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601658)

搜索文档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之:不良贷款证券化原理和作用详解
数说者· 2025-09-25 23:32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化作为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对银行存在负面影响 包括利润侵蚀 时间优势缺失 清收资源侵占和可替代性 本质是融资手段而非有效处置工具 [10][25][26] 邮储银行案例基础资产特征 - 基础资产为个人信用类不良消费贷款 封包日(2022年5月18日)涉及8,675户借款人及18,529笔贷款 [3] - 入池本息费总额12.01亿元 其中本金11.10亿元 息费0.91亿元 [3] - 预计33个月回收总额2.37亿元 单笔贷款平均本息费余额6.48万元 加权平均逾期期限10.48个月 [3] 证券化产品发行结构 - 发行总额1.82亿元 相当于入池本金金额的16.40% 预计回收金额的76.8% [4][7] - 优先档规模1.42亿元(占比78.02%) 固定利率2.38% 评级AAAsf 预期2024年1月26日到期 [5] - 次级档规模0.40亿元(占比21.98%) 无票面利率 [5] 证券化动因分析 - 银行通过证券化出售11.10亿元不良贷款 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 [9] - 提前获得1.82亿元对价款 若贷款已计提100%拨备可增加等额利润 [9] - 银行继续担任贷款服务机构 收取基本服务费(处置收入总额3%)及超额奖励服务费(剩余金额80%) [9] 证券化实际效果分析 - 封包后5个月实际回收1.05亿元(2022年10月末) 7个月累计回收1.35亿元(2022年末) 均超预期 [11][13] - 10个月累计回收1.82亿元(2023年3月末) 12个月累计回收2.27亿元(2023年6月末) [13][14] - 证券化使银行2022年多收0.47亿元 但拉长周期看反而减少盈利因回收款需支付投资者 [11][14] 时间价值驳斥 - 过渡期(2022年5-10月)回收1.05亿元占对价款57.69% 银行实际可支配资金仅0.77亿元 [15] - 自然清收呈现前高后低特征 平均到账时间仅晚2个月 过渡期资金时间价值损失大于后续收益 [16] - 截至2023年9月末自然清收可达2.67亿元 远高于证券化对价款1.82亿元 [17] 滚动发行负面影响 - 首年证券化对价款可能高于当年清收款(如2020年A产品2亿对价vs1.7亿回收) [18] - 后续年份滚动发行导致清收款合计值远超对价款(如2021年2.7亿回收vs2亿对价) [19] - 持续发行将导致第二年及以后年份出现大幅亏损 [19] 核销清收替代性 - 证券化需核销本金与对价款差额9.28亿元 与直接核销加清收效果无异 [21][22] - 证券化基础资产多为优质不良贷款 侵占清收资源且放弃风险分类上调可能 [24] - 通过核销消耗拨备可处置更符合条件的不良贷款 证券化实际成本高昂 [24] 结论性观点 - 证券化使银行长期回收金额减少 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25] - 时间优势不存在 滚动发行加剧盈利压力 [25][19] - 传统核销与清收手段可完全替代证券化作用 [22][26] - 证券化本质是融资手段 用于不良处置可能沦为粗放式表演 [26]
大消息!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大行集体宣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2:45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银行相继公告撤销监事会 公司章程修订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1][5][6] - 工商银行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年会审议通过撤销监事会议案 并于近日获监管批复 [1][3] - 邮储银行虽未发布公告 但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资料显示拟撤销监事会 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待股东大会审批 [6] 监事会职能转移 - 银行撤销监事会后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 [5][6][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具备财务、法律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 在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方面具备更强专业能力 [7] 监事人事变动 - 工商银行黄力、张杰、刘澜飚不再担任监事 [1][3][5] - 中国银行魏晗光、贾祥森、惠平、储一昀不再担任监事 [5] - 农业银行邓丽娟、黄涛、汪学军、刘红霞、徐祥临、王锡锌不再担任监事 [5] - 建设银行林鸿、刘军、赵锡军、刘桓、贲圣林不再担任监事 [6] - 邮储银行监事长陈跃军因退休于2025年9月23日辞任 [6]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允许金融机构设置审计委员会代替监事会 [7] - 撤销监事会旨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解决职能重叠问题 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决策效率 [7] - 五家国有大行监事长已于2022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相继辞任 [7]
筑牢金融“防护盾”,守好群众“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9-25 22:27
