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688041)

搜索文档
曙光数创: 关于要约收购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9:16
收购交易结构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为被合并方 海光信息为合并方[1] - 交易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合同权利义务[1] - 该交易构成对曙光数创的间接收购 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1] 要约收购安排 - 海光信息需向曙光数创除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外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全面要约[1] - 要约收购系履行法定义务 不以终止曙光数创上市地位为目的[1]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9日披露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 8月8日披露进展公告[1][2] 交易实施进度 - 收购需经双方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通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 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2] - 未能按规在60日内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全文 将每30日通报进展直至正式公告[2] - 海光信息及有关方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要约收购计划未发生变化[2]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已披露编号2025-040、2025-041、2025-043及2025-044系列公告[2] - 公司将持续关注收购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
海光信息(688041)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9-05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2] 时间节点 - 2025年5月26日A股股票开市起停牌[3] - 2025年6月10日A股股票开市起复牌[4] 进展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6日,交易尽职调查工作正在推进,方案尚需审批[4][5][6]
276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01:47
科创板两融余额变动 - 截至9月4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2256.1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3.20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减少 [1] - 融资余额合计2248.8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2.76亿元 [1] - 融券余额合计7.3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383.46万元 [1] 融资余额分布及变动 - 融资余额最高个股为中芯国际112.19亿元,其次为寒武纪96.84亿元、海光信息75.35亿元 [1] - 276只科创板个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308只环比下降 [1] - 融资余额增幅前三:海博思创增32.41%、海正生材增29.01%、百利天恒增23.60% [1][2] - 融资余额降幅前三:新光光电降32.58%、德龙激光降20.46%、浩欧博降18.84% [1] 融券余额分布及变动 - 融券余额最高个股为寒武纪0.40亿元,其次为中芯国际0.37亿元、海光信息0.36亿元 [2] - 75只科创板个股融券余额环比增加,202只环比下降 [2] - 融券余额增幅前三:赛诺医疗增103.14%、美迪西增99.93%、药康生物增72.23% [2] - 融券余额降幅前三:诺唯赞降86.83%、国科军工降81.41%、新相微降76.43% [2] 融资余额显著增长个股明细 - 海博思创融资余额2.88亿元环比增32.41% [2] - 海正生材融资余额0.71亿元环比增29.01% [2] - 百利天恒融资余额2.18亿元环比增23.60% [2] - 益方生物融资余额1.64亿元环比增18.39% [2] - 艾罗能源融资余额2.80亿元环比增17.63% [2] - 天合光能融资余额12.06亿元环比增9.85% [3] - 联影医疗融资余额9.11亿元环比增6.73% [3] - 东微半导融资余额5.99亿元环比增6.31% [4]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23
国产AI芯片行业高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国产AI芯片厂商业绩持续高增 在旺盛AI推理需求支撑下 头部厂商积极积累产成品和储备关键材料以应对市场发展[1]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同比增长295.85%[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8亿元) 毛利率42.44%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4][5] 存货与订单储备策略 - 寒武纪上半年存货26.9亿元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主要因产成品增加 合同负债5.43亿元(占总资产6.45%)较上年末增长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0.84% 其中产成品和原材料增加最多[5] - 沐曦股份HBM和晶圆占原材料主要部分 截至3月末HBM占比大幅提升至1.23亿元占整体原材料63.73% 采购周期平均6个月需提前备货[6] - 存货变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沐曦股份一季度原材料占比由7.78%上升至21.64% 因集中大量备货[6] 市场竞争格局与技术路线 - 英伟达和AMD在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分别占据66%和5%份额 华为海思占约23% 沐曦股份约占1%[8] - 国内技术路线分为GPU赛道(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和ASIC定制化赛道(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8] - ASIC芯片针对特定AI推理场景定制化设计 近两年受Meta、亚马逊等云计算厂商青睐[8]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芯片市场中 出货量超10000张的GPU公司包括英伟达、沐曦股份和天数智芯[9] 产品商业化进展与应用领域 - 寒武纪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9] - 海光CPU兼容x86指令集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DCU产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9]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产品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 