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688052)

搜索文档
纳芯微: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纳芯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49%至15.24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06亿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收窄[8][14] -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18%至3.61亿元,新增知识产权31项[8][14][20] - 保荐机构光大证券确认公司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重大违规事项,募集资金使用合规[3][4][33]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持续督导制度,签署持续督导协议并报备交易所[1][3]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2025年上半年未发现需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3][4] - 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对披露文件进行事前或事后审阅[5] 财务表现分析 - 营业收入152,366.48万元,同比增长79.49%,主要因汽车电子需求增长及麦歌恩并表影响[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1.00万元,较去年同期-26,525.08万元大幅收窄[8][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766.57万元,同比转负因备货需求增加及员工人数增长[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3.90%,同比下降因收入增速高于研发投入增速[14][20] 核心竞争力状况 - 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电源与驱动等五大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指标达国际竞品水平[16] - 车规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及智能座舱等领域,报告期内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栅极驱动、Serdes接口等[18] - 获得众多行业龙头客户认可,车规级芯片在主流整车厂商实现批量装车[19] - 自建封测工厂保障产能需求,降低行业产能波动影响[20] 研发进展 - 新增境内发明专利1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项及境外知识产权4项[20]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汽车专用SOC处理器、MEMS麦克风信号调理ASIC、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等[20][21][23]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全部费用化处理[20]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1,295.16万元用于项目投入[33]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1亿元,用于回购股份20,010.61万元[33] -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73,149.05万元,使用合规且与披露情况一致[33] 股权变动情况 - 实际控制人王升杨、盛云、王一峰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动[35][36][37] - 部分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其中姜超尚减持3.10万股,陈奇辉减持12.60万股[37]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所持股份均无质押或冻结情形[38]
纳芯微(68805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4 10:31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52366.48万元,同比上涨79.49%[4][28][29] - 2025年1 - 6月利润总额 -8960.15万元,2024年同期为 -26934.06万元[2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01.00万元,2024年同期为 -26525.08万元[2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0564.03万元,2024年同期为 -28635.80万元[28]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766.57万元,较2024年同期839.77万元减少3763.68%[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91304.59万元,较上期减少0.49%;总资产为760985.19万元,较上期减少0.83%[29] - 2025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 - 0.5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 - 0.55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 0.74元/股[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32%,较上期增加2.9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78%,较上期增加2.87个百分点[29] 研发情况 - 本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71%,同比减少13.90个百分点,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1.43%[31] - 2025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为361282579.26元,研发投入合计361282579.26元,较2024年1 - 6月增长13.18%[42]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境内发明专利1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项、境外知识产权4项[43] - 各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达216921.00,本期投入金额为36128.26,累计投入金额达103047.82[53] 风险与竞争 - 公司面临业绩亏损、核心竞争力、经营、财务、行业竞争、宏观环境等风险[11][12][16][19][22][24] - 公司主要产品竞争对手为迈来芯、瑞萨电子等国外龙头企业[22] 合规与资金 -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无重大违规事项[26]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81118.00万元,净额为558124.66万元,于2022年4月18日全部到位[55] - 截至期末累计项目投入71295.16万元,利息收入净额21157.0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10000.00万元,用于回购股份20010.61万元,完结项目剩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826.85万元[58] - 应结余募集资金73149.05万元,实际结余73149.05万元,无差异[5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合规,无变相改变用途和违规使用情形[59]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控制人王升杨、盛云、王一峰持股分别为1876.52万股、1704.28万股、639.45万股,无变动[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姜超尚、朱玲持股分别减少3.10万股、2.90万股,核心技术人员陈奇辉、马绍宇、赵佳、叶健持股分别减少12.60万股、9.40万股、7.80万股、9.82万股,因员工持股平台或二级市场减持[61] - 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无被授予股权激励情况[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董监高持有的公司股份无质押、冻结情形[62]
纳芯微(688052)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2025-09-04 10:30
规范运作 - 光大证券2025年8月对纳芯微规范运作情况现场检查[1] - 公司治理和内控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合规[2][4] - 无关联方违规占资,募集资金使用合规[5][6]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亏损收窄[9] 建议 - 完善治理结构,做好信息披露[11] - 合理安排募资使用,推进募投项目[12]
纳芯微(688052) - 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04 09:4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9月24日14:00 - 15:00召开[2][4][5] - 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2][4]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3][4] 投资者提问 - 9月17日至9月23日16:00前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或公司邮箱提问[2][5] 参会人员 - 董事长、总经理王升杨等参加[5] 联系人 - 公司董秘办,电话0512 - 6260 1802 - 823,邮箱ir@novosns.com[6] 报告披露 - 公司2025年8月19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
“A+H”股热潮持续!上半年六家A股上市仪器仪表公司披露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9-03 10:20
