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601288)

搜索文档
农行山西朔州怀仁支行助推地方特色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09:37
行业概况 - 怀仁市肉羊年饲养量稳定在420多万只 年屠宰加工能力600万只 产业链从业人员超5万人 [2] - 全市饲草面积保有量16万亩 肉羊棚圈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2024年人均羊产业收入7000多元 [2] - 产业呈现产业链延伸 附加值提高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1] 金融支持措施 - 农业银行推出专项产品"金穗羊e贷" 业务下沉至营业网点 制定详细金融服务方案 [2] - 优化产业贷审批流程 简化信贷流程 精简申贷资料 优先调查审批 提高投放效率 [3] - 开展"大走访"活动 客户经理驻点对接农户 解决启动资金短缺 扩建融资难 设备升级等痛点 [2] 信贷投放成果 - 支持18家羊产业加工企业 贷款余额4600万元 支持34家养殖专业合作社 贷款余额5300万元 [3] - 为978户农户发放"惠农e贷" 贷款余额达5.24亿元 [3] - 典型案例显示养殖户从申请到放款仅需3天 存栏量从220只增至1500余只 [1] 战略实施 - 成立专项业务营销领导组 抽调精兵强将 加强与省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对接 [3] - 省市分行"三农"金融部专人指导培训 提升员工操作技能 [3] - 将肉羊养殖产业纳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工程 破解养殖户融资困境 [2]
深圳近20家银行官宣: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房贷利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7:55
深圳房地产新政银行执行细则 - 近20家银行发布公告执行深圳房地产新政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分行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主要银行机构 [1] 利率政策调整 - 银行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利率 统一根据市场利率定价机制确定具体利率水平 [1][2] - 新政前首套房利率为LPR-45BP 二套房利率为LPR-5BP 新政后二套房贷利率降低40个基点 [4] - 以1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房贷总还款成本减少近8万元 月供额减少约220元 [4]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机制 - 部分存量二套商业房贷触发利率常态化调整机制 客户可从9月12日起提交申请调整 [1][5] - 调整规则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BP以上时可申请调整 [6] - 重新约定的加点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BP [6] - 偏离幅度设定为30BP 兼顾银行可持续经营与合理让利 [6] 市场背景与银行动机 - 存款利率大幅下调 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降至1.25%和1.30% 为银行调整房贷利率提供基础 [8] - 银行面临严重"资产荒" 按揭贷款被视为优质资产 [8] - 2024年7月居民境内人民币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8] - 新增按揭规模同比持续下降 存量按揭因提前还贷减少 银行有降低利率留住客户的内在激励 [8] 政策实施方式 - 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房贷利率调整"功能自助办理利率调整 或通过客服及贷款经办机构咨询办理 [8]
2025服贸观察—— 数智驱动 金融服务场景上“新”
人民网· 2025-09-13 06:10
展会主题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在核心金融场景的应用 [1] - 展会通过前沿技术交互与场景化展示 体现服务贸易中金融"活水"的作用 [1] 银行机构技术展示 - 工商银行展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技术体系 突出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 [2] - 农业银行推出掌银特色服务民宿专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客户线上沉浸式看房 [2] - 北京银行亮相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京小宝" 通过数智交互形式展现绿色及普惠金融服务 [2] - 浦发银行展示新型交互机器人等产品 诠释"投行+商行+生态"服务体系对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支撑 [2] 技术应用价值与趋势 - AI技术已在金融风控 财富管理 智能交易 数字员工等核心业务场景发挥作用 [2] - 金融智能体正经历从辅助到决策 从外围到核心 从局部到全局的进化过程 [2] - 大模型作为AI应用核心技术 其应用覆盖银行全业务链条并驱动全场景创新 [3] - AI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推动更高效 更安全 更普惠的智能金融时代加速到来 [2]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北京农商银行与北京数据集团达成合作 共同探索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5] - 双方通过金融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5] - 服贸会作为跨界合作平台 集展 洽 会于一体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5] 技术实施效果 -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显著提升银行业资产组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 - 金融大模型技术能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帮助用户更好进行财富管理等操作 [2] - 科技创新使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触达" 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2]
上半年大卖!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上半年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保有量50强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51
