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直销银行,溃败无声
36氪· 2025-09-24 11:27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 邮储银行于9月23日公告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承继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1]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背景与定位 - 邮储银行于2020年底获批筹建直销银行 旨在将其作为数字化转型抓手和"试验田"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3] - 该行2022年6月正式开业 运营仅三年多即被合并[3] 邮惠万家银行经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注册用户约2000万 总资产规模120亿元[3] - 2024年存贷款余额大幅收缩 不良率从2.28%升至6.66% 信用减值损失达4.31亿元[6] - 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净亏1.62亿元 2023年净亏2.63亿元 2024年净亏4.15亿元 累计亏损超8.4亿元[7] - 2025年7月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425万元 相关负责人被罚17万元[7][9] 行业环境与竞争态势 - 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发展不顺 百信银行后第二家迟迟未开业[4] - 招商拓扑银行2022年撤回开业申请[4] - 2024年百信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23.74% 不良率上升0.14个百分点[10] - 民营银行2024年净利润187.76亿元同比下降8.14% 不良指标创历史新高[11] 直销银行模式困境 - 直销银行作为无物理网点互联网业务模式 2013年由北京银行首创 2017年数量达114家[12][13] - 多数直销银行仅是母行部门 缺乏资源争夺能力 沦为产品线上销售通道[13] - 手机银行App成为主流服务渠道 直销银行App截至2025年7月仅剩10余家 不足巅峰期十分之一[13][15] - 北京银行2025年退出直销银行市场[15] 战略调整与行业趋势 - 邮储银行指出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格局已形成 合并旨在实现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15] - 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 消费不振、息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使行业承压[10]
邮惠万家银行退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为何仅剩“独苗”?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1:16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 邮储银行公告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注销 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仅剩中信百信银行一家 [1][2] - 合并旨在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整合线上运营经验和业务资源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和运营效率 [1][2]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1.62亿元 -2.63亿元 -4.15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 截至2025年6月末净资产40.42亿元 累计注册用户超2000万人 [2] 直销银行行业现状与挑战 - 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业务功能高度同质化 定位不清晰 内部协同困难 业务同质化导致持续亏损 难与母行共享资源增加综合成本 加速了母行吸收合并进程 [1][3][4] - 直销银行持续降温 2018年全国有96家独立运营直销银行 目前仅剩零星几家 如青岛农商银行直销银行 湖南银行直销银行 [3] - 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净收入28.75亿元 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64%和1.66% 成为国内仅存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4]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 银行业现阶段更侧重细分业务和具体客群的精耕 注重差异化能力打造 创新探索倾向于通过临时团队或新设职能部门而非独立法人架构 [5] - 大型银行采用综合性金融平台作为主流策略 中小银行可通过API输出核心金融能力 构建嵌入性场景服务能力 采用BaaS模式或垂直领域专家型平台模式 [5] - 邮惠万家银行与母行业务重合度高 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客群 合并可整合同业合作资源和客群资源 [2][3]
邮储银行昭通市分行联合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开展“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反洗钱知识宣传”专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9-24 09:51
核心观点 -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因高隐蔽性、复杂价值评估和便捷变现等特点成为洗钱新手段 需加强反洗钱监管和行业培训 [1] - 金融机构联合监管部门开展专项宣传活动 以新施行的《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为核心 提升从业人员反洗钱意识和应对能力 [3][5][6] 活动组织 - 活动由邮储银行昭通市分行联合人民银行昭通市分行反洗钱科、昭通市经侦大队共同开展 采用"送课上门"形式进行现场宣教 [1][3] - 参与单位包括人民银行反洗钱科负责人、经侦大队大队长、银行风险管理及合规部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 [3] 培训内容与形式 - 通过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片展示贵金属洗钱行为的隐蔽性与危害性 并提出具体防范建议 [3] - 重点解读黄金"高价值、易变现、难追踪"特性及被利用洗钱的风险 强调大额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和法律责任 [3] - 培训材料包括宣传折页和精美PPT 通过循循善诱的案例教学实现生动灵现的效果 [5] 覆盖范围与成效 - 活动覆盖昭通市区21家门店、7个品牌(周大福、周大生、中国黄金等) 门店覆盖率近100% [6] - 参训人数达320余人 现场发放宣传折页1600余份 [6] - 有效提升贵金属从业机构反洗钱意识 为构建安全规范的交易环境奠定基础 [6] 后续计划 - 邮储银行将持续承担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常态化推进重点领域反洗钱宣传 [6] - 企业承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对异常情况做到及时登记、处置和上报 [5]
对公贷款成银行增长“胜负手” 行业无还本续贷规模达9.4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9:12
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变化 - 小微企业融资从银行主导转向银行主动寻求贷款客户 银行竞争加剧导致至少10家银行主动对接企业贷款需求[1] - 金融监管总局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发放贷款22万亿元 无还本续贷政策覆盖9.4万亿元贷款[1] 银行对公贷款业务增长 - 邮储银行上半年对公贷款增加5410.98亿元 同比增长14.83% 零售贷款增长1.86%至887.93亿元[4] - 中国银行境内公司贷款余额13.52万亿元人民币 绿色贷款增长17.21%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3% 制造业贷款增长12.99%[4] - 中信银行对公贷款增量2968亿元创历史新高 不良率1.01%较去年末下降 新发生贷款定价3.35%[4] 银行信贷策略创新 - 银行采用国内信用证等创新授信模式 如30%保证金加保证模式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至综合2%[2] - 银行跨区域展业并提供利率优惠 贷款利息相比两年前下降50% 通过服务差异化竞争[3] 区域性银行业务表现 - 重庆银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增加821.49亿元 带动利息收入增长13.93亿元 公司存款规模增长但利息支出下降[5] - 成都银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87% 利息收入增长10.12% 公司存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释放利润空间[5] 重点行业信贷投放 - 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聚焦制造业、"五篇大文章"和特色场景 房地产贷款增量234亿元 资产质量持续提升[5] -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信贷支持实现产能扩张 如企业引进三台全自动机器 累计贷款3000万元用于原材料采购和产能提升[2]
