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美上海(688082)

搜索文档
封锁越狠,爆发越强,半导体设备迎来投资风口?
36氪· 2025-08-25 03: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4550亿元 同比下滑9.8% [4]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成为产业链唯一正增长环节 [4] - 国产设备进入从突破到放量的关键阶段 政策/资金/技术/需求四重共振 [1] - 半导体设备指数创出新高 头部公司股价突破压力位 [1] 政策支持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聚焦设备/材料/先进制程等卡脖子环节 [7] - 上海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给予最高政策支持 [9] - 深圳出台专项措施支持全链条突破 [9] - 北京设立百亿级产业基金重点扶持设备研发 [9] 技术突破 - 本土设备商在刻蚀/沉积领域市占率大幅突破 [4] - 中微公司5nm CCP刻蚀设备通过国内存储厂商验证 [10] - 拓荆科技14nm SACVD设备在中芯国际替代应用材料产品 [10] - 盛美上海单片兆声波清洗设备独供台积电CoWoS生产线 [10] - 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宣布应用测试 [11]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9% 归母净利润增长31.6%-41.3% [8] - 盛美上海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5.8% 归母净利润增长57% [8] - 拓荆科技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2%-58% 归母净利润增长101%-108% [8] 市场前景 - 盛美上海将203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假设从300亿美元上调至400亿美元 [5] - 中国可服务市场数据上调至70亿美元 [5]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国产替代加速/新兴技术突破三大特征 [4]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2025年8月升级设备禁令 禁运14nm以下逻辑芯片和128层以上NAND设备 [12] - 外部技术封锁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为本土设备商创造市场验证机会 [12] - AI芯片管制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本土厂商提供市场窗口期 [12] - DeepSeek V3.1实现从模型架构到底层硬件的全栈国产化协同 [12]
沪深两市半小时破万亿成交,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成分股大面积飘红,盛美上海上涨7.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2:47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截至2025年8月25日10点15分,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52% [1] - 成分股盛美上海上涨7.70%、晶升股份上涨4.95%、中船特气上涨4.63%、华峰测控上涨2.60%、富创精密上涨2.47% [1]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当日上涨0.33%,最新价报1.22元 [1] ETF流动性与份额变化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盘中换手率达18.2%,成交额7523.3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截至2025年8月22日,该ETF近1周累计上涨11.21%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为1.16亿元 [1] - 近3月份额增长66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 [1] 行业景气度分析 - PCB产业链最新数据和8月更新显示行业景气度同比大幅上行,判断为"保持高景气度" [1] - 景气度提升主要源于汽车、工控领域政策补贴加持及AI大批量放量 [1] - 从当前能见度观察,三季度有望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状态 [1] ETF产品结构与行业属性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及其联接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2] - 指数成分中半导体设备占比59%、半导体材料占比25%,聚焦硬科技公司 [2]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指数中半导体设备占比59%、半导体材料占比24% [2] - 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行业具备国产化率较低、国产替代天花板较高属性 [2] - 行业受益于人工智能革命下的半导体需求扩张、科技重组并购浪潮及光刻机技术进展 [2]
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芯片ETF上涨3.63%,寒武纪上涨9.48%
搜狐财经· 2025-08-25 02:1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63% [1] - 通信 电子 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靠前 银行和石油石化板块跌幅居前 [1] - 芯片ETF(159995 SZ)上涨3.63% [1] - 成分股寒武纪上涨9.48% 盛美上海上涨7.74% 海光信息上涨7.45% 兆易创新上涨5.71% 瑞芯微上涨4.57% [1]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环比增长1.5% 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 [1] - 2025年6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1% 环比增长0.8% 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 [1] 行业展望 - 全球半导体行业延续乐观增长走势 2025年AI驱动下游增长 [1] - 政策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持续升级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1]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三季度半导体旺季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业绩弹性 [1] - 设备材料与算力芯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 产品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A股芯片产业龙头企业 [2] - 成分股覆盖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全产业链 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 [2]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08887 C类008888 [2]
封锁越狠,爆发越强!半导体设备迎来投资风口?