A股仪器仪表公司赴港IPO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有6家A股上市仪器仪表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 包括均胜电子 纳芯微 埃斯顿 普源精电 三花智控和长光辰芯[1] 均胜电子A+H上市计划 - 公司于1月16日向港交所递表 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2] - 海外业务收益占比持续超76% 报告期内分别为381.06亿元 424.96亿元和313.54亿元[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研发新一代汽车智能解决方案 改善生产能力及潜在投资并购[2] 纳芯微港股上市进展 - 3月2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3] - 上市目的为提高综合竞争力 推进国际化战略并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3] 埃斯顿国际化战略布局 - 6月4日公告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4]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13.7亿元 同比下滑14.1% 占总营收34.16%[4] - 2025年将继续拓展欧洲 美洲 中东及东南亚市场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设备商出海机会[5] - 将通过波兰生产基地推进本地化制造 优化海外子公司成本结构[5] 普源精电港股上市准备 - 8月8日披露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6] - 聘请德勤担任H股发行及上市的审计机构[7] - 上市目的为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7] 三花智控上市进展 - 6月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不超过4.77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8]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8] - 5月9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8] 长光辰芯上市申请 - 6月1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9] - 奥普光电持有其25.56%股份[9]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CMOS图像传感器 建立研发中心 扩展封装测试生产线及国际业务布局[9]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措施[9] -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发布征求意见稿[10]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10] 赴港上市动因分析 - 全球化战略成为企业赴港IPO核心关键词[10] - A+H上市模式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资本实力并实现双市场联动[9] - 有利于企业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拓展国际客户[10]
纳芯微9月1日获融资买入6679.44万元,融资余额6.5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5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日公司股价下跌0.70% 成交额达6.71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679.44万元 融资偿还4620.71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058.7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6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6.54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47%[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高位[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284股 卖出1200股 卖出金额22.28万元[1] - 融券余量4.80万股 融券余额890.86万元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17日 2022年4月22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销售[1] - 收入构成:信号链产品38.45% 电源管理产品34.09% 传感器产品27.11% 其他0.35%[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026户 较上期增加5.25%[2] - 人均流通股17758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45.09%[2]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353.34万股 较上期减少4.80万股[2] 机构持仓变动 -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265.98万股 较上期增加127.98万股[2]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减持65.95万股至238.21万股[2]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21.92万股至236.22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2] - 归母净利润-7801万元 同比改善70.59%[2] - 上市后累计派现1.6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085.12万元[2] 股东结构变动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 兴全新视野定期开放混合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兴全合宜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2]
纳芯微发布AK2超声雷达探头芯片NSUC1800
36氪· 2025-09-01 09:29
产品发布 - 纳芯微发布AK2超声雷达探头芯片NSUC1800 [1] - 芯片基于全国产供应链并兼容DSI3协议 [1] - 具备10厘米近距识别和7米远距探测能力 [1] 应用场景与认证 - 可覆盖APA、AVP及低速AEB等场景 [1] - 已通过功能安全与车规认证 [1]
纳芯微8月29日获融资买入1.19亿元,融资余额6.3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6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下跌2.20% 成交额达5.9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9亿元 融资偿还8525.23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3381.14万元 [1] - 融资余额6.34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2.38%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879.97万元 融券余量4.71万股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026户 较上期增长5.25% [2] - 人均流通股17758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45.09% [2]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353.34万股 较上期减少4.80万股 [2] - 银河创新混合A持股265.98万股 较上期增加127.98万股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236.22万股 较上期增加21.92万股 [2]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等四家机构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2]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 [2] - 归母净利润-7801万元 同比改善70.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085.12万元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信号链产品38.45% 电源管理产品34.09% 传感器产品27.1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17日 于2022年4月22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 [1] -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及香港大新金融中心 [1]
纳芯微(688052):高端新品加速放量 并购协同效应逐渐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40
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 关税加速深水区国产替代 汽车模拟芯片迎黄金窗口替代期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份额1.8% 位居所有厂商第十 中国厂商第一 [1] - 2024年公司在中国磁传感器市场份额7.1% 位居所有厂商第五 中国厂商第一 [2]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数字隔离芯片市场份额15.6% 位居所有厂商第二 中国厂商第一 [3]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15.24亿元 同比增长79.49% [1] - 25H1归母净利润-7801万元 剔除股份支付后为-4143.92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 [1] - 25Q2营收8.07亿元 同比增长65.83% 环比增长12.49% 创历史新高 [2] - 25Q2毛利率35.97% 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60个百分点 [2] - 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收入占比分别为34.04%/52.57%/13.38% [1] - 三大应用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2.08%/78.57%/74.66% [1] 产品结构进展 - 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定制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7.11%/38.45%/34.09%/0.35% [1] - 传感器收入同比增长349.85% 主要受麦歌恩并表影响 [1] - 信号链产品中通用信号链自24Q3量产以来获超百家客户订单 [3] - 应用于汽车执行器市场的MCU+产品累计出货超400万颗 导入多家主流车厂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推出首代基于垂直霍尔技术的3D线性霍尔芯片 [2] - 第三代微功耗霍尔开关实现全国产供应链落地 [2] - 首颗支持PSI5接口且达ASIL-C等级的差分霍尔汽车级角度传感器芯片已推出 [2] - 研发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 适用于机械臂和人形机器人关节 [2] - 压力传感器方向实现小尺寸NSPAD1N绝压系列量产 [2] - 温湿度传感器在车载与工业领域批量出货 [2] - 新一代数字隔离器成本大幅降低且EMI性能达汽车级最高EMC等级 [3] - 推出首款Mini SBC、新一代LIN芯片及传输速率6.4Gbps的高速车载视频SerDes接口芯片 [3] - 电源管理产品中隔离栅极驱动、GaN驱动、电机驱动等多类产品实现量产或送样 [4] - 音频功放、LED驱动、供电电源等方向均取得重要客户验证进展 [4] 增长驱动因素 - SerDes芯片等高价值量产品加速放量推动毛利率持续提升 [1][5] - 收购麦歌恩产生协同效应 [1][5] - 汽车电子需求持续稳健增长 [1] - 泛能源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