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公告解读: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新浪财经· 2025-09-23 15:03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以优化管理架构和业务结构 整合资源并降低运营成本 [1] - 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及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需经股东大会和金融监管总局批准 [1] - 此次合并基于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和数字化转型背景 旨在强化线上业务整合与运营效率提升 [1] - 市场关注合并协同效应及长期竞争力提升 9月23日股价上涨1.51%至6.05元/股 总市值7061.36亿元 [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通过吸收合并实现战略整合 重点整合邮惠万家银行线上业务运营经验和资源 [1] - 合并预计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1] - 合并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受实质性影响 符合公司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 [1] 市场表现与预期 - 公告日股价涨幅1.51% 成交额达9.29亿元 但近七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04% [2] - 市场短期可能因投资者情绪出现波动 长期对整合带来的潜在增值持乐观态度 [2] - 协同效应和长期竞争力提升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
旗下直销银行告别“单打模式”!邮储银行将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北京商报· 2025-09-23 14:18
邮惠万家银行吸收合并事件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注销 全部业务由邮储银行承继[1]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 注册资本50亿元 是我国首家国有大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定位服务三农 助力小微 普惠大众[3] - 吸收合并基于邮储银行数字化能力提升 手机银行成为主要服务渠道 为降低运营成本而实施整合[3] 邮储银行合并战略考量 - 实现战略整合 将邮惠万家银行线上运营经验补充邮储银行线上业务[3] - 优化资源配置 吸收业务资源及人才队伍为邮储银行发展注入新动力[3] - 降低管理成本 使资源投入互补性更强领域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3] 邮惠万家银行经营表现 - 截至2025年半年末 资产总额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亏损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4] - 亏损状态难以支撑独立运营 成为吸收合并的重要现实因素[4] 直销银行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独立法人制直销银行仅存百信银行一家 百信银行由中信银行与百度联合设立于2017年11月[5][6] - 2014-2016年直销银行发展达顶峰 超百家银行推出相关业务 后进入整合降温期[5] - 招商拓扑银行作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计划于2022年终止筹备[6] 直销银行模式发展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市场竞争力 难以适应银行业激烈竞争[4] - 独立法人模式需实现与母行真正隔离 做到独立经营和纯线上化 而非仅作为原有业务渠道[6] - 银行业现阶段更侧重细分业务和客群精耕 通过临时团队或新设职能部门而非独立法人架构进行创新探索[7]
甘李药业签订不低于30亿元甘精胰岛素相关供应框架协议丨公告精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3:37
甘李药业巴西合作项目 - 签订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 涉及甘精胰岛素技术转移及产品供应 协议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 履行期限10年[1] 上纬新材控股权变更 - 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 涉及1.21亿股 占总股本29.99%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邓泰华成为实际控制人[2] 保利发展融资计划 - 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规模不超过150亿元 期限不超过10年 募集资金用于偿债、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及并购[3] 拉卡拉股东减持 - 联想控股减持807.81万股 减持比例1.03% 持股比例由25.00%降至23.97% 符合此前披露计划[4] 烽火通信股份回购 - 拟以7500万元-1.5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40.53元/股 全部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5] 华菱线缆收购计划 - 拟现金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加速切入机器人及高频传输业务领域[6] 贵广网络传闻澄清 - 澄清与华为云算力合作传闻不属实 不涉及酒企重组及云上贵州企业重组事项[7] 东山精密境外上市 - 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推动国际化战略发展及海外业务布局[8] 沃尔核材子公司投资 - 控股子公司上海科特拟投资10亿元建设新材料项目 用于动力电池防护制品及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9] 超讯通信减持完成 - 董事监事及董事会秘书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合计减持1.46万股、3700股及4400股[10] 国家电网项目中标 - 中国西电14家子公司中标16.4064亿元输变电项目 平高电气中标13.69亿元项目 西力科技中标5783.28万元采购项目[15] 医药行业进展 - 甘李药业签订30亿元供应框架协议 康泰医学超声诊断系统获CE证书 恒瑞医药SHR7280片上市申请获受理[15] - 科兴制药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佰仁医疗射频消融系统进入创新审查程序[16] - 东诚药业225Ac—LNC1011注射液获批开展前列腺癌临床试验[16] 战略合作与合同 - 万安科技控股子公司获2.8亿元集中采购定点 久吾高科签订8150万元膜处理系统采购合同[15] - 富煌钢构与二十二冶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洲际油气签署伊拉克原油承销框架协议[15] 股份增持与回购 - 华凯易佰罗春计划增持不低于2000万元股份 神马股份拟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16] 股东减持动态 - 中天火箭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博众精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减持549.59万股[16] - 福龙马原监事减持19.96万股 东田微特定股东减持45.89万股[16] 其他重大事项 - 欧林生物筹划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 维信诺开展昆山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15][16] - ST景谷控股股东无偿赠与博达数科51%股权 主要资产为智算服务器设备[10]
邮惠万家银行拟并入邮储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