格隆汇APP· 2025-08-23 10:0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成为产业链唯一正增长环节[4] - 半导体设备指数创新高 头部公司股价突破压力位[2]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国产替代加速、新兴技术突破三大特征[4] 政策支持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聚焦设备及材料等卡脖子环节[7] - 上海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给予最高政策支持[8] - 深圳出台专项措施支持全链条突破[9] - 北京设立百亿级基金重点扶持设备研发[10] 技术突破 - 中微公司5nm CCP刻蚀设备通过国内存储厂商验证 逻辑产线新增设备占比大幅提升[13] - 拓荆科技14nm SACVD设备在中芯国际替代应用材料同类产品[14] - 盛美上海单片兆声波清洗设备独供台积电CoWoS生产线[15] - 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完成应用测试[16] 公司业绩 -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9% 归母净利润增长31.6%-41.3%[5] - 盛美上海上半年营收增长35.8% 归母净利润增长57%[5] - 拓荆科技Q2营收增长52%-58% 归母净利润增长101%-108%[6] 市场需求 - AI芯片需求向上游传导 刺激设备刚需[12] - 盛美上海将2030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假设从300亿美元上调至400亿美元[6] - 中国可服务市场数据上调至70亿美元[6] 国产替代进程 - 美国禁令升级将14nm以下逻辑芯片和128层以上NAND设备纳入禁运范围[17] - 外部技术封锁加速晶圆厂转向本土设备供应商[18] - AI产业构建自主闭环生态 国产芯片厂商获窗口期[18] 产业链结构 - 前道设备价值占比超80% 是国产替代核心[19] - Chiplet和3D封装技术普及推动封装设备需求激增[19]
盛美上海龙虎榜数据(8月2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5:4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收盘价142.21元,涨停,换手率2.53%,振幅19.94%,成交额14.75亿元 [1] - 因日收盘价涨幅达15%登上科创板龙虎榜 [1]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2.13亿元 [1]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05亿元,其中买入3.35亿元,卖出1.70亿元,净买入1.66亿元 [1] - 沪股通专用席位为第一大买入方,买入17003.59万元,同时为第一大卖出方,卖出10640.30万元,净买入6363.29万元 [1]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8910.57万元,卖出1497.47万元,净买入7413.10万元 [1] - 营业部合计买入7634.98万元,卖出4825.82万元 [1]
盘后,利好公布,稀土产业迎来新规!一句微信留言,AI芯片集体沸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强 沪指大涨1.45%收报3825.76点 深成指上涨2.07% 创业板指上涨3.36% 科创50指数暴涨8.59%创年内最大涨幅 [1] - 全市场2802只个股上涨 2393只个股下跌 市场成交25788.42亿元 较昨日放量约1185亿元 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1] - 上证指数收报3825.76点上涨54.66点涨幅1.45% 深证成指收报12166.06点上涨246.30点涨幅2.07% 科创50指数收报1247.86点上涨98.71点涨幅8.59% [2] 半导体芯片板块表现 - 半导体芯片板块全线爆发 寒武纪-U、盛美上海等多股涨停 中芯国际大涨14.19% [3] - 寒武纪-U市值暴增866.82亿元 超越中芯国际荣登科创板市值榜首 [6] - AI芯片概念股行情推动科创50指数爆发 寒武纪-U涨停市值1243.20亿元 海光信息涨停市值186.06亿元 盛美上海涨停市值142.21亿元 [7] 稀土产业政策变化 - 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4] - 稀土生产企业需在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从事生产 每月10日前将稀土产品流向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 [4] - 轻稀土主要品种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过10万元/吨 氧化镨报价65.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1万元/吨 氧化钕报价65.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1.5万元/吨 [5]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科创50指数成份股中19只上半年实现盈利 中芯国际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增长39.37% 九号公司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9][11] - 海光信息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澜起科技净利润11.50亿元同比增长93.93% [9][11] - 思特威-W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 恒玄科技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晶合集成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3.80% [10][11]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AI算力芯片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加速发展并提升市场份额 [8]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仍是最大成长驱动力 中国半导体厂商在AI产业发展过程中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7] - 下游补库预期下稀土价格易涨难跌 海外高价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企业利润增厚板块迎来估值+利润双击 [5]
盘后,利好公布!一句微信留言,AI芯片集体沸腾
证券时报· 2025-08-22 10:42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大涨1.45%收报3825.76点 深成指上涨2.07% 创业板指上涨3.36% 科创50指数暴涨8.59%创年内最大涨幅 [1] - 全市场2802只个股上涨 2393只个股下跌 市场成交25788.42亿元 较昨日放量约1185亿元 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纪录 [1] - 沪深300指数上涨2.10%至4378.00点 中证500指数上涨1.77%至6822.85点 中证1000指数上涨1.51%至7362.94点 [2] 板块表现 - 半导体芯片板块全线爆发 寒武纪-U、盛美上海等多股涨停 中芯国际大涨14.19% [3][6] - 券商板块冲高 光大证券、信达证券涨停 广发证券大涨7.27% [3] - 云游戏、教育等方向拉升 养殖业、银行、钢铁、农产品加工等板块逆势下跌 [3] 稀土产业政策 - 三部委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4] - 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年度总量控制指标 稀土生产企业需在指标范围内从事生产 [4] - 稀土生产企业需建立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每月10日前将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 [4] 稀土价格走势 - 