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硅产业(688126)
icon
搜索文档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关于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16:11
董事会换届选举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董事会,包括6名非独立董事(姜海涛、徐怡婷、冯倩、杨卓、邱慈云、李炜)和3名独立董事(夏洪流、严杰、孙清清),任期三年 [1] - 姜海涛当选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冯倩当选为副董事长 [2]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半数以上并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 [2] 高级管理人员聘任 - 聘任邱慈云为公司总裁,李炜为常务副总裁,Kai Seikku和陈泰祥为执行副总裁 [2][11][12] - 聘任黄燕为财务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方娜为董事会秘书 [12][13] - 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 [2] 证券事务代表聘任 - 聘任王艳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协助董事会秘书开展工作 [3] - 王艳已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 [3]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取消监事会设置,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 [4] - 俞跃辉、杨柳、张鸣、张卫、WANG QINGYU等人员届满离任 [3] 核心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姜海涛现任上海国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具有丰富的国企管理经验 [6] - 总裁邱慈云拥有半导体行业资深背景,曾任中芯国际CEO,直接持有公司2,529,683股 [8] - 常务副总裁李炜具有微电子学博士背景,直接持有公司1,378,000股 [9][10] - 执行副总裁陈泰祥拥有32年半导体行业经验,曾任台积电和中芯国际高管,直接持有20,000股 [12]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关于核心技术人员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7 16:11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原核心技术人员WANG QINGYU因换届离任,不再担任执行副总裁及子公司任何职务,持有公司股份1,078,000股 [1] - WANG QINGYU为美国籍物理化学博士,2016年起任子公司上海新傲科技总经理,2023年任上海新微半导体总经理,2019年任公司执行副总裁 [1] - 新增核心技术人员陈泰祥为中国台湾籍,拥有32年半导体行业经验,曾任职台积电、中芯国际,2019年加入子公司上海新昇,现任太原晋科总经理及公司执行副总裁,持有公司股份20,000股 [2] 技术人员调整影响 - 调整后核心技术人员变更为李炜、陈泰祥、Atte Haapalinna [2] - 公司研发体系完善,人才储备充足,本次变动不会对技术研发、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 变动不涉及专利权属纠纷,不影响公司专利权完整 [4] 公司应对措施 - 研发团队结构完整,现有项目有序推进,现有人员可支持未来核心技术研发 [3] - 将持续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关于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8-17 09:15
公司治理 - 2025年8月15日完成换届选举及人员聘任[1][2][4][5] - 第三届董事会由6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组成,任期三年[1] - 姜海涛当选董事长,冯倩当选副董事长[2] - 邱慈云任总裁,李炜任常务副总裁等[4] - 王艳被聘任为证券事务代表[5] - 俞跃辉等不再担任相关职务[6] - 公司不再设置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职权[6] 人员持股 - 邱慈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529,683股[10] - 李炜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37.8万股[11] - 陈泰祥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万股[15] - 黄燕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6.3334万股[15] - 方娜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9.9957万股[17] - 夏洪流等未持有公司股份[12,13,14] 人员履历 - 陈泰祥拥有近32年半导体行业经验[15] - 2024年7月陈泰祥任太原晋科总经理[15] - 2024年9月李炜任常务副总裁[11] - 2024年9月Kai Seikku任Canatu董事[14] - 2024年9月方娜任董事会秘书[17] 联系方式 - 董秘及证代地址为上海临港新片区云水路1000号[6] - 联系电话021 - 52589038,传真021 - 52589196,邮箱pr@sh - nsig.com[6]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关于核心技术人员变动的公告
2025-08-17 09:15
人员变动 - 原核心技术人员WANG QINGYU换届离任,持有107.8万股[4] - 新增陈泰祥为核心技术人员,有32年经验,持股2万股[5][6] 公司策略 -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不影响公司能力,将加大人才引进培养[5][8]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10]
沪硅产业完成董事会换届及高管聘任,取消监事会
新浪财经· 2025-08-17 08:45
公司治理变动 - 沪硅产业于2025年8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及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聘任 [1] - 姜海涛等6人当选非独立董事,夏洪流等3人当选独立董事,姜海涛当选董事长,冯倩为副董事长 [1] - 聘任邱慈云为总裁,李炜为常务副总裁,王艳任证券事务代表 [1] - 换届后俞跃辉等部分董事、高管离任,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 [1]
沪硅产业: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5 13:26
公司治理变更 - 沪硅产业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的议案 [2] - 公司同步通过修订相关制度的配套议案 [2] 股东大会动态 - 本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15日晚间完成多项议案表决 [2]
沪硅产业: 沪硅产业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3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会议通知 载明会议时间、内容、地点及股权登记日等事项 [2] - 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15日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 现场会议地点为上海市嘉定区新徕路200号一楼会议室 [3]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15:00 [3] 出席会议人员及召集人资格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理人共432名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334,395,702股 占总股本48.5733% [3] - 召集人资格经核查合法有效 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3] - 列席人员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见证律师 [3] 表决程序与结果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记名投票方式 逐项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5] - 表决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5] - 议案3和4为累积投票议案 其余为非累积投票议案 [5] 其他事项 - 未发生股东提出新增临时议案的情况 [5] - 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程序及人员资格均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5]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8-15 10:45
会议参与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432人,所持表决权占比48.5733%[2] 议案表决情况 - 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同意票比例99.7733%[4] - 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同意票比例97.7480%[4] - 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议案通过[4] - 多项制度修订议案同意票比例超97%[6][7] 人员投票情况 - 姜海涛累积投票同意票比例97.4769%[9]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8-15 10:34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董事会2025年7月31日发布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2] - 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15日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召开[3] - 出席股东及委托代理人432名,代表1334395702股,占总股本48.5733%[5] 议案情况 - 逐项审议表决通过《关于取消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等议案[6] - 议案3、4为累积投票议案,其余为非累积投票议案[7] - 议案1为特别决议议案,议案3、4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7]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5日上涨,东芯股份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8-15 05:59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4.92% 单日成交额15.10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27.22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月规模增长1.55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第一[3] - 近3月份额增加13.50亿份 份额增量居可比基金之首[3] 资金动向与杠杆操作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4665.79万元 融资余额达14.21亿元[3]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融资余额维持高位[3] 投资回报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85.20% 收益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6/2961 位列前2.90%分位[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达4个月[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半导体行业前景 - AI领域投资强度持续 凸显长期增长潜力[4] - 国产芯片短期难以替代先进制程 或导致产能爬坡延迟[4] - 长期将加速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4] - 当前产业爆发属革命性变革 超越传统智能终端周期[4] 技术发展路径 - 半导体工艺沿密度提升/先进封测/系统优化三条路线发展[4] - 先进设备材料与制造封装构成行业发展核心[4] 指数成分结构 - 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4] - 中芯国际(688981)权重10.22% 当日涨幅1.18%[6] - 海光信息(688041)权重10.15% 微涨0.04%[6] - 寒武纪(688256)权重9.59% 下跌3.01%[6] -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8.01% 显著上涨3.87%[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投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