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银行(601838)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回升,夯实质效
华泰证券· 2025-09-02 07:16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8]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业绩呈现边际改善趋势[1][14] - 息差降幅收窄、非息收入扰动减轻是业绩改善主因,后续看好优质区域行成长性和高股息港股大行配置价值[1][13] - 资产质量整体稳定但对公与零售分化,零售贷款不良率边际提升需关注风险拐点[4][18]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同比增长9.6%,增速较一季度末提升2.1个百分点,扩张主要受非信贷资产驱动[2][16] - 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同比增长8.1%/14.9%/17.0%,其中金融投资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同业资产增速大幅提升29.2个百分点[2] - 新增贷款中对公/零售/票据占比分别为88%/11%/1%,零售贷款同比少增[2][16] - 存款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一季度末提升2.1个百分点,同比多增5.8万亿元,但需关注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存款搬家现象[2][17] 盈利能力分析 - 测算累计净息差1.41%,较一季度下降1.6个基点,但降幅显著收窄[3][14][32]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3][14]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3][36] - 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8个百分点[3][38]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率1.23%,拨备覆盖率238%,与一季度末持平[4][18] - 关注率1.67%,较2024年末下降4个基点,隐性风险指标优化[4][18] - 对公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下降10个基点至1.29%,资产质量稳中向好[4][18] - 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4年末提升2个基点至1.23%,各细分类型均呈现边际提升趋势[4][18]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银行板块PB(lf)估值0.71倍,处于2010年以来26.74%分位数,估值处于Wind一级行业末尾[5] - 推荐两条主线:优质区域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等)和高股息港股大行(工行H、中行H、农行H等)[1][10][13] - 二季度基金银行仓位边际提升至4.87%,显示机构关注度回升[5]
今天,A股再现“跷跷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4:4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呈现跷跷板效应 高股息资产活跃而科技主线回调 [1] - 上证指数下跌0.79%至3844.84点 深证成指下跌2.21%至12545.82点 创业板指下跌2.9%至2870.72点 [1][2] - 证券板块临近收盘拉升 带动指数跌幅收窄 [1]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反弹1.22% 板块指数达1344.22点 [3][4] - 渝农商行领涨4.55%至6.67元 沪农商行涨3.43%至9.05元 招商银行涨2.91%至43.20元 [4] - 银行中报显示整体向好 营收和利润增速回升 不良率稳中有降 拨备覆盖率边际企稳 [5] - 国有行业绩改善超预期 股份行营收利润增速触底反弹 部分城农商行信贷投放动能强劲 [5] - 银行板块经历三季度回调后现触底企稳迹象 有望轮动补涨 [6] 电力板块表现 - 电力板块活跃 京运通涨停10.13%至4.24元 华光新能涨停10%至23.86元 上海电力涨停9.98%至18.52元 [8]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9] - 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5% 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增7.8% 城乡居民用电量增7.6% [9] - 火电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 新能源发电盈利趋于稳健 核电盈利稳定 水电防御属性凸显 [9] 科技板块表现 - 算力产业链个股大跌 德科立 剑桥科技 英维克 麦格米特等大幅下跌 [1] - 新易盛 天孚通信 中兴通讯等龙头股下跌 [1]
中小银行联合进入理财市场,或有突破进展
观察者网· 2025-09-01 13:04
行业格局与市场现状 - 全国已成立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 包括国有大行6家 股份行12家 城商行8家 农商行1家及6家合资理财公司 [1]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其中3.19万亿元由194家银行直接管理 [4] - 头部机构占据先发优势 新进入者面临品牌 渠道和客户基础等竞争压力 [1][2] 联合申设理财公司模式分析 - 成都银行 成都农商银行和四川银行计划联合申设理财公司 开创中小银行合资设立先例 [1][2] - 联合设立可分摊10亿元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降低单家银行财务负担 [2] - 整合区域银行优势 符合地方政府支持中小银行依法依规发起设立的政策导向 [2]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转型路径 - 代销银行数量从2021年底97家增至2025年上半年末569家 成为重要参与路径 [4] - 自营理财规模持续下降 监管要求未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于2026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3] - 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区域性机构更注重本地化服务和特色产品开发 [3]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 理财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机构形成规模优势和渠道壁垒 [2][4] - 新进入者需通过产品研发和风控体系创新获得市场空间 [3] - 差异化竞争格局将形成 具备主动管理能力的机构更具发展潜力 [3]