对标英特尔第三代至强服务器芯片[9] - 沐曦股份是国内少数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GPU供应商 正研发万卡集群 已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10] 生态建设与产业链协同 - 沐曦股份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已与头部互联网大厂、AI模型厂商及金融能源等行业客户推进接洽 增加对FP8数据格式支持[11] - DeepSeek-V3.1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3] - 海光信息推动芯片、整机平台全程同步研发 实现"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协同 与中科曙光进行业务整合[13] - 海光信息上半年销售费用2.034亿元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同比增加330.35% 用于生态建设和市场推广[14] - 国内运营商推动Scale up和Scale out技术路线生态合力 提升基于国产AI芯片的计算效率[14]
国产AI芯片,集体增加存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0:14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AI芯片厂商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受益于旺盛的AI推理需求 头部厂商通过积极备货和生态建设应对市场增长 尽管在市场份额和技术生态上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 但通过差异化竞争和产业链协同正加速发展[1] 财务业绩表现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4]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4]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23.53%[4] - 龙芯中科毛利率回升至42.44% 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 其中信息化类芯片毛利率达65.45%[5] 存货与订单储备 - 寒武纪存货26.9亿元 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末增加51.64% 合同负债5.43亿元 同比激增61223.22%[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 同比增加242.1% 存货60.13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10.84%[6] - 沐曦股份HBM库存达1.23亿元 占原材料总额63.73% 晶圆和HBM采购周期约6个月[6] - 一季度原材料占比从7.78%升至21.64% 因集中备货季节性因素影响[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 英伟达占66% 华为海思占23% 沐曦股份占1%[9] - 国内GPU厂商包括海光信息、沐曦股份、天数智芯等 ASIC厂商包括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9] - 国产GPU目前主要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较慢 生态建设是长期系统工程[11] - 沐曦股份支持128B MoE大模型全量预训练 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11][12]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CPU 性能对标英特尔2023年服务器芯片 重点开拓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等专用市场[10] - DeepSeek-V3.1采用FP8精度设计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 推动开放生态发展[14] - 海光信息销售费用2.034亿元 同比增加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 同比增加330.35% 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团队扩张[15] - 芯片厂商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推进"硬件-软件-生态"系统化发展 运营商推动Scale up/Scale out技术路线融合[15][16]
A股震荡调整 大金融板块昨日尾盘拉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弱 上证指数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至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至2776.25点[2]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58万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1862亿元[2] - 前期强势的芯片 算力 创新药等赛道集体调整 拖累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表现弱势[2] 新能源产业链表现 - 新能源产业链盘中活跃 光伏 锂电池 储能等多个细分赛道涨幅居前[2] - 天宏锂电收获30%幅度涨停 上能电气涨超10% 通润装备收获2连板 亿纬锂能盘中一度涨超13% 收盘涨幅收敛至4%左右[2]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令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2] -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产能紧缺 部分头部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2] 储能行业前景 - 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 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摆脱不赚钱局面 盈利进入修复通道[3] - 欧美市场需求高景气 产业供给优化 价格回升等多因素共振 储能行业将迎来基本面拐点[3] - 当前储能行业2026年市盈率集中在15倍至20倍区间 安全边际较高[3] 大金融板块表现 - 银行 券商等金融权重股午后企稳回升 农业银行涨超5% 邮储银行涨近3% 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4] - 中信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等跟涨[4] - 太平洋收获涨停 华林证券涨近6% 国盛金控 国海证券涨逾2%[4] 银行业与券商行业分析 - 银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总体符合预期 利润和营收增速相比一季度均出现改善[4] - 息差企稳 资本市场回暖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等因素推动改善[4] - 券商板块业绩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 近期A股量价齐升 券商及金融科技概念反复受到活跃资金关注[4] 消费板块表现 - 以零售为代表的大消费方向逆势走强 国芳集团 步步高 友好集团等个股涨停[4] - 科技成长风格占据市场主线位置 消费股涨幅相对落后 部分资金开始高低切换流入消费板块[4] AI算力板块调整 - AI算力板块集体休整 多只高位科技股回调幅度较深[5]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集体跌超10% GPU概念寒武纪-U 海光信息双双跌超10%[5] - 寒武纪-U收盘价较历史高点回落超24% 全天成交额达280.13亿元[5] 市场交易结构分析 - A股电子与通信行业在全市场的成交占比为25%左右 达到2023年以来历轮行情的最高水平 反映相关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5] - 市场对AI主线逐渐产生分歧 机构提示关注除AI以外的更多景气细分领域[5] - A股市场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 可能导致指数短期波动加大 但不影响中期市场表现[5]