头部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长11% 位居榜首 [2]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环比增长20% 银行系机构中居首 [3] - 前十强机构座次保持不变 天天基金和工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均超3300亿元 [3]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表现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37.9% 远超券商系10.2%和第三方16.1%的增幅 [7]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大幅增长16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增长40% [5][8] - 招商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提升26% 交通银行增长28% [4][8] 不同类型机构保有规模对比 - 券商系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三大机构类型中增幅最大 [6] - 银行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20787亿元 非货币基金4178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2604亿元 [7] - 第三方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145亿元 非货币基金32153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5820亿元 [7] 前50强机构细分数据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421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环比增长12% [4][9]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266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环比增长6% [4][9] - 中国人寿权益基金保有1114亿元 环比增长17% 但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7% [9]
果然“炸了”!刚刚,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1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量前十强座次不变 头部机构渠道优势突出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长势头迅猛[2]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 显示该类产品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2][13] - 券商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三大类机构中增幅最大[10][12] 头部机构表现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长11% 保持榜首位置[4][7]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环比增长20% 银行系机构中居首[4][7] - 前十强机构中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他机构均为个位数增长[8] 银行系机构表现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达2604亿元 环比激增37.9% 增幅远超其他类型机构[12][13]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16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同期增幅达40%[7][8] - 招商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735亿元 环比增长26%[7][13] 券商系机构表现 - 券商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209亿元 环比增长6.6% 在三大类机构中增幅最大[10][12]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华泰证券1266亿元 均位列前十强[5][7] - 券商系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18139亿元 环比增长9.5%[12] 各类机构数据对比 - 第三方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145亿元 环比增长5.8%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32153亿元 环比增长9.2%[12] - 股票指数型基金总体增长达14.6% 银行系增幅37.9% 第三方增幅16.1% 券商系增幅10.2%[12][13] - 非货币基金方面 银行系保有规模41785亿元 环比增长3.3% 券商系环比增长9.5% 第三方环比增长9.2%[12]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格隆汇· 2025-09-13 01:46
深圳楼市新政银行落地情况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于9月12日发布公告 宣布即日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1] - 新政影响下部分存量二套商业房贷触发利率常态化调整机制 客户可提交申请调整 [1] 参与银行名单 - 包括兴业银行深圳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 [1] 政策时间线 - 深圳楼市新政于9月5日出台 [1] - 银行落地细则于9月12日开始具体实施 [1]
事关房贷,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1:44
深圳房贷利率定价机制调整 - 多家驻深银行机构宣布自9月12日起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 [1] - 最终利率水平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并综合考量银行经营情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1] - 广州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城商行、农商行也跟进发布调整公告 [1] 利率调整具体方案 - 此前深圳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定价公式分别为LPR-45BP和LPR-5BP 新政后统一为3.05% 二套房贷利率降低40个基点 [2]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利率从3.45%降至3.05% 还款总额减少8万元至153万元 月供额减少220元至4243元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机制 - 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贷款人可向银行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1] - 调整规则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幅度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幅度加30BP时可申请调整 [4] - 2025年二季度新发放房贷利率均值为3.09% LPR平均值为3.53% 全国新发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为-44BP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14BP的借款人符合申请条件 [5] 政策影响与市场评估 - 政策推动首套与二套房利率并轨 符合稳定市场的政策目标 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市场新特点 [6] - 利率小幅下调对改善型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但实际拉动效应有限 更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 [6] -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但对改善需求为主导的新房市场推动作用预计较为有限 整体效果需结合其他市场条件综合评估 [7] 银行执行方式 -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等银行提供线上办理渠道 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利率调整 新的加减点值申请成功当日生效 次日可查询详情 [1]
