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601838)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601838)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公告
2025-04-28 14:22
关联交易 - 2025年度公司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合计310.50亿元,预计实际使用228.41亿元,2024年预计额度309.90亿元,实际使用156.77亿元[7][8] - 关联自然人最高审批金额不超过3亿元[8] 授信额度 - 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授信类预计额度35亿元,使用20.05亿元,2025年度预计授信类15亿元、非授信类25.05亿元[5] - 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授信类预计额度47亿元,使用10.81亿元,2025年度预计授信类20亿元、非授信类15.01亿元[5] - 成都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4年度授信类预计额度29.9亿元,使用0.1亿元,2025年度预计授信类38亿元、非授信类0.2亿元[6] 公司财务数据 - 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11876.15亿元,资产负债率91.19%,2023年营收510.08亿元,净利润124.63亿元;2024年9月末总资产13360.99亿元,资产负债率91.41%,2024年1 - 9月营收387.16亿元,净利润98.58亿元[9][10] - 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288.16亿元,资产负债率61.77%,2023年营收13.15亿元,净利润0.89亿元;2024年9月末总资产393.62亿元,资产负债率71.99%,2024年1 - 9月营收2.16亿元,净利润0.10亿元[14][15] - 成都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70.39亿元,负债总额56.97亿元,净资产13.43亿元,资产负债率80.93%,2024年营业收入4.92亿元,净利润0.67亿元[19] 公司注册资本与持股 - 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9] - 成都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19] - 成都交子新兴金融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23] - 成都交子金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27] - 成都交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亿元[30] - 成都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持股44.50%[43][44] 其他公司情况 - 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40.69亿元,负债总额33亿元,净资产107.68亿元,资产负债率23.46%,2024年营业收入2.78亿元,投资收益9.14亿元,净利润8.07亿元[70] -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217.88亿元,总负债83.73亿元,净资产134.14亿元,资产负债率38.43%,2023年营业收入118.68亿元,净利润16.28亿元;2024年9月末总资产235.79亿元,总负债93.55亿元,净资产142.24亿元,资产负债率39.68%,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84.38亿元,净利润9.34亿元[74][75] - 明达玻璃(成都)有限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0.72亿元,负债总额2.09亿元,净资产8.63亿元,资产负债率19.5%,2024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净利润0.36亿元,对外担保5.96亿元[78][80]
成都银行(601838)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4: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收入突破220亿元,净利润达120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17] - 全年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2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29]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29.815亿元,同比增长5.89%[43] - 2024年净利润为128.502亿元,同比增长10.10%[4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3.28元,同比增长8.97%[4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81%,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47]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71] - 2024年四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0亿元,环比增长33.04%[6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9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9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22,981,527千元,同比增长5.89%[96] - 净利润为12,850,233千元,同比增长10.10%[96] - 利息净收入为18,460,724千元,同比增长4.57%[9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09,775千元,同比增长7.20%[9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91,826千元,同比增长338.63%,主要由于基金估值变动[99][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职工薪酬为3,155,167千元,同比下降6.56%[114] 贷款和存款(同比环比) - 公司资产总额达12500亿元,吸收存款8800亿元,发放贷款7400亿元[17] - 公司总资产达12501.16亿元,同比增长14.56%[29] - 总存款8858.59亿元,同比增长13.51%[29] - 总贷款7425.68亿元,同比增长18.67%[29] - 2024年总资产达到12,501.161亿元,同比增长14.56%[43] - 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425.682亿元,同比增长18.67%[43] - 2024年存款总额达8858.59亿元,较上年增长13.51%[54][71] - 2024年贷款总额7425.68亿元,较上年增长18.67%[54][71] - 吸收存款总额为8858.59亿元,同比增长13.51%,其中个人客户存款增长23.79%至4384.16亿元[122] - 贷款总额为7413.19亿元,不良贷款率0.66%,较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127] - 