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601658)

搜索文档
沦为一场“表演”?不良资产证券化原理和作用详解
数说者· 2025-09-24 23:50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化作为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对银行存在负面影响 包括利润侵蚀和时间优势虚假性 通过邮储银行案例展示证券化实际效果不如传统核销与清收手段[2][10][26] 邮储银行证券化案例基础资产分析 - 基础资产为个人信用类不良消费贷款 封包日(2022年5月18日)涉及8,675户借款人及18,529笔贷款[3] - 入池本息费总额12.01亿元 其中本金11.10亿元 息费0.91亿元 预计33个月回收2.37亿元[3] - 单笔贷款平均本息费余额6.48万元 加权平均逾期期限10.48个月 前10大借款人未偿本息费占比仅0.57%[3] 证券化产品发行结构 - 发行规模1.82亿元 其中优先档1.42亿元(占比78.02%)固定利率2.38% 次级档0.40亿元(占比21.98%)[4][5] - 优先档预期2024年1月26日到期 法定到期日为2028年4月26日 获中诚信国际和中债资信AAAsf评级[5] - 发行金额仅为本金11.10亿元的16.40% 且为预计回收款2.37亿元的76.8% 预留安全边际保障投资者收益[7] 证券化参与方动机分析 - 投资者因潜在盈利空间购买 优先档投资1.42亿元需基础资产回收超1.42亿元即可保本 次级档提供安全垫[8] - 银行通过证券化降低不良贷款余额11.10亿元 提前获得1.82亿元对价款增加利润 前提是贷款已计提100%拨备[9] - 银行作为贷款服务机构收取基本服务费(处置收入总额3%)及超额奖励服务费(剩余金额80%)增加中间业务收入[9] 证券化实际效果与预测偏差 - 封包后5个月(至2022年10月31日)实际回收1.05亿元 7个月(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回收1.35亿元 超预测值1.04亿元[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10个月)累计回收1.82亿元 覆盖发行对价款 至2023年6月末(12个月)累计回收达2.27亿元[13][14] - 自然年内(2022年)证券化使银行多收0.47亿元现金 但按12个月周期计算反而减少盈利因回收款需支付投资者[12][14] 时间优势虚假性论证 - 过渡期(2022年5月18日至10月17日)回收1.05亿元占对价款57.69% 银行实际可支配资金仅0.77亿元(42.31%)[15] - 不做证券化情况下 过渡期1.05亿元可产生时间价值 且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持续回收0.77亿元平均仅晚2个月[16] - 长期看(至2023年9月末)累计回收2.67亿元 远高于证券化提前收到的1.82亿元及所谓时间收益[17] 滚动发行负面影响 - 假设每年发行同类证券化产品 第一年对价款可能高于清收款(如2020年A产品2亿元对价>1.7亿元回收) 但第二年及以后年份清收款合计值(如2021年2.7亿元)远高于当年对价款(2亿元) 导致银行持续亏损[18][19] - 信用类不良贷款证券化中清收款通常快速覆盖对价款 抵押类贷款可能出现首年优势 但滚动发行使优势不可持续[19] 传统处置方式替代性 - 证券化需核销本金与对价款差额9.28亿元 而实际清收数据表明10个月可回收1.82亿元 12个月可回收2.27亿元 核销加清收可达到相同效果[21][22] - 证券化基础资产多为银行优质不良贷款 本可通过清收实现资源优化甚至风险分类上调 证券化反而侵占清收资源并放弃分类上调机会[24] - 银行可将证券化消耗的拨备用于核销更符合条件的不良贷款 避免为符合证券化要求而牺牲优质清收资源[24] 总体结论 - 证券化本质是融资手段而非有效处置方式 银行通过自身催收的款项因分配投资者而减少利润[25][26] - 证券化过渡期现金流锁定使时间优势不存在 滚动发行导致后续年份利润受损[25][26] - 传统核销与清收手段完全可替代证券化 且避免银行利润与不良率的双重负面影响[22][26]
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旗下直销银行
证券时报· 2025-09-24 18:05
公司战略调整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 后者独立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及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1]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 采用"数据+场景"数字普惠金融模式[1] - 截至2025年6月末 邮惠万家银行资产总额120.05亿元 累计注册用户超2000万人[1] 行业转型趋势 - 邮储银行2022年将邮惠万家银行定位为"数字化转型试验田" 此次调整反映银行业从"多点试验"转向"全面融合"的数字化深度整合阶段[2] - 招商银行此前撤回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招商拓扑银行"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 多家银行陆续整合旗下直销银行或数字金融子公司[2] - 直销银行作为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模式 因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难以满足一站式全场景金融服务需求 独立存在价值被大幅稀释[1]
邮储银行(601658)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9-24 15: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10月9日10点在京召开[2] - 网络投票10月9日9:15 - 15:00[5] - 审议变更注册资本等8项议案[8] 股权与登记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5日[14] - 股东预登记9月25日10:00 - 9月29日17:00[18] - 现场会议登记10月9日9:00 - 10:00[20] 其他 - 授权委托书需9月30日10:00前送达[24]