轻稀土主要品种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过10万元/吨 氧化镨报价65.75万元/吨较月初上涨11万元/吨 [5] - 氧化钕报价65.75万元/吨上涨11.5万元/吨 金属镨钕报价76.75万元/吨上涨12.5万元/吨 氧化镨钕报价63.15万元/吨上涨10.3万元/吨 [5] - 下游补库预期下稀土价格易涨难跌 海外高价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企业利润增厚 [5] 科创板表现 - 科创50指数大涨8.59%创年内最大涨幅 寒武纪-U市值暴增866.82亿元超越中芯国际荣登科创板市值榜首 [6] - 寒武纪-U涨停 海光信息涨停 盛美上海涨停 中芯国际大涨14.19% 金山办公涨9.92% [6][7] - 澜起科技涨8.70% 芯原股份涨7.94% 龙芯中科涨7.30% [7] 半导体行业动态 - DeepSeek发布新模型提及"UE8M0 FP8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点燃A股半导体芯片炒作行情 [7]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持续强劲 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7] - 国产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阔 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加速发展 [8] 科创50成份股业绩 - 上半年19只科创50成份股实现盈利 中芯国际净利润22.94亿元同比增长39.37% [9][11] - 九号公司-WD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海光信息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 [9][11] - 澜起科技净利润11.50亿元同比增长93.93% 思特威-W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 [10][11] - 恒玄科技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晶合集成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73.80% [10][11] -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32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29.5% 产能利用率达92.5% [9]
芯片板块领涨 A股强势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09:56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800点整数关口创十年新高 [1] - 芯片ETF盘中一度涨至9.49% [1] - 海光信息、盛美上海均"20cm"涨停 [1] - 寒武纪盘中大涨至19.69% [1] 行业动态 -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科技板块全线爆发 [1] - 8月中旬半导体行情加速上涨成为科技板块亮点 [1] 资金动向 - 场外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大盘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1] - 潜在资产轮动可能为A股注入14万亿元人民币流动性增量 [1] - 增量资金相当于全市场流通市值的16% [1] 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认为中国股市杠杆率和估值处于适度水平 [1] - 光大证券指出市场韧性显著且存在资金分歧 [1]
先进封装概念涨2.94%,主力资金净流入7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8:53
先进封装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先进封装概念板块上涨2.9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位,板块内116只个股上涨 [1] - 寒武纪、盛美上海涨停20%,旭光电子涨停10%,芯源微、天准科技、景嘉微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60%、11.44%、10.00% [1] - 深科达、皇庭国际、美迪凯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12%、1.78%、1.73% [1] 资金流向 - 先进封装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3.08亿元,74只个股获净流入,17只个股净流入超1亿元 [2] - 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1.09亿元居首,通富微电、深科技、芯原股份分别净流入6.27亿元、5.09亿元、4.31亿元 [2] - 旭光电子、深科技、通富微电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24.07%、19.28%、14.83% [3] 个股资金详情 - 长电科技涨6.18%,换手率11.69%,主力资金净流入11.09亿元,净流入比率13.93% [3] - 通富微电涨4.71%,换手率9.29%,主力资金净流入6.27亿元,净流入比率14.83% [3] - 深科技涨4.33%,换手率8.02%,主力资金净流入5.09亿元,净流入比率19.28% [3] - 芯原股份涨7.94%,换手率7.29%,主力资金净流入4.31亿元,净流入比率7.92% [3] - 旭光电子涨停10.03%,换手率10.55%,主力资金净流入3.40亿元,净流入比率24.07% [3] 板块对比 - 中国AI 50概念涨5.31%居首,国家大基金持股涨5.00%,中芯国际概念涨3.67% [2] - 毛发医疗概念跌1.01%表现最差,大豆概念跌0.94%,高压氧舱概念跌0.76% [2]
中芯国际概念上涨3.67%,1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8:48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中芯国际概念板块上涨3.6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位,板块内70只个股上涨 [1] - 盛美上海20%涨停,京仪装备、中芯国际、恒烁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39%、14.19%、13.30%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国机精工、再升科技、顺钠股份,分别下跌7.98%、4.84%、1.03%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中国AI 50概念涨幅最高达5.31%,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涨5.00%,MCU芯片概念涨3.64% [1] - 跌幅最大的概念板块为毛发医疗(-1.01%)、大豆(-0.94%)和高压氧舱(-0.76%)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3.19亿元,54只个股获净流入,10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1]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25.79亿元居首,长电科技、豪威集团、澜起科技分别净流入11.09亿元、6.53亿元、4.82亿元 [1] - 圣晖集成、盛美上海、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为15.77%、14.44%、13.93% [2] 个股资金流量详情 - 中芯国际换手率10.37%,主力资金净流入25.79亿元,净流入比率12.69% [2] - 长电科技涨6.18%,换手率11.69%,主力资金净流入11.09亿元,净流入比率13.93% [2] - 盛美上海涨停且换手率2.53%,主力资金净流入2.13亿元,净流入比率14.44% [2] - 国机精工主力资金净流出3.71亿元,净流出比率-14.72%,再升科技净流出1.07亿元,净流出比率-10.5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