穿越周期 邮储银行锻造韧性经营内生力量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4 09:05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 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 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 在行业息差收窄背景下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保持净息差1.70%的行业领先水平 展现出经营韧性和战略执行能力 [4]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客户贷款总额9.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9% 存款规模突破16万亿元达16.11万亿元增长5.37% 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 [5] - 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 资本充足率14.57%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提升0.96个百分点 得益于完成A股定向增发1300亿元 [9] 业务结构优化 - 公司金融业务高速增长 公司贷款41902.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10.98亿元增长14.83% 公司存款18858.70亿元增加2296.23亿元增长13.86% 成为最大业务亮点 [6] - 零售业务保持稳健 零售信贷增速高于行业平均0.45个百分点 零售AUM规模17.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6% 财富客户持续扩容 50万元以上富嘉客户和600万元以上私行客户数量分别增长9.20%和10.30% [6] - 资金资管业务创新突破 同业融资余额突破9000亿元 质押式同业存款业务量增长超30% 通过精准择时扩表捕捉市场波动机会 [6] 风险管理与科技赋能 - 风控体系全面升级 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 深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 完善风险差异化定价体系 批复客户10629户同比增长超30% [7] - 科技系统效能显著提升 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上线后负载峰值提升超10倍 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日终跑批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7] - 数据应用能力强化 每日处理30亿行为数据支撑智能外呼等业务场景 智能外呼场景转化率提升至15% 反欺诈系统拦截可疑交易同比增长25% [8] - 大模型全面布局 开展230余项大模型场景建设 连续两年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8] 战略落地与特色业务 - 普惠金融优势巩固 依托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 形成差异化核心优势 [9] - 科技金融体系化建设 建立多层次专业机构体系 服务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超20% [9] - 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成立45家绿色金融机构 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 高于各项贷款增速4.60个百分点 [9] - 养老金融形成特色 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千万户 缴存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8.85% 构建"523"综合营销服务体系 [9] - 数字化生态银行建设 手机银行月活客户(MAU)达8599.87万户 [9] 资本管理与发展前景 - 资本补充释放长期潜能 定向增发1300亿元增强信贷扩张和非信贷业务拓展能力 [9] - 分红政策保持稳定 坚持30%分红比例 明确中长期ROE目标 [10] - 发展路径清晰 聚焦"更加普惠 更加均衡 更加稳健 更加智慧 更具活力"的战略方向 [10]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直销银行子公司
观察者网· 2025-09-24 08:57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通过吸收合并方式整合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旨在优化管理架构 提升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1] - 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 资产负债及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接 [1] - 整合线上运营经验和数字化服务能力 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邮惠万家银行在商贸支付结算 个人经营贷款等细分领域的创新经验和风控模式将为母公司数字化业务提供补充 [4] 子公司运营状况 - 邮惠万家银行自2022年开业以来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00万人 资产规模达120亿元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该行净资产为40.42亿元 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人 开户客户1645万人 存款规模72亿元 [2] - 独立运营模式边际效益递减 120亿元资产规模相对于邮储银行整体体量占比较小 [2] 行业转型趋势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从"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 反映传统银行机构数字化能力成熟及资源配置效率要求提升 [1] - 主要商业银行线上化服务水平已达较高程度 手机银行 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基本满足客户日常金融服务需求 [5] -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数量减少 目前仅百信银行正常运营 招商拓扑银行已于2022年终止筹建 [6] 监管与发展方向 - 金融科技创新朝规范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 要求构建全面数字化经营能力包括组织架构 风控体系 客户服务模式等 [6] - 深层次转型需打破部门壁垒 形成一体化数字化运营体系 而非依靠独立子公司进行局部创新 [6] - 数字化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整体服务能力 风控水平和客户体验等综合实力上 [7]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24日涨2.23%,工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2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46
市场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上涨2.23% 领涨个股为工商银行涨幅0.95% [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上涨1.8%至13356.14点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 邮储银行上涨0.17% 而农业银行下跌1.20% [1] 成交情况 - 工商银行成交量为514.21万手 成交额达38.32亿元 [1] - 农业银行成交量最高达474.62万手 成交额为31.34亿元 [1] - 建设银行成交量最低为141.48万手 成交额12.48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25亿元 游资净流入3.04亿元 散户净流入3.21亿元 [1]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2.79亿元 占比8.91% 同时散户净流入1.79亿元 [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出1.40亿元 占比11.20% 游资净流入8717.42万元 [2] - 邮储银行获主力净流入1045.81万元 游资净流入3778.22万元 [2]
