立个性化成像和诊断方案 [3] 市场地位与临床合作 - PET/CT产品在中国市场连续9年保持分子影像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公司与国内外大型医院及高校协同合作 支撑临床和科研需求 [2] - 联合国内十家知名大型医院开展临床应用验证 建立包括肿瘤成像专家共识在内的科研应用体系 [3]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以临床和科研需求为导向 致力于提高产品性能和应用覆盖范围 [1] - 通过临床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实现技术、产品和应用的持续迭代 [2]
股票行情快报:联影医疗(688271)8月2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37.5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7 13: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7日收盘价135.6元,单日下跌0.66%,换手率1.2%,成交量9.88万手,成交额13.6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7.54万元(占比0.32%),游资资金净流入2013.72万元(占比1.48%),散户资金净流出1576.18万元(占比1.15%) [1] - 近五个交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133.80-136.50元,单日最大涨幅2.90%(8月21日),最大跌幅0.66%(8月27日) [2] 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近5日呈现显著分化:8月25日单日净流出达1.06亿元(占比-10.51%),而8月26日则净流入1554.44万元(占比1.84%) [2] - 游资资金活跃度较高,8月25日净流入2847.40万元(占比2.83%),8月27日净流入2013.72万元(占比1.48%) [2] - 散户资金连续5日保持净流入态势,其中8月22日净流入7803.75万元(占比8.35%),8月21日净流入7713.85万元(占比6.71%) [2] 财务指标表现 - 公司总市值1117.56亿元,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20.81亿元,在医疗器械行业123家公司中排名第2 [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87%,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09% [3] - 毛利率达49.94%(行业均值51.63%),净利率14.75%(行业均值11.25%),净资产收益率1.84%(行业均值2.16%) [3] - 资产负债率29.69%,财务费用为-1693.73万元,显示公司财务结构稳健 [3] 机构关注度与估值 - 最近90天内共有17家机构覆盖,其中12家给予买入评级,5家给予增持评级,机构目标均价为149.48元 [4] - 动态市盈率75.49倍(行业均值72.58倍),市净率5.53倍(行业均值3.9倍),估值水平高于行业平均 [3] 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3]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前瞻网· 2025-08-27 11:54
人工智能政策与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 - 阿里云百炼宣布部分模型上下文缓存降价 命中缓存的输入Token单价从input_token单价的40%降至20%[7] 能源与核电发展 - 国家能源局披露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且年均增长超15% 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5个核电项目 持股比例均达10%以上 最高达20%[3] 科技创新与重大突破 - 江门中微子实验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 成为国际首个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 位于地下700米处 可探测53公里外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4] - 我国发布首个6.6内核商用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银河麒麟V11 作为首个突破百万生态的国产操作系统 与国产主流CPU、GPU及板卡实现全面兼容[5]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设备商业化的中国企业[5] - 中国研究团队实现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 被国际专家誉为相关领域里程碑[5] 企业融资与上市动态 - 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系列融资 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领投[15] - 第三代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国科测试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济南高新科创投资集团独家投资[15] - 沃镭智能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IPO 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证券[16] - 纳真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花旗[17] 制造业与科技产业动态 - 富士康从印度工厂召回约300名中国大陆工程师 可能影响苹果iPhone 17在印度的生产计划[10] - 英特尔将约10%股份交给美国政府 特朗普称此举"为美国赚了上百亿美元"[9] - 日产汽车宣布停止为日本市场生产R35 GT-R车型 该车型18年生产周期累计产量约4.8万台[13] - 德国汽车欧宝放弃2028年起在欧洲只销售纯电动汽车的计划 将延长燃油车型供应时间 转向"多能源"战略[14] 消费与零售市场 - 深圳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由中免集团、深圳免税集团和深业集团联合打造[6] 交通运输创新 - 韩国首尔将于9月推出日间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 车辆不设司机专座和方向盘 环线总长4.8公里 运行时间为工作日10时至17时[10] 航天科技进展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舰"第10次试飞因天气原因暂停 未宣布新的发射日期[11] 运动品牌市场 - 彪马回应出售传言 表示对市场消息无任何回应 此前有消息称皮诺家族正考虑为彪马探索战略选项并与安踏和李宁等潜在买家接洽[12] 证券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沪指跌0.39% 深成指涨0.26% 创业板指跌0.76%[18]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走低 恒生指数跌1.18%报25524.92点 科技指数跌0.74%报5782.24点 国企指数跌1.07%报9148.66点[18]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指跌0.77% 纳指跌0.22% 标普500指数跌0.43%[19] - 中国恒大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被列入"已除牌证券"[8]
填补高端分子影像领域空白 联影医疗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19
