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601238)

搜索文档
决战时刻,广汽重塑昊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3:11
星源增程平台发布 - 广汽推出自主研发的星源增程平台 首发搭载于豪华新能源品牌昊铂HL车型 [1] - 同步确立全新设计语言"山海架构"以增强昊铂品牌辨识度 [1] - 该平台是公司"番禺行动"及引入华为IPD流程后系列变革的关键成果 [1] 品牌战略调整 - 通过昊铂HL实现品牌形象重新锚定 作为"战时状态"下首款战略产品 [1] - 昊铂HL承担实践品牌高端化使命的核心任务 [1] - 高层访谈显示公司正通过技术细节与品牌重塑强化市场定位 [1] 组织变革进程 - 引入华为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优化产品开发体系 [1] - "战时状态"反映公司战略转型的紧迫性与变革决心 [1] - 系列动作体现从产品开发到品牌定位的系统性重构 [1]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 未来全球十大车企将有中国3-5个席位
深圳商报· 2025-09-25 23:16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将有3-5家中国企业 [1] - 产业发展模式向新能源化、低碳化、绿色化方向演进 [1] - 中国引领绿色低碳化潮流 [1] 汽车产业现状 - 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变革期、快速迭代期、管理模式重构期及竞争格局重塑期的"四期叠加"阶段 [1] - 未来汽车将成为智能移动空间 [1] - 无人驾驶技术将普及 消费人群分化为追求驾驶乐趣和视车为纯出行工具两类 [1] 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整车厂硬件竞争转向全产业链生态竞争 [1] - 产业收益模式从单一产品服务转变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多元利润来源 [1] - 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 [1]
奔驰纯电CLA将搭载Momenta智驾;赛力斯发行H股获证监会备案丨汽车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3:03
公司融资与战略合作 - 赛力斯发行不超过3.31亿股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赴港上市拓展融资渠道 [1] - 小鹏汽车与阿里云签署后量子安全技术合作协议 将联合研发安全算法并拓展至AI/V2X/芯片/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应用领域 [3] - 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车型将搭载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基于飞轮大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 [4]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广汽集团董事长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至少有3-5家中国企业 强调中国在新能源化/低碳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2] - 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具备全球竞争力 技术趋势推动本土企业全球化发展 [2] - 智能驾驶行业加速技术融合与商业化落地 具备核心技术的供应商获市场关注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后量子安全技术合作构筑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护城河 推动行业量子时代安全标准建立 [3] - 跨国车企与本土技术企业深度合作 体现智能化本土化进程与量产验证价值提升 [4]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从车位到车位的功能实现 标志技术方案向实际应用场景拓展 [4]
独家|广汽华为合作的两款新车将于明年二、三季度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22:23
合作重启与品牌推出 - 广汽与华为重启合作并联合打造"启境"品牌 旗下两款30万元级高端车型计划于2025年分季度上市 其中纯电轿车于二季度上市 SUV于三季度上市 [1] - 新车动力形式涵盖纯电与增程 采用"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组合策略 目标抢占30万元新能源市场份额 [3] - 双方于2023年11月签订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1月广汽集团投资15亿元设立GH项目公司(后注册为华望汽车)作为合作载体 [5] 合作模式创新 - 双方采用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的第四条合作路径 华为深度介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但不进入华为终端门店 采用独立销售渠道 [6] - 该模式既保证华为对产品的技术影响力 又兼顾广汽作为传统车企的品牌独立性 [6] - 华为各领域团队已驻场广汽同步办公 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 [5] 产能与渠道建设 - 广汽埃安拟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华望将利用埃安产能生产车辆 [8] - 华望启动"40城闪电战"渠道计划 采用"1+N"模式(每城1个用户中心+N个体验中心)覆盖北上广深等40个核心城市 [9] - 实际渠道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部分经销商因需单独渠道、高投入及产品信息不透明而持观望态度 [9] 市场竞争环境 - 30万元价格带竞争激烈 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 Y(售价27.99万元)累计销售12.8万辆 理想L6、问界M7等单车型销量均超5万辆 [9] - 2024年二、三季度小米YU7、全新蔚来ES8等新车型扎堆上市 进一步加剧30万元级市场竞争 [10] - 2025年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调整 购车成本预计增加万元以上 [10] 企业战略调整 - 广汽集团因转型阵痛及业绩压力 于2024年启动三年"番禺行动"进行内部改革 [4] - 双方高层频繁互动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访华为任正非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访广汽 推进战略部署 [5]
