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W滤波器
icon
搜索文档
002194,终止投资滤波器企业,投资款拟退回
证券时报· 2025-09-27 07:23
融资动态 - 武汉光钜于2024年3月宣布完成B+轮融资 总额达1.89亿元 投前估值15亿元 投后估值近17亿元 [1][6] - 2023年12月完成B轮融资 投后估值14亿元 [6] - 2024年9月B+轮融资终止 公司将向投资人退还已支付投资款约1.69亿元 其中向武汉凡谷退还1亿元及资金占用利息 [2][7] 经营状况 - 公司自曝截至2024年4月累计亏损6亿元 并启动裁员 [7] - 主要面临原材料采购渠道受限及技术授权壁垒 导致8寸高阻硅晶圆、光刻胶等材料价格上涨 [3] - 关键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采购成本及交付周期存在不确定性 [3] - 行业非理性价格竞争加剧 客户目标价同比大幅下降 现有及新产品售价均大幅下降 [3] 技术能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IDM模式 自建8寸MEMS工艺BAW生产线 2019年底调试成功 [5] - 深耕体声波BAW滤波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全流程 [5] - 2023年初进入国际大客户供应链 获得闻泰、龙旗等头部ODM批量订单 并取得三星、小米等项目 [5] 行业环境挑战 - 境外政策波动及国内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经营环境变化 中长期发展不确定性加剧 [2] - 光刻胶与高纯度电子气体国产供应商仅满足成熟制程需求 先进制程材料需数年技术验证与工艺优化 [4] - 关键生产设备全面国产化存在技术壁垒和较长迭代周期 [4] 资金用途调整 - 原计划将B+轮融资用于扩大主营业务和日常经营 补充经营性资金 巩固高端射频前端芯片领域领先地位 [1] - 融资终止后 资金用途计划随之取消 [2][7]
海特高新:公司参股公司华芯科技的滤波器项目属于国内厂商定制化服务
证券日报· 2025-09-25 09:17
公司业务进展 - 参股公司华芯科技的滤波器项目为国内厂商提供定制化服务 [2] - 新型滤波器采用新设计思路 区别于SAW和BAW滤波器技术路线 [2] - 砷化镓滤波器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2]
海特高新(002023.SZ):参股公司华芯科技砷化镓滤波器已经实现批量出货
格隆汇APP· 2025-09-25 01:21
业务进展 - 公司参股公司华芯科技的滤波器项目属于国内厂商定制化服务 [1] - 新型滤波器相对SAW滤波器和BAW滤波器采用新的设计思路 [1] - 砷化镓滤波器已经实现批量出货 [1]
赛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7亿元 MEMS业务收入增长14.09%
巨潮资讯· 2025-08-26 13: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3.4% [2] - 归母净利润为-6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收窄 [2] - MEMS业务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4.09%,其中MEMS晶圆制造收入3.10亿元基本持平,MEMS工艺开发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9.01% [2] - MEMS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9.47%,其中晶圆制造毛利率37.12%,工艺开发毛利率42.73%较上年同期上升5.18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北京FAB3产线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晶圆产品类别持续增加但受折旧摊销及高研发投入影响仍处于亏损状态 [2] - 瑞典产线订单生产销售状况良好,MEMS-OCS晶圆生产销售大幅增长并保持良好盈利能力 [2] - 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出售瑞典Silex控制权,使其从全资子公司变为重要参股子公司 [3] - 公司拥有北京产线、粤港澳大湾区及怀柔科学城中试产线布局,不同产线在产能和市场方面可实现协同互补 [4]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99亿元,同比增长9.85%,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4.97% [3] - 北京产线突破传感、射频、光学、生物等技术平台各类MEMS器件生产诀窍,推动客户微振镜、BAW滤波器、高频通信器件、生物芯片等试产及量产导入 [3] - 公司服务于通信计算、生物医疗、工业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覆盖硅光子、激光雷达、运动捕捉、光刻机、DNA/RNA测序、高频通信、AI计算等细分领域领先企业 [3] 战略布局 - 出售瑞典Silex控制权是为审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缓解地缘政治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3] - 公司通过多地产线布局保持不同定位的合格产能,有望在纯MEMS代工领域维持重要地位 [4]
8月1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工业富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
证券日报· 2025-08-10 13:41
