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电(601985)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聚变行业爆发式增长,多家A股公司宣布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9:20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中核集团牵头 多家能源巨头和产业资本战略入股 注册资本增资超114亿元 成为推进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 [2] - 公司股东包括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 认购价格为1.0019元/注册资本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资产总额53.69亿元 所有者权益53.67亿元 上半年无营业收入 净利润亏损4325.89万元 [12] 全球聚变行业投资与技术进展 - 全球聚变行业总投资额达97.66亿美元 较2021年增长414% 接近百亿美元规模 [4] - 磁约束聚变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49% 氘氚燃料方案占比68% 氢硼方案次之 [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组件制造完成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购买CFS公司200兆瓦聚变电力 美国Helion Energy启动首座聚变发电厂建设 [7] 中国核聚变技术突破 - 东方超环(EAST)实现1亿℃高温下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 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5]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运行(原子核1.17亿℃ 电子1.6亿℃) 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5] - 合肥BEST紧凑型聚变装置提前两个月进入总装 计划2027年建成并演示发电 [5] - 新奥"玄龙-50U"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 [6] 商业化时间表与资本布局 - 35家聚变公司预计2030-2035年运营商业示范电站 28家公司计划同期实现并网 [8]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预测2030年前实现中国首盏"核聚变灯"点亮 [7] - 聚变新能(安徽)获增资扩股至145亿元 股东包括皖能电力、蔚来汽车等 [13] 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 - 安泰科技、西部超导、许继电气等A股公司进入核聚变供应链 安泰科技已交付EAST、ITER等项目并中标新合同 [15] - 广大特材批量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材料 中标BEST线盒机加工项目 [15] - AI与高温超导技术推动聚变产业化加速 预计全球每年新增2-3个聚变装置 [16]
通用设备行业深度(R3):核电拐点已至,景气度有望持续
财信证券· 2025-08-08 09:33
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 [2] - 核电设备交付将迎来持续高峰期 [6] 核心观点 - 核电核准连续超预期,"十四五"期间累计核准46台机组,支撑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6][19] - 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54.79%,创历史新高 [6][25] - 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熟度提高,国产化率超85%,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6][44] - 乏燃料处理能力缺口不断扩大,预计2035年缺口超4000吨,2050年达4万吨 [61] - 四代核电、小型堆(SMR)和核聚变技术带来长期发展潜力 [6][67] 行业增长潜力 - 短期:2025年核电装机目标7000万kw,当前5943万kw [12] - 中期:2030/2035年装机预计达1亿kw/1.5亿kw [14] - 远期:2060年规划目标4亿kw,年均需投产8台机组 [14] 核电设备国产化 - "华龙一号"已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包括核岛主设备、核级仪控系统等 [44] - 压水堆主泵、核电阀门、蒸汽发生器等核心装备国产替代加快 [6] - 中核科技核级阀门覆盖四代堆型,江苏神通核电阀门市占率超90% [46][81] 乏燃料处理需求 - 单台百万kw机组年产生乏燃料20-25吨,现有贮存能力不足 [55] - 闭式循环模式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50倍以上 [49] - 首个200吨商用乏燃料处理厂2025年投运,第二个在建 [58] 核聚变技术进展 - 中国环流三号实现1.17亿度原子核温度,进入燃烧实验阶段 [67] - BEST项目2027年建成,CFETR计划2035年建成 [66] - 2022-2024年可控核聚变行业融资超30亿元,2025年单笔融资达17.6亿元 [68][69] 重点公司分析 - 江苏神通:核电阀门龙头,2024年新增订单11.02亿元(+37.24%) [82] - 中核科技:核工程阀门收入8.39亿元(+35.5%),占比45.5% [78] - 崇德科技:华龙一号主泵轴承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97] - 景业智能:乏燃料处理机器人供应商,中核集团收入占比76.55% [92]
公用事业行业8月8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9:2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8日下跌0.12% [1] - 申万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综合行业(1.56%)和建筑材料行业(1.16%) [1] - 计算机行业下跌2.38% 电子行业下跌1.1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10.85亿元 [1]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20.24亿元且上涨0.62%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36.21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出114.49亿元 [1] 公用事业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0.67% 主力资金净流入11.32亿元 [2] - 行业132只个股中111只上涨 5只涨停 64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2] - 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个股6只 华银电力净流入8.42亿元居首 [2] 公用事业个股资金流入 - 华银电力净流入8.42亿元 涨幅9.96% 换手率18.41% [2] - 上海电力净流入1.66亿元 涨幅6.52% [2] - 华电国际净流入1.15亿元 涨幅2.63% [2] - 洪通燃气净流入8438.09万元 涨幅10.03% [2] - 涪陵电力净流入7468.47万元 涨幅3.75% [2] 公用事业个股资金流出 - 长江电力净流出2.40亿元 跌幅0.71% [3] - 中国核电净流出9172.26万元 跌幅0.11% [3] - 九丰能源净流出3191.48万元 涨幅3.15% [3] - 露笑科技净流出3054.91万元 跌幅1.06% [3] - 陕西能源净流出2813.63万元 跌幅0.74% [3]
