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证券(601788)
icon
搜索文档
高瑞东新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0:29
公司高管变动 - 高瑞东于2025年9月2日新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1] - 高瑞东曾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战略发展部员工、经理、高级副经理 [1] - 高瑞东在证券行业历任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高级分析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及执行董事 [1] 职业履历详情 - 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光大证券担任研究所副所长及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1] - 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光大证券担任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并全面负责部门日常管理工作 [1] - 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升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及首席经济学家 [1] - 2024年5月至2025年8月兼任光大证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1]
谁是最强卖方研究机构? 2025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榜揭晓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0:19
卖方研究行业格局 - 卖方研究业务被视为证券行业的皇冠明珠 彰显券商专业能力 综合影响力和业务操作水平 并对投行 自营 资管 财富管理等业务有强带动作用[2] -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金额总量与排名是衡量卖方研究能力的核心指标 2025年上半年佣金排名直接反映公募基金研究和服务能力强弱[3] 头部阵营竞争态势 - 中信证券以3.19亿元总佣金稳居第一 市场份额7.13% 保持断层领先地位[5][8] - 合并后的国泰海通证券以2.68亿元佣金收入位列第二 但与中信证券存在20%以上差距[4][5] - 广发证券以2.5亿元总佣金排名第三 市场占比近6% 与国泰海通佣金接近 未来榜眼之争将格外激烈[6][7] - 长江证券以2.3亿元佣金排名第四 是逆袭前三名的强有力候选机构[10] - 华泰证券以2.22亿元佣金排名第五 秉承低调潜行特点[10] - 前十名券商包括中信建投 兴业证券等传统卖方研究团队 佣金收益接近 存在向上冲击可能[10] 逆袭表现突出机构 - 浙商证券以1.66亿元佣金排名第六 同比增长率-5.55% 2020年以来持续逆袭 创历史最好排名[11][13] - 申万宏源以1.53亿元佣金排名第九 同比增长率-9.23% 上演老牌研究机构复兴之路 排名上升多位[11][13] - 中金公司以1.49亿元佣金排名第十 同比增长率-1.47% 在前十大券商中同比表现最好 显示研究实力受认可[12][13] 准一线阵营格局 - 第11至20名券商构成准一线梯队 竞争胶着 集中在亿元俱乐部门槛[14] - 天风证券以1.35亿元位列第11 招商证券和东吴证券均在1.34亿元水准 难分伯仲[14][15] - 国信证券佣金1.23亿元 华创证券1.10亿元 国海 国元 东方 民生 中泰均在1.02–1.07亿元区间[14][15] - 十家机构合计佣金约11.95亿元 与排名前五的单家体量相当 处于量的分食状态[14] 合并重组影响 - 国联民生证券因合并节奏较晚 在统计中被分为民生证券和国联民生两个平台[16] - 若合并计算 国联民生证券佣金收入可能超越浙商证券跻身行业前六名[16] - 2025年末前十名席位大概率将容纳国联民生证券 证券业并购活动可能风起云涌[16] 长尾机构表现 - 第21至30名券商分仓规模落在0.45—0.95亿元区间 单家平均约0.63亿元 属于亿元门槛以下长尾带[18] - 华源证券同比增长2160.31% 华福证券同比增长311.41% 呈现井喷式增长[18][19] - 华福证券引入知名分析师任志强担任研究所所长 刘洋担任副所长[19] - 华源证券前身为九州证券 2024年加大卖方团队扩容 引入近30位分析师 包括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 研究所所长刘晓宁[19] - 长尾不再沉默 新的变量正在酝酿[19]
河钢股份: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8:16
发行人概况 - 公司名称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385号 [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兰玉 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为王文多 [4] - 联系电话0311-66770709 联系传真0311-66778711 [4] 受托债券基本情况 - 23HBIS02债券代码148477 SZ 期限3年 利率3.50% 发行规模10亿元 余额10亿元 [1][4] - 24河钢Y1债券代码148794 SZ 期限3+N年 利率2.46% 发行规模7亿元 [1][3] - 24河钢Y2债券代码148795 SZ 期限5+N年 利率2.61% 发行规模8亿元 [1][3] - 25河钢Y1债券代码524154 SZ 期限3+N年 利率2.70% 发行规模10亿元 [1][5] - 25河钢Y2债券代码524208 SZ 期限3+N年 利率2.48% 发行规模15亿元 [1][5] - 所有债券还本付息方式均为按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 募集资金用途均为偿还到期债务 [4][5] 重大事项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5] - 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 影响分析 - 取消监事会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管理 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 - 债券受托管理人已与发行人进行沟通并出具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6] - 受托管理人将持续关注债券本息偿付及其他重大影响事项 [6]