事关房贷 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1:16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宣布自9月12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1][4] - 最终利率水平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并综合银行经营状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确定[2] - 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贷款人可提交利率调整申请[3] 利率调整具体方案 - 二套房贷利率降低40个基点 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利率统一为3.05%[5] - 调整前利率为3.45% 调整后降至3.05% 月供额减少220元至4243元[6]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总还款成本减少8万元至153万元[6] 存量房贷调整机制 - 存量房贷利率与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偏离达30BP时可申请动态调整[8] - 调整规则要求存量利率加点幅度高于上季度新发放房贷平均加点幅度加30BP方可申请[8] - 2025年二季度新发放房贷利率均值3.09% 对应全国新发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为-44BP[9]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14BP(-44BP+30BP)的借款人符合申请条件[9]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政策推动首套与二套房利率并轨 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市场新特点[11] - 北京等城市已推行类似措施 深圳政策符合区域协同逻辑[11] - 利率差距原约三四十个基点 对改善型需求具有积极意义但拉动效应有限[11] - 改善型需求更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11][12]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二套房100万贷款30年少还8万
第一财经· 2025-09-13 01:12
政策调整内容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发布公告 自9月12日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1][2] - 二套房贷新发利率较之前降低40个基点 从LPR-5BP调整为与首套房相同的定价机制[2] - 存量二套商业房贷可申请利率调整 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BP的客户符合条件[1][4] 利率变动影响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二套房贷利率下调后总还款成本减少近8万元 月供额减少约220元[2] - 现有房贷加点值高于-14BP的客户符合调整条件 例如原二套利率LPR-5BP(3.45%)可能调至LPR-14BP(3.36%)[5] - 2025年二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5年期以上LPR算术平均值为3.53% 平均加点水平为-44BP[5] 银行执行机制 -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开通手机银行及微信小程序线上申请渠道 新加点值申请成功当日生效[5] -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支持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行双渠道申请利率加点值调整[5] - 利率具体水平根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确定[2] 市场效应评估 - 专家认为二套房利率下调对改善型需求拉动有限 因利率差距原本仅30-40个基点[3] - 改善型需求更取决于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 利率非核心决策变量[3] -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但整体效果需结合其他市场条件综合评估[3]
服贸会秀“绿”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3:06
绿色金融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 [1] - A股37家上市银行绿色信贷合计规模达29.22万亿元 平均余额超8000亿元 同比增长41.79% [1][4]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1] 国有大型银行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超20万亿元 占A股上市银行总量近半数 [5] - 工商银行以6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居行业首位 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均达5.72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8.25%和19.17% [5] - 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 同比增长38.31% 中国银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45391.45亿元 同比增长23.82% [5] 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发展 - 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总额超3万亿元 [6] - 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802.19亿元和643.07亿元 张家港农商行以30.25%增速位列农商行首位 [7] - 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实现跨越式扩张 西安银行、绍兴瑞丰农商行和郑州银行2024年绿色贷款增速分别达202.75%、144.63%和123.73% [8]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银行业绿色金融产品体系覆盖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绿色网点建设等领域 [2] - 建设银行推出《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 西二环支行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能耗监测与碳减排 获首张金融机构"碳减排证书" [6] - 民生银行展示绿色供应链金融、碳权金融创新等产品 交通银行开展航运领域转型金融业务 [6] 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成效 - 32家上市银行披露碳减排贷款信息 其中16家披露2025年二季度数据 [9] - 2025年二季度16家银行碳减排贷款总金额近240亿元 带动碳减排当量超700万吨 [9]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项目数分别达107个和185个 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位列碳减排贷款金额前五 [9] - 江苏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超6亿元 宁波银行超2亿元 其他城商行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 [9] 未来发展方向 - 碳减排支持工具当前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未来可能扩展至低碳农业、绿色建筑等需求较大领域 [10] - 中小银行需发挥本土化优势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及农户的绿色金融产品 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