总额为2.4万亿元!中上协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51
现金分红总额增长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 较2023年度增长9% [1] - 9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过500亿元 33家超过100亿元 61家超过50亿元 [1] - 连续分红公司数量显著上升 上市满三年的公司中2447家近三年连续现金分红 数量增长12% 上市满五年的公司中1681家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 数量增长6% 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1] 现金分红榜单编制标准 - 榜单基于现金分红客观数据 综合考量多维因素 形成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榜单 每个榜单100家公司 [2] - 强调诚信合规底线 将违法违规、资本市场诚信、审计意见等作为前置条件 异常分红行为纳入负面调整因素 不合规公司一票否决 [2] - 注重分红连续性、稳定性 对分红数据进行三到五年长周期评价 增加多年连续分红、分红连续增长等前置条件 [2] - 注重多维度评价 综合考量分红金额和分红比例 结合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激励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 [2] 现金分红总额榜单公司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位列现金分红总额榜单前五名 [3] - 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石化进入前十名 [3] - 榜单包含100家公司 涵盖银行、能源、制造、消费等多个行业 [3][4] 股利支付率榜单公司 - 东阿阿胶、焦点科技、佐力药业、美股份、网宿科技位列股利支付率榜单前五名 [4] - 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羚锐制药、佛燃能源、中创物流进入前十名 [4] - 榜单包含100家公司 覆盖医药、科技、消费、制造等领域 [4][5] 股息率榜单公司 - 伊朗良田、宇通客车、好想尔、潞安环能、立霸股份位列股息率榜单前五名 [5] - 恒浓煤电、富霖美、广汇能源、中谷物流、陕西煤业进入前十名 [5] - 榜单包含100家公司 涉及能源、交通、金融、消费等行业 [5][6]
光伏、风电利好凸显!新能源ETF(159875)交投活跃,近一月新增规模位居同类榜首
新浪财经· 2025-08-08 03:08
指数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0.83% [1] - 成分股阳光电源上涨7.27%、中矿资源上涨4.24%、三一重能上涨3.75%、金风科技上涨3.28%、上能电气上涨2.64% [1] - 新能源ETF(159875)上涨0.63% [1] 流动性指标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1.83% 成交额1647.19万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额3961.45万元 [1] 资金动向 - 新能源ETF近1月规模增长1198.58万元 [1]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429.63万元 融资余额达3325.57万元 [1] 收益表现 - 新能源ETF近6月净值上涨2.22% [1]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07% 最长连涨3个月 连涨期间涨幅13.96%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60%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5.25% [1] 行业合作 - 绿能慧充与新疆商贸物流集团在喀什、和田等六地区共建物流及无人机机队基地 [2] - 新疆风电光伏项目加速建设 塔城百万千瓦风储项目推进顺利 [2] - 西北跨省调峰市场启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2] 指数构成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41%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隆基绿能 [2]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平盘报收,前十大权重包含永泰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8-06 11:11
指数表现与交易数据 -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8月6日平盘报收于2560.34点,成交额达129.94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下跌1.81%,近三个月上涨0.92%,年初至今累计下跌3.37%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设置为1000点 [1] - 样本调整频率为每半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同步变更,在定期调整日前保持固定 [2] 成分股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5%,长江电力以14.08%权重居首 [1] - 中国核电(8.94%)和三峡能源(7.3%)分列第二、三位权重股 [1] - 国电电力(4.83%)、国投电力(4.43%)及华能国际(3.95%)位列第四至第六大权重 [1] 市场分布特征 - 指数成分股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占比81.21%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占比18.79% [1] - 全部持仓样本均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行业集中度达100% [1] 样本调整机制 - 遇样本退市情况时立即从指数中剔除 [2] - 当样本公司发生行业归属变更时,指数样本将同步调整 [2] - 针对收购、合并、分拆等特殊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中证绿色生态主题指数报1417.7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特变电工等
金融界· 2025-08-06 09:36
指数表现 - 中证绿色生态主题指数报1417.73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35% 近三个月上涨6.49% 年初至今下跌0.05% [2] 指数构成与特征 - 选取50只业务涉及清洁能源、电动化与氢能化、资源高效利用、污染物治理、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等绿色生态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以2015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2]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4% 其中宁德时代权重15.36% 长江电力权重13.28% 汇川技术权重5.76% [2] - 阳光电源权重5.18% 隆基绿能权重4.48% 中国核电权重3.5% 特变电工权重3.14% [2] - 长安汽车权重2.97% 三花智控权重2.87% 三峡能源权重2.86%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4.71%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5.29% [2]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58.13% [2] - 公用事业占比26.22% [2] - 原材料占比9.11% [2] - 可选消费占比5.84% [2] - 信息技术占比0.70% [2]