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在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12,512,948千元和50,420,829千元,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202,174,175千元和53,486,037千元[141] - 定期存款中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在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78,133,748千元和303,731,169千元,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203,280,735千元和384,929,475千元[141] 不良贷款和拨备 - 公司不良贷款率连续九年下降至0.66%,资产质量保持行业最优[17] - 不良贷款率0.66%,连续九年下降[29] - 拨备覆盖率479.29%,风险抵御能力保持上市银行第一梯队[29]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0.66%,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46]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479.29%,较2023年下降25个百分点[46] - 2024年不良贷款率0.66%,拨备覆盖率479.29%[71] - 公司不良贷款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91] - 公司不良贷款总额为48.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0亿元,不良贷款比例0.66%,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68] - 关注类贷款总额31.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4亿元,关注贷款比例0.43%,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168] - 重组贷款中不良贷款为8.81亿元[172] - 逾期贷款合计5,216,281千元,其中逾期1天至90天占比26.58%,逾期90天至1年占比24.08%,逾期1年至3年占比28.51%,逾期3年以上占比20.83%[177] - 贷款减值准备年初余额21,371,597千元,年末余额23,423,394千元,本年净增加2,982,035千元[176][17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科技贷款余额及增量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19]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位居四川省法人机构第一[19] - 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近90%[19] - 公司全新票据业务系统实现业务办理时长缩短80%[19] - 个人存款年新增达2018年"大零售"转型时的5.6倍[22] - 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及余额较上一轮规划期分别增长超100%、120%[22] - 债券投资收益同比扩大30%[22] - 全年信贷投放近4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新投资地方债、信用债超400亿元[30] - 普惠贷款增幅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累计触达4万余户小微主体[31] - 零售客户突破1000万,储蓄存款新增843亿元创历史峰值[34] - 财资管理系统服务客户超2000户,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达139万户[34] - 科技贷款规模在区域内保持领先优势[31] - 绿色贷款比重持续提升[31] - 承销债务融资工具数量、金额均位列区域前列[30] - 落地股权类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等多个全国"首单"业务[30] - 个人贷款增量在区域保持领先[34] - 区域重点产业链实现100%覆盖[30] - 信用债承销规模创历史新高,成功落地全国首单创新信托结构型定向资产担保科创票据等多个"首单"业务[81] - 公司债券承分销总量突破千亿[85] - 手机银行月活客户规模实现三年翻番[87] - 客户服务接通率维持在95%以上[87] - 全行网点达256个,客户数量达到千万级[90] - 金融市场业务荣获银行间本币市场"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等称号[85] - 资产管理业务强化"芙蓉锦程"品牌形象,主打"稳健低波"优势[87] - 国际业务实现规模快速增长,市场排位稳步提升[86] - 理财产品净资产规模为603.40亿元,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4.11亿元[194] 地区表现 - 成都地区营业收入为19,079,642千元,占比83.02%,同比增长535,270千元[105] - 成都地区贷款占比73.18%,不良率0.58%低于其他地区0.86%[130]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有分支机构256家,包括14家分行、32家直属支行和210家支行[165] - 总行资产规模为219,125,312千元,员工数为1,384人[165] - 重庆分行资产规模为33,333,450千元,员工数为310人[165] - 西安分行资产规模为49,722,573千元,员工数为232人[165] - 高新支行资产规模为56,177,450千元,员工数为303人[165] - 营业部资产规模为147,472,761千元,员工数为186人[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8.91元人民币(含税),合计分配37.76亿元,占净利润的30.04%[6] - 公司80亿元可转债提前三年完成摘牌,创最大规模核心资本补充记录[17] - 全年两次降准共1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超过2万亿元[75] - 全年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引导1年期及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降0.35个和0.6个百分点[75] - 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75] - 持续降低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多措并举强化减负惠企政策宣传力度[82] - 聚焦"天府粮仓"建设持续推动涉农金融服务,优化"惠农贷"等涉农金融产品[82] - 深化"市民银行"品牌建设,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体系[83] - 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配合落实财政贴息[84] - 深耕养老金融,优化银发客群的链式服务,将网点服务向社区延伸[84]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2.26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6.68%[4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19.15元,同比增长11.99%[44]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06%,一级资本充足率9.74%,资本充足率13.88%[55] - 