寒武纪翻身海光扩张 国产AI芯片大角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4:13
核心观点 - 国产AI芯片厂商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收入与利润高速增长 主要受AI推理需求驱动 同时积极储备存货和原材料以应对未来市场发展和供应链不确定性 [2][3][5] - 国内厂商在技术路线和市场竞争中采取差异化策略 包括GPU和ASIC等不同路径 并通过开放生态和产业链协同提升竞争力 但相比国际巨头如英伟达 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7][8][9] - 行业生态建设加速 厂商加大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 推动硬件-软件-生态协同发展 并与下游应用领域紧密合作 以扩大商业化应用规模 [11][12] 财务表现 -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3] - 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 同比增长295.85% [3] - 龙芯中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归母净利润亏损2.94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38亿元 毛利率42.44% 同比提高12.77个百分点 [3][4] 存货与合同负债 - 寒武纪上半年存货26.9亿元 占总资产31.95% 较上年期末增加51.64% 合同负债5.43亿元 占总资产6.45% 较上年期末增加61223.22% [5] - 海光信息合同负债30.91亿元 同比增长242.1% 占总资产9.57% 存货60.13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10.84% 占总资产18.62% [5] - 沐曦股份原材料中HBM和晶圆占比最高 截至3月末HBM占比63.73% 金额1.23亿元 [5] 技术路线与市场竞争 - 国内GPU赛道主要玩家包括海光信息 沐曦股份 天数智芯 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 ASIC赛道参与者包括华为海思 寒武纪 昆仑芯和平头哥 [7] - 2024年中国AI加速芯片市场中 英伟达份额66% AMD份额5% 华为海思份额约23% 沐曦股份份额约1% [8] - 国内厂商产品已应用于运营商 金融 互联网 教育 交通 能源 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 [8][10] 产品进展与生态建设 - 龙芯中科发布3C6000系列产品 综合性能达2023年市场主流水平 并探索存储服务器 网络安全设备 云终端等专用市场 [8][9] - 沐曦股份曦云C600系列预计2025年底风险量产 已与互联网大厂 AI模型厂商 国家算力平台及多个行业客户接洽 并支持FP8数据格式 [10] - 海光信息上半年销售费用2.034亿元 同比增长185.83% 其中市场推广费1.106亿元 同比增长330.35% 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市场拓展 [12] 供应链与采购挑战 - 沐曦股份核心原材料晶圆和HBM采购周期约6个月 受国际供应政策和供应商产能分配影响 具有不确定性 [6] - 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采购GPU仍以国际产品为主 国产GPU占比低且多集中于推理场景 训练场景导入较慢 [9] - 国产GPU生态适配 迭代和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 但沐曦股份已实现千卡集群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并推动万卡集群落地 [9]
筑稳业绩基本面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实力持续跃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2:43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整体表现 - 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占A股该行业公司总数六成,形成覆盖制造、设计、封测全环节的最完备产业链 [1] - 120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1600.43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达17%和72% [1] - 产业链呈现全链条增长态势,主要受AI算力需求大幅拉升、自主可控推进、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 [1] AI算力芯片公司业绩爆发 - 中科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归母净利润6.83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1% [2]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受AI产业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推动 [2] 消费类芯片复苏态势 - 泰凌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7.7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74.58%,综合毛利率达50.61% [3] - 思特威上半年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在智能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延续爆发式增长 [3] - 恒玄科技上半年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综合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 [3] 晶圆制造环节增长 - 科创板4家晶圆代工企业上半年合计营收490.59亿元同比增长21.80%,净利润25.37亿元同比增长55.89%,产能利用率接近或达到满产水平 [4]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39.76%,毛利率21.9%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4] - 合肥晶合集成上半年营收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 [4] 并购整合与产能扩张 - 华虹公司计划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预计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产能,增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5][6] - 芯联集成完成对芯联越州少数股权收购,实现产能有效整合,增强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服务能力,上半年新能源车业务增长带动第二季度首次单季度净利润转正 [6] 设备与材料领域高景气度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销售额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7] - 中科飞测上半年营收7.02亿元同比上升51.39%,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已小批量出货到多家国内头部客户 [7] - 安集微电子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43.17%和60.53%,4家科创板封测材料企业营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53.68%,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3.81% [7]