成都银行2025中报透视:营业收入超120亿元创同期新高,异地业务贡献度首破20%构筑新增长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0: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5.88%(年化),基本每股收益3.14元(年化)[4] - 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7.59%),占营业收入比重约80%[4] - 净息差1.62%,较年初下降4BP但降幅收窄[7]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77%,增量超1200亿元)[3][5] - 存款总额9834.81亿元(较年初增长11.02%,增量976.22亿元),贷款总额8346.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0%,增量920.60亿元)[5] - 个人存款规模5078.56亿元(同比增长15.84%,增量近700亿元创历史新高)[3][6] - 存款占负债比例76.61%(较年初提升0.52个百分点)[7]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0.66%(连续六个季度稳定于该历史低位)[3][5] - 拨备覆盖率452.65%,流动性比例95.44%[3][5] 区域战略与对公业务 - 超八成贷款投向对公领域,公司贷款规模近6900亿元(较年初增长14.44%)[3][8] - 2024年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信贷投放超3000亿元[8] - 支持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申报专项债金额450亿元,民生工程资金支持超160亿元[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超4270亿元(较年初增长15.53%)[8] 产业金融与创新服务 - 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超1800户[9] - 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超80%[9] - 信用债承销份额124.29亿元(共计37只),排名四川省第一[9] 异地业务拓展 - 异地分行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30%,个人存款规模首破千亿[13] - 其他地区营业收入25.75亿元(同比增长35.84%),对全行营收贡献度达20.99%(同比提升4.63个百分点)[3][13] - 其他地区营业利润20.50亿元(同比增长41.47%),对全行利润贡献度达26.05%(同比提升6.37个百分点)[13] 资本市场认可 - 逾10家券商机构给予"买入""推荐"评级,股价上半年最大累计涨幅超20%[3][13] - 券商评价强调公司区位优势显著、资产质量优异、成长空间广阔[3][14]
资金再度进场!红利低波ETF(512890)成交4.81亿领跑同类 机构建言掘金银行股机遇
新浪基金· 2025-09-01 09:17
交易表现 - 红利低波ETF(512890)9月1日收盘报1.191元,单日下跌0.25%,换手率2.33%,成交额4.81亿元,居同类ETF首位 [1] - 近5日累计下跌2.30%,近60日累计上涨1.88%,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96% [2] - 日内最高价1.201元,最低价1.186元,振幅1.26%,IOPV(参考净值)1.1900元,折价率0.08% [3] 资金流向 - 近5日资金净流出6643万元,近20日净流出10.4亿元,但近60日仍实现净流入25.1亿元 [2] - 最近3个交易日资金转为净流入1.05亿元,显示流出态势收窄 [2] - 截至8月29日,ETF流通规模达206.33亿元 [2] 持仓结构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27.46%,以银行为主,包括成都银行(持仓占比3.13%)、兴业银行(2.97%)、四川路桥(2.92%) [4] - 持仓股当日表现分化:四川路桥上涨2.89%,渝农商行上涨1.43%,而兴业银行下跌2.68%,大秦铁路下跌2.22% [3] - 多只银行股持仓较上期显著增加,兴业银行增持36.98%,大秦铁路增持44.47% [4]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绩释放边际好转信号,制度层面有望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4] - 建议关注两类银行:高股息率、资产质量安全的银行(如成都银行、江苏银行),以及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 [4] 产品概况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成立于2018年12月,累计回报率138.34%,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 [5] - 在502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54,体现红利低波策略的长期优势 [5]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07466、C类007467等)参与 [5]
成都银行跌2.00%,成交额5.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59.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4