邮储银行(601658)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9-24 15:15
股份发行与资本变更 - 2025年6月19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20,933,977,454股,发行价6.21元/股,募资1300亿元[5] - 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由99,161,076,038元增至120,095,053,492元,股份总额相应增加[5] - 2023 - 2025年公司多次发行股份,境内外上市股份占比有变化[16] 公司章程修订 - 2025年修订版章程将职工纳入保护权益范围,规定董事长辞任视为辞去法定代表人[14] - 2025年版规定公司可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20,095,053,492股[15] - 股东名册、党委设置、董事任职等多项规定有修订[21] 股东权益与限制 - 股东在股份转让、回购、减持等方面有诸多限制规定[17][18] - 特定股东出质、质押股份需备案或受限,控股股东转让股份有规定[28] - 股东在股东大会的表决权、提案权等有相关规定[29] 股东大会相关 - 股东大会审议批准重大资产交易、担保等事项有比例和程序要求[29]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事项有明确规则,会议召开有时间和程序规定[30] - 股东大会决议需列明相关内容,通过派现等决议后董事会有执行时间要求[43] 董事与独立董事 - 董事每届任期三年,独立董事任职有条件和期限限制[44][48] - 独立董事有多项职权,行使部分职权需满足人数要求[50][51] - 董事会组成、职权及会议规则有明确规定[53][56] 财务与利润分配 - 公司法定公积金提取和转增有规定,利润分配有程序要求[173][175][178] -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置备和寄送有时间要求,不得违规分配利润[173][174][175] - 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有相关规定[183][188] 其他规定 - 公司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有总额限制[21] - 董事会秘书任职条件和职责明确[61]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有忠实和勤勉义务及相关责任规定[66][68][70]


银行股“9·24行情”这一年:总市值涨了3万多亿
第一财经· 2025-09-24 14:57
银行板块整体表现 - 中证银行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约24% 期间一度触及8570.76点新高 较去年9月24日涨超43% [3] - 银行板块A股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当前A股总市值达13.9万亿元 较一年前10.83万亿元增长超3万亿元 [3][6] - 7月以来板块进入回调 中证银行指数自高点下跌近13% 同期上证指数上涨超10% [3][9] 个股涨幅与市值变化 - 近一年42只银行股全部上涨 涨幅最高为青岛银行58.87% 最低为交通银行8.38% [5][6] - 23只银行股涨幅超30% 5只超40% 2只超50% 国有大行涨幅中位数29% 股份行26% 城商行36% 农商行32% [5][6] - 农业银行A股市值增长5651亿元至2.1万亿元 工商银行增长3963亿元至2.01万亿元 8家银行A股市值增量超千亿元 [6][7] - 农业银行总市值一度超越工商银行 当前工商银行以2.47万亿元重夺首位 农业银行为2.24万亿元 [6][7] 板块回调与估值现状 - 7月10日以来超半数银行回调幅度超10% 光大银行、北京银行跌幅超20% 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上涨 [10] - 银行股市净率中位数0.58倍 较一年前0.5倍有所回升 招商银行PB最高达0.98倍 民生银行最低仅0.32倍 [10] - 股息率中位数4.5% 较一年前回落超1个百分点 但仍显著高于其他资产收益率 [10] 市值排名与结构变化 - A股市值前五分别为农业银行(2.1万亿元)、工商银行(2.01万亿元)、中国银行(1.26万亿元)、招商银行(8523.88亿元)、邮储银行(6074.48亿元) [6][7] - 建设银行虽A股市值仅增1117亿元 但因港股表现强劲 总市值增长近4700亿元 [7] - 城商行中江苏银行涨幅40.28% A股市值1870亿元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涨幅39.32% A股市值578亿元 [6][12]
邮储银行(01658)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

2025-09-24 14:36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10月9日上午10时举行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3] - 处理8项决议案和1项报告事项[5][7] 决议案情况 - 3、4、6、7项为普通决议案,1、2、5、8项为特别决议案[4] - 决议案含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等内容[5] 报告事项 - 报告事项为2024年度大股东评估情况报告[7] 投票与出席 - 决议案投票表决,结果将上载于公司及披露易网页[8] - 股东可委派代表出席,委任文件需会前24小时交回[8] 股份登记 - 10月3日至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8] - H股股东出席须10月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文件[8] 联名股东 - 联名股东仅排名首位者有权出席及投票[8]
邮储银行(01658)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之委任代表表格

2025-09-24 14:32
会议信息 - 中国邮储银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定于10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西城举行[1] 审议事项 - 会议需审议批准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等8项决议案[2] 委任要求 - 委任代表表格须在大会或续会举行时间24小时前送达指定公司才有效[3]
邮储银行(01658)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函