股东减持公告 - 利扬芯片部分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94%股份,涉及股东包括张利平(608.6万股)、瞿昊(160万股)、卢旭坤(25万股)、郑朝生(5.8万股)[2] - 和达科技股东上海建元拟减持不超过1.1%股份(118.2万股)[1] - 南京聚隆特定股东蔡静拟减持0.87%股份(96.21万股)[11] - 兴瑞科技股东瑞智投资拟减持0.67%股份(200万股),和之瑞投资拟减持1%股份(297万股)[12] - 恒华科技董事孟令军拟减持0.015%股份(9.28万股)[13] - 硅宝科技高管团队拟合计减持0.02%股份(7.73万股)[14] - 银宝山新股东布拉德拟减持1.54%股份(763.8万股)[15] - 佛燃能源股东众城股份拟减持0.37%股份(480万股)[16] 经营数据公告 - 新天绿能7月发电量84.42万兆瓦时同比增长9.32%,累计发电量909.44万兆瓦时同比增长9.57%,7月输/售气量3.7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66%[3] -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基本每股收益0.61元[8]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啤酒销量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11] - 长青股份上半年营收20.83亿元同比增长7.28%,归母净利润4227.78万元同比增长117.75%[9] - 开普检测上半年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3.23%,归母净利润4078.98万元同比增长3.73%,拟每10股派现3元[10] - 晶华新材上半年营收9.47亿元同比增长10.53%,归母净利润3767.44万元同比下降7.3%[7] 投资扩产公告 - 春光科技拟投资不超过10亿元新建年产800万台清洁电器制品项目,通过子公司竞拍苏州吴中区土地实施[5] - 世运电路拟1.25亿元增资新声半导体取得3.82%股权,合作开发SAW/BAW滤波器及FEM模组产品[6] 研发进展公告 - 方盛制药控股子公司紫英颗粒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该中药创新药用于治疗盆腔炎[4]
投芯片!230亿A股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10:41
投资概况 - 世运电路拟以自有资金1.25亿元投资新声半导体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后者3.8238%股权 [1] - 新声半导体净资产为2119.65万元 但投前估值高达30亿元 [1][3] - 本次投资仅需董事会审议通过 无需股东大会批准 [1] 标的公司业务 - 新声半导体主营SAW/BAW滤波器及FEM模组研发生产 产品覆盖全球移动通信主流频段 [2] - 拥有170余项中美授权发明专利 技术路线涵盖TC-SAW/TF-SAW/BAW(FBAR)/IPD等 [2] - 全国首家通过AEC-Q200车规认证的滤波器企业 车规产品已实现前装量产 [2] - 主要产品通过ODM厂商供应小米/荣耀/三星等手机品牌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3.2亿元/净资产7450万元 2025年半年度总资产4.58亿元/净资产2119.65万元 [3]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末76.73%升至2025年半年度95.37% [3] - 2024年营收2.27亿元/净亏损287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2亿元(同比+25%)/净亏损5531万元 [3][6] 估值依据 - 投前估值30亿元 较2024年9月上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5.38亿元有所提升 [5] - 估值提升基于产品研发突破:BAW新增Wi-Fi5.8G/6.5G高频产品 B40/B41双工器量产 N77/N79频段产品进展顺利 [5] - 业务增长支撑:2025上半年DiFEM产品商业化 L-PAMiD量产出货 车规滤波器首批50万颗交付 [5] 投资逻辑 - 世运电路通过投资布局高技术壁垒的滤波器赛道 加强智能汽车/AIOT领域技术跟踪 [2] - 计划与新声半导体合作推动车载滤波器模组化方案普及 [2] - 世运电路主营PCB产品 市值230.6亿元(截至8月8日) [6][7] 未披露信息 - 公告未提及新声半导体现金流状况 [4]
慈星股份终止并购 顺义科技75%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12:53
并购终止事件 - 公司终止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 因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这是公司2024年以来第二次终止并购资产 此前5月19日曾筹划并购同一标的顺义科技 [2] - 更早的2月5日 公司终止了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的计划 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 [3] 标的公司背景 - 顺义科技是从事装备健康管理系统 智能检测设备等研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曾启动IPO辅导 [2] - 武汉敏声与赛微电子共建的8英寸射频滤波器生产线2023年7月量产 月产能2000片晶圆 为国内最大BAW滤波器生产基地 自有产线总投资30亿元 预计2026年达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 已量产10余款BAW滤波器 出货超1亿颗 [4] 公司战略动机 - 公司主营针织机械业务面临5-8年设备更新周期 作为电脑针织横机龙头企业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亟需通过并购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
针织横机龙头慈星股份年内并购二度折戟 终止收购顺义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4:21
慈星股份终止并购顺义科技 - 公司公告终止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 因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这是公司2024年内第二次终止并购资产 此前5月19日曾公告筹划该交易并停牌 [2][3] - 顺义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国防科技领域的智能检测及仿真设备 客户包括军工单位及科研院所 [3] 并购战略背景 - 公司主营针织机械(电脑横机) 市场份额已居行业龙头 但设备更新周期5-8年导致业绩周期性波动 [3] - 公司明确需通过并购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以突破行业瓶颈 [3] 年内首次并购失败案例 - 2月5日公司终止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 该交易1月刚启动停牌 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 [4][5] - 武汉敏声为BAW滤波器厂商 2023年联合产线月产能2000片晶圆 自有产线总投资30亿元 目标2026年实现年产值30亿元 [5] 标的公司业务亮点 - 顺义科技曾启动IPO辅导 客户结构稳定 武汉敏声已量产10余款滤波器 供货30余家客户 累计出货超1亿颗 [3][5]