2024年杠杆率为6.62%,较上年提升0.35个百分点[58] - 2024年流动性覆盖率为211.09%,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15.55%[66] - 2024年存贷比为87.33%,较上年上升4.13个百分点[62] - 应付债券大幅增长46.12%至2049.34亿元,主要由于发行同业存单增加[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70.01%至944.55亿元,主要因基金投资规模增加[123] - 个人购房贷款不良率上升至0.78%,较上年增加0.33个百分点[127] - 住宿和餐饮业不良贷款率高达13.50%,为各行业最高[128] - 前十名贷款客户集中度为6.37%,均属正常类贷款[138] - 活期存款占比28.86%,定期存款占比66.39%[140] - 资本公积增长49.82%至131.72亿元,主要来自可转债转股[124]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款项余额为67.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2%[142]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余额为319.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8%[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94,455,368千元,较期初增长38,898,190千元[146] - 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期末余额为1,282,086千元,较期初增长93,187千元[151] - 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为1,591,643.93万元,净利润为20,718.99万元[157] - 公司全资持股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持股比例从61%增至100%[153] - 公司转让所持江苏宝应锦程村镇银行62%股权,交易于2025年1月10日完成[154] - 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从4.2亿元增至10亿元,公司持股比例提升至39.99%[156] - 截至2024年末,西藏银行总资产为6,458,535.68万元,净资产为1,009,621.85万元[159]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6,753.96万元,净利润47,581.89万元[160] - 公司未纳入合并范围的理财产品净资产规模为603.40亿元,管理费收入为4.11亿元[161]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资产规模为118.98亿元[163] - 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694,978,522千元,利息收入30,274,734千元,平均利率4.36%[185] - 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利率4.52%,个人贷款和垫款平均利率3.63%[185] - 客户存款平均余额826,930,053千元,利息支出17,883,231千元,平均利率2.16%[185] - 净利差为1.62%,净息差为1.66%[187] - 期末持有金融债券面值合计57,387,718千元,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券49,610,000千元,商业银行金融债券7,777,718千元[189] - 金融债券总面值为24,710,000千元,减值准备合计5,518千元[192] - 外汇掉期合约/名义金额为45,329,032千元,公允价值资产209,411千元,负债222,858千元[196] - 外汇远期合约/名义金额为757,497千元,公允价值资产1,946千元,负债7,943千元[196] -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合约/名义金额为654,000千元,公允价值资产2,670千元,负债6,776千元[196] - 利率互换合约/名义金额为20,710,305千元,公允价值资产2,641千元,负债7,426千元[196] - 黄金掉期合约/名义金额为1,133,490千元,公允价值资产107,965千元[196] - 衍生金融工具合计合约/名义金额为68,584,324千元,公允价值资产324,633千元,负债245,003千元[196]
成都银行(60183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4: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5,816,960千元,同比增长3.17%;营业利润3,548,462千元,同比增长5.32%;净利润3,011,878千元,同比增长5.64%[9,10] - 2025年1 - 3月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3,773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70%,原因是理财手续费收入减少[17] - 2025年1 - 3月投资收益1,074,92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24%,原因是债券价差收益增加[17]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1.79亿元,增幅3.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1.61亿元,增幅5.64%[21] - 2025年1 - 3月营业收入为58.17亿元,2024年同期为56.38亿元,同比增长3.17%[48] - 2025年1 - 3月净利润为30.12亿元,2024年同期为28.51亿元,同比增长5.64%[48] - 2025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2024年同期为0.75元,同比下降5.33%[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1 - 3月资产利润率(年化)0.93%,2024年1 - 3月为1.00%;2025年1 - 3月成本收入比23.05%,2024年1 - 3月为23.19%[25]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1,334,807,829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7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807,467,842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74%[11] - 2025年3月31日衍生金融资产644,488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8.53%,原因是黄金掉期业务估值变动[17] - 2025年3月31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6,016,620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009.18%,原因是买入返售债券业务增加[17] - 2025年3月31日向中央银行借款38,033,783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2.69%,原因是中期借贷业务增加[17] - 2025年3月31日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3,894,384千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2.12%,原因是同业存放减少[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13,348.