广汽华为合作的两款新车将于明年二、三季度上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15:56
合作重启与品牌推出 - 广汽与华为重启合作并联合打造"启境"品牌 旗下两款定位30万元级的高端车型将于2025年分季度上市 其中中大型纯电轿车计划于明年二季度上市 首款SUV于第三季度上市 动力形式涵盖纯电与增程 [2] - 双方以"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组合为目标 争取抢占30万元新能源市场份额 [2] - 广汽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设立GH项目公司(后注册为华望汽车)作为合作载体 华为各领域团队已驻场与广汽同步办公 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开发及营销全链条 [3][4] 合作模式创新 - 双方合作模式介于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间 拥有接近智选车模式的合作深度 华为介入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但不同于智选车模式的是不进华为终端门店 而是依托独立销售渠道 [5] - 该模式既保证华为对产品的绝对影响力和技术植入 又缓解广汽作为传统汽车巨头的品牌独立性焦虑 [5] 渠道建设与挑战 - 华望汽车启动"40城闪电战"渠道建设 采用"1+N"模式(每个城市设1个用户中心+N个体验中心) 首批覆盖广州、深圳、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40个核心城市 [6] - 实际建店进度不理想 部分经销商因需单独渠道、高投入(选址装修要求高)及产品信息有限而持观望态度 [7] 市场竞争环境 - 30万元价格带已成为车企战略要地 特斯拉Model Y(售价27.99万元)上半年累计销售12.8万辆 理想L6、问界M7等单车型销量均超5万辆 [8] - 腾势D9、领克09、理想L7构成第二梯队 定位30万-40万元区间 [8] - 2024年二、三季度小米SU7、全新蔚来ES8等新车扎堆上市 配置提升且售价卡进30万级市场 成为华望直接竞争对手 [8] 政策与成本影响 - 2025年国家针对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将变化 购车成本预计增加1万元以上 [8] 产能与资本运作 - 广汽集团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拟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华望汽车将利用埃安产能生产车辆 [5]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未来全球十大车企中国将有3-5个席位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59
行业格局展望 - 未来十年全球前十大车企中将有3-5家中国企业[1][5] -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 处于变革期 快速迭代期 管理模式重构期和竞争格局重塑期[3] - 竞争格局从硬件竞争转向全产业链生态竞争 收益模式从单一产品服务扩展至硬件 软件 服务及生态[5]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汽车将发展为智能移动空间 无人驾驶技术将普及[4] - 产业发展向新能源化 低碳化 绿色化方向演进 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6] - 中国汽车智能化水平全球领先 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为全球最高[6] 企业核心竞争力演变 - 车企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用户洞察力 产品定义能力 整车集成能力 智能化能力及营销能力[6] - 整车制造门槛降低 具备智能技术或集成优势的企业均可进入行业[6] - 决策难点在于平衡汽车功能价值 安全品质保证与用户情绪价值[8] 战略发展路径 - 科技创新作为进攻手段 传统汽车品质安全作为防御基础[7] - 开放合作成为重要发展引擎 通过合作弥补智能化短板同时发挥制造与品质安全优势[7] - 忽视品质安全将带来重大风险 智能化需与基础安全保障相结合[7]
车企2025上半年:华为“五界”急需上量,造车新势力挣扎在盈亏线上
华夏时报· 2025-09-25 13:1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长8% 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 行业利润率4.8%较1-5月的4.3%有所改善 [4] - 统计的16家上市车企中11家营收实现增长 9家实现盈利 盈利占比过半 [1] 头部车企表现 - 比亚迪以3712.81亿元营收和155.11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 营收同比增长23.3% 净利润同比增长13.79% 研发投入309亿元高出净利润一倍 [1][4] - 上汽集团营收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 净利润60.18亿元同比下降9.21% [1][3] - 吉利汽车营收1502.85亿元同比增长27% 净利润92.9亿元同比下降13.9% 主要因2024年同期出售雷诺资产获得收益 [1][3][4] - 长城汽车营收923.35亿元同比增长0.99% 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第二季度业绩优于第一季度 [1][3][5] 合资车企承压 - 长安汽车营收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 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 但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6.36% [3][6] - 东风集团营收545.3亿元同比增长6.6% 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92% 毛利率达13.