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硅产业(688126)
icon
搜索文档
沪硅产业涨2.07%,成交额3.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04.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22.17元/股 总市值609.05亿元 成交额3.08亿元 换手率0.5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04.19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39%和8.7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67%和29.6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8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97%/6.33%/19.90%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股东户数6.13万户 较上期减少5.37% 人均流通股44349股 较上期增加5.68%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9112.10万股(减少216.41万股)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6824.89万股(增加195.1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持股4231.65万股 诺安成长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7亿元 同比增长8.16%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 但亏损幅度同比收窄5.67% [2] 公司基本业务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占比94.92%)及受托加工服务(4.22%) [1] - 所属电子-半导体材料行业 涉及中芯国际概念、芯片概念、集成电路等板块 [1]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10亿元 [3]
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开盘跌0.88%,重仓股中芯国际涨0.70%,海光信息涨1.71%
新浪财经· 2025-09-19 01:41
基金表现 - 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9月19日开盘下跌0.88%至2.263元 [1] - 该基金自2022年9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123.78%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7.55% [1] 重仓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上涨0.70% [1] - 海光信息开盘上涨1.71% [1] - 寒武纪开盘下跌2.04% [1] - 澜起科技开盘上涨2.66% [1] - 中微公司开盘大幅上涨4.94% [1] - 芯原股份开盘上涨0.57% [1] - 沪硅产业开盘微涨0.28% [1] - 恒玄科技开盘下跌0.34% [1] - 思特威开盘持平无涨跌 [1] - 华海清科开盘微涨0.14% [1] 基金基本信息 - 科创芯片ETF基金(588290)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刘璇子 [1]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开盘涨0.08%,重仓股中芯国际涨0.70%,海光信息涨1.71%
新浪财经· 2025-09-19 01:41
基金表现 -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9月19日开盘报价2.590元,涨幅0.08% [1] - 基金自2024年4月15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57.29%,近一个月回报率为27.99%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李佳亮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上涨0.70%,海光信息上涨1.71%,澜起科技上涨2.66% [1] - 中微公司表现突出,开盘涨幅达4.94%,芯原股份上涨0.57% [1] - 沪硅产业微涨0.28%,华海清科微涨0.14%,思特威持平 [1] - 寒武纪下跌2.04%,恒玄科技下跌0.34% [1]
科创芯片ETF富国(588810)开盘涨0.88%,重仓股中芯国际涨2.21%,海光信息涨3.04%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43
科创芯片ETF富国表现 - 9月18日开盘价1.600元 单日涨幅0.88%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58.47% 近一个月回报27.96% [1] - 业绩基准采用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中芯国际开盘上涨2.21% 海光信息上涨3.04% [1] - 寒武纪涨幅达4.58% 澜起科技微涨0.34% [1] - 中微公司上涨0.18% 芯原股份上涨1.85% [1] - 沪硅产业上涨0.33% 恒玄科技上涨0.35% [1] - 思特威上涨0.52% 华海清科微跌0.02% [1] 产品基本信息 - 基金管理人为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产品代码588810 基金经理张圣贤 [1] - 成立日期为2024年12月30日 [1]
A股半导体行业25Q2财报总结:25Q2板块归母净利环比+59%,看好AI驱动、国产替代共振双机遇
长城证券· 2025-09-16 12:1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6] 核心观点 - AI算力需求与国产替代共振驱动半导体行业复苏 数字芯片设计和模拟芯片设计板块领跑 归母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152.8%和44.6% [2][25][26] - 25Q2半导体行业营收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达1700.23亿元 环比增长14.4% 归母净利润148.25亿元 环比增长58.8% [4][7][8] - 行业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持续改善 25Q2分别达到27.12%和8.72% 环比提升0.81和2.44个百分点 [4][12] 25Q2板块回顾 - SW半导体板块163家公司中 134家营收实现同比正增长 占比83.2% 8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占比50.9% [9] - 板块估值处于高位 PE(TTM)约145.7倍 近5年分位数为99% 主要因股价较25Q1上涨20% [4][16] - A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18.67% 保持全市场第一 半导体行业持仓市值占比10.46% [4][19] 细分板块表现 - 数字芯片设计板块营收环比增长35.1%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52.8% 主要受AI算力需求驱动 [2][26][5] - 模拟芯片设计板块营收环比增长19.8% 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44.6% 受益汽车电子复苏和国产化 [2][26] - 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环比增长17.4% 国产替代加速 工信部设定2025年国产化率50%目标 [3][39] - 半导体封测板块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57.9% 先进封装订单增长驱动 [2][26] - 分立器件板块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83.5% 受益车规级渗透率提升 [4][69] 龙头公司表现 - 中芯国际25Q2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预计Q3营收环比增长5%-7% [4][54][57] - 北方华创25H1营收161.42亿元 同比增长29.5% 刻蚀设备和薄膜沉积设备收入分别超50亿和65亿元 [41][42] - 长电科技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1.5% 稼动率提升至70% 运算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1% [4][65] - 沪硅产业300mm硅片产能达75万片/月 25Q2营收环比增长11.8% [4][48] 行业趋势与机遇 - AI算力需求持续强劲 台积电预计2025年AI相关收入翻倍 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近40% [54] - 存储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存储板块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735.8% [5] - 国内半导体厂商库存天数25Q2环比减少12天 进入新一轮库存去化周期 [6] - 美日荷出口管制升级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6]