业绩透视之沪企领航|筑稳业绩基本面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实力持续跃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4 12:38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行业整体表现 - 科创板120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1600.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2% [1] -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达17%和72% 呈现全链条增长态势 [1] - 行业覆盖制造、设计、封测全环节 占A股集成电路公司总数六成 [1] AI算力芯片领域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净利润6.83亿元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1% [2]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 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 [2] - 甬矽电子上半年营收增长23.37% 净利润增长150.45% [2] 消费电子芯片领域 - 泰凌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7.72% 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74.58% 毛利率50.61% [3] - 思特威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 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 [3] - 恒玄科技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 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 [3] 晶圆制造领域 - 4家晶圆代工企业合计营收490.59亿元同比增长21.80% 净利润25.37亿元同比增长55.89% [4] - 中芯国际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 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39.76% 毛利率21.9%提升8个百分点 [4] - 合肥晶合营收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 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 [4] 设备材料领域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 [7] - 中科飞测营收7.02亿元同比上升51.39% [7] - 安集微电子营收增长43.17% 净利润增长60.53% [7] - 4家封测材料企业营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53.68% 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3.81% [7] 产业整合动态 - 华虹公司计划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 预计新增3.8万片/月65/55nm、40nm产能 [5][6] - 芯联集成完成对芯联越州少数股权收购 实现产能整合 [6] - 新能源车业务带动芯联集成第二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 [6]
电子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223.41亿元,海光信息等70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4日下跌1.25%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1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商贸零售(1.63%)和美容护理(1.19%) [1] - 通信行业跌幅最大达8.48% 电子行业跌幅5.08%位居跌幅榜第二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25.47亿元 [1] - 仅3个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银行行业净流入29.25亿元 商贸零售行业净流入18.65亿元 美容护理行业净流入8332.65万元 [1] - 28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达223.41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51.59亿元 通信、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467只个股中43只上涨 419只下跌 2只涨停 8只跌停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87只 其中7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胜利精密净流入资金8.05亿元居首 立讯精密净流入6.77亿元 天通股份净流入5.31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70只 海光信息净流出14.81亿元 兆易创新净流出11.69亿元 东芯股份净流出8.33亿元 [2][3]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个股明细 - 胜利精密(002426)涨10.09% 换手率13.76% 主力资金流入8.05亿元 [2] - 立讯精密(002475)涨2.71% 换手率2.77% 主力资金流入6.77亿元 [2] - 天通股份(600330)涨3.77% 换手率30.54% 主力资金流入5.31亿元 [2] - 京东方A(000725)涨0.25% 换手率2.48% 主力资金流入2.32亿元 [2] - 蓝思科技(300433)涨1.24% 换手率3.04% 主力资金流入2.18亿元 [2]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个股明细 - 海光信息(688041)跌11.13% 换手率2.89% 主力资金流出14.81亿元 [3] - 兆易创新(603986)跌10.00% 换手率6.86% 主力资金流出11.69亿元 [3] - 东芯股份(688110)跌17.04% 换手率10.55% 主力资金流出8.33亿元 [3] - 澜起科技(688008)跌8.57% 换手率5.87% 主力资金流出7.72亿元 [3] - 北方华创(002371)跌6.02% 换手率2.00% 主力资金流出6.88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