光大证券:量价齐升助力中国宏桥业绩同比高增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04 05:4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0.4亿元 同比增加10.1% 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 同比高增35%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亿元/266.0亿元/287.1亿元 分别上调5.8%/5.6%/3.4% [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8.1/7.5倍 维持增持评级 [1] 成本与销售表现 - 上半年铝合金产品销量290.6万吨 同比增加2.4% 氧化铝产品销量636.8万吨 同比增加15.6% [1] - 铝合金产品平均销售价格17853元/吨 同比增长2.7% 氧化铝平均销售价格3243元/吨 同比增长10.3% [1] - 主要原料成本下滑 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平仓25H1均价675.67元/吨 同比下跌22.8% [1] 铝价与行业需求 - 截至2025年8月25日国内电解铝价格20820元/吨 较年初提升4.7% [2] - 2025年国内铝消费总量预计5435.49万吨 同比增加1.46% 剔除出口后国内消费同比增速3.06% [2] - 新能源汽车、输电线、空调等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 铝材净出口、光伏、房屋建筑为拖累项 [2] 股东回报与回购 - 计划购回股份总金额不低于30亿港元 2025年6月13日派发股息每股102港仙 [3] - 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 2023年度为每股63港仙 按除权除息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11% [3] 行业政策影响 - 电解铝行业或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已于2024年3月15日就相关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4] - 火电生产电解铝的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吨 水电生产仅为1.8吨 火电铝将面临成本上行压力 [4]
光大证券:量价齐升助力中国宏桥(01378)业绩同比高增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5:3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0.4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35% [1] - 铝合金产品销量290.6万吨,同比增长2.4%,氧化铝产品销量636.8万吨,同比增长15.6% [2] - 铝合金平均售价17853元/吨,同比增长2.7%,氧化铝平均售价3243元/吨,同比增长10.3% [2] 成本与价格 - 主要原料动力煤均价675.67元/吨,同比下降22.8% [2] - 国内电解铝价格20820元/吨,较年初上涨4.7% [3] - 火电生产电解铝的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吨,水电生产仅1.8吨 [5]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247.3亿元/266.0亿元/287.1亿元,分别上调5.8%/5.6%/3.4% [1]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8.1/7.5倍 [1] 行业需求 - 2025年国内铝消费总量预计5435.49万吨,同比增长1.46%,剔除出口后增速达3.06% [3] - 新能源汽车、输电线、空调等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光伏、建筑及出口为拖累项 [3] 股东回报 - 计划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30亿港元 [4] - 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2023年度为63港仙,按除权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达11% [4] 政策动态 - 电解铝行业或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火电铝面临成本上行压力 [5] - 行业节能降耗和水电铝价格溢价预期提升 [5]
宇环数控:接受光大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4:31
公司动态 - 宇环数控于9月2日和9月3日接受光大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1] - 公司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易欣等人参与调研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1] 行业观察 - AI内容强制标识首周实测显示抖音、小红书、微博存在自动识别失灵问题 [1] - AI应用出现文本漏标现象 视频会员服务支持去水印功能 [1]
光大证券研究所原所长高瑞东正式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新浪财经· 2025-09-04 04:28
高管变更 - 高瑞东正式出任光大保德信基金总经理 任职日期为2025年9月2日 [1] - 贺敬哲不再担任代理总经理 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 [1] - 高瑞东此前已卸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职务 [1] 公司背景 - 光大保德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 注册资本为1.6亿元人民币 [1] - 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 [1] 人事调整安排 - 光大证券研究所日常事务将由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1]