沪硅产业(688126)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9-15 11:32
交易基本信息 - 上市公司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新昇晶睿48.7805%股权,交易价格(不含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为70.3962153673亿元[14][21]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21.0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5亿元、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机构费用3.55亿元[3] - 评估基准日和审计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报告期为2023年度、2024年度[15]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2926984.24万元,总负债1006844.54万元,归母所有者权益1229926.01万元[14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38761.17万元,利润总额 -116433.85万元,净利润 -112168.72万元,归母净利润 -97053.71万元[14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 -0.353元/股(备考数 -0.328元/股)[14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7.47177186亿股,本次拟发行4.47405494亿股[4] - 本次交易后,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从20.64%降至17.75%,国盛集团从19.87%降至17.09%,产业基金二期从2.62%升至9.36%,海富半导体基金新增持股3.27%[4]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为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是沪硅产业300mm硅片二期项目实施主体[14][6] - 新昇晶投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39.618083亿元,增值率36.16%,交易价格18.5156676564亿元[22] - 新昇晶科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77.68亿元,增值率37.87%,交易价格38.1585964913亿元[22] - 新昇晶睿股东全部权益评估结果为28.13亿元,增值率38.06%,交易价格13.7219512196亿元[22] 市场与行业 -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同比下滑2.67%,300mm硅片出货量同比小幅增长,200mm及以下尺寸需求低迷[64]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12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63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6%,2025年有望达7104亿美元[75] - 全球半导体硅片(不含SOI硅片)销售规模从2017年8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7%,预计2025年将达127亿美元[75] 交易影响与展望 - 本次交易可助力公司优化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稳固国内半导体硅片领域领先地位[77] -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强化对标的公司掌控力,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效率[78] - 预计2025年标的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较2024年下降,毛利率为负且较2024年下滑,将继续亏损[63] 交易风险 - 本次交易存在与交易、标的资产及其他相关风险[11] - 标的公司短期内因资本开支高、产能未有效释放等可能无法盈利[63] - 半导体行业有周期性,若复苏不及预期,标的公司业绩可能受影响[64] - 中国大陆硅片产能布局多,标的公司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65] 交易进展与合规 - 本次交易已获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多环节审议通过及上交所审核通过,尚需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144] - 公司聘请中金公司担任本次交易独立财务顾问,其具备相关业务资格[50] - 重组报告书及中介意见已在上交所官网披露,公司将继续披露重组进展[51]
沪硅产业(688126) - 沪硅产业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注册稿)修订说明的公告
2025-09-15 11: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上海新昇晶投、晶科、晶睿少数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 - 上交所重组委于2025年9月12日审核通过本次交易[1] 信息更新 - 公司修订草案并披露草案(注册稿),更新多项内容[2][3] - 公司梳理自查重组报告书全文,完善少许表述[3]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5]
沪硅产业(688126) -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注册稿)
2025-09-15 11:31
交易主体与标的 - 上市公司为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 - 交易对方包括海富半导体基金等7家机构[18] - 标的公司为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18] - 标的资产为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新昇晶睿48.7805%股权[18] 交易价格与资金 - 交易价格(不含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为70.4亿元[25]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21.05亿元,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前总股本的30%[26] - 新昇晶投交易价格18.52亿元,新昇晶科交易价格38.16亿元,新昇晶睿交易价格13.72亿元[27] 股份发行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数量为447,405,494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14.01%,发行价格15.01元/股[30] - 交易对方认购的上市公司新增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120] - 募集配套资金发行对象所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128] 业绩数据 - 2024年资产总额2,926,984.24万元,负债总额1,006,844.54万元,资产负债率34.40%[181] - 2024年营业收入338,761.1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7,053.71万元[181]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7.07%,基本每股收益 -0.353元/股[181] 未来展望 - 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公司全资子公司,强化掌控力,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经营管理效率[83] - 预计标的公司2025年毛利率为负且较2024年略有下滑,将继续亏损并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68] 合规与审批 - 本次交易合规性涉及《重组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14] - 本次募集配套资金符合《发行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14] - 本次交易已获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审议通过,标的资产评估报告已备案,上交所审核通过[40] 承诺与风险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等承诺信息违规调查期不转让股份,违法违规锁定股份用于赔偿[4] - 交易对方承诺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违规锁定股份[8] - 本次交易未设置业绩承诺,提请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65]