股价表现与市场交易 - 9月1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8.10元/股 总市值767.16亿元 成交额5.09亿元 换手率0.6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59.76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94%和5.5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09%和23.5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6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61%、-3.57%、-1.52% [1]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 同比增长7.2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5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01.26亿元 [2] - 股东户数4.46万户 较上期减少1.83% 人均流通股94,868股 较上期增加1.87% [1] 机构持仓与市场定位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47亿股 较上期增持4398.6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2]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4534.71万股 较上期增持407.06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2] - 公司属于银行-城商行行业板块 概念标签包括破净股、低市盈率、MSCI中国等 [1]
16家公司重要股东开启增持模式 累计增持7.92亿元(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2:02
股东增持总体情况 - 近5个交易日共有16家公司股份获重要股东增持 累计增持数量8080.91万股 增持金额合计7.92亿元 [1] - 同期共有131家公司重要股东涉及减持 合计减持金额96.88亿元 [1] - 增持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 增持金额最多的是同济科技 累计增持2606.99万股 增持金额2.92亿元 [1] 重点增持公司表现 - 华熙生物增持量211.77万股 增持金额1.22亿元 [1] - 汇成股份获股东增持8352.53万元 增持金额位居第三 [1] - 陆家嘴获增持7次 华熙生物增持3次 成都银行增持2次 [1] 板块与行业分布 - 创业板增持6616.85万元 主板增持5.18亿元 科创板增持2.08亿元 [1] - 重要股东增持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 公用事业等行业 分别包含2股 [1] - 创业板有2只 主板包含11只 科创板有3只 [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获股东增持个股近5日平均上涨0.82% 整体弱于沪指表现 [2] - 同济科技涨幅9.58% 开勒股份涨幅8.44% 安通控股涨幅8.00% [2] - 明冠新材下跌7.44% 晋西车轴下跌6.30% [2] - 际华集团净流出资金2.75亿元 三峡能源净流出资金2.35亿元 [2]
巴蜀金融“答卷人”!成都银行 2025 半年报解锁“规模质效”双优密码
四川日报· 2025-08-31 22:0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5.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 [2]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221.09亿元,增幅9.77%,存款总额达9834.81亿元,增幅11.02%,个人存款增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2] - 发放贷款总额8346.28亿元,增幅12.40%,增速高于资产规模,信贷资源精准投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2] 盈利结构与效率 - 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同比增长7.59%,主要动力来自贷款规模扩张与资产收益优化,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3% [3] - 公司贷款年化平均利率4.26%,个人贷款年化平均利率3.12%,非息业务中投资收益达22.66亿元 [3] - 成本收入比降至23.18%,较上年同期下降0.61个百分点,显著低于2024年A股上市银行31.56%的平均水平 [3] 业务创新与市场地位 - 信用债承销份额124.29亿元,承销债券37只,两项指标均位列四川省第一,金融服务覆盖省内75%的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 [3] - 在英国《银行家》"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列第170位 [1] - 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及余额较上一轮规划期分别增长超100%和120%,异地分行存贷款增量占比均超30% [8] 战略领域发展 - 科技金融领域服务覆盖成都市8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户数1057户,贷款金额突破213亿元 [4] - 绿色金融领域完善绿色信贷体系,优化"川碳快贴"专项工具,推动绿色产业项目落地 [4] - 普惠金融领域通过"润园惠企"行动对接超3000户园区企业,"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金额居成都市第三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 [5][6] 风险管理与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66%,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452.65%,贷款拨备率2.98% [7] - 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二期等项目提供专项信贷支持,申报及发行专项债超450亿元,向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 [7] 客户服务与区域贡献 - 推进网点适老化改造和线上适老界面开发,智慧投行系统与中小微企业资金流管理系统投产 [6] - 服务制造业企业超1800户,为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注入资金超160亿元 [7] - 完善"两图一表"行业研究体系,绘制16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图谱,深化客群分层分类经营 [8]