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6.92亿元,增幅6.77%;存款总额9,647.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9.12亿元,增幅8.91%;贷款总额8,07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9.00亿元,增幅8.74%[20] - 2025年3月31日活期公司存款241,717,104千元,2024年为202,174,175千元;活期个人存款54,596,248千元,2024年为53,486,037千元[31] - 2025年3月31日定期公司存款199,442,108千元,2024年为203,280,735千元;定期个人存款430,462,571千元,2024年为384,929,475千元[32] - 2025年3月31日吸收存款总额964,771,178千元,2024年为885,859,340千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807,467,842千元,2024年为742,568,225千元[32] - 2025年3月31日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净额83313826千元,一级资本净额89402258千元,资本净额126789252千元,风险加权资产942850694千元[33] - 2025年3月31日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4%,一级资本充足率9.48%,资本充足率13.45%[34] - 2025年3月31日一级资本净额89402258千元,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389301817千元,杠杆率6.44%[36] - 2025年3月31日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126964511千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69157111千元,流动性覆盖率183.59%[38] - 2025年3月31日正常类贷款余额797536145千元,占比98.93%;关注类贷款余额3335445千元,占比0.41%等[40][41]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334807829千元,负债合计1246159369千元,股东权益合计88648460千元[44][46]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6402583千元,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2918657千元等[44] - 2025年3月31日向中央银行借款38033783千元,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3894384千元等[46] 现金流量数据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163,207千元,上年同期为 -975,242千元,同比增长 -6679.21%[9,10] - 2025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1.63亿元,2024年同期为 - 9.75亿元[53] - 2025年1 - 3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4.78亿元,2024年同期为129.47亿元[55] - 2025年1 - 3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7.53亿元,2024年同期为220.70亿元[55] - 2025年1 - 3月客户存款及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761.55亿元,2024年同期为531.76亿元[53] - 2025年1 - 3月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为663.41亿元,2024年同期为807.43亿元[55] - 2025年1 - 3月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59.63亿元,2024年同期为124.42亿元[55] - 2025年1 - 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额为256.66亿元,2024年同期为340.10亿元[55]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906千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19,104千元[1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431[18] - 报告期末全行不良贷款率0.66%,拨备覆盖率456.00%[22] - 流动性覆盖率183.59%[23] - 2024年7月22日公司签署协议转让所持江苏宝应锦程村镇银行62%股权,2025年1月10日完成股权变更[24] - 2025年1 - 3月合并利润表数据未详细列出[47] - 2025年3月31日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42]
多家银行一把手触及60岁“红线”,金融业或迎高管更替潮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3:00
高管变动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2024年税前薪酬296万元,任期偏短且守成姿态明显[4][6]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2024年薪酬334.63万元,但该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形成六大支柱体系[9][11] - 中信银行新任行长芦苇就任,与董事长方合英形成"少将派"组合[13]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启动"All in AI"战略,提出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4][15]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推动智慧化战略,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76%[17] - 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已任职20年,成都银行副董事长何维忠任职超16年[18][20] 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4] - 民生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江苏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17] 战略方向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追求多元价值创造[6] - 浙商银行构建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等六大支柱体系[9] - 北京银行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进入数字化经营阶段[15] - 江苏银行将智慧化列为全行战略之首,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17] 行业趋势 - 2025年银行业将迎来高管更替潮,涉及战略方向和企业文化重塑[22][25] - 新老交替可能带来战略转向,但延续性与调整重心需平衡[23] - 高管变动初期可能影响团队士气和效率,人才梯队建设至关重要[25] - 弹性退休政策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保持稳定性[27]