沪硅产业(688126) -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注册稿)
2025-09-15 11:31
交易基本信息 - 标的公司为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14] - 标的资产为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新昇晶睿48.7805%股权[14] - 评估基准日和审计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15] - 独立财务顾问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7] 交易价格与股份发行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支付总对价70.3962153673亿美元,其中现金对价3.2406500998亿美元,股份对价67.1555652675亿美元,发行股份数量4.47405494亿股[1]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为15.01元/股,发行数量4.4740549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01%[2] - 募集配套资金金额不超过21.05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17.5亿元,占比83.14%,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机构费用3.55亿元,占比16.86%[3] 股权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7.47177186亿股,本次交易拟发行4.47405494亿股[4] - 产业投资基金重组前持股5.67亿股,占比20.64%,重组后持股5.67亿股,占比17.75%[4] - 国盛集团重组前持股5.46亿股,占比19.87%,重组后持股5.46亿股,占比17.09%[4] - 产业基金二期重组前持股0.720115亿股,占比2.62%,重组后持股2.989947亿股,占比9.36%[4] - 海富半导体基金重组后持股1.044894亿股,占比3.27%[4]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交易前基本每股收益为 - 0.353元/股,备考数为 - 0.328元/股;2023年度交易前为0.068元/股,备考数为0.056元/股[44] - 新昇晶科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75465.86万元,较2024年1 - 6月的42208.96万元增加78.79%[56] - 新昇晶科2025年1 - 6月净利润 - 10784.82万元,较2024年1 - 6月的 - 7783.89万元亏损增加38.55%[56] - 新昇晶睿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22697.05万元,较2024年1 - 6月的9605.75万元增加136.29%[58] - 新昇晶睿2025年1 - 6月净利润 - 3287.99万元,较2024年1 - 6月的 - 2542.44万元亏损增加29.32%[58] 市场与行业数据 -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同比下滑2.67%[66]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122亿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63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6%,2025年有望达7104亿美元[77] - 全球半导体硅片(不含SOI硅片)销售规模从2017年8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127亿美元[77]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标的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较2024年下降,毛利率为负且略有下滑[65] - 本次交易可使公司实现对标的公司全资控股,优化产品组合,扩大市场份额,稳固领先地位[79] 交易进展与合规 - 本次交易方案已通过上市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第二十九次会议等审议,还需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等[145] - 本次交易涉及的标的资产评估报告已获有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且已通过上交所审核[147] - 公司在本次交易中采取多项保密措施,包括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等[149]
事关国产芯片,重磅政策王炸!思瑞浦涨超15%,科创芯片50ETF(588750)大幅异动超4%,“政策保护+技术突破+国产替代”,模拟芯片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15 05:59
科创芯片50ETF市场表现 - 9月15日早盘科创芯片50ETF(588750)开盘30分钟内振幅达4.32%,成交额超1.2亿元,收盘价1.457元,最高价1.508元,最低价1.445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模拟芯片板块领涨,思瑞浦涨超15%,纳芯微涨超12%,艾为电子涨超7%,海光信息涨超5% [1] - 前十大成分股中海光信息涨5.59%且权重最高(11.63%),寒武纪-U跌2.89%,芯原股份大跌7.27% [2] 反倾销调查政策动向 - 商务部于9月13日对原产于美国4家生产商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40nm及以上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3][4] - 调查显示美国产品对华倾销幅度超300%,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41%,2022-2024年进口数量持续增长(11.59亿/12.99亿/15.90亿颗) [4] - 调查期为2025年9月13日至2026年9月13日,损害调查期覆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 [4] 模拟芯片产业与市场影响 - 模拟芯片是连接物理与数字系统的核心部件,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通信、AI服务器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3] -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5年上半年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国内半导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30% [4] - 反倾销调查有望改善本土厂商竞争环境,TI等海外厂商2021-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降(67.47%至58.14%) [5] 国内模拟芯片公司业绩 - 2025年Q2国内模拟公司环比增长显著,圣邦股份营收环比增30%,纳芯微营收环比增12%,艾为电子扣非净利润环比增72% [6] - 工业、光伏领域复苏明显,消费类需求稳健,汽车客户出现分化,部分公司如龙迅股份毛利率达55.22% [5][6] 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 - 全球AI算力需求高景气延续,英伟达FY26Q2业绩符合预期,博通上修FY26 AI业务收入指引 [8] - 国内寒武纪定增获批、海光推进收并购,2026年先进产线扩产将提升算力芯片产能,带动设备订单增长 [8] - 存储、材料、SoC及封测等板块延续复苏趋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