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603288)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03288.HK)上半年净利39.1亿元 同比增长13.3%
格隆汇· 2025-08-28 12: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6% [1] - 调味品业务收入14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3% [1] - 每股盈利0.70元人民币 [1] 战略发展 - 通过香港上市助力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1] - 坚持打造最具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加快做深做细渠道 [1] - 稳健推进国际化战略 加速海天经验向国际市场复制 [1] - 借力规模优势强化极致供应链打造 构筑长期竞争壁垒 [1] 市场定位 - 作为调味品行业龙头 公司具备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能力 [1] - 深耕中国市场 满足消费者更多元、更健康、更细分的需求 [1] - 在全产业链上与各方伙伴形成一体化动态协作 [1]
海天味业建议采纳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57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 海天味业董事会于2025年8月28日第六届第七次会议决议通过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1] - 该计划须待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1]
海天味业(03288)上半年线下渠道实现收入137.2亿元 同比增加9.0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55
收入表现 - 酱油产品2025年半年度实现收入79.28亿元 同比增加9.14% [1] - 线下渠道2025年半年度实现收入137.2亿元 同比增加9.07% [1]
海天味业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9.1亿元 同比增长13.3%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51
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调味品业务收入145.6亿元 同比增长1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 同比增长13.3% [1] - 每股盈利0.7元 [1] 业务战略 - 公司深耕中国市场 坚持打造最具质价比产品和服务 [1] - 加快做深做细渠道 满足消费者更多元、更健康、更细分需求 [1] - 稳健推进国际化战略 加速海天经验向国际市场复制 [1] - 提升服务全球用户能力 打开新发展空间 [1] 运营管理 - 公司着眼于体系化综合竞争力提升 借力规模优势 [1] - 围绕质量和效率强化极致供应链打造 [1] - 构筑长期竞争壁垒 [1] - 倡导互促互利合作生态 全产业链形成一体化动态协作 [1]
海天味业(03288)发布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39.1亿元 同比增长13.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49
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6% [1] - 调味品业务收入达145.6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 [1] - 每股盈利0.7元 [1] 业务战略 - 公司深耕中国市场,坚持打造高质价比产品与服务 [1] - 加快做深做细销售渠道,满足多元化、健康化及细分市场需求 [1] - 稳健推进国际化战略,加速海天经验向国际市场复制 [1] - 提升服务全球用户能力并开拓新发展空间 [1] 运营管理 - 公司着力提升体系化综合竞争力,借力规模优势 [1] - 围绕"质量和效率"强化极致供应链建设 [1] - 构筑长期竞争壁垒,倡导互促互利合作生态 [1] - 在全产业链与合作伙伴形成一体化动态协作 [1]
海天味业上半年营收15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9.1亿元人民币。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达到152.3亿元人民币 [1] - 上半年净利润达到39.1亿元人民币 [1]
调味发酵品板块8月28日跌0.71%,日辰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08:43
板块整体表现 - 调味发酵品板块当日下跌0.71%,跑输上证指数(上涨1.14%)和深证成指(上涨2.25%)[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或平盘,10只个股下跌,其中日辰股份领跌(-3.73%)[1][2] - 板块成交活跃,总成交额超过40亿元,海天味业成交额最高达9.71亿元[1][2] 个股价格表现 - 安记食品涨幅最大(4.97%),收盘价13.10元,成交4.91亿元[1] - 千禾味业跌幅居前(-3.58%),收盘价12.12元,成交4.84亿元[2] - 行业龙头海天味业下跌0.79%,收盘价40.08元,成交24.24万手[1][2] - 中炬高新下跌2.61%,成交6.61亿元,跌幅和成交额均居前列[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6025.8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79亿元[2] - 天味食品主力净流入1302.52万元,净占比5.09%,为板块最高[3] - 安琪酵母主力净流出1068.68万元,散户净流入1883.74万元,净占比4.25%[3] - 千禾味业主力净流入1431.33万元,但散户净流出2930.81万元,净占比-6.06%[3]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连续7日获资金净流入!机构:高切低行情或演绎,建议关注低位布局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2:0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8月28日集体低开 消费板块小幅调整[1]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当日下跌0.67% 成分股中三元股份涨超4% 新乳业、天味食品等涨幅居前[1] - 该ETF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本周累计吸金超6800万元[1] 产品结构 - 食品饮料ETF天弘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选取饮料、包装食品与肉类行业上市公司[1] - 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等大市值龙头股[1] - 配置场外联接基金A:001631和C:001632[1] 白酒行业观点 - 白酒板块处于寻底博弈关键时点 政策底显现 酒企控货去库存[2] - Q2白酒持仓降至低位 估值处历史低分位 股息率走高[2] - 禁酒令影响边际收窄 中报显示行业加速出清 估值修复可能先于基本面回暖[2] 细分板块机会 - 餐饮供应链个股出现补涨 预加工食品和啤酒板块领涨[2] - 啤酒板块受高温天气催化动销环比改善[2] - 预加工食品估值回调明显 库存降至健康水平 下半年有望持续改善[2]
滞涨洼地!吃喝板块全线回调,食品ETF(515710)跌超2%!机构:建议关注估值修复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8-27 11:53
板块表现 - 吃喝板块8月27日大幅回调 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单日下跌2.45%至0.636元[1] - 白酒成分股领跌 泸州老窖(-4.98%) 古井贡酒(-4.43%) 山西汾酒(-4.31%) 舍得酒业(-3.92%) 顺鑫农业(-3.87%) 金徽酒(-3.71%) 贵州茅台 五粮液 洋河股份等均跌超2%[1][2] 估值水平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21.35倍 处于近10年10.57%分位点 显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3] - 优质白酒标的2024年股息率普遍达3%-5% 对险资及股息策略资金具备吸引力[2] 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指出白酒板块经历多季度回调 头部企业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明显[3] - 平安证券认为白酒基本面底部企稳 中秋国庆旺季有望催化消费 建议关注高端白酒 全国化次高端及基地市场扎实的地产酒[4] - 华龙证券表示白酒需求端承压后政策边际影响收窄 估值修复有望先于基本面 推荐关注超跌次高端 区域龙头及高端白酒[4] 配置建议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约60%仓位布局高端及次高端白酒龙头 近40%仓位覆盖饮料乳品 调味 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4][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伊利股份 海天味业等核心资产[5]
A+H模式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近八成排队者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2:1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2] - 截至8月26日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2]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募资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2]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上市11家公司中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行业龙头效应显著 [1][2]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A+H公司总募资额近一半 [3]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板块 其中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企业占比突出 [3] 股价表现与估值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3] - 截至8月26日8家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累计涨幅达144.4% [4] - 部分龙头企业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为-23%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总数237家 其中49家为已上市A股公司 [5][7] - 排队A股公司中11家市值超千亿元 包括立讯精密(3306.92亿元)、牧原股份(超3000亿元)等 [7] - 近八成排队A股公司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超六成来自科技板块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9]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A股上市公司审批流程 显著提升审核效率 [9] - 港股市场回暖及国际资本认可度提升 为A+H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9][10] 未来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新股上市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25只 [11] - A+H模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优质企业上市将提升港股市场资产质量和流动性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