银行板块一枝独秀!工行、建行盘中价再创新高,银行ETF龙头(512820)爆量收涨0.81%,成交额激增5倍,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4-28 09:41
银行ETF龙头表现 - 银行ETF龙头(512820)4月28日收涨0.81%,收盘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达2.11亿元,环比激增5倍以上 [1]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盘中价创历史新高 [3] 政策环境与市场情绪 - 高层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 [3] - 市场对消费、地产等领域博弈或阶段性降温,叠加长假临近,风险偏好不高,资金转向高股息防御性板块如银行 [3] - 光大证券指出4月财报集中披露,资金需要重新锚定价值中枢,机构调仓换股需求增加,投资者行为趋于谨慎 [4] 银行板块投资逻辑 - 银行板块稳定分红,估值性价比高,银行ETF龙头标的指数成分股最新股息率超6%,超过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 [3] - 中资银行同样ROE水平下估值低于美国银行业,配置性价比突出 [3] - 重要会议强调积极宏观政策有望加强银行估值修复逻辑,国有大行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在即将提振基本面 [4] - 利率环境有利,国债收益率与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利差较小,有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提高净息差 [5] - 央行通过MLF大额续作和逆回购操作维持流动性平稳,贷款需求稳健,票据利率和贷款收益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5] - 国有行和股份行在同业存单市场表现积极,净融资规模较大,有助于优化负债结构 [5] 行业特征与配置价值 - 在全球贸易格局不确定性背景下,盈利稳健、高股息特征的银行板块延续强势 [3] - 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和顺周期特征,在"弱现实、弱情绪"或"强现实、弱情绪"市场情景下具有防御与顺周期风格轮动价值 [4]
成都银行(601838) -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27 08:36
报告披露 - 公司拟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及摘要、2025年一季报[3]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5月8日15:00 - 16:30以视频直播+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5][8] - 网址为全景网(https://rs.p5w.net/html/146162.shtml)[2][5][8] - 董事长等人员参加[7] 投资者互动 - 2025年5月5日17:00前可邮件提问至ir@bocd.com.cn[2][8] - 2025年5月8日15:00 - 16:30可登录全景网参与[8]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董办投关团队[10] - 电话028 - 86160295[10] - 邮箱ir@bocd.com.cn[8][10]
“大象股”也疯狂!这个板块密集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1:0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本月共有9只银行股盘中突破历史新高,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等5只国有大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只城商行 [1][2] - 创新高个股年内涨幅显著,上海银行涨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涨幅均超6% [2] - 银行板块4月24日逆市上涨1.16%,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单日涨幅分别达2.1%、2%、1.83% [2]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工商银行等获净流入超6000万元 [2] 业绩改善趋势 - 已披露年报的36只银行股中,33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喜比例超90% [4] - 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23.31%,为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主要受益于信贷增量创新高、存款付息率下降19bps等因素 [4] - 第四季度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4817.83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等9股单季增速超10% [4]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4股全年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5] - 已披露一季报的5家银行中,常熟银行等4股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5] 高股息特征 - 29只银行股2024年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单家分红超500亿元 [6] - 全行业2024年累计分红达6161.26亿元,超越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12股分红超百亿元 [6] - 工商银行全年分红1097.73亿元连续九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6]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增幅超25% [7]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银行股对指数稳定作用显著,建议关注消费及内需相关型银行 [3] 相关ETF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近五日上涨2.10% [9]
上市城商行2024业绩盘点!郑州银行营收同比降超5%,北京银行净利排名被宁波银行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4-24 00:40