直销银行退场,邮储银行为何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36氪· 2025-09-24 07:57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 邮储银行于9月23日公告将100%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1][2] - 吸收合并原因包括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管理成本 邮储银行数字化能力提升 手机银行已成主要服务渠道 合并可整合线上运营经验和人才队伍 减少运营成本[4][5][6] - 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128.28亿元 亏损4.15亿元 不良贷款率6.66% 业务规模较小 吸收合并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实质性影响[8][10] 直销银行行业发展态势 - 直销银行2013年落地中国 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特点 曾被视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式 但随数字化深度转型 其价值被稀释[1][2] - 行业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 超20家银行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 拓扑银行被终止筹备 标志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1][2][3] - 直销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挑战 难以满足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需求 与功能强大的手机银行相比竞争力下降[3] 普惠金融市场环境变化 - 普惠小微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末余额32.93万亿元(同比+14.6%) 授信户数超6000万户 覆盖约三分之一经营主体 2025年6月末余额达35.57万亿元(同比+12.3%)[6] - 大小行贷款利差缩小 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低至2.94% 股份制银行利率为3%多 农商行和城商行多在4%以下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基本解决[6] - 低利率时代银行经营承压 小银行合并重组成大势所趋[7] 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举措 - 公司以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创新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整合内外部数据 在主动授信、场景普惠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 搭建数字普惠"5D"体系[9] - 合并后将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推动技术、数据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 加速"数字生态银行"建设 包括夯实科技能力基座和深化业务经营管理[9] - 线上以手机银行为核心打造个人客户经营主平台 线下以网点构建"点+圈+网"金融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数字化风控和数据安全管理[9][10] 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 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14.57%(较上年末+0.13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较上年末+0.96个百分点) 显示稳健抗风险能力[11]
开业不到四年,邮惠万家银行将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4 04:07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1] - 吸收合并旨在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整合线上运营经验补充线上业务 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管理成本[1] - 邮惠万家银行2022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 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 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截至2024年底邮惠万家银行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100万人 资产总额128.28亿元 净资产41.59亿元[2] - 2024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 同比下降31.55%[2]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上半年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2] 行业格局变化 - 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后 国内独立法人制直销银行仅存百信银行一家[3] 交易影响与业务基础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 吸收合并不会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1] - 邮储银行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 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已形成 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1]
独立直销银行模式受挫邮惠万家三年半亏9.6亿将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05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事件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旨在实现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管理成本 [1]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表现 - 2022年总资产70.22亿元 净资产48.38亿元(低于注册资本) 营业收入1.01亿元 净利润-1.62亿元 [1] - 2023年总资产149.86亿元 净资产45.74亿元 营业收入3.55亿元 净利润-2.63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2024年AUM降至217.28亿元 总资产128.28亿元 净资产41.59亿元 营业收入2.43亿元 净利润-4.15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 [1] - 自成立以来累计总亏损9.58亿元人民币 [1]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行业困境 - 行业三大试点中招商拓扑银行已终止筹备 邮惠万家银行被合并 仅剩中信百信银行独立运营 [2] - 面临三线竞争压力:母行手机银行App竞争 大中型银行手机银行竞争 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竞争 [3] - 存在规模不经济魔咒:高昂科技投入与获客成本难以覆盖 息差收窄背景下盈利困难 [3] - 商业模式存在短板:纯线上模式服务小微企业能力不足 产品与传统银行同质化严重 [3]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 银行线上迁移完成 市场进入饱和竞争阶段 [3] - 百信银行凭借中信银行与百度双重股权结构形成差异化协同优势 [3] - 数字化成功关键在于能力内化与重构 而非形式上的创新子公司 [3] - 创新需证明商业可持续性 长期巨额亏损模式需要战略调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