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6] - 广汽集团营收421.66亿元同比下降7.95% 亏损25.38亿元同比下降267.39% 主因销量下降及新能源车型处于爬坡期 [3][7] 华为合作车企表现 - 赛力斯营收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问界系列交付14.7万辆 其中M9和M8分别交付6.2万和3.5万辆 [3][8] - 北汽蓝谷营收95.17亿元同比增长154.38% 亏损23.08亿元 [3][9] - 江淮汽车营收193.6亿元同比下降9.1% 亏损7.73亿元同比下降356.89% 扣非净利润下降1096.63% [3][9] - 奇瑞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682.2亿元同比增长24.2% 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 [10] - 华为鸿蒙智行上半年销量21.5万辆 目标完成率仅20% [12] 新势力车企分化 - 理想汽车营收561.7亿元同比下降2% 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2.82% 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交付20.4万辆同比增长7.9% [3][13][14] - 零跑汽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15% 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01.49%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交付22.2万辆同比增长155% [3][13][14] - 小鹏汽车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1% 亏损11.42亿元同比收窄56.95% 交付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3][13][14] - 蔚来汽车营收3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9% 亏损117.45亿元同比扩大14.8% 交付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 [3][13][14] 战略布局与合作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升级 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启境" [7] - 奇瑞汽车与华为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 实施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营 [10] - 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 首款车型H5已于9月发布 [11]
启境汽车任命刘嘉铭为CEO,广汽华为深度融合释放“高含华量”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8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启境"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 通过体系融合与深度协同实现从产品定义到营销的全链条整合 目标以"智造+智驾"双引擎重构30万级高端新能源市场价值标准 [1][3][12] 人事任命与战略意义 - 刘嘉铭被任命为启境汽车首席执行官 拥有超过25年汽车行业经验 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产品企划 具备跨文化资源整合能力 [3] - CEO由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共同任命 体现双方最高级别战略优先级 [3] 运营协同与流程整合 - 自2025年1月起华为与启境团队实行合署办公 华为产品、营销、财经等多领域团队驻场广汽 深度参与全链条流程 [5] - 华为引入核心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流程体系 实现体系级"0延迟协同" 确保产品"原生智能"特性 [5] - 通过组织与流程再造实现从"造好车"到"定义好车"的跨越 解决技术与体验"两张皮"行业痛点 [5][6] 技术资源与市场定位 - 广汽提供28年整车制造经验 包括AI工厂、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及三合一风洞实验室 [11][12] - 华为提供乾崑智驾ADS 4.0系统、192线激光雷达及WEWA架构 其智驾系统已搭载超100万辆实车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46.5亿公里 [12] - 广汽历史车型汉兰达国内累计销量超120万辆 凯美瑞国内累计销量超260万辆、全球累计突破2400万辆 [12] - 启境定位30万级高端新能源市场 通过"强强联合"模式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可复制范式 [12] 行业影响与发展阶段 - 标志中国智能汽车从单打独斗走向生态协同 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供应商"向"深度合伙人"演进的关键载体 [12][13] - 广汽借此从传统制造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转型 项目进入加速冲刺阶段 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产品胜势 [12][13]
刘嘉铭出任“启境”首席执行官,从人事任命看启境为何值得期待?