公司成就与荣誉 - 公司多模态分子影像设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 项目填补中国高端分子影像领域空白并带动晶体材料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2] - 项目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项及FDA和CE认证12项 [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项目突破多模态分子影像全部核心技术 包括大尺寸LYSO晶体生长 PET专用芯片 高性能数字PET探测器及高清PET图像重建技术 [2] - 首创模块化多单元架构支持56万个探测器大规模数据采集 并通过跨单元复合技术使uEXPLORER系统灵敏度提升40倍 [3] - 采用基于GPU群的分布式并行信号处理架构 将图像重建时间从1天缩短至23分钟内 [3] 产品性能与市场地位 - 实现业内最佳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双重突破 解决10倍部件数量 40倍数据量及100倍计算量的工程挑战 [2] - PET/CT产品在中国市场连续9年分子影像市场占有率第一 PET/MR产品20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3] - 累计实现全球600多台分子影像设备装机 覆盖中国 美国 日本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3]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多模态分子影像系统可探查细胞和分子水平异常 成为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发现和精准诊疗最重要技术之一 [1] - 2014年国内高端医疗装备市场100%的PET/CT产品为外资品牌 长期依赖进口导致设备价格高昂且普及率极低 [1] - 实现该领域自主可控对健康中国2030及中国医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中国自主研发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 入驻医院进行临床医学研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9:29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实现医疗科技领域重大突破 [1] - 光子计数能谱CT被视为下一代CT技术的革命方向 相比传统CT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 直接多能谱成像和更低辐射剂量优势 [2] - 全球此前仅有两家外资企业实现商业化 联影医疗成为首家实现该技术商业化的中国企业 [2] 技术研发与合作 - 联影医疗揭榜"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多家单位 [2] - 在整机系统设计 算法创新 能谱应用等核心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充分发挥各单位在整机研发 临床应用 检测等多方面优势 [2] 产品性能优势 - 探测器像素面积减小至原来的1/9 可呈现更细微病变结构 [3] - 创新校正算法和重建算法解决信号强度降低问题 抑制噪声并保证图像质量 [3] - 实现全准直覆盖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在心脏等大范围覆盖检查中可做更深探索 [3] - 辐射剂量降低率达60%到70% 某些组织器官可降低80%到90% [3] 商业化进展 - 产品已入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进行临床医学研究 [3]
科创板医药机会受关注,同类费率最低的科创医药ETF(588860)近四日获连续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8-27 05:10
行业监管与创新成果 - 国家药监局"十四五"期间批准创新药204个和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5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和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 - 中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量占全球约30% [1] - 行业呈现从仿制跟随向源头创新的升级趋势 国际化进程通过BD交易加速推进 [1]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行业或迎来历史性拐点 多家企业商业化开始兑现并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1] - 行业可能迎来盈利拐点 产业升级与国际化进程同步推进 [1] 科创板医药ETF市场表现 - 科创医药ETF(588860)单日换手率达21.95% 成交额4691.45万元 [1] - 近一周份额增长1400万份 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2281.23万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983.22万元 [1] 科创板医药ETF产品特性 - 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 涨跌幅可达20% 具备小盘成长风格和硬科技属性 [2] - 管理费率+托管费率0.52% 为同类4只ETF产品中最低水平 [2] - 聚焦医疗创新器械和创新药领域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 [2] 指数成分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联影医疗、博瑞医药、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惠泰医疗、艾力斯、泽璟制药、君实生物、益方生物和特宝生物 [2]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现代汽车集团将在美国建设一个年产能为30000台的先进机器人工厂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27 03:24
医疗科技突破 - 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获NMPA批准上市 实现中国在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零的突破[2] - 该产品属于国家"十四五"科技部"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的重大进展[2] 高端装备制造进展 - 中国自主研制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江苏启东下水 历时3年多研制 适用于港口清淤、航道挖掘及填海造陆作业[2] - 现代汽车集团将美国投资额从210亿美元提升至260亿美元 投资周期为2025年至2028年[2] - 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美国建设年产能30000台的先进机器人工厂[2] 航天与半导体技术突破 - 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 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2] - SK海力士开始量产321层QLC NAND闪存产品 容量为2Tb 较现有方案提升一倍[2] - 该新型存储产品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增强公司在内存市场的竞争力[2]
联影医疗涨2.01%,成交额1.8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3.6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1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39.25元/股 总市值1147.64亿元 成交额1.81亿元 换手率0.1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3.60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370.48万元(占比7.58%) 卖出1853.23万元(占比10.25%) 大单买入4806.32万元(占比26.58%) 卖出4687.18万元(占比25.9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24% 近5个交易日涨7.09% 近20日涨1.63% 近60日涨0.9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4万户 较上期增加17.32% 人均流通股27678股 较上期减少14.77%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332.77万股(较上期减少273.82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659.23万股(较上期减少65.26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419.68万股(较上期减少14.97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345.18万股(较上期减少3.60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78亿元 同比增长5.42% 归母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增长1.8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34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81.99% 维修服务13.16% 其他业务4.04% 软件0.8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大盘、百元股、精准医疗、基金重仓、融资融券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