新浪财经· 2025-09-23 13:17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 财产 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益不受影响[1] - 该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需提交股东大会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实质性影响[1]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服务三农 助力小微 普惠大众[3] 行业整合趋势 - 邮储银行此次调整属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普遍现象 2023年以来至少19家银行整合直销银行服务 包括民生银行 汉口银行 东莞银行等[1] - 北京银行于2023年5月26日公告将直销银行APP服务整体迁移至手机银行 并于6月25日完成迁移[1] - 直销银行成立初衷为通过无实体网点纯线上服务打破地域限制 2019年全国数量达116家 其中城商行占53.3% 农商行占24.4%[1] 业务效率优化 - 吸收合并有助于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1][3] - 整合后可吸纳邮惠万家银行人才队伍与优秀经验 对线上业务形成强力补充 实现"1+1>2"发展合力[3] - 直销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与获客成本高挑战 难以满足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需求 独立存在价值被稀释[2] 数字化转型举措 - 夯实科技能力基座 提升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推进前台业务服务 中台产品风控 后台运营管理数智化转型[3] - 深化业务经营管理 围绕全客户 全旅程 全产品 全渠道 全场景重塑体验 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4] - 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 强化数据安全精细化管理 提升风险识别与安全分析能力[4]
开10张信用卡领一辆自行车,这些银行员工“拼”了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55
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活动 - 近10家银行联合开展办信用卡送自行车活动 包括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广发银行 中信银行 平安银行 兴业银行 华夏银行 上海银行 [5] - 活动要求客户办理2-10张信用卡可领取不同价位自行车 最低需办2张卡领取价值七八百元自行车 最高需办10张卡领取价值2000元以上自行车 [4] - 活动支持多人拼单办卡 也允许单人同时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 现场还提供行李箱等礼品 办理1张信用卡可领取行李箱 [7][11] 活动实施细节 - 活动在北京朝阳区和海淀区商场同步开展 计划赠送10000辆自行车 客户领取组装好的自行车需支付20元组装费 [5][8][10] - 银行通过扫描身份证确认新客户资格 各银行派驻工作人员现场办理 活动主办方提供资源 多家银行联合采购获得优惠价格 [5][6][8] 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总量为7.15亿张 较上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连续11个季度下滑 较2022年6月末8.07亿张减少9200万张 [14] - 上半年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6亿元 下降2.56% 12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11.47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14][15] - 10家银行信用卡流通卡合计8.9亿张 较去年同期减少391万张 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出现缩水 [15] 业务转型建议 - 专家建议银行动态调整战略 适当加大投入 坚持差异发展 严格风险管理 用好金融科技 [15] - 应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 推出服务乡村振兴 新市民等专属信用卡 灵活确定信用卡产品利率 [16] - 线上信用卡业务或将成为发展第二曲线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和线上产品创新 [16]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又一家直销银行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9-23 12:55
行业趋势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直销银行业务正被逐步关停或整合 已有超20家银行采取类似行动 [2] - 直销银行初期因线上化和低成本特性受关注 但当前独立存在价值已被大幅稀释 [2] - 行业向"一体化运营"转变 与功能日益强大的手机银行相比 直销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和获客成本高挑战 [2] 公司行动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合并后子公司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1]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服务三农 助力小微 普惠大众" [2] - 吸收合并旨在有效利用资源 降低全行运营成本 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2] 财务影响 - 本次吸收合并不会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因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 邮惠万家银行存量贷款 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 资金和贷款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未来业绩影响较小 [3] 战略考量 - 邮储银行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 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 [2] - 吸收合并有助于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 [2] - 客户相关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 已签署合同协议继续有效 [1]
金融圈大消息!邮储银行拟吸收合并 这家银行将被注销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2:33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2] - 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全部业务、财产及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符合公司长期战略规划[4][5] - 合并目的包括实现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及降低管理成本 线上运营经验将补充邮储银行线上业务[5] 交易执行安排 - 董事会已于9月23日审议通过吸收合并议案 后续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5] -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 已签署合同协议继续有效 客户权利义务不受影响[5] - 该交易不会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6] 子公司业务概况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 注册于上海 