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独立直销银行模式受挫 邮惠万家三年半亏9.6亿,将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02:45
公司公告与交易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以实现战略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和降低管理成本[1] - 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将注销 其全部业务 财产 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依法承继[1]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表现 - 2022年总资产70.22亿元 净资产48.38亿元(低于注册资本) 营业收入1.01亿元 净利润-1.62亿元[3] - 2023年总资产149.86亿元 净资产45.74亿元 营业收入3.55亿元 净利润-2.63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注册用户2055.82万人 AUM 289.83亿元[4] - 2024年总资产缩水至128.28亿元 净资产降至41.59亿元 营业收入2.43亿元 净利润大幅下滑至-4.15亿元 AUM降至217.28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6] - 自成立以来累计总亏损9.58亿元人民币[7] 直销银行行业格局 -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从"三足鼎立"演变为中信百信银行"一枝独秀" 招商拓扑银行2022年终止筹备 邮惠万家银行被合并[8] - 行业面临三线竞争挤压:母行手机银行App 大中型银行手机App 以及微众银行 网商银行等原生互联网银行[8] - 行业存在规模不经济魔咒:高昂科技投入 风控建模成本和市场获客费用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足够资产规模覆盖成本[9] - 纯线上模式存在服务小微企业短板 产品与传统银行同质化 难以构建护城河[10] - 百信银行凭借中信银行金融底蕴与百度流量技术基因形成差异化协同优势[10]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 银行网点线上迁移完成 市场饱和导致传统获客模式边际效益递减[11] - 手机银行市场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数字化进入深水区[11] - 数字化成功关键在于能力内化与重构 而非组织分设[11] - 邮储银行整合邮惠万家线上运营经验 科技系统与人才队伍赋能全行数字化升级[12] - 数字银行创新需以更高效 更普惠方式服务实体经济 长期无法证明商业可持续性的模式必然调整[12]
又一家直销银行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9-24 02:41
公司动态 - 邮储银行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和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3]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 [3] - 吸收合并事项不会对邮储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因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5] - 邮惠万家银行业务规模较小 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邮储银行未来业绩影响有限 [5] 战略调整背景 - 邮储银行近年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 手机银行已成为主要服务渠道 [3] - 吸收合并旨在有效利用资源 降低全行运营成本 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3][4] - 直销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与获客成本高挑战 难以满足市场对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的需求 [4] 行业趋势 - 直销银行初期因线上化、低成本特性受关注 但独立存在价值已被大幅稀释 [4] - 近年来超20家银行陆续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 反映银行业向"一体化运营"转变趋势 [4] - 邮储银行调整并非个例 属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3]
又一家直销银行退场
第一财经· 2025-09-24 02:30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 邮储银行于9月23日公告宣布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2]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为"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3]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邮储银行此次调整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旨在有效利用资源并降低全行运营成本[3] - 直销银行因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面临挑战 难以满足市场对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的需求 近年来已有超20家银行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4] - 吸收合并有助于优化邮储银行管理及业务架构 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4] 财务影响分析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范围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5] - 邮惠万家银行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 资金和贷款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邮储银行未来业绩影响较小[5]
银行继续走强,百亿银行ETF(512800)续涨近1%,机构:回调后绝对收益空间开始显现
新浪基金· 2025-09-24 02:30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4日银行股普遍上涨 渝农商行领涨近3% 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涨逾1% [1] - 银行ETF(512800)场内价格上涨0.88% 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超6亿元 [1] - 银行ETF实时交易价格0.801元 涨幅0.88% 成交量17.01万手 [2] 银行ETF产品特征 - 基金规模稳居百亿阵营 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 [3] - 为A股10只银行类ETF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品种 [3] - 跟踪中证银行指数 涵盖A股42家上市银行 [3] 板块估值与资金动向 - 中证银行指数自7月11日高点累计下跌13.67% 跌幅居各行业末位 [2] - 当前银行板块算术平均静态PB回落至0.61倍 静态股息率回升至4.3% [3] - 主力资金明显转向增仓银行板块 防御性特征凸显 [3]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逻辑 - 银行板块具有基本面稳健、分红稳定、估值较低特征 [3] - 受益于公募基金新规及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制度变革 [3] - 短期回调后投资性价比进一步凸显 红利价值驱动估值修复逻辑持续 [3]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金融时报· 2025-09-24 02:28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1] - 邮惠万家银行客户相关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 已签署合同及协议继续有效 其财务报表已按100%比例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范围[1] - 此次合并旨在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 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2]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业正从初期的"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 已有超过20家银行陆续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2] - 行业发展趋势表明 直销银行独立存在价值被大幅稀释 因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难以满足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需求[2] - 银行业发展逻辑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 标志着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阶段[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邮储银行相继完成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及信用卡业务核心系统的全面上线[2] - 公司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整合内外部多维数据 在主动授信和场景普惠金融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 - 邮储银行将以此次合并为契机 围绕科技能力、业务经营、风险防控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态银行[3]