贝壳财经· 2025-09-25 10:53
高层任命与战略地位 - 刘嘉铭被任命为启境品牌首席执行官 全面负责品牌战略 产品规划 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2] - 刘嘉铭拥有超过25年汽车行业经验 涵盖销售 产品规划 投资战略及技术管理 曾主导广汽丰田汉兰达 凯美瑞等明星产品企划[2][3]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与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共同出席任命仪式 体现双方最高级别战略重视[3] 合作进程与高层互动 - 广汽与华为于去年11月签订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覆盖产品开发 营销及生态服务领域[4] - 6月30日冯兴亚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汽车产业趋势 营销创新及合作项目深入交流[4] - 9月19日徐直军与冯兴亚共同出席启境品牌启航仪式 徐直军鼓励团队将启境打造成高端智能品牌[6] 协作机制与资源投入 - 双方采用合署办公机制 华为产品 营销 财经等团队驻场与广汽同步办公 深度参与产品定义 开发及营销全链条[7] - 启境汽车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华为投入超200亿研发资金及8000人团队 在智能架构 感知硬件和智驾安全构建技术壁垒[7][8] - 广汽拥有28年造车经验 在整车制造 车型平台 动力电池技术及品质控制具备优势 曾打造汉兰达 凯美瑞等畅销车型[8] 品牌定位与市场战略 - 启境汽车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旨在打破市场同质化格局 瞄准新一代高端汽车消费群体[9] - 引入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全流程体系 实现从用户需求洞察到营销落地的全程协同[9] - 华为智能技术(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用户生态)与广汽制造专长(三电技术 整车制造)形成优势互补[7][8]
启境汽车任命刘嘉铭为CEO,广汽华为深度融合释放“高含华量”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0:18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华为与广汽集团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启境汽车正式任命刘嘉铭为首席执行官 标志着品牌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 [1] - 首席执行官任命由双方高层共同完成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颁发聘书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赠书 显示启境在两大体系内享有最高战略优先级 [1] - 新任首席执行官刘嘉铭拥有25年汽车行业经验 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产品企划 将全面负责品牌战略、产品规划、市场拓展与运营管理 [1] - 华为与启境团队自2025年1月起实行合署办公 华为产品、营销、财经等多领域团队驻场广汽 深度参与从产品定义到营销的全链条 [2] - 华为将其核心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流程体系引入启境 从工作标准到决策流程均打上华为方法论烙印 [2] 技术协同与产品定位 - 合署办公模式实现体系级"0延迟协同" 打破传统"技术方+制造方"分段合作模式 [2] - 华为技术深度整合确保启境产品"原生智能"特性 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体验"两张皮"的行业痛点 [2] - 品牌背靠广汽28年整车制造经验与华为全栈智能驾驶能力 广汽AI工厂、质量管理体系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192线激光雷达等技术形成互补 [4] -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已搭载超100万辆实车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46.5亿公里 安全性与可靠性获市场验证 [4] - 启境定位30万级高端新能源市场 通过"智造+智驾"双引擎重构国产高端新能源车价值标准 [4] 市场基础与产业意义 - 广汽集团历史上汉兰达国内累计销量超120万辆 凯美瑞国内累计销量超260万辆 全球累计突破2400万辆 为启境产品品质提供保证 [4] - 合作模式标志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从"供应商"向"深度合伙人"演进 同时也是广汽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转型的关键步骤 [5] - 双方在品牌、组织、技术、渠道上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可复制的"强强联合"范式 [5] - 启境项目汇聚中国汽车产业制造与智能化领域最强资源 标志着行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生态协同的进阶 [6]