2025-09-24 14:28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举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3][51] - 临时股东大会提呈审议8项议案,含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等[15][53] - 议案中第(3)、(4)、(6)、(7)项为普通决议案,第(1)、(2)、(5)、(8)项为特别决议案[15][52] - 《关于中国邮储银行2024年度大股东评估情况的报告》为汇报事项,无需股东决议[15][55] - 2025年10月3日至10月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H股股东须将委任代表表格最迟于临时股东大会指定举行时间前24小时交回[3][45][56] 资本与股份变动 - 2025年6月19日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20,933,977,454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13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16] - 发行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99,161,076,038元增至120,095,053,492元,股份总额由99,161,076,038股增至120,095,053,492股[16] 人事变动 - 提名陈雪女士为非执行董事议案于2025年4月29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任期三年,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任职资格之日起计算[30] - 提名宋晓东先生为非执行董事议案于2025年9月23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任期三年,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其任职资格之日起计算,宋晓东任职后,丁向明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非执行董事及相关职务[31] 吸收合并 - 公司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于2025年9月23日经董事会2025年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36]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00万元[41] - 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等由公司承继,吸收合并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1][42] 章程修订 - 2025年修订版章程在制定依据、经营宗旨等多方面有修订,如增加《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规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59][60] - 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议案于2025年8月29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提请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修订后章程需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20][24][26][27]
金融调研 | “技术信用”取代“固定资产抵押”,粤东产业集群融资有新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24
特色产业融资困境 - 传统银行风控逻辑依赖抵押资产 难以量化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 导致企业融资难 [1] - 制造企业普遍面临集体性质房产多 可抵押资产少的现状 在传统银行融资模式下成为现实难点 [2] - 电线电缆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0%-80% 订单周期长回款慢导致资金链紧张 中小微企业缺乏传统抵押物且财务管理不规范难以满足银行授信要求 [2] 企业扩张资金需求 - 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短期资金需求大幅增长 [3] - 润鑫实业拥有38项专利及3项软件著作权 订单爆发式增长产品供不应求 扩大产能带来资金压力 [3] - 广润精密出口订单年复合增长率达25% 设备周转率降至1.2次/年显示产能瓶颈 新智能工厂建设需资金支持 [4] 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 邮储银行推出科创信用贷款 向润鑫实业发放5000万元无抵押贷款 缓解业务扩张资金压力 [5] - 科创e贷产品打破传统抵押物依赖 具备全线上操作纯信用授信随借随还特点 专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设计 [5] - 技术流评价模型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科研实力创新成果 将技术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 2024年正式上线 [5] 资金使用成效 - 润鑫实业获得资金后计划对产线全面智能化改造 年产能从10万-12万吨提升至20万吨 [7] - 广润精密达成5000万元合作意向 资金用于新厂房建设与设备更新 支持未来2-3年扩张计划 [7] 金融服务模式升级 - 金融机构从单一企业服务延伸至整个园区 与园区管委会商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筛选潜力企业 [7] - 银行角色从资金提供方转型为综合服务伙伴 通过易企营工具提供业财一体化解决方案 [7] - 服务模式从项目找资金转变为资金主动对接项目 提供融资利率优惠和减免结算手续费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7]
直销银行退场背后:行业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2:51
公司行动 - 邮储银行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 邮惠万家银行法人资格注销 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客户权利和义务不受影响[1] - 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 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 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 依托数据+场景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2] - 邮惠万家银行财务报表已100%纳入邮储银行合并报表范围 吸收合并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损害银行及全体股东利益[2] - 邮储银行承接的邮惠万家银行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 资金和贷款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 对未来业绩表现整体影响较小[2] 行业趋势 - 超20家银行陆续关停或整合直销银行业务 反映银行业向一体化运营转变的趋势[3] - 直销银行初期以线上化、低成本特性受关注 但独立存在价值已被大幅稀释 与手机银行相比面临产品同质化、获客成本高等挑战[3] - 行业从初期的多点试验转向当前的全面融合 直销银行退场标志银行业发展逻辑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2][3] 战略意义 - 吸收合并有助于优化邮储银行管理及业务架构 巩固数字化转型成效 提高运营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4] - 整合将进一步强化资源集约利用 推动技术、数据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加速数字生态银行建设步伐[4] - 邮储银行以此次吸收合并为契机 围绕科技能力、业务经营、风险防控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生态银行[4] 数字化举措 - 夯实科技能力基座 提升科技核心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深化采存储算用管能力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应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5] - 打造多场景智能应用矩阵 全面推进前台业务服务、中台产品风控、后台运营管理数智化转型[6] - 深化业务经营管理 外部围绕全客户全旅程全产品全渠道全场景重塑体验 线上以手机银行为核心 线下构建点+圈+网金融生态系统[6] - 内部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决策分析能力 赋能基层业务拓展 实现经营管理降本提效[6] - 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数字化风控能力建设 推进数据安全精细化管理 提升风险识别与安全分析能力[6] 转型基础 - 邮储银行已完成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及信用卡业务核心系统的全面上线[4]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内外部多维数据 在主动授信、场景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成效[4] - 搭建数字普惠5D(Digital)体系 创新推出主动授信专属产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