活动概况 - 邮储银行青岛分行于2025年9月15日至21日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2] - 活动核心目标包括普及金融知识 提示金融风险 优化金融服务 弘扬诚信文化 [3] - 分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由分行领导牵头 制定"一区一策""一群一策"精准宣教模式 [3] 重点人群宣教措施 - 城阳区支行联合公安民警向200余名老年人开展反诈宣传 覆盖保健品虚假宣传 冒充亲属借款 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套路 [4] - 西海岸新区分行在灵山卫街道大集开展防非宣教活动 聚焦民间投融资中介 养老 涉农等案件高发领域 [4] - 即墨区支行和平度市支行分别进入高级中学和技师学院 针对青少年开展"校园贷""刷单返利"等诈骗防范教育 [5] - 崂山区支行在京东Mall家电展区设立宣传点 采用"优惠权益+风险提示"双线模式 解析假冒电商客服诈骗手法 [5] - 分行深入新希望六和集团举办企业员工金融知识讲堂 覆盖电信诈骗 征信修复骗局等内容 [5] 农村地区拓展计划 - 分行实施"村村通"计划 以村级金融服务站为核心 延伸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至乡村 [5] - 服务站承担金融宣传 纠纷调解 社情民意收集 基础金融咨询等多重功能 [6] - 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乡村金融宣讲团 用方言讲解假良种骗局 虚假农业合作社集资等案例 [6] 创新宣传方式 - 通过数字人主播和真人员工拍摄金融短剧 再现常见诈骗场景 [8] - 微信公众号发布4篇原创专题图文 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篇和以案说险专题 [8] - 手机银行App在关键交易环节推送风险提示弹窗 进行一对一适当性提醒 [8] - "3·15"期间联合媒体举办直播活动 在线解答理财误区 非法集资识别等热点话题 [8] 行业规范与风险防控 - 严格执行金融产品 销售渠道 目标客户"三适当"原则 [3] - 组织多场对内培训 强化客户经理和柜员的消保意识与合规技能 [3] - 曝光代理退保 虚假征信修复 非法校园贷等"金融黑灰产" [9] - 发挥银行一线员工作为"反诈前哨"作用 提升全民防骗能力 [9]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进社区 进农村 进校园 进商圈 进企业"的五进宣教模式 [10] - 构建长效稳固的金融知识普及机制 [10]
大消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六大行集体宣布:这一机构,不再设立!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6:12
国有六大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 [2][4][6][7][8] - 工商银行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章程修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以批复文号金复〔2025〕564号核准新章程 [2][4] -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及建设银行均在近日获监管核准章程修订 自核准之日起撤销监事会 [6][7] - 邮储银行通过2025年8月29日董事会审议相关议案 待股东大会审批 调整自章程获核准之日起生效 [7] 监事职务变动情况 - 工商银行监事黄力、张杰和刘澜飚不再担任职务 中国银行监事魏晗光、贾祥森、惠平、储一昀不再任职 [6] - 农业银行监事邓丽娟、黄涛、汪学军、刘红霞、徐祥临、王锡锌不再担任职务 [6] - 建设银行监事林鸿、刘军、赵锡军、刘桓和贲圣林自2025年9月23日起不再任职 [7] - 邮储银行监事长陈跃军于2025年9月23日因退休辞任 [7] - 五家大行监事长已于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相继辞任 包括工商银行黄良波(工作变动)、农业银行王敬东(年龄)、建设银行王永庆(年龄)、中国银行张克秋(年龄)及交通银行徐吉明(岗位调整) [8] 监管政策背景与改革动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2月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允许金融机构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 [8] - 撤销监事会旨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解决传统监事会职能有限及与董事会职责重叠问题 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决策效率 [8]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具备财务、法律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 在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方面更具专业优势 [8] 配套治理规则更新 - 工商银行同步生效《股东会议事规则(2025年版)》《董事会议事规则(2025年版)》及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工作规则 [4] - 邮储银行《监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相应废止 [7]
国有六大银行同日官宣,不再设立监事会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6:12
核心事件 - 国有六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于9月25日集体宣布不再设立监事会 [2][7][8][9] - 公司章程修订均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撤销监事会及监事职位 [2][4][7][8][9] - 邮储银行相关议案尚待股东大会审批 其他银行已生效 [9] 监管背景 -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 允许金融机构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职能 [10] - 新规要求审计委员会由具备财务、法律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 强化专业监督能力 [10] 公司治理调整 - 工商银行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年会审议通过章程修订 监事会撤销后黄力、张杰、刘澜飚不再担任监事 [2][4][7] - 中国银行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监事会职权 魏晗光、贾祥森、惠平、储一昀离任监事 [7] - 农业银行监事会撤销后邓丽娟、黄涛等6人不再担任监事 [7] - 建设银行自2025年9月23日起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能 林鸿、刘军等5人离任监事 [8] - 邮储银行拟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监事长陈跃军于9月23日因退休离任 [9] 行业治理趋势 - 撤销监事会旨在解决职能重叠问题 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10] - 简化治理层级可降低管理成本 加速决策流程 [10] - 五家国有大行监事长已于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相继辞任 [9]