A股公司回购热情高涨:7月以来380余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 超六成使用专项贷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5 01:37
A股市场回购概况 - 7月以来387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达60242亿元 [1] - 246家公司获得回购专项贷款支持,占比超过60%,其中49家已完成回购计划 [1][4] - 生物医药、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四大行业回购最积极,参与公司数量均超30家,合计回购金额均在30亿元以上 [3] 产业龙头大额回购案例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34517万股(占总股本02748%),支付金额5301亿元,回购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 [2] - 三一重工累计回购726792万股,支付金额1355亿元,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为10-20亿元 [2] - 牧原股份累计回购536312万股(占总股本098%),回购总额216亿元,回购价格区间为3616-4620元/股 [4] 高效回购案例 - 芯原股份7月15日披露回购方案,7月22日完成回购,实际使用资金248319万元,累计回购287万股 [3] - 飞沃科技、能特科技、岩山科技、芯原股份等7月发布回购计划后迅速启动,部分已实施完毕 [2] - 凯龙高科6月20日获得2500万元专项贷款,7月8日完成回购16931万股(占总股本147%),成交金额254964万元 [5] 专项贷款支持情况 - A股653家公司获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支持,额度上限合计141817亿元,其中回购贷款占比6305% [4] - 牧原股份、京东方A、海尔智家等7家公司取得专项贷款额度上限均超10亿元 [4] - 中航重机完成回购11944万股(占总股本076%),使用资金2亿元,此前获得36亿元专项贷款 [5] - 山东路桥、岩山科技等公司在取得专项贷款后较快完成回购 [6] 公司业绩与回购关联 - 芯原股份2025年Q2营业收入预计584亿元,环比增长4990%,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环比增长2317% [3]
A股公司回购热情高涨 7月以来380余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超六成使用专项贷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8:51
A股市场回购热潮 - 7月以来已有387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达602.42亿元 [1] - 246家公司获得回购专项贷款支持,占比超过60%,其中49家已完成回购计划 [1][3]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金额53.01亿元位居榜首,牧原股份、美的集团等8家公司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1][3] 产业龙头大额回购案例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345.17万股(占总股本0.2748%),支付金额53.01亿元,回购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 [1] - 三一重工累计回购7267.92万股,支付金额13.55亿元,计划回购总额10-20亿元 [2] - 牧原股份累计回购5363.12万股(占总股本0.98%),回购总额21.6亿元,计划回购总额30-40亿元 [3] 高效回购执行案例 - 芯原股份从披露回购方案到完成仅用7天,实际回购金额2483.19万元,累计回购28.7万股 [2] - 凯龙高科获得2500万元专项贷款后,19天内完成回购169.31万股(占总股本1.47%),成交金额2549.64万元 [4] - 中航重机完成回购1194.4万股(占总股本0.76%),使用资金2亿元,曾获3.6亿元专项贷款 [4] 行业分布特征 - 生物医药、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四大行业回购最积极,参与公司均超30家,合计回购金额均超30亿元 [3] 专项贷款支持情况 - A股已有653家公司获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总额度上限1418.17亿元,其中63.05%(894.21亿元)用于股份回购 [3] - 牧原股份、京东方A、海尔智家等7家公司取得专项贷款额度上限均超10亿元 [3] - 山东路桥、岩山科技等公司在获得专项贷款后快速完成回购 [4] 业绩驱动回购案例 - 芯原股份2025年Q2营收环比增长49.90%至5.84亿元,在手订单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3.17% [2]
公用环保2025年8月投资策略:省内天然气管输价格机制完善,广东调整煤电、气电容量电价
国信证券· 2025-08-04 13:13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公用事业行业"优于大市"评级,重点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领域投资机会[1][4] - 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将降低省内管输费用,城燃企业购气成本有望减少2.3个百分点[3][20] - 广东省煤电容量电价2026年起上调至165元/千瓦·年,气电分四档执行最高396元/千瓦·年[2][16] - 宁夏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设定增量项目竞价区间0.18-0.2595元/千瓦时,执行周期10年[2][17] 市场表现 - 7月沪深300上涨3.54%,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77%,环保指数上涨2.10%,相对收益率分别为-4.32%和-1.94%[1][15] - 子板块表现分化:水务(+2.65%)>环保(+1.60%)>燃气(+1.14%)>火电(+1.21%)>新能源发电(+0.80%)>水电(-4.35%)[1][24] - 个股方面华银电力(+52.55%)、上海洗霸(+32.94%)、山高新能源(+37.97%)涨幅居前[28][38][43] 政策动态 - 天然气管道运输新规将准许收益率从8%降至5.7%,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定价模式[18][19] - 广东气电容量电价分四档:进口澳气机组165元、9E级264元、6F级330元、首台套装备396元/千瓦·年[16] - 山东要求新能源项目全部电量参与电力市场,宁夏设定现货价格上限0.56元/千瓦时[120][121] 行业数据 - 上半年全国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同比+0.8%,太阳能装机同比+51.4%至10.8亿千瓦[48][78] - 6月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5.4%,其中居民用电+10.8%增速最快[62][64]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68.1亿吨,欧盟碳价69.6欧元/吨较前周跌0.49%[98][107] 重点公司 - 电力推荐华电国际(PE8.6x)、龙源电力(PE19.3x)、长江电力(PE19.9x)[4][144] - 燃气首推华润燃气(PE9.9x)、九丰能源(PE10.6x)[4][144] - 环保关注光大环境(PE6.7x)、聚光科技(PE27.8x)、山高环能(PE35.9x)[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