营收表现 - 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13家营收实现正向增长,仅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1][2][4] - 江苏银行以808.15亿元营收位居榜首,北京银行(699.17亿元)和宁波银行(666.31亿元)分列二三位[3][4]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快达11.32%,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4] - 厦门银行营收规模最小为57.61亿元,但实现2.82%的正增长[3][4] 净利润表现 - 江苏银行(318.43亿元)、宁波银行(271.27亿元)和北京银行(258.31亿元)位列净利润前三[5] - 北京银行净利润增速0.81%创近四年新低,被宁波银行超越退至第三位[1][6] - 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和齐鲁银行(17.77%)净利润增速领先[6] - 仅厦门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61%[3] 资产质量 - 10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郑州银行1.79%为最高,成都银行0.66%为最低[7][8][10]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41.45%居首,北京银行(208.75%)和郑州银行(182.99%)垫底但仍达标[9][11] - 郑州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2.05%,中长期贷款不良率2.4%,信用卡不良率升至2.55%[10] 资产规模 - 14家城商行总资产均实现正增长,北京银行以42215.42亿元居首[12][13][15] - 江苏银行(16.12%)、苏州银行(15.28%)和宁波银行(15.25%)资产增速领先[13][15] - 江苏银行与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差距从3400余亿元缩小至2600余亿元[16] 发展战略 - 多家城商行强调区域优势发展,宁波银行实施"区域市场,协同发展"策略[16] - 南京银行定位"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17] - 杭州银行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策略优化客户结构[17]
银行股跳水翻绿,黄金股狂飙!LPR利率为何保持不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04:14
银行股表现 - 4月21日银行股冲高回落,齐鲁银行跌2.59%至6.02元,平安银行跌1.43%至11.02元,浦发银行跌1.94%至10.60元,成都银行跌1.07%至17.60元 [1][2]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创历史新高后跳水翻绿,建设银行跌0.98%至9.13元 [1][2] - 部分银行股年初至今表现分化,上海银行涨14.54%,兴业银行涨10.54%,而平安银行跌5.81%,无锡银行跌6.26% [2]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日内涨1.7%突破3380美元/盎司,带动黄金概念股持续走高 [2] - 晓程科技、莱绅通灵、潮宏基、鹏欣资源涨停,赤峰黄金涨8.69%至30.63元,湖南黄金涨6.65%至3.85元,西部黄金涨6.08%至18.49元 [2][3] - 黄金期货及现货品种普遍上涨,COMEX黄金涨2.04%至3396.50美元,SGE黄金T+D涨1.70%至799.60元,年初至今涨幅均超28% [3] LPR利率情况 - 一年期LPR利率维持3.10%,五年期LPR利率维持3.60%,自去年10月调整后已连续6个月不变 [4][6] - LPR报价保持不变因逆回购利率稳定及银行净息差处于低位,商业银行缺乏下调动力 [6] - LPR由20家报价行每月20日提交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后算术平均并取整计算得出 [6] 货币政策展望 - 专家认为短期内LPR下行可能性降低,降准必要性更大,因经济数据超预期且利率已处历史低位 [8][9] - 预计二三季度可能有一到两次降准,幅度25-50BP,以支持信贷扩张并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9][10] - 结构性降息大概率年内发生,全面降息需解决非银资金空转及银行净息差影响问题 [10]
券商并表监管落地,稳定股市基调延续
华泰证券· 2025-04-21 02:55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 证券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 保险行业建议配置优质龙头[4] 核心观点 - 投资机会排序为银行>证券>保险[2][13] - A股大盘指数稳步修复但交易活跃度下滑 4月18日成交额9492亿元不足万亿 融资余额回落至17990亿元 ETF资产净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2][13][36] - 银行板块营收增速边际改善且资产质量平稳 证券板块受益于并表监管落地和政策预期向好 保险板块估值尚未完全反映利率压力[2][3][13] 银行业分析 - 上周银行指数上涨4.23% 跑赢沪深300指数3.64个百分点 其中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分别上涨5.16%/3.54%/4.38%[14] - 北京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1% 总资产增速12.6%[16] - 平安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6%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1% 净息差1.83%较2024年下降4个基点[17]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2][14][19] - 南向资金主要增持建设银行(12.92亿港币)/工商银行(4.74亿港币)/汇丰控股(2.72亿港币)[35] 证券业分析 -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 明确并表管理范围和风控指标计算标准 设置差异化过渡期[36][38][41] - ETF资产净值达40148亿元 较年初增长2888亿元 其中股票ETF/跨境ETF/商品ETF/债券ETF分别增长651/736/726/651亿元[36][42] - 多家券商一季报预告业绩亮眼 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突出 财富管理和投资业务为核心贡献[37] - 推荐汇金系券商中国银河H/中金公司H和优质头部券商中信证券H/国泰君安[4][37] 保险业分析 - 中国人保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30-50% 中国财险预增80-100%[45][46] - 建议关注险企净资产变化而非净利润变化 利率波动时期资产负债表韧性至关重要[2][3][13][45] - 推荐配置中国太保/友邦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优质龙头[45] 重点公司表现 - 招商银行A股目标价56.79元 H股目标价56.06港币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35.32%[10][51] - 兴业银行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30.17% 股息率4.93%[51] - 成都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8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51] - 中信证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6% 投资业务成为核心驱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