为邮储银行全资子公司[7]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资产总额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累计注册用户超2000万人[8] - 该行定位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与科技创新的平台 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7]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业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 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8] - 多家银行整合旗下直销银行或数字金融子公司 行业从"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8] - 邮储银行此次调整反映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资源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的普遍趋势[8]
金融圈大消息!邮储银行拟吸收合并,这家银行将被注销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2:32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1] - 吸收合并后邮储银行将承继邮惠万家银行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3][4] - 合并目的包括实现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及降低管理成本[4] 运营与财务影响 - 邮储银行称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5] - 邮惠万家银行资产总额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7] - 邮惠万家银行累计注册用户超2000万人(截至2025年6月末)[7] 数字化转型进程 - 邮储银行通过合并整合线上运营经验以强化线上业务能力[4] - 邮惠万家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试验田 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7] - 公司近年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4]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业数字化从"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阶段[8] - 行业逻辑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8] - 多家银行整合直销银行或数字金融子公司成为普遍现象[8] 交易执行安排 - 合并议案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 将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 - 需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实施[4] -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4]
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这家大行这样回应!
金融时报· 2025-09-23 12:32
吸收合并背景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并注销其独立法人资格 全部业务、财产及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利义务不受影响且已签署合同继续有效[3]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注册地上海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规模达120亿元(年均增速29%)存款72亿元(年均增速120%)开户客户1645万人[3]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3] 战略整合原因 - 吸收合并符合邮储银行长期战略规划 初衷是依托邮惠万家线上优势弥补物理网点覆盖局限 解决纯线下零售金融服务成本高、风险大的发展难题[4] - 因银行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快 手机银行功能迭代和电子渠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邮惠万家线上运营优势不再明显[4] - 通过整合邮惠万家线上运营经验 形成线上业务"1+1>2"的发展合力[4] 资源配置优化 - 邮惠万家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积累的专业人才队伍 可依托邮储银行多元业务场景和资源支撑体系融入更大发展平台[4] - 吸收合并后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避免重复建设IT系统及运营风控队伍 资源可投入互补性更强领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5] 财务影响分析 - 作为100%控股全资子公司 吸收合并对邮储银行集团当期财务报表基本无影响[6] - 集团合并层面不改变可控经济资源 不影响对外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银行单体报表增加相关资产负债项目 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并承接累计留存收益[7] - 长远看邮惠万家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规模较小 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未来业绩表现整体影响较小[7] 客户业务处置方案 - 个人贷款业务采取逐步关停新增授信和支用 缩短新增支用期限 结余贷款自然消亡退出 股东会公告日停止新增授信 吸收合并日停止存量授信新增支用 业务由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接续管理[8] - 个人客户、账户、存款及支付结算业务全量平稳迁移至邮储银行 确保客户对主体变更"无感"[8] - 代销理财业务由邮储银行承接销售管理 合并前后系统平稳迁移 存量客户资产不受影响 新增理财交易转至邮储银行系统操作[8] - 资金同业业务合作机构均为母行客户 吸收合并后由母行继续服务[9] 资本充足率影响 - 吸收合并对集团口径数据无影响 法人口径因子公司资本耗用较低 合并后资本充足率略有提升[10] 数字化转型举措 - 夯实科技能力基座 提升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推广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 推进资金及财务核心系统建设[11] - 深化业务经营管理 线上以手机银行为核心打造个人客户经营主平台 升级"邮你同赢"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11] - 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决策分析能力 赋能基层业务拓展 实现内部经营管理降本提效[11] - 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 升级反欺诈系统和信用审批系统 完善零售及非零售模型 构建智能电诈风险画像[11] - 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 推进数据安全精细化管理 建设监测系统与智能化安全运营平台 提升风险识别与安全分析能力[11]
邮储银行:关于监事长辞任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2:08
人事变动 - 邮储银行监事长及股东代表监事陈跃军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提交辞呈 [1] - 辞任职务包括监事长和股东代表监事两项 [1] - 辞任生效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