光大证券举办2025年秋季上市公司交流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3:45
会议概况 - 光大证券于9月2日至3日在深圳举办2025年秋季上市公司交流会 [1] - 会议汇聚近200家优质上市公司和上百家知名机构投资者 [1] - 会议举办数百场公司交流活动 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深度对话 [1] 参会机构 - 机构投资者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知名机构 [1] - 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 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1] 会议主题 - 聚焦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发掘A股和港股投资机遇 [1] - 关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变革对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塑 [1] - 探讨科技创新、反内卷与新消费交汇孕育的投资机遇 [1] 市场环境 -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步履铿锵 投资者信心持续高涨 [1] - 资本市场乘势而上 呈现改革深化与活力迸发态势 [1] 公司战略 - 光大证券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 - 公司深入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卖方研究与国家宏观战略深度融合 [1] - 坚持专业研究、深度研究和价值挖掘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 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 [1]
光大保德信基金新聘高瑞东为总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9-04 03:05
公司高管任命 - 光大保德信基金任命高瑞东为公司总经理 自2025年9月2日起生效[1][2] - 贺敬哲不再担任代理总经理职务 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总监、首席信息官[1] 新任高管背景 - 高瑞东拥有中国国籍 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学位 持有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2] - 历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高级副经理 中泰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及执行董事[1][2] - 2020年12月至2024年5月在光大证券历任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及首席经济学家[1][2] - 2024年5月至2025年8月在光大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兼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1][2]
“天价”劳动纠纷引关注 光大证券能否重回“百亿营收俱乐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25亿元 同比增长22.49% 归母净利润16.83亿元 同比增长21.03% [1][4]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43亿元 同比增长10.09% [1][4] - 拟每股派现0.1095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05亿元 [1] 业务集群业绩分化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26.57亿元 同比增长33% 营收占比52% [5][6] - 投资交易业务收入6.19亿元 同比增长45% 营收占比12% [5][7] - 企业融资业务收入3.83亿元 同比下降16% 营收占比7% [5][7] - 股权投资业务亏损0.62亿元 同比下降13% [5][8] - 机构客户业务收入5.81亿元 同比增长8% 营收占比11% [5][11]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67亿元 同比增长12% 营收占比11% [5][12] 财富管理业务亮点 - 客户总数687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6% 新开户43.5万户 同比增长49% [7] - 客户总资产1.4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 [7] - 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市场份额较上年实现正增长 [7] 投行业务表现 - 股权主承销规模9.9亿元 同比下降2.1% 行业排名第32 [8] - IPO项目1家募资5亿元 再融资项目2家承销5亿元 [8] - IPO储备项目3家 排名第19 [8] - 债券承销规模1957亿元 同比增长12.3% 排名第10 [8] 资产管理业务动态 - 光证资管受托规模3225亿元 较年初增长3.6% [12] - 光大保德信资管规模955.68亿元 同比增长4% [12] - 公募资管规模793.36亿元 非货币理财规模611.29亿元 [12] 重要人事调整 - 研究所所长高瑞东卸任 由副所长王一峰接管日常事务 [10][11] - 光证资管董事长熊国兵离任 由总经理乔震代行职责 [11] 诉讼事项 - 劳动争议案终审判决赔偿850.34元 原诉求金额1752.44万元 [13][14] - 另有一劳动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2356.9万元 已于2025年6月30日开庭 [15][16] 历史业绩对比 - 2024年营业收入95.98亿元 同比减少4.32%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0.6亿元 同比下滑28.39%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30.1亿元 同比增长60.6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