射频行业现状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6 01:17
射频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射频设备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51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7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5G和未来6G技术推动移动设备对集成射频前端(RFFE)需求,该模块集成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和开关 [2] - 汽车、消费电子、国防系统等领域对射频技术的需求多元化,包括蜂窝连接、Wi-Fi/蓝牙、UWB、汽车雷达等 [2] 技术发展趋势 - 5G大规模MIMO天线逐渐采用GaN技术取代传统LDMOS功率放大器 [2] - 射频SoC凭借紧凑尺寸和多功能性,在消费电子、移动和物联网系统中日益普及 [3] - GaAs广泛应用于移动和Wi-Fi功率放大器,GaN成为高功率电信、雷达和卫星通信关键材料 [11] - SAW滤波器用于较低频率,BAW滤波器对中频段5G和Wi-Fi 6/7至关重要 [12] 区域竞争格局 - 美国在移动和消费级射频市场领先,高通、博通、Skyworks和Qorvo等公司主导 [6] - 中国正构建自主供应链,卓胜微电子和海思等公司减少对进口依赖 [6] - 欧洲在汽车射频领域领先,恩智浦和英飞凌提供强大雷达和V2X解决方案 [8] - 全球6G竞赛成为射频主权战略关键驱动力,多国推进政府支持项目 [7] 应用领域发展 - 汽车集成蜂窝、Wi-Fi和GNSS连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和信息娱乐功能 [2] - 超宽带(UWB)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汽车中应用增长 [2] - 汽车雷达支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2] - 国防系统依赖宽带和高频射频器件,雷达、电子战和卫星通信领域GaN采用增加 [2] 半导体技术选择 - 硅基技术(CMOS、RF-SOI等)因成本和集成度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1] - 化合物半导体(GaAs、GaN)因高功率、高频率和高性能被广泛采用 [11] - RF SOI和FD-SOI实现高效开关、LNA和收发器,兼具良好模拟性能和集成能力 [11] - SiGe平衡性能和成本,连接CMOS和GaAs,但市场扩展有限 [11]
赛微电子子公司产能爬坡年亏2.42亿 拟3.24亿增持股权至81%加强控制力
长江商报· 2025-07-02 03:45
股权收购与公司控制力 - 赛微电子全资子公司赛莱克斯国际拟以不高于3.24亿元收购赛莱克斯北京9.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有赛莱克斯北京81%股权 [1] - 此次收购旨在提升对核心子公司赛莱克斯北京的控制力,增强管理效率并发挥MEMS业务协同效应 [1][4] - 赛莱克斯北京原为全资子公司,经过2016年增资扩股后大基金持股30%,2023年员工持股平台极芯传感取得5%股权,公司持股比例降至66.5% [3] - 2024年公司曾计划收购大基金持有的28.5%股权实现全控,但最新方案调整为仅收购9.5%股权 [4] 赛莱克斯北京经营状况 - 赛莱克斯北京是公司在境内MEMS代工领域的核心企业,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盈利 [1][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亏损2.42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68.21万元,亏损7024.4万元 [1][8] - 截至2025年3月末,赛莱克斯北京资产总额32.06亿元,净资产12.81亿元,本次交易评估值为30.35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112.19% [8] - 已实现硅麦克风、BAW滤波器等产品量产,正在推进气体、生物芯片等产品的试产和验证 [7]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05亿元,同比下降7.31%,净利润亏损1.7亿元,由盈转亏 [2][8] - 亏损主要源于赛莱克斯北京产线亏损扩大及研发投入增加,抵消了瑞典产线的盈利增长 [8] - MEMS主业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16.63%,综合毛利率35.49%基本持平 [8] - 2024年研发费用4.85亿元,同比增长27.53%,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7.75%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2.24%,净利润264.21万元实现同比增长122.66% [9]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公司2016年收购瑞典Silex进入半导体领域,已将MEMS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作为核心业务 [7] - 出售瑞典Silex控制权后,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北京MEMS晶圆工厂,赛莱克斯北京是提升本土自主可控生产能力的重要载体 [7] - 由赛莱克斯国际统筹公司MEMS业务资源,推动业务融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