三家银行拟联合申设理财公司?相关方回应:暂无确切消息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10:16
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和四川银行计划联合申设银行理财公司 开创中资银行合资设立理财公司先例 符合区域战略需要并降低单家银行财务负担 [1][2][4] - 理财子公司行业已形成32家机构 其中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及6家合资公司 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格局 [1] - 新设理财公司面临头部机构规模优势与渠道壁垒 需通过联合模式整合资源 聚焦本地化服务和特色产品开发实现差异化竞争 [1][4][5] 行业竞争格局 - 理财公司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头部机构已建立显著规模优势和渠道壁垒 [1] - 后成立机构面临竞争压力 单家中小银行难以与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抗衡 [1][4] - 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更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和投资者利益 具备优秀投资管理能力和风控水平的机构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5] 联合设立动因 - 有效分摊10亿元人民币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降低单家银行财务负担 [2] - 整合团队资源、技术平台和合规体系 减少重复建设成本并提升人员使用效率 [3] - 符合监管部门支持中小银行联合组建理财公司的政策导向 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相契合 [2] 运营挑战 - 股东方存在资产规模、客户基础差异 可能导致战略诉求与利益考量分歧 [3] - 不同银行的企业文化可能在产品研发、信贷文化、利润分配机制等关键问题上产生冲突 [3] - 来自不同银行的团队成员需要磨合期 协作效率面临挑战 [3] 区域化发展策略 - 深耕本地特色资源 契合当地居民与企业个性化理财需求 [5] - 形成区域金融服务合力 服务成渝地区实体经济发展 [2] - 通过创新产品与稳健运营在市场站稳脚跟 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类似联合申设案例 [5]
成都银行(601838):2025年半年报点评:规模保持较快扩张,盈利表现优异
国信证券· 2025-08-29 13:53
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营收增长稳定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70亿元 同比增长5.91%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74个百分点 [1] - 盈利表现优异 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 同比增长7.29%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65个百分点 [1] - 年化加权ROE达15.88% 虽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 仍居同业前列 [1] - 公司处于优势明显的川渝核心区位 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4] 规模扩张 - 总资产保持较快增长 2025年6月末总资产超过1.37万亿元 同比增长14.32% [2] - 贷款规模显著扩张 上半年贷款(不含应计利息)达8334亿元 同比增长17.96% [2] - 上半年累计新增信贷投放921亿元 其中对公贷款投放664亿元 个人贷款投放206亿元 票据贷款投放51亿元 [2] - 对公贷款相比去年同期少增102亿元 个人贷款多增10亿元 票据增量较为显著 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92亿元 [2] - 6月末贷款较年初增长12.42% 存款较年初增长11.22%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 较年初下滑0.45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 - 净息差1.62% 同比下滑4bps 较2024年全年下滑4bps 边际变化相对稳定 [3]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59%至97.66亿元 [3] - 非息净收入同比微降0.16%至25.04亿元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8亿元 同比下降45.13% [3] - 投资净收益22.66亿元 同比增长13.07%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66% 环比保持稳定 处于较低水平 [3] - 拨备覆盖率452.65% 较3月末下降3.35个百分点 仍保持较高水平 [3] - 关注率0.44% 较3月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不良生成率0.35% 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 仍处于较低水平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151/162亿元 同比增速8.8%/7.6%/7.7% [4] - 摊薄EPS为3.29/3.54/3.82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5.6/5.2/4.8倍 PB为0.85/0.76/0.68倍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45.54亿元 同比增长6.8% [5][9] - 预计2025年总资产达1.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3.0% [9] - 预计2025年贷款规模8414亿元 同比增长17.0% [9] - 预计2025年存款规模1018.74亿元 同比增长15.0% [9] - 预计2025年ROA为1.04% ROE为16.7%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