大消息!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六大行集体宣布:这一机构,不再设立!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6:08
公司治理结构变革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于9月25日同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相关公司章程修订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2][6] - 邮储银行虽未发布公告,但同日披露的股东大会资料显示拟不再设立监事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待股东大会审批 [7] - 自公司章程核准之日起,各银行监事会及监事依法撤销,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时废止,原任监事均确认与银行无不同意见且无其他需告知股东事项 [6][7] 职权承接安排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将全面承接原监事会职权,包括行使《公司法》及其他法律、监管法规规定的监督职能 [6][7] - 审计委员会通常由具备财务、法律等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在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方面具备更强专业能力 [8] 人事变动情况 - 五大行监事长已于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相继辞任:工商银行黄良波(工作变动)、农业银行王敬东(年龄)、建设银行王永庆(年龄)、中国银行张克秋(年龄)、交通银行徐吉明(岗位调整) [8] - 邮储银行监事长陈跃军于9月23日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任 [7]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在董事会设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而不设监事会 [8] - 撤销监事会旨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解决传统监事会职能有限、与董事会职责重叠的问题,通过简化治理层级降低管理成本并提升决策效率 [8]
银行投资基金:现状洞察、费改破局与逻辑重塑
开源证券· 2025-09-25 14: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银行自营投资基金规模达6.37万亿元,占总资产2.03%,股份行和城商行规模领先[4][15] - 银行基金投资行为由收益诉求主导,兼顾流动性管理和节税目标,2025H1出现结构性调整[4][5][6]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引发短期预防性赎回,长期偏好定制债基和债券ETF[6][7] 银行投资基金规模与结构 - 2025H1上市银行自营持仓基金规模6.37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4][15] - 股份行和城商行基金投资规模最大,分别为2.84万亿元和1.72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8%和5.91%[15] - 基金投资占FVTPL比例48.5%,城农商行占比更高达58.8%和56.4%[15] - 银行持仓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为主(80%),货基占比9.10%,被动指数型债基占比7.90%[23] 参与部门与投资诉求 - 司库部门投资货基用于流动性管理,改善LCR指标[4][28] - 金融市场部通过基金投资增厚收益,节税效应显著:投资5Y国债、地方债、国开债、金融债、信用债和1Y同业存单的免税效应分别为4.4BP、5.0BP、49.4BP、52.7BP、55.6BP和41.7BP[4][34] - 同业机构部推动银基合作,如托管和代销[4][44] 产品投资变化 - 2025H1银行赎回货基和低收益利率债基,货基赎回压力集中在Q1[5][46] - 大行因存贷增速差负缺口走阔赎回货基,小行因盈利压力赎回低收益货基[5][49][53] - 银行增持信用债基,利率债基占比48.5%,信用债基占比15.5%[5][59] - 银行持仓债基久期拉长至3.48年,较2024年提升0.55年[5][80] 银行行为分化 - 2025H1股份行赎回910亿元,城商行增持486亿元[6][98] - 流动性管理: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存贷增速差收窄,赎回货基[6][101] - LCR管理:兴业银行LCR下降,增持货基[6][103] - 市值波动: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因FVTPL市值波动赎回基金[6][104] - 节税诉求:江苏银行所得税率降至10.17%,增持基金获取免税收入[6][30] 案例分析与产品偏好 - 兴业银行赎回14只低收益债基(平均收益率0.97%),新认购16只债基(平均收益率1.90%),增持信用债基和信用债ETF[5][90][93] - 银行偏好分化:兴业银行信用债基占比超40%,浦发银行利率债基占比高,浙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偏好金融债基[5][59] - 摊余成本法债基受偏好,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持仓规模较大[38] 未来趋势与改革影响 - 赎回费率改革可能催化银行预防性赎回低收益利率债基和短久期利率债基[6][7] - 长期偏好定制债基、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和免赎回费的债券ETF[6][7] - 信用债ETF因费率低、流动性好成为银行增持方向[5][93]