独立直销银行模式受挫 邮惠万家三年半亏9.6亿 将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2:20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事件 - 邮储银行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注销其独立法人资格 由邮储银行承继全部业务及债权债务 [1] - 吸收合并目的为实现战略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及降低管理成本 [1] - 邮惠万家银行自2022年开业后持续亏损 总资产与管理规模收缩 独立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表现 - 2022年总资产70.22亿元 净资产48.38亿元(低于注册资本50亿元) 营业收入1.01亿元 净利润-1.62亿元 [2] - 2023年总资产149.86亿元 净资产45.74亿元 营业收入3.55亿元 净利润-2.63亿元 用户数2055.82万人 AUM 289.83亿元 [3] - 2024年总资产128.28亿元 净资产41.59亿元 营业收入2.43亿元 净利润-4.15亿元 AUM降至217.2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20.05亿元 净资产40.42亿元 营业收入1.50亿元 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减亏38.74% [5] - 成立以来累计亏损9.58亿元 持续消耗母行资本投入 [6]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行业格局演变 - 行业从"三足鼎立"演变为百信银行"一枝独秀" 招商拓扑银行2022年终止筹备 邮惠万家银行被合并 [7] - 独立直销银行面临三线竞争:母行手机银行App 大中型银行手机App 原生互联网银行(微众/网商银行) [7] - 行业存在规模不经济魔咒 高昂科技投入与获客成本难以覆盖 息差收窄加剧盈利压力 [8] - 纯线上模式服务小微企业存在短板 产品同质化难以构建护城河 [8] - 百信银行凭借中信银行与百度双重赋能形成差异化协同优势 成为行业唯一独立运营样本 [8]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 银行线上迁移完成 市场进入饱和阶段 [9] - 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数字化进入深水区 [9] - 数字化成功关键在于能力内化与重构 而非组织分设 [9] - 邮储银行整合邮惠万家线上运营经验与科技系统 赋能全行数字化升级 [9] - 创新需证明商业可持续性 长期巨额亏损模式需理性调整 [9]
银行板块再度活跃,渝农商行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2:12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于9月24日再度活跃 [1] - 渝农商行股价上涨超过3% [1] - 齐鲁银行 邮储银行 工商银行 浙商银行股价均上涨超过1% [1]
银行板块再度活跃 渝农商行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2:05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再度活跃,渝农商行涨超3% [1] - 齐鲁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浙商银行涨超1% [1]
这家国有大行官宣!将吸收合并旗下直销银行
券商中国· 2025-09-23 23:34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后者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1] - 此次调整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行业从"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 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 [1] 吸收合并的背景与目的 - 基于邮储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加大 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 手机银行成为主要服务渠道 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增强 [2] - 吸收合并旨在实现战略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2] - 邮惠万家银行的线上运营经验将整合到邮储银行 对线上业务形成补充 业务资源及人才队伍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2] 直销银行面临的挑战与行业趋势 - 直销银行初期以线上化、低成本特性受关注 但独立存在价值已被大幅稀释 [3] - 与手机银行相比 直销银行面临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等挑战 难以满足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需求 [3] - 近年来超20家银行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 反映银行业向"一体化运营"转变的趋势 [3] 邮惠万家银行的业务表现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 [4] - 截至2024年6月末 资产总额120.05亿元 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 [4] - 理财业务上半年品牌专区交易量超6900万元 环比增长330.70% [4] - 支付结算产品"惠商贸"累计服务7个省(市)9万余小微商户 [4] - 截至2024年末 自营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比81.6% 涉农贷款余额较2023年增长近4倍 [4] - 支付结算覆盖区域8个省 交易额15.66亿元 县域及以下客户代销理财保有量超过84亿元 占比60%以上 [4] 人才与科技投入 - 截至2024年末 邮惠万家银行在岗员工385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近五成 科技人员占比近五成 全员金融从业持证比例超60% [3] 合并对财务的影响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5] - 承接的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 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未来业绩影响较小 [5] 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展 - 完成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及信用卡业务核心系统的上线 [5]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内外部数据 在主动授信、场景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成效 [5]
12年监事长离任,银行业内资深监事长越来越少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5:39
公司治理变动 - 邮储银行监事长陈跃军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监事长及股东代表监事职务 辞任自2025年9月23日起生效[1] - 陈跃军2012年加入邮储银行并于2013年1月起担任监事长 已确认与监事会无不同意见且无需要通知股东及债权人的事项[1] - 邮储银行肯定陈跃军任职期间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1] 行业治理趋势 - 年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及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发布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1] -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监事会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治理架构并降低管理成本[1] - 邮储银行是目前少数仍设立监事会的大型银行 若跟进趋势则陈跃军可能是最后一位资深大行监事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