县区动态丨聚力金融助企与服务升级 共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峰峰矿区召开专题工作会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35
平台建设背景与目标 - 峰峰矿区召开数字工商联平台数据贷工作推进会 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营商环境 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1] - 平台定位为政银企连接纽带 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3] 金融机构参与与共识 - 6家银行机构参会包括建行峰峰支行 工行峰峰支行 农行峰峰支行 中行峰峰支行 邮政银行峰峰支行和河北银行 [1] - 金融机构一致认为需加大平台推广力度 丰富金融产品 优化平台功能 让更多企业享受数字化金融服务 [3] 政府端工作部署 - 要求银行从金融供给端发力 运用数字工商联平台资源 将传统线下一对一上门对接迭代为高效清单式推送 [4] - 通过精准筛选匹配 实现平台惠企政策与金融产品直达目标企业 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4] - 要求区金融办 工商联与金融机构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 各部门各银行强化协调联动 [4] 银行端实施要求 - 银行机构需加强信息共享 提供点对点专业指导 全程协助企业完成平台注册与使用 [4] - 要求银行从金融供给端持续创新优化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和行业特性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4] - 强调做到能贷尽贷应贷尽贷 以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4] 未来发展规划 - 峰峰矿区将以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数字工商联平台应用 通过部门联动和金融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5] - 最终目标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5]
新推科技信用贷款 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拓宽科技型民企融资路
新华网· 2025-09-25 08:42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通过科技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 解决其因缺乏传统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题 并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1][2] 企业融资案例 - 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 因研发投入和库存资金压力(单条生产线库存资金近千万元)存在融资需求 [1] - 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 为其发放2800万元科技信用贷 盘活企业无形资产 [1] 金融产品特点 - 科技信用贷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 最高额度达1亿元 [2] - 通过知识产权股权等动产质押担保提升信贷额度 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 [2]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底 邮储银行金华市分行发放专精特新及科创贷款结余超51亿元 较前期增长14% [2] - 同期民营企业贷款结余超317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近50% [2] 区域经济支持 - 金华市以十条重点产业链为核心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2] - 银行聚焦民营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 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2]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25日跌0.45%,邮储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979.3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37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45% 邮储银行领跌1.32% [1] - 上证指数微跌0.01%至3853.3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445.9点 [1] 个股涨跌 - 农业银行逆势上涨0.61%至6.61元 成交额30.43亿元 [1] - 建设银行下跌0.23%至8.73元 成交额10.02亿元 [1] - 交通银行下跌0.44%至6.85元 成交额8.93亿元 [1] - 中国银行下跌0.76%至5.24元 成交额12.79亿元 [1] - 工商银行下跌1.20%至7.38元 成交额23.81亿元 [1] - 邮储银行下跌1.32%至5.98元 成交额7.82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979.31万元 游资净流出2.41亿元 散户净流入3.21亿元 [1] - 农业银行获主力净流入1.17亿元(占比3.86%) 游资净流出1.48亿元 [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入3537万元(占比3.53%) 游资净流出1.12亿元 [2] - 邮储银行主力净流出5336.01万元(占比-6.82%) 游资净流入2845.18万元 [2] -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出1.52亿元(占